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虎:拍电影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so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宋占勇
  撰稿:廖雅琴 郭嘉
  


  管虎(1969—),199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现在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室工作。1992年,自筹资金拍摄了其第一部影片《头发乱了》,而后又陆续拍摄过《浪漫街头》、《再见,我的1948》、《上车,走吧》、《西施眼》等影片,其作品还有电视剧《黑洞》和《七日》。
  获奖情况:
  《再见,我的1948》2000年 华表奖最佳导演新人奖
  《上车,走吧》2000年 宁波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电视电影奖
  《西施眼》 2002年11月7日 夏威夷国际电影节颁奖晚会上获“亚洲电影评审团奖”
  2003年10月23日 获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影片奖”。
  见到管虎,是在北京冬日的一个清冷的下午,我们赶到“大森林酒店”,进入他朋友的一间工作室。一个人迎了出来,高高瘦瘦的样子,剃着个光头,穿得挺随意挺舒服的。上衣是一件很普通的T恤,上面赫然写着“1948”,于是我们相视而笑,对了,这就是管虎了,于是,我们在一间暖暖的会议室,开始了以下两个多小时的访谈。
  


  从大专医学院到北京电影学院
  
  记:你穿的这件T恤,上面写着“1948”。您以前拍摄过一部《再见,我的1948》的电影。这其中有什么联系么?
  管:(微笑)没有。这是碰巧了。这件衣服是我一个朋友送给我的,正好上面写着这样的数字。跟那部电影没有关系。
  记:那您从小的梦想是什么?
  管:我爸、妈一直想让我学医,我学了好多年的理科,居然也考上了一所大专医学院,就是那个北京中医药大学药理系,我一想药理系,那不就是抓药吗,还是个大专,就不想上。然后出去玩了两年,全世界转呀。
  记:可您父母是搞艺术的呀,您没受什么熏陶吗?
  管:你是不了解,我并不是一直在北影大院里受艺术熏陶的,我父亲一直到我17岁,一直都是北京制药三厂研究药的。当时被划成右派,还被下放到过青海北大荒,一直到80年代,所有人开始平反昭雪恢复原职。那个时候,我爸都60多了,才回来演电影。中间三十多年就没有干过那行当。
  记:您母亲曾经是青艺的副院长,也是位名演员?
  管:对,我妈一直是台柱,一直在演话剧,从小我还真是接触话剧的时间长。
  记:那您父母为什么让您学医,不喜欢让您拍电影?
  管:其实是我父母在这个行当干了一辈子,吃尽了苦,看尽了这个行当的辛酸,就不想让孩子继承。我不知为什么,从小就喜欢看电影,偷溜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回头想想,当时就有这样很怪的想法:唉,怎么这样,要我弄会是怎样……就那种潜意识的。有一个很巧的机会,就是我父亲复职了,搬回北影大院,接触到一些朋友,就这堆哥儿们成天在一块……
  记:大家都想搞电影?
  管:没有,当时大家在一块打架、喝酒、弹吉他,就这种。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样,那个时代——80年代中期,各种思潮都进来了,好的东西,坏的东西都来了,旧的倒塌了,新的还没建立。是最乱七八糟的时候,出现了各种艺术流派,这最吸引年轻人。比如摇滚乐、先锋绘画,就像谭盾、陈凯歌、张艺谋这批人。在那个时代这些是最迷年轻人的东西。它是自然而然的事,没有具体去想,而且家里父母反对,反倒增强了逆反心理,孩子都是这样的,你不反对还好,你一反对我还非得干这事,我是偷着钱去考的。先考的就是北京广播学院导演系,居然还就考上了,拿了这文化课通知书我就准备复习文化课了,后为我那帮哥们说,中戏也招生,80年代时大家都没什么钱,也没什么事干,理想就是最神圣的事了,结果中戏也考上了。索性又去考电影学院。电影学院当时我觉得是根本考不上的,它招生的比例是十万个里面收一个,我们哥儿们一大批考的,结果就只收了两个,一个摄影的,一个导演,这信心就更强了。接到通知书的时候,可牛了,这世界都是我的,牛大了。还有很多漂亮的女生,那种感觉!后来进校,老师才告诉你,电影不管用多酸的词形容,你也要明白是一个至高无上的东西,在你这一辈子是最好的事了。你得先明白这个道理,你才能在这行里做下去。而我们班实际上大约80%—90%的人都淘汰了,现在都不知道在干嘛了,现在的淘汰率就更高了。所以刚开始进校时的教育很重要,等于告诉你可以像你以前一样皮呀、淘呀、混蛋呀、喝酒呀都没问题,电影学院不管这个,它不像其他的大学,就一点,你骨子里、根儿上要把电影奉为心里的一个图腾,它是很神圣的。电影学院给你的教育什么都是扯淡,这个是最重要的,培养一个人精神上的东西。
  
