女性的悲歌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wy2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母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奉献,母性被定义为对子女爱护的本能。本文所提到的三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母亲杀婴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中,美狄亚杀子是为了报复丈夫的始乱终弃,为了反抗不合理的父权制;爱碧杀婴的直接原因则是对情人伊本的爱;塞丝杀子却是为了避免孩子重返奴隶制的魔窟,是对奴隶制压迫的惨烈反抗。她们在揭示父权制和奴隶制对女性压迫的同时,也揭示了女性在与父权、自然、社会制度斗争的勇气和理性,为女性奏了一曲悲歌。
  关键词: 母亲杀婴 女性主义 悲剧《美狄亚》 小说《榆树下的欲望》 小说《宠儿》
  
  “母亲”是个温暖的字眼,它与温暖、安全、呵护、慈爱相连。大多文学作品中的母亲形象,都是感人至深的讴歌对象,由此形成了文学传统中关于母爱的和谐乐章。然而,这首乐曲有时也会出现变奏。母亲杀婴,便是其中最惨绝人寰、最令人悲痛的一个变奏。这一悖逆与常理、悖逆于人性的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发人深省的社会原因。其中父权制和奴隶制对女性的压迫是其中的罪魁祸首。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都对女性进行了丑化和贬低,对男性则进行了美化和提高。西方文化中的菲勒斯中心主义强调男女两性的对立,强调父权统治和男性价值中心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允许男性对女性的占有,而反对女性的自由。在这两种对立中,男性与理性、智慧、刚毅、果断、领导才能相连,而女性则与感性、情绪、软弱、优柔寡断、缺乏主见相连。然而,被贴上这些贬低性标签的女性,从未停止过与父权、与自然、与社会制度相抗衡的斗争。其中,母亲杀婴,是女性在斗争中所采取的一种无奈的方式,屡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从古希腊的悲剧《美狄亚》,到《榆树下的欲望》,再到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小说《宠儿》,这三部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母亲杀婴这一母题,一方面揭示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低下和奴隶制的残暴,另一方面展示了女性身上所表现出的包括理性、勇气、刚毅在内的积极特征,从而有力地否定了男性强加在女性身上的消极性别特征,为女性奏了一曲悲剧性的赞歌。
  一、美狄亚
  《美狄亚》是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的欧里庇得斯所创作的关于女性的悲剧。美狄亚杀婴首先是因为恨——对丈夫背叛的报复。在古希腊神话中,美狄亚是科尔喀斯的公主,也是太阳神赫利奥斯的孙女,月神赫卡式神庙的祭司,精通巫术。由于特殊的身份,她养尊处优。从悲剧文本看,美狄亚是个有思想、有独立行动能力的女性。在少女时期,自从见到伊阿宋,美狄亚便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情网中,为了实现她的爱情,她采取了果敢的行动,放弃公主地位,背叛家国,杀死兄弟,害死帕利阿斯,义无反顾地跟随伊阿宋奔向一个陌生的国度,这时她的爱可谓真真切切、轰轰烈烈。然而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她付出如此巨大的牺牲换来的爱情却禁不住权力与地位的引诱,丈夫为了得到更高的权力和地位决定抛弃她另觅新欢,而自己还面临被驱逐出境,无立足之地的惨况。面对这样的变故,曾经对伊阿宋的痴爱化作了仇恨的洪流。在设计谋杀死了公主和国王后,她还不能平息心头的怨恨,为了使伊阿宋的“心痛如刀割”,她决定杀死自己与伊阿宋的两个儿子。对于古希腊人来说,一个没有子嗣的人就是没有未来的人,因此,美狄亚杀子是要让伊阿宋痛之入骨。事实上,她这一目的的确达到了。伊阿宋了解了美狄亚杀子的真相后,对她的哀叫:“你敢于拿剑杀了你所生的孩子,这样害了我,使我变成了一个无子的人!”道出了他心底的痛楚。
