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9日,为庆祝中澳建交,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与澳华人团体协会举办了“澳洲风情”摄影展,广东移民摄影家曾棋年、曾汉超的145幅作品在二沙岛的岭南会展出7天。应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之邀,本刊记者于8月6日上午提前赴展出场地采访了两位艺术家。
正式采访之前,由澳洲华人团体协会副主席吴运元先生,介绍了大致情况:
“澳华人团体协会在澳覆盖面达十多万,在约60万的华人当中,是中坚力量。摄影展是我们和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多年合作中的一次,也是第一个在中国进行的项目。此前,我们曾组织中国内地的杂技团、民族歌舞团到悉尼演出,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长叶选平亲自带队,杨资元等领导率团。江泽民主席访澳、悉尼奥运会、胡锦涛总书记访澳等国家级外事活动,我们都有参与。”
曾棋年,曾为《广东画报》(今《城市画报》)记者,于1984年移居澳大利亚。他的作品主要表现中澳两国的友好交往及旅澳华人的生活,其中有胡锦涛、江泽民等多位中国领导人访澳的宝贵镜头,也有华人华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活动的写照。
我的摄影事业应该说是从1958年开始的,当时全国都在办新闻电影制片厂,我就在那时被分配到珠江电影制片厂。不久,又赶上北京电影学院招生,就是新闻电影专业速成班招生。考试题目就是在本省范围内,试论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
我在电影学院的第一课,就是接触相机,不是摄影机。大家都没有专业学习过啊,都不会拍,老师就给你胶卷,相机,让你自己到外面拍,拍完了拿回来,把“作品”冲印出来,这就是第一次作品了。当然很多人的胶卷曝了光,什么都没有洗出来,洗出来的也是千奇百怪。老师就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作启蒙教育。
在学习了蒙太奇等基本的电影理论之后,学院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分成几组,各组拍各组的题材。我们组的选题是《今日的盲人》,把新旧社会的盲人生活作个强烈的对比。我们的原则是抓拍抢拍,不是摆布,因为这是新闻电影的纪律,你应该去记录社会上的真实事件,摆布了有什么意思。
电影学院那一届的90多个学生里,我是10个受表扬的毕业生之一。
1959年回到珠影厂,一放下行李,就接到任务,要跟随中央新闻制片厂的摄制组,到东江去拍抗洪的纪录片。当时我给一个老摄影师当助理,他叫杭德福。这是我职业生涯的启蒙老师。我那时还是个小伙子,每天帮他扛着三脚架,就在第一线大堤上跑。杭德福是个很老的摄影师,去过毛主席家乡拍过片,和郭沫若等名人都交往过。他就教我,做样子给我看(站起来,做动作):“三脚架是这样扛的!腿在这里,这边移过来,这里拿着转过去……”(眼圈红了,半晌不语)
在珠影工作期间还拍过陈毅元帅送别西哈努克亲王回国的场景,陈毅元帅上来只讲了几句话,说大国小国都是平等的,仪式就完了。都是抢拍,拍得到就拍得到,拍不到就拍不到了。第二天早晨西哈努克的座机要天不亮起飞,为了解决照明,我就联系外事处,从部队调来两个大探照灯,才把任务完成。
珠影之后,又在科委图片社、广东电视台工作过,然后就是“文革”。
…… ……
我太太的家族是越南华侨,后来举家迁到澳洲。1984年,为了合家团圆,我辞掉了当时在《广东画报》的记者工作,携家眷搬到澳大利亚。那年我50岁了,语言不通,也没有适合我的工作,就先落脚在亲戚家里。自己在国内职业很好,到了国外却要寄居,心里面一片茫然。
我先是上了6期的廉价英语班,然后托熟人,托朋友四处问,给用人单位寄简历,打电话。后来去一家大工厂面试,人家问我为何选择这里,我就说实话:今年53岁了,你要不要,不要就算了,但是我身体好,我有力,什么苦工我都能干,我需要钱。他们一看我这么诚实,就很感兴趣,马上找医生来帮我检查身体,结果出来后是健康,就过了。奇迹般地要了我这53岁的老头子,英文那时还不算很好。
在工厂里很多鬼仔(外籍青年)不肯做的活儿,为了多赚一个钟头20元的澳币。有很多侵蚀身体的化工产品要生产啊,要加班做,我都去做。我在厂里是靠加班凶猛出名的。现在回想以前,那就是走的老华侨的老路,卖命赚钱好养家糊口。
那个时候因为赚钱少,我就又试着到当地的华侨团体里找找机会。因为以前从事的职业,我便主动请缨,只要有祖国来澳洲的领导,我都去拍照,为协会出力。工厂车间主管是德国人,很通情达理,每次活动都批我几天病假。这么多年来,凡是中央领导访澳的,我全用相机记录了下来。
摄影背后的故事更多,大家看我的作品就可以了,后面的故事就不要管了。这么多年来,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太太和儿子,是他们一直在支持我。还要感谢侨团,给予我信任和机会。我虽然在澳洲生活了20年,但我还怀着中国心。是祖国培养了我照相的技术,我拍摄国家领导访澳的资料,是我的一种回报!