  《西施眼》
  
  记:对您的新片《西施眼》,现在有许多评论,有人说它是城市电影与艺术电影的结合,还有人说它是继《小城之春》后又一艺术电影的力作等。您怎么看?
  管:评论是多种多样的,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它和我以前的作品不一样了,就像人会长大,会变成熟一样,什么是好电影,好电影就是内敛、平和的、冷静的,功夫全在里面的。在你看完以后,会在你心里打一圈的,哪怕只是些酸楚或感动的东西,都是好的。
  记:那您当初想把《西施眼》讲述成什么样的故事?
  管:具体到这部片子来说,其实毕竟各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作为我们这些创作者来说,没有解释什么感受、辛酸。
  第一个是写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它破灭与否都不重要,因为人在16、17岁是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就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所讲的那样。那地方相对闭塞,身处其中的人肯定会对外界神秘的东西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向往。最后她(阿兮)追求的梦想会破灭,但重要的是它一个过程。
  第二个故事讲的欲望,是有些无奈。它写的是一个勇敢的女孩施雨。勇敢和勇气不一样,勇气它是比如一个女孩一直闷着自己在常规下生活,大家都说你找这么个男朋友很好,你可以结婚了,什么乱八七糟的事都给你固定好了。然后有一天碰到一件事,把以前的事提溜起来了,于是她有了欲望,想寻找新生活,想冲出这个牢笼,然后她去了,这叫勇气。这可能是很多人都能做到的,但是施雨又回来了,这才叫勇敢。她又回来了,和她男朋友结婚了,克服了自己的欲望,心灵起了一些波澜又回复了原来的平静。我觉得这种女人可了不得,她有一种力量。虽然她(看上去)特别弱小,但身上的力量比男孩子还大,写的是这个。
  第三个故事写的是一个生命挣扎的过程,人谁也不甘于自己的懦弱,她(连纹)要恢复,这其实也是辛酸的过程。这三个故事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生命的故事,其实一个女人演也可以,它是一个生命的过程。
  