  其次,美狄亚的杀子还因为爱——对儿子的疼爱。美狄亚明白,即使她不杀死儿子,他们也活不成。因为在古希腊,复仇被认为是亲属的义务,如果某家族的人被杀死,不管死者是否罪有应得,其家族都要为他复仇,要以血还血。更何况美狄亚杀死的是国王和公主,她的儿子又怎能逃脱死亡的利剑呢?与其让仇人杀死自己的孩子,然后暴尸野外,不如自己将其杀害并予以厚葬。因为古希腊人十分看重死后的安葬,如果死后暴尸于外,灵魂就不能到阴间,因而也就不能得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在古希腊神话中,美狄亚的孩子是被科林斯的人杀害的,而欧里庇德斯却让他们死在自己母亲的手中,显然是有用意的,他要借美狄亚手中的利剑,在斩杀孩子的同时,也给男权社会致命的一击。美狄亚以这样一种颠覆性的行动叛离了夫权主义,客观上打乱了男性社会的既定秩序。
  悲剧诗人欧里庇德斯以擅长心理描写而著称,尤其是女性的心理,他常把剧情中的冲突看作人物心灵中的矛盾或对立情绪激烈碰撞的反应,以此揭示隐藏在人物内心深处的感觉。在悲剧《美狄亚》中,弃妇之恨和慈母之爱共居于美狄亚的心中,不断地冲击着她的心房,复仇的愿望是那样的强烈,杀死儿子又是那样的痛苦,几次鼓起勇气,又几次不忍下手。诗人用大段的独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心被撕裂的母亲,她的犹豫、动摇、悲愤、痛苦、无奈等诸种心理被悲剧诗人描写得千转百回,肝肠寸断。
  二、《榆树下的欲望》
  爱碧杀子,被许多评论者认为是美狄亚杀婴原型的再现。的确,从形式上看两者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仔细分析将会发现两者杀婴的动机又有许多不同。首先,美狄亚杀婴的直接原因是对丈夫伊阿宋的恨,而爱碧杀婴的直接原因则是对情人伊本的爱。爱碧是个年轻貌美、充满野心的女性,她饱受了生活的磨难,嫁给凯勃特并非出于爱,而是以前的苦日子“教育”她以婚姻来换取生活的保障。起初,她对田庄充满着渴望,迫切地想把农庄据为己有。她的语言犀利霸道,时时流露出她争夺农庄的野心,她的一切行动也是围绕着农庄而展开的。爱碧很明白,凯勃特是不考虑把“女人家”作为遗产继承人的,所以必须生个儿子并取得凯勃特的欢心,才能实实在在地拥有农庄和财产,除去后顾之忧。很明显,爱碧不是出于爱子而生子,而是利用儿子来达到她的目的,对她来说儿子只是一件工具,“儿子”与“农庄”是画等号的,这也就为她后来为了爱情而决绝杀子做下了铺垫。由于凯勃特已丧失生育能力,爱碧无所畏惧,主动出击勾引伊本来怀孕生子。起初,爱碧与伊本的私通是出于物质的占有和肉欲的迷恋,每一步都按照爱碧的计划进行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伊本的诱惑逐渐演变成了真正的爱情。在不可抑制的爱情面前,一切冷冰冰的计划都消失了,她被真爱、被内心的情感给统治了,她违背了社会道德,犯下了乱伦之罪,站在了社会的对立面。对待爱情,爱碧是抱着义无反顾的决心,即使周围的人对她冷嘲热讽她也毫不在意。当伊本知道爱碧当初生子是为了争夺农庄之后,他无法忍受自己所蒙受的欺骗,怒不可遏,对爱碧和亲儿产生了强烈的恨意,并扬言要离开农庄远走高飞。这在爱碧看来是难以接受的。一方面,她为自己当初的欺骗感到愧疚,另一方面,她又为自己感到委屈,现在她是全心全意地爱着伊本的,不夹杂其他一丝目的。她只希望伊本能回报给她同等的爱,与她一起长相厮守,永不分离。伊本对孩子表现出来的恨意,让爱碧想到是新生儿夺走了伊本对她的爱情,破坏了他们之间的信任。爱碧认为如果没有了孩子,就不会有人与伊本争夺田庄,那么伊本对她的恨意也随之消除。在爱碧心里,伊本才是她真正的丈夫,是她最重视的一切,她愿意做任何事情来挽回丈夫的爱。
  爱碧亲手杀死了她和伊本的孩子。孩子象征着爱碧的物欲,爱碧的这一举动,彻底颠覆了自己从前的物欲追求,是对以凯勃特为代表的拜金主义者的一次迎头痛击。爱碧不顾一切杀死自己的孩子,她以失去母亲身份的代价告别从前充满金钱欲望的人生,此时她对伊本的爱情,也变得纯洁起来,不仅仅停留在身体的肉欲之爱上,更有着精神的追求。命运的残酷与可悲在于爱碧与欲望告别的手段却成为她与伊本走上末路的原因,他们最终难逃毁灭的结局。然而爱碧却以自己的反抗举动为身处物欲之流的人们点亮了一线光明,从而也为小说《榆树下的欲望》所揭示的罪恶世界留下了一丝希望。爱碧为了证明自己真挚的爱情,她抛弃了财产,杀死了自己与爱人的结晶,通过残忍的、背离社会伦理的杀子行为,去实现个人的爱情,造成了她扭曲的爱情观。这些证明了爱碧复杂、扭曲的心理性格。这种行为是女性在困境中所做的非常态的反叛,是以女性自身的巨大痛苦为代价的。如果说美狄亚杀子是对不合理的社会绝望的反抗,其中隐含着女性无尽的痛楚和辛酸的话,那么,爱碧的杀子则是对这个社会的主动出击,表明女性也可以和男性一样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幸福的权利。虽然戏剧的结尾她和伊本被警长双双带走,可能面临死亡的宣判,但她平静而喜悦,她终于可以永久的拥有那比天堂更美的爱情了。
  三、《宠儿》