曾汉超,现任澳大利亚华人摄影学会会长,其作品主要展现奇丽的自然风光及多姿多彩的人物。
这次很开心,能够得到澳洲华人团体协会和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的支持,有机会和曾棋年先生一起回到祖国举办展览。这次展览定名为“澳洲风情”,这个主题正是我多年兴趣所在。我在澳洲也做婚纱摄影等业务,但一直坚持采风,拍摄美丽的自然风光。因为我觉得从事艺术,必须经常和大自然接触,这样才能有灵感,所谓“天人合一”吧。有时候城市生活得闷了,就要到大自然里走一走,既是采风,又是休闲。我个人非常喜欢大海,众所周知,澳洲是个四面环海的地方,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幻,海能不时呈现出各种美感。但是在中国,由于山势起伏较大,地势复杂,所以风景更多样一些;澳洲多的是草原和沙漠,一马平川,变化就较少,这是在澳洲拍摄不容易的地方。
我是1991年来到澳洲的,众所周知,不通当地语言的人在外地求生存有多艰辛。开影楼只是为了物质保障,我还须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澳洲风光虽然较中国内陆简单,但在国人眼里,肯定还是有吸引力的。我当时就想,一定要多用业余时间把澳洲的草木风雨记录在案,拿到中国去,让人们开眼界。
我在照相器材上是精心选择过的。很多细节问题都要考虑。尤其在沙漠拍片的时候,要非常主注意保护设备和自己。从事野外摄影工作肯定比闷在家里有趣许多,但也要比在家更多辛苦和不测。
曾棋年老先生刚才已讲述了自己从事摄影的多年经历,我这里就不赘言了。还想谈一点的是,自己在照相素材上的选择。你们看我这几十帧作品,花、鸟、山、水,都是要照顾到体现澳洲全貌的。既要多样化,又要统一。听曾棋年先生讲,他在回国前特意游了一次澳洲中部,拍到大量土著人生活场景。由于时间衍变,土著今天的体表特征已近白人了。
我们两个人为了这次展览,都是把最好的作品拿出来,用很多心思挑选和排序。这次活动以后,我还有几组大的拍摄计划,期冀来日实现。
正式采访之前,由澳洲华人团体协会副主席吴运元先生,介绍了大致情况:
“澳华人团体协会在澳覆盖面达十多万,在约60万的华人当中,是中坚力量。摄影展是我们和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多年合作中的一次,也是第一个在中国进行的项目。此前,我们曾组织中国内地的杂技团、民族歌舞团到悉尼演出,由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长叶选平亲自带队,杨资元等领导率团。江泽民主席访澳、悉尼奥运会、胡锦涛总书记访澳等国家级外事活动,我们都有参与。”
曾棋年,曾为《广东画报》(今《城市画报》)记者,于1984年移居澳大利亚。他的作品主要表现中澳两国的友好交往及旅澳华人的生活,其中有胡锦涛、江泽民等多位中国领导人访澳的宝贵镜头,也有华人华侨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活动的写照。
我的摄影事业应该说是从1958年开始的,当时全国都在办新闻电影制片厂,我就在那时被分配到珠江电影制片厂。不久,又赶上北京电影学院招生,就是新闻电影专业速成班招生。考试题目就是在本省范围内,试论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
我在电影学院的第一课,就是接触相机,不是摄影机。大家都没有专业学习过啊,都不会拍,老师就给你胶卷,相机,让你自己到外面拍,拍完了拿回来,把“作品”冲印出来,这就是第一次作品了。当然很多人的胶卷曝了光,什么都没有洗出来,洗出来的也是千奇百怪。老师就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作启蒙教育。
在学习了蒙太奇等基本的电影理论之后,学院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分成几组,各组拍各组的题材。我们组的选题是《今日的盲人》,把新旧社会的盲人生活作个强烈的对比。我们的原则是抓拍抢拍,不是摆布,因为这是新闻电影的纪律,你应该去记录社会上的真实事件,摆布了有什么意思。
电影学院那一届的90多个学生里,我是10个受表扬的毕业生之一。