  我的电影就跟我的孩子似的
  
  记:我们一直觉得您的作品是个人风格比较明显的,那有没有对您影响最大的导演?
  管:那可多了。比如说安德洛甫洛斯,塔可夫斯基,好多,没法说,只要是好电影,我没有一贯的……
  记:什么类型的呢?
  管:只要是好电影就喜欢,人不都是这样吗?作为一个普通的电影观众。其实作为我来讲,我不是一个职业导演,干什么事都凭兴趣,喜欢了才干,我就是一个电影爱好者。我从来没有觉得电影有什么类型,我一直觉得电影就是一种普通的类型,是中国人把它弄成商业片,艺术片的。从个性上说,电影就应该像人一样有气质,如果电影让你感受到气质而且比较纯粹,那它一定就是好电影了。如感觉到不纯粹或气质不是很突出,就不会是一个吸引人的东西,就这么简单。
  记:纯粹个性化的电影?
  管:两码事,我说的是气质,这个东西和个性没有关系。因为很多人找个性,追求风格,而我一直觉得风格不是追求出来的,它随笔出,到了,自己就出来了,就是这样的。
  记:您觉得您拍电影是像第五代导演那样自己受过很多挫折,然后就需要讲述一个很深沉的故事,还是只是为了“小众化”的人来拍自己喜欢的电影呢?
  管:拍电影的人没有谁会去想意图是什么,不能那样想,那样一定是大失败,或绝对是一个挺傻的片子。做一件事的时候,你想做了,内心有了,想流露了,不说不行了,你就去做吧,未来怎样,谁知道呀。而且对我来讲,我才不管呢,爱什么样什么样。
  记:《头发乱了》是讲北京胡同里五个人的成长,其中有您自己的影子么?
  管:应该是有自传成分的,这样比较好把握。最开始做事的时候,一堆想说的话,很多都是自己的心声,是从骨子里出来的,憋了好半天总得有话语权吧,就说呗。
  记:拍电影自筹资金是不是很困难?
  管:资金是紧缺,哪部戏也没宽裕过。但是融资的困难我从来没感受过。只要你的东西还行,大家伙看着觉得还不错,钱是一定有的。融资不是电影的问题,特别容易的一件事,最大的难关最大的问题在你自己身上,你能不能拿得出好东西来,赢得别人给你钱,我也从来没有费过这个劲,跟人出去拉钱去,从来没有。
  记: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做电影很顺了,从哪部电影开始的?
  管:我不知道别人怎样,对于我来讲,没有顺的时候,它一定是咬着牙,跺着脚,每天早上特艰难的起来,扛着东西在泥泞的路上走,每天都面对很多困难,心理上的困难。
  记:你怎么看导演的分代?有一个导演做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比喻。说如果把电影比作一个宫殿,首先是第四代导演闯入这座宫殿把守大门,第五代导演成长起来了,他们破窗而入进入这座宫殿,他们于是守住了宫殿的窗户,第六代导演无门可进也无窗可破,于是他们只能从地底上冒出来了。
  管:作为我来说特别希望我是这样一个人——跟你们这帮搞电影的没多大关系,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心理,我只干我喜欢的事,好不好我低着头往前走,有什么关系呢,第几代导演?他们有他们理论的划分,但是这毫不重要,我也不希望认识他们许多人。
  记:只关注自己做的东西说行了?
  管:这一点上我就特别喜欢贾樟柯,我觉得那是真正做电影的。
  记:你是觉得他特别坚持自己?
  管;坚持自己,而且他的东西很动人,他的视点是不一样的。他看东西的面很宽,再加上他跟这个圈子不搭界,这特别重要。我也希望自己远离的好。
  记:但您是不是比较随潮流,比如流行“黑系列”的电视剧,您拍了一部《黑洞》,分段式电影现在很流行,您的新作《西施眼》也是分段式的。
  管:我没有随潮流,我就像一个电影爱好者一样,我喜欢干什么就干什么,全是凭兴趣凭爱好。所谓“黑系列”,我拍的是第一部,我是第一个。还有分段式电影最早是1982年出来的,现在都滥了街了。我不会去妥协,也不会去非得遵命干什么。做这个行当还是自由散漫点最好。
  记:您怎么看待中国的电影观众?怎样评价小众化?
  管:现在观众的成分就不对。我在法国的时候,每星期六晚上是固定的全法国人民看电影的时间,这是件大事,穿着礼服打着领结带着女朋友去看电影,这是一种习惯,一件很重要的事。电影是这个,不是一大帮子买票涌进电影院,不是这么回事,中国早晚会这样,所以电影院的观众群要摒弃一部分人,带领另一部分人开始慢慢变。
  记:关于电影,我们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想问您。我们注意到您很多作品,在结束的时候,字幕上都会打上“管虎作品”,是强调个人风格吗?
  管:没这么想过,我觉得我的作品就跟我的孩子似的,作品真是心血,观众可能没注意到的点滴,我都看到了。我到现在没结婚生孩子,就因为我把这个当成自己的孩子了。所以你说打上“管虎作品”,它就是这么个概念,就跟你的儿子似的,你给的一个印记,到你老到80、90岁的时候再看这个东西,能让你觉得欣慰。
  