  小说《宠儿》的主人公塞丝是一名女黑奴,从13岁起就在奴隶庄园“甜蜜之家”开始了长达18年的奴隶生活,与男奴黑尔结婚后生育了二子一女。由于无法忍受奴隶主的暴戾行径,塞丝怀着身孕只身从“甜蜜之家”逃往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投奔婆婆贝比·萨格斯。但只度过了28天的自由日子,奴隶主带人追踪而至。为了避免心爱的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她毅然决然地为他们选择了死亡,把他们送到上帝那里,但只杀死了她刚刚会爬的女儿。这使得奴隶主望而生畏,放弃了追逐。在孩子下葬时塞丝为她取名为“宠儿”。塞丝努力地想忘记过去,不去触摸内心的伤痛,以一天严肃投入的工作来“击退过去”,却始终被巨大的痛苦包围着,被内心的矛盾、自责、愧疚纠缠着。宠儿的灵魂也一直盘踞在124号的家中,肆意捣乱毁坏着原本已经正常起来了的生活。最后,在保罗·D和黑人社区民众的帮助下,塞丝才摆脱了鬼魂的纠缠,重新开始新生活。
  与美狄亚的杀子惩夫、爱碧的恋夫杀子不同,塞丝的杀子是出于深深的母爱,杀子是为了保儿。与前两部作品相比塞丝的杀子举动更加的触目惊心——割断脖子,当时的她无从选择,只能当机立断,这造成了极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由于对孩子心存“浓得化不开的爱”,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塞丝为避免女儿长大后成为奴隶,重蹈自己的命运,只好忍痛将她杀死。
  《宠儿》中的杀婴情节即取材于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莫里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蓝登书屋编辑《黑人之书》时,接触过很多有关黑奴反抗奴隶制的报道,其中有一篇给莫里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女奴玛格丽特·加纳带着她的几个孩子,从肯塔基州逃到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但奴隶主的追捕破灭了她们一家追求自由的希望,为了不让孩子们再去忍受非人的奴隶生活,她用斧头砍断了女儿的喉管,并想要把其他的孩子杀死,然后自杀,最后被人们强行制止。正如玛格丽特·加纳一样,塞斯和她周围的黑人对奴隶制都有着痛彻心扉的感受。作者将作品的时间背景放在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以后,当时奴隶制虽已正式废除,但它给黑人造成的伤痛并未消失。所以,莫里森在书的扉页上写道:“六千万,甚至更多”,以此来唤起人们对死于残暴的奴隶制下包括宠儿在内的六千多万黑人的记忆。黑人奴隶不仅是受奴役、受压迫的对象,而且是反抗的主体。事实上,黑人的反抗在他们抵达美洲之初就已经开始了:怠工、偷窃、砸毁工具、暴动等。塞斯的杀婴,是一种极端状态下的激烈反抗。作为奴隶,她没有权利拥有自己生的孩子,奴隶的孩子是奴隶主的财产,正如历史上对玛格丽特·加纳杀婴事件的审判,最终是以“偷窃财产”的罪名被审讯而非杀人罪,因为黑人不是人。所以,塞斯杀死宠儿,客观上起到了以暴抗暴,以弱小的身躯抗击强大的奴隶制的作用,她以自己认为适当的方式使奴隶主蒙受了财产的损失,在奴隶主看来,塞斯的行为至少使他损失了五个奴隶——“现在所有这些人都丢了。五个呐”——这些可都是他的财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美狄亚、爱碧、塞斯都是刚烈果敢、敢爱敢恨的女性,性格决定她们在面对外来社会压迫时不会妥协,而终将采取极端的方式进行自我捍卫;杀婴行为发生时,当事女性的心理特征都是孤立无援的绝望状态,这使她们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下只能采取看似非理性、实际正是她们可以选择的理性方式来挑战社会的不公平,捍卫弱者的权利;另外,几位处于不同时代的女主人公都共同拥有一个愿望:与丈夫和孩子一起过自由的、人性的、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本不是一个过分要求,而是基本的人性需求。然而,美狄亚、爱碧和塞丝却为了这一基本的要求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她们的弑婴行为,一方面间接控诉了父权制和奴隶制的不合理,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女性追求自由、幸福、有尊严的生活的勇气,她们这一违背常理的行为,为所有的女性奏了一曲悲怆的赞歌。
  
  参考文献:
  [1]欧里庇德斯著.罗念生译.悲剧二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托妮·莫里森著.潘岳,雷格译.宠儿.海口:南海出版社,2006.
