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能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组织好中学体育课课堂教学,教学的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根据体育课的自身特点组织课堂教学;根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体育课堂教学。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 课堂教学 组织
一般情况下,中学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如何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笔者认为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保证。那么,怎样组织好中学体育课课堂教学呢?
1.组织教学的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
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学生实际,采用促使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渴望练习、积极练习的语言来组织教学。例如,弯道跑教学时,对动作要领、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关系,我暂时不讲,只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沿圆圈跑时人体的感觉是怎样的?(即身体怎样,脚掌怎样着地)。然后让学生沿弯道跑三次(慢、中、快)体会动作,再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回答上述的问题,学生基本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这时我就把学生作答加以整理、概括为:克服离心体放松,身体向内沿倾斜,两脚着地有不同,左脚前外侧,右臂前内往和外,左臂离身前后摆,摆臂幅度外大内较小,右肩稍前沿线跑。这就是弯道跑的动作要领。
2.根据体育课的自身特点组织课堂教学
体育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体育课堂教学大都是在室外进行,时间和空间都无限放大,学生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增加。当在操场上进行体育教学时,由于学生的人口密度大,同一时间上课的班级多,各个班级活动的内容不一样,学生很容易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和吸引。例如,哪个班搞一个很有意思的游戏,学生很积极,经常发出笑声,其他班的学生很自然的就被吸引过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空间扩大,教师在发出命令也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学生不能第一时间能够接收到教师发出的信号,不能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有序的进行下去。所以说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必须认真组织,让学生紧紧围绕教师的课堂组织。
(1)规范体育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必要条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要的、严格的要求对中学学生来说是不可少的,体育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的规范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重视上课开始、过程、结束部分的集合整队、服装、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回收等常规,让学生在课堂上制度化、常态化,要训练有素,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2)重视体育课堂教学各阶段的组织教学
体育课堂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前,让课堂组织科学、合理、高效,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内容。在课的开始阶段,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检查学生上课的常规等,为上课作好准备,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各种注意力分散的目标上转移到体育课堂上来;在课的准备部分,教师通过游戏等情景设计,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主,让学生快速的活动身体,从思想上和身体上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在基本部分,教师通过队伍的调动、队形的变幻以及学生的组合,让学生处在最佳的组织状态,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结束部分,学生思想松懈,身体也有一定的疲劳,教师可以通过采用一些调解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
3.根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体育课堂教学
(1)中学生心理特点
一方面,中学生正处在调皮活泼好动的年龄,情绪不稳定,注意力经常不集中,自制力差,做事优柔寡断,虎头蛇尾,而且学生的逆反心理强,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教师的纪律要求经常采用消极抵抗或积极抵抗的态度,尤其是当老师态度强硬的批评、学生认为不正确或没面子时,经常采用积极对抗的态度让教师不好处理,体育课堂组织不利很容易造成课堂教学失控,体育课堂形成放羊的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中学生的模仿性强,自尊心强,爱面子,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很快,这段时间教师引导学生得当,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
(2)从生理来说中学学生特点
一方面,学生的身体处在快速发育的时期,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快速发育,学生也想证明自己在身体素质方面的优势,学生很容易我行我素,做自己喜欢的运动,不听教师的安排。另一方面,学生身体发育差距比较大,有的早发育,有的发育相对较晚,发育晚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没有优势,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
(3)抓住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组织体育课堂教学
心理上,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喜欢自我表现、活泼好动、喜欢好竞争等。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而意志力、情绪在课的中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新的练习内容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而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巩固、重复、有一定的运动负荷的内容,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组织教法,创新教学过程,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河南?西华)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 课堂教学 组织
一般情况下,中学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如何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笔者认为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保证。那么,怎样组织好中学体育课课堂教学呢?
1.组织教学的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
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学生实际,采用促使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渴望练习、积极练习的语言来组织教学。例如,弯道跑教学时,对动作要领、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关系,我暂时不讲,只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沿圆圈跑时人体的感觉是怎样的?(即身体怎样,脚掌怎样着地)。然后让学生沿弯道跑三次(慢、中、快)体会动作,再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回答上述的问题,学生基本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这时我就把学生作答加以整理、概括为:克服离心体放松,身体向内沿倾斜,两脚着地有不同,左脚前外侧,右臂前内往和外,左臂离身前后摆,摆臂幅度外大内较小,右肩稍前沿线跑。这就是弯道跑的动作要领。
2.根据体育课的自身特点组织课堂教学
体育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体育课堂教学大都是在室外进行,时间和空间都无限放大,学生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干扰增加。当在操场上进行体育教学时,由于学生的人口密度大,同一时间上课的班级多,各个班级活动的内容不一样,学生很容易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和吸引。例如,哪个班搞一个很有意思的游戏,学生很积极,经常发出笑声,其他班的学生很自然的就被吸引过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空间扩大,教师在发出命令也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学生不能第一时间能够接收到教师发出的信号,不能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有序的进行下去。所以说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必须认真组织,让学生紧紧围绕教师的课堂组织。
(1)规范体育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必要条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要的、严格的要求对中学学生来说是不可少的,体育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的规范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重视上课开始、过程、结束部分的集合整队、服装、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回收等常规,让学生在课堂上制度化、常态化,要训练有素,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2)重视体育课堂教学各阶段的组织教学
体育课堂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前,让课堂组织科学、合理、高效,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内容。在课的开始阶段,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检查学生上课的常规等,为上课作好准备,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各种注意力分散的目标上转移到体育课堂上来;在课的准备部分,教师通过游戏等情景设计,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主,让学生快速的活动身体,从思想上和身体上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在基本部分,教师通过队伍的调动、队形的变幻以及学生的组合,让学生处在最佳的组织状态,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结束部分,学生思想松懈,身体也有一定的疲劳,教师可以通过采用一些调解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
3.根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体育课堂教学
(1)中学生心理特点
一方面,中学生正处在调皮活泼好动的年龄,情绪不稳定,注意力经常不集中,自制力差,做事优柔寡断,虎头蛇尾,而且学生的逆反心理强,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教师的纪律要求经常采用消极抵抗或积极抵抗的态度,尤其是当老师态度强硬的批评、学生认为不正确或没面子时,经常采用积极对抗的态度让教师不好处理,体育课堂组织不利很容易造成课堂教学失控,体育课堂形成放羊的状态,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中学生的模仿性强,自尊心强,爱面子,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很快,这段时间教师引导学生得当,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
(2)从生理来说中学学生特点
一方面,学生的身体处在快速发育的时期,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快速发育,学生也想证明自己在身体素质方面的优势,学生很容易我行我素,做自己喜欢的运动,不听教师的安排。另一方面,学生身体发育差距比较大,有的早发育,有的发育相对较晚,发育晚的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没有优势,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
(3)抓住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组织体育课堂教学
心理上,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喜欢自我表现、活泼好动、喜欢好竞争等。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而意志力、情绪在课的中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新的练习内容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而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巩固、重复、有一定的运动负荷的内容,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组织教法,创新教学过程,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河南?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