  好电视剧的标准是老百姓都喜欢看
  
  记:那您把您的电视剧也看成孩子吗?
  管:不如电影,真的不如电影。电视剧我可以做得很好,让很多人喜欢,做成标准模式。它的标准就是老百姓都喜欢看,这就是好电视剧。电影可不是,你们爱看不看,你来看我的电影我很高兴,你不来看我也很高兴。我压根就没想过每个人都说我的电影有多好,电影要纯粹一点,你是什么人就什么人。
  记:您说过做一部电视剧是十几个电影的长度,您刚做成的《七日》是二三十集,您的电视剧是越来越长了。
  管:这是好事,不能因为长就不做了,我现在拍的《冬至》还更长呢,四十多集,时间长短不能说明什么。电视剧多好啊,是个多广阔的市场啊,那么空白,完全可以填补,能挣钱、能练手、能带给大家好多利益,没本事才不做呢。你做出来让老百姓看看,呦,电视剧还能这么拍。很有空白可以填补,能做好也是功夫。
  记:您现在拍的《冬至》是个什么故事?
  管:是个银行职员偷钱的故事,挺好看的。
  记:《七日》你选的演员是黄磊和耿乐,让黄磊在里面演一个逃犯,但我们一直觉得他是个很书生气的人,你觉得他很适合吗?
  管:电视剧选演员,前提不是适不适合,是他有没有商业性,观众爱不爱看,他是不是明星,这是一个条件,再看适不适合。对我来说,黄磊被我们弄得脏不啦叽、留着胡子,天天逃亡,我觉得是适合的。还有耿乐,在这部戏里会刚烈一点,更男子汉一点。
  记:您让一个观众觉得很温柔的演员,突然去演一个男子汉,会不会怕观众接受不了?
  近:《七日》收视率在吉林、浙江都是排第一的,你说他接受得了吗?如果作为创作者一开始就担心观众接受不了,那是不行的,你得想办法让他接受,这才是创作者,才是干活儿的人。你不能担心不被接受,就不那么做了吧?
  记:你有即定目标吗?是做亚洲极的,还是世界级的?
  管:没有目标,什么目标都没有,我只希望自己慢慢修成正果,做像我喜欢的具有大师风范的电影。把自己的眼光放长远一些,在自己能力所限制的范围内争做得更好。
其他文献
今年1月,法国北部最大的报纸《北部之音》采访了一个影迷,这个20几岁的小伙子一口气拿出了110部有菲奈斯出演的电影,对于散居在全世界成千上万的菲奈斯迷们,这并不新鲜,另一个叫斯代芬·盖拉尔的27岁的年轻人,竟然在罗讷河口省成立了“路易·德·菲奈斯之友”协会,在互联网上发出英雄帖,网罗全世界喜爱菲奈斯的人,并请来菲奈斯的老伙伴——《虎口脱险》等多部菲奈斯喜剧的导演乌里作名誉主席。  今年是菲奈斯逝世
期刊
本刊讯 以西安电影制片厂为核心组建的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西部第一影视航母——西部电影集团于目前正式揭牌启航。  刚刚揭牌的西部电影集团,将以市场为先导,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产业结构、产权结构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实现制片、发行、放映一条龙,影、视、录、盘一体化的主业生产格局,形成以影视为主业,教育、娱乐为两翼,出版、科技、商贸、房地产四轮驱动的产业结构,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将集团建成有较高国际知
期刊
俗话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行骗不在七十二行中,它的状元自然与众不同,它也靠劳动致富和获得行业状元认证,只是它的劳动和七十二行相比,行为比较特别目光强调独到,其显著特点是心理素质如顽石良玉,保密工夫似绵里藏针。当然,我指的是这一行里的高手的普遍特点。而每个行业都是鱼龙混杂,这一行也不乏糊涂蛋和败类,自以为雕虫小技即可瞒天过海,结果把自己淹在海底出不来。电影里精明的骗术让人惊叹,拙劣的骗术却让电影很好
期刊