  [3]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陈蕾蕾.西方文学中母亲杀婴母题和母性的重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5]唐仁芳.女人·爱情·杀子——《榆树下的欲望》的爱碧的杀婴行为剖析.南京社会科学,2006,(12).
  [6]吴晓群.美狄亚与女性历史地位的再思索.国外文学,1998,(4).
  [7]张小平.榆树下的欲望.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13).
  [8]孙立盎.母性的追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
其他文献
在大陆与香港教师分别就相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课堂教学的一种比较研究——“一课两讲”项目中,一位上海的老师就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一课设计了堪称完美的经典教学法。在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寓意、把握愚公形象基础上领会愚公精神,从而重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为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正确目标,把握重点——主体环节,理解寓意,他设计了这样几个丝丝入扣、层层推进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摘 要: 黎锦熙作为我国现代语文教学法的奠基人之一,其对口语教学的贡献可谓卓越。他提出的“口耳之学”是其教育思想的鲜明特色之一,对今天的口语交际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黎氏所谓的“口耳之学”即为听说训练,然而在日益强调听、说训练重要性的今天,口语交际教学中却仍存在着重读轻听、重抒情轻说理的现象,而说明文更是在口语教学中被忽视。作者在黎锦熙“口耳之学”理论的基础上,试图通过《苏州园林》的教学案例来设
在高三英语的复习中,经常有学生苦恼自己不懂语法,单项选择题总是做起来容易,但是正确率不高;更有甚者,抱怨将厚厚的语法书认认真真地从头看到尾,做起题来一头雾水,看过的内容似乎没起一点作用,反而使人更糊涂。很多学生在复习中,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也走进了类似的复习误区,有时反而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到底如何在高三时期进行高效的复习工作,攻克单项选择题呢?我认为师生们应该明确目标,找对方法,有针对性地找到重
儿童舞蹈教学是儿童音乐教学的一部分;是用动作、语言和音乐的综合手段反映儿童生活、表达儿童思想感情,并使儿童的身心富有活力、生气勃勃发展的教育手段;是培养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种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且易于儿童接受的教育形式。  目前音乐教材中还十分缺乏舞蹈教学这部分内容。如何探索儿童舞蹈的规律、特点,创编出表现儿童特点、教育儿童向善爱美、受儿童欢迎的优秀儿童舞蹈是每个小学音乐教师研究的重要
摘 要: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但是很多初中生问题意识比较薄弱。本文就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些做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英语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就是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于外界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起点低,动笔写,往往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教师的不断帮助。  在具体教学中,和许多老师一样,我注意让学生在学用教材中轻松起步,如经常结合课文精美的插图,在美的天地中练习写话,在教材空白处练习写话,或者说写结合,从模仿教材中有机渗透写话。但这样还不够,我认为还要重视以下两点。  一、在亲近生活中自由踏步  1.亲近大自然——
摘 要: 以多媒体为主要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集音、像、形于一体,具有直观演示、形象生动、操作简易的优势功能,是目前最具科技含量的教学辅助手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当拥有很大的运用深广度,对提升教学质效能够发挥无可比拟的价值功效。作者从创设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增进师生互动等几个方面,结合自身的实践与体会,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新课程背景 多媒体教学 实践与创新    以
摘 要: 本文从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情感的体验;创设多种体验形式;激发学生创造表现欲望等几方面探讨了音乐课程自主、体验、探究教学方式。  关键词: 音乐教学 自主 体验 探究教学方式 创造性思维    新课程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释放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化的教学境界。“审美体验、自主探究、创造表现”
摘 要: 张天翼笔下的华威先生是一个混在抗日文化阵营中的国民党官僚、党棍。作者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情节的巧妙设置和独特的讽刺语言体现出了强烈的讽刺艺术,成功刻画了一个自命不凡、虚伪贪婪而又世故庸俗的政客、党棍加文痞的形象。  关键词: 张天翼 小说《华威先生》 讽刺艺术    张天翼是现代文学史上“左联”重要青年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讽刺风格为世人瞩目。创作于1938年的《华威先生》是其代表作
摘 要: 沈从文是京派小说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作家。这位来自蛮荒一隅的“土著”作家用田园牧歌式的笔法构建着他的“希腊小庙”——理想的湘西世界。在这个独特的世界里,乡村少女以其健康、质朴的自然美和人性美成为偏远湘西一道亮丽的风景。对她们形象的分析和把握对于进一步了解沈从文等京派作家的人生理想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沈从文 湘西世界 少女形象 人性美 人生理想    女性是京派作家关注的群体之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