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泽祯:面包老爹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tou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包老爹


  1997年,陈泽祯学成返美,信心十足地开了他的第一家面包店:Alpha Bakery。店铺开在田纳西州一条高速公路边,选址不算很好,但很快有了名气。“周边两个县的主妇开着车过来采购,甚至帮邻居买,一周三趟。”当地的报纸还采访了陈泽祯,评选他的店为“美国东南七州最佳面包房”,陈泽祯笑得合不拢嘴,假作谦虚:“田纳西州是乡村音乐的发源地,烘焙的底子太差、太差了!我们稍稍一努力,不好意思就拔了个头筹。”
  但他哪里敢只是“稍稍努力”。虽然拥有好口碑,但店里经营状况开始一直平平,原因就在于陈泽祯笃信日本烘焙界的条例:原料、设备至上。老朋友青木来到美国看望他,看得他店里的巴伐利亚烘烤炉吓得要死:这台机器四万美金,开连锁店的青木也舍不得给自己添置。“庆桑,你砸起血本来简直不要命。”   陈泽祯以为,“有生命的面团”值得在每一个步骤里都被隆重对待。讲起面包经来,他滔滔不绝。“一个面团需要经过三次发酵,第一次叫Floor Time,约40—90分钟;第二次叫Bench Time,约30—60分钟;第三次是进发酵箱发酵。每个间隙都需要对面团进行分割、整形,动作稍微慢一点儿就可能发过头。不同的面包所需要的面粉、面团、配方、流程、时间都不同。而这个面团,在它打完面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决定了面包品质的二分之一。你需要计算室温多少、面粉的温度多少、什么牌子的机器打多长时间会提升多少度、打完后面团的离缸温度是多少。如果一种面包所需面团的适宜温度是30摄氏度,打出来的面团已经有32摄氏度,那就根本不用放进烤箱了,肯定完蛋。实际中,可以用水来调节面团的温度,可是水的温度也不能太低。接近零度,酵母菌就‘休克’了,两三个小时也醒不过来,面团怎么发酵?设想一下,打15种不同的面团,需要进行多少计算?”
  2002年,陈泽祯在北京开了第二家店:红炉磨坊。开始几年,生意都很难做。彼时像样的西式烘焙业在国内刚刚起步,很多面包店看起来花样翻新,“这个夹片菠萝,那个嵌点豆沙”,其实都是“一个面团打天下”。但在陈泽祯的所学里,这是烘焙里的大忌。
  陈泽祯说,在日本,只要是好的东西,大家都会很认真去学,“人们非常珍惜自己能够学习的机会,哪怕是老师一个无关紧要的动作、手势、习惯,他们都会一丝不苟地坚持学好。”正是因为一丝不苟,才促成了今天的日本烘焙师能烤出原汁原味的欧式面包,甚至德国、法国的烘焙师却也会跑到日本重新学习欧式面包传统制作工艺的局面。
  面包是有精气神的,好吃的面包,绝对不会耷拉着脑袋。陈泽祯举起一根法棍,如数家珍。“面包分为rich和lean的,rich就是花样的,复杂的,馅料多的,lean就是贫瘠,越贫瘠越简单,越难做。”lean的面包一开始不会“讨好人”,但吃出滋味了一定会上瘾。“比如法棍,就是最lean也最好吃的面包。”陈泽祯告诉我们,刚烤出炉的法棍会唱歌,“一捏有爆裂声,皮是脆的,里面的‘白肉’ 部分拉劲十足,有很多孔洞,那个孔洞叫风味袋,很难做出来,必须很小心很小心地处理面团,才能保持这个风味袋—酵母才能留在里面。”
  有人私下跟陈泽祯说,不要老说面包了,你一个陈其美的后人,现在沦成烤面包的,被人笑话。陈泽祯说,这才是笑话。“我凭手艺吃饭,一点也不丢人。”说起他的堂叔陈立夫晚年在新泽西州办了养鸡场,陈泽祯才又提了一次陈家。这次是“我们陈家”了。“我们陈家,家风就是又穷又硬。”
其他文献
陈添记自开店以来就只卖三样东西——艇仔粥、鱼皮、豉油皇猪肠粉。对于爱吃甜食的人来说,佳叔汤丸王自然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的一家店。  看到甘雷的瞬间,你就能将他和那些经常在训练场挥洒汗水的年轻人联想到一块儿。结实而不过分突出的肌肉形成完美的线条,锐利的眼神透露出年轻人特有的锋芒和执着。他是全国武术锦标赛太极拳冠军,身后的手机突然开始震动的时候,他正在指导别人学习拳击。  电话来自于曾在街坊里一道奔进