柏林时间2月14日,第5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公布了本年度竞赛片的各项获奖名单,土耳其导演费斯·阿金(Fatih Akin)执导的德国影片《勇往直前》(Head-On)荣获最佳影片金熊奖,南非裔的女星查理兹·塞隆(Charlize Theron)与《万福玛丽亚》(Maria Full of Grace)的哥伦比亚女演员卡塔丽娜·桑蒂诺·莫雷诺(Catalina Sandino Moreno)共同分享柏
期刊
像我这个年龄的人,又生长在一个小县城,大多数人的童年与电影有不解之缘。放学之后,晚上干什么呢?看电影就是唯一的选择,而且电影又是那么迷幻、神奇,让一个孩子的想像力走得很远。  小时候看电影有很多途径,父母带着,或者是节假日在广场看,这叫公演,60年代特别时兴。有一次因为买不到电影票,甚至拿假票混了进去。我童年看的电影很多,比如《南征北战》、《地雷战》、《平原游击队》、《女篮5號》、《五朵金花》、《
期刊
自从在《天地英雄》中成功地塑造了邪道人物“安大人”,军人出身的王学圻也成了圈中炙手可热的人物。近日,在北京40集电视剧《军人机密》剧组见到王学圻的时,他毫不掩饰自己现在的受欢迎程度,“现在许多本子都来找我,八杆子打不着的都来了!”不过,虽然身价渐涨,而他自己也希望多尝试一些新的角色,然而王学圻终究知道自己的所长所短,“演员是有局限性的,虽然我希望能演一些非军人的题材,但是我知道,《军人机密》中的这
期刊
深秋的北京并不太冷,甚至还有点燥,一大早儿,我们来到北京清河菜市场,费了好大劲才挤进被人们围的水泄不通的《阳光天井》摄制组现场:一个批发鸡蛋的摊位。你看,一老一少正在买卖鸡蛋,年老的憨态可掬,年轻的善良纯朴,原来是雷恪生和黄宏正在演买卖鸡蛋的一场戏。这次雷老师又是来了个大客串,也许电视剧是他出彩的天地,围观的观众真以为雷老师是卖鸡蛋的了。  《阳光天井》讲的是普通小人物的故事,但它却云集了各路大腕
期刊
著名笑星、喜剧电影演员陈佩斯在经历了电影与人生的一段落莫之后,重振旗鼓、另辟蹊径,走出了又一条成功的舞台喜剧表演之路。近年来痴心于舞台剧表演的陈佩斯,继前两年轰动一时的《托儿》之后,近期又推出一部精彩的舞台喜剧《亲戚朋友好算帐》。这部戏以精确度谐幽默的方式,展示了当代一群普通人对于金钱的态度及看法,告诉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经济往来即便是亲戚朋友、亲兄弟也要明算帐,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
期刊
萧亚轩、刘若英、马文才用声音诉说“梁祝”让我们再次感动“梁祝”的凄美故事  导演:蔡明钦  编剧:蔡明钦 邓亚宴   人物造型:蔡明钦   美术指导:高文裕  配乐:陈钢  配音:萧亚轩、刘若英、马文才  发行:台湾中影公司    梁祝化彩碟 两情共久长    好动活泼的女孩祝英台,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于是女扮男装到私塾里去上学。第一天,英台遇到了她的新同学梁山伯,梁山伯是个俊秀斯文却又有
期刊
最近,美国著名女演员安吉利娜·朱丽以ACNUR组织合作者的身份,前往坦桑尼亚一个收容了8.5万刚果儿童的驻营地,参加了电视节目《应行使的权利》的录制工作。初到那里时,孩子们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使这位大明星深感震惊。她情不自禁地联想起自己那留在豪宅中的养子。她和比利·鲍勃结婚后,在柬埔寨收养了一个男孩,使他锦衣玉食,和营地在饥饿中挣扎的孩子们形成鲜明的对照。  充满爱心的安吉利娜很快就和那帮天真可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