1959年回到珠影厂,一放下行李,就接到任务,要跟随中央新闻制片厂的摄制组,到东江去拍抗洪的纪录片。当时我给一个老摄影师当助理,他叫杭德福。这是我职业生涯的启蒙老师。我那时还是个小伙子,每天帮他扛着三脚架,就在第一线大堤上跑。杭德福是个很老的摄影师,去过毛主席家乡拍过片,和郭沫若等名人都交往过。他就教我,做样子给我看(站起来,做动作):“三脚架是这样扛的!腿在这里,这边移过来,这里拿着转过去……”(眼圈红了,半晌不语)
在珠影工作期间还拍过陈毅元帅送别西哈努克亲王回国的场景,陈毅元帅上来只讲了几句话,说大国小国都是平等的,仪式就完了。都是抢拍,拍得到就拍得到,拍不到就拍不到了。第二天早晨西哈努克的座机要天不亮起飞,为了解决照明,我就联系外事处,从部队调来两个大探照灯,才把任务完成。
珠影之后,又在科委图片社、广东电视台工作过,然后就是“文革”。
…… ……
我太太的家族是越南华侨,后来举家迁到澳洲。1984年,为了合家团圆,我辞掉了当时在《广东画报》的记者工作,携家眷搬到澳大利亚。那年我50岁了,语言不通,也没有适合我的工作,就先落脚在亲戚家里。自己在国内职业很好,到了国外却要寄居,心里面一片茫然。
我先是上了6期的廉价英语班,然后托熟人,托朋友四处问,给用人单位寄简历,打电话。后来去一家大工厂面试,人家问我为何选择这里,我就说实话:今年53岁了,你要不要,不要就算了,但是我身体好,我有力,什么苦工我都能干,我需要钱。他们一看我这么诚实,就很感兴趣,马上找医生来帮我检查身体,结果出来后是健康,就过了。奇迹般地要了我这53岁的老头子,英文那时还不算很好。
在工厂里很多鬼仔(外籍青年)不肯做的活儿,为了多赚一个钟头20元的澳币。有很多侵蚀身体的化工产品要生产啊,要加班做,我都去做。我在厂里是靠加班凶猛出名的。现在回想以前,那就是走的老华侨的老路,卖命赚钱好养家糊口。
那个时候因为赚钱少,我就又试着到当地的华侨团体里找找机会。因为以前从事的职业,我便主动请缨,只要有祖国来澳洲的领导,我都去拍照,为协会出力。工厂车间主管是德国人,很通情达理,每次活动都批我几天病假。这么多年来,凡是中央领导访澳的,我全用相机记录了下来。
摄影背后的故事更多,大家看我的作品就可以了,后面的故事就不要管了。这么多年来,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太太和儿子,是他们一直在支持我。还要感谢侨团,给予我信任和机会。我虽然在澳洲生活了20年,但我还怀着中国心。是祖国培养了我照相的技术,我拍摄国家领导访澳的资料,是我的一种回报!
曾汉超,现任澳大利亚华人摄影学会会长,其作品主要展现奇丽的自然风光及多姿多彩的人物。
这次很开心,能够得到澳洲华人团体协会和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的支持,有机会和曾棋年先生一起回到祖国举办展览。这次展览定名为“澳洲风情”,这个主题正是我多年兴趣所在。我在澳洲也做婚纱摄影等业务,但一直坚持采风,拍摄美丽的自然风光。因为我觉得从事艺术,必须经常和大自然接触,这样才能有灵感,所谓“天人合一”吧。有时候城市生活得闷了,就要到大自然里走一走,既是采风,又是休闲。我个人非常喜欢大海,众所周知,澳洲是个四面环海的地方,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幻,海能不时呈现出各种美感。但是在中国,由于山势起伏较大,地势复杂,所以风景更多样一些;澳洲多的是草原和沙漠,一马平川,变化就较少,这是在澳洲拍摄不容易的地方。
我是1991年来到澳洲的,众所周知,不通当地语言的人在外地求生存有多艰辛。开影楼只是为了物质保障,我还须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澳洲风光虽然较中国内陆简单,但在国人眼里,肯定还是有吸引力的。我当时就想,一定要多用业余时间把澳洲的草木风雨记录在案,拿到中国去,让人们开眼界。
我在照相器材上是精心选择过的。很多细节问题都要考虑。尤其在沙漠拍片的时候,要非常主注意保护设备和自己。从事野外摄影工作肯定比闷在家里有趣许多,但也要比在家更多辛苦和不测。
曾棋年老先生刚才已讲述了自己从事摄影的多年经历,我这里就不赘言了。还想谈一点的是,自己在照相素材上的选择。你们看我这几十帧作品,花、鸟、山、水,都是要照顾到体现澳洲全貌的。既要多样化,又要统一。听曾棋年先生讲,他在回国前特意游了一次澳洲中部,拍到大量土著人生活场景。由于时间衍变,土著今天的体表特征已近白人了。
我们两个人为了这次展览,都是把最好的作品拿出来,用很多心思挑选和排序。这次活动以后,我还有几组大的拍摄计划,期冀来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