李敏镐在剧中饰演大企业帝国集团的继承人金叹,长相帅气,身世显赫。  正如一些观众所言,《继承者们》的剧情不仅毫无突破,而且比以往的任何一部韩剧都要滥俗和狗血:王子爱上灰姑娘、财产继承权的争夺,以及点到为止的完满大结局。这样的故事套路我们见过无数了,甚至到了麻木的程度,但仍然无法阻止其收视率的高涨和成为一时的荧屏热点。原因何在?  我的看法有二。第一,偶像爱情剧已经彻底进入了麦当劳的模式。流水化的生
南都周刊:你的孩子现在读几年级了,准备在哪高考?  陈刚:孩子上幼儿园小班,高考问题还没有提上日程。  南都周刊:你认为在上海应该放开异地高考吗?  陈刚:首先,我认为“异地高考”这个简略提法本来就具有误导性,在高考录取制度改革尚未破冰之前,“异地高考”让人觉得这是鼓励高考移民,大家会一窝蜂涌向录取率高的城市考试,造成新的不公。我认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随迁子女就地高考”。  就地高考放开,是再公平
未来,国内可能难以见到卜蜂莲花和乐购的品牌。  这个月,中国的超市行业的动作十分惹眼。最主要原因是,在一线城市名气响当当、称得上零售行业中“高富帅”的外资巨头,居然被区域性的、看起来土土的中资超市给收购了。其中之一是泰国正大集团旗下的卜蜂莲花(曾用名易初莲花),旗下门店除位于广东和湖南省之外的全部被北京“土豪”——物美商业收购。  卜蜂莲花在中国有50多家门店,9成位于北上广,货架上国际品牌众多,
專栏作家,江湖人称“马亲王”。  前日与朋友吃饭,这朋友官拜海关之镇,精研古代政府官僚行政管理制度。席间提及官僚制度典章,听得许多有趣掌故。聚会散了以后,意犹未尽,按他指点去翻史书,果然大有意思。  比如《魏书卷十四元丕传》里就记录了一则有趣的故事。简单来说,北魏冯太后与孝文帝拓跋宏召集众卿开会,因为这一年北魏遭遇了一次执政危机:京师大旱,粮食产量不够,涌现出了许多饥民。在那个时代,政府虽然也负有
2014.6.9  总第809期  作为一个使用过几大品牌、淘汰了数个安卓手机的中度手机用户,我对罗永浩的“锤子”其实并没有很高的期待。以老罗的个性,我相信“锤子”会对安卓系统做出不少人性化的改进,但也绝不会让人有iPhone那样的用户体验—很简单,安卓的技术瓶颈你要去找谷歌,全球大品牌的安卓机到现在都超越不了iPhone,难道技术男们认为老罗就能开挂给大家带来惊喜?  有人拆开手机问情怀在哪里?
钱穆曾说:“中国在唐代以前可称为古代社会,自宋代起至现在可说是近代社会。”宋朝历史素来极受中外历史学家的关注,从日本的内藤湖南到法国的谢和耐,特别是宋朝在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的进步,都得到了全世界学者的赞赏和肯定。“四大发明”几乎成为宋代中国的最响亮名片,马克思称赞说“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霍布森更是毫不讳言西方文明起源于东方,“正是宋朝中国许多技术和思想上的
“有没有蚊子?”进小区或居民家做登革热防控工作时,广州越秀区黄花岗街道办副主任赖细强总要开门见山地问一句。与其他同事一样,他已经有一个多月没休息。  今年以来,截至10月14日,广州已有2.7万登革热病例,且每天还以三位数的速度猛增,相当于每一两分钟就有一个人感染登革热。广东省死亡病例有6人,其中广州5人。  广州,俨然进入堪比2003年SARS时期的作战状态,它的敌人,是有着银白色斑纹的伊蚊。它
为什么,那些引领人类前进的创新,大多数发生在美国?乔布斯、扎克伯格这些天才产于美国,而不是别的国家?  这个宏大的问题,很难用一个专题去呈现,我们尝试从两个切面,去展现美国独特的人文历史,自由精神引导下的管理和创新。  从美国独立伊始,宪法保护的人权将怎样被落实到现实生活?个人和公众权益在私有制的框架下如何得到平衡?全新的联邦共和国会怎样发展?是重复走上欧洲历史经历过的道路,还是能在这全新的机遇中
要尔兰,都柏林。74岁的谢默斯·希尼与世长辞,令英语世界失去了又一位非凡的诗人。四年前的一次中风之后,希尼一直在努力恢复他的生命活力。他曾希望能活得像索尔·贝娄(1915-2005,197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样久,“老到人们足以忘记他曾经得过诺贝尔奖这回事。”  1995年,瑞典文学院将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爱尔兰人谢默斯·希尼,以表彰他“具有抒情诗般的美,以及伦理深度的,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