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灸是中国古人发明的,用针刺、艾灸经络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几千年的实践证明,中医针灸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精髓,是中国独有的、世代相承的医学瑰宝,是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针灸起源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针法起源于我国南方,灸法起源于我国北方(见《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随自2600B.C.开始的对鲁西豫东荒地大开发,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纷纷涌入鲁西豫东地区,使这一地区成为龙山文化时代(2600B.C.~ 2000B.C.)中国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区域。众多人口产生了大量医疗服务需求,来自南方的针疗法和来自北方的灸疗法分别被南北移民带入鲁西豫东地区。鲁西豫东地区古称“东方”,《王制》:“东方曰夷”。所以,针灸疗法可以被视为我国古代东夷族的文化贡献。
这一点,《黄帝内经》有清楚的记载,其《异法方宜论》篇曰:“砭石者,亦从东方来。”全元起注《素问》曰:“东方之人多痈肿聚结,故砭石生于东方。”
伏羲被古今学者公认为东夷族首领,因此,针法所用针具被体系化标准化为“九针”的功劳被归于伏羲。《路史》之《后纪一》引《帝王世纪》:“太昊(伏羲)制九针,以拯夭枉。”不过,文献也同时把这功劳归于黄帝。《备急千金药方》序言:“黄帝受命,创制九针。”这是因为伏羲和黄帝是同时代人,在位的时间很接近,所以把医疗器材标准化的功劳同时归在这两位帝王名上是说得通的(据《针灸甲乙经》作者皇甫谧在其史学著作《帝王世纪》中的记载,伏羲之都是今淮阳,而黄帝曾都于曲阜,这两个都城都在鲁西豫东地区)。查《三皇五帝年表》,伏羲在位时间是2400B.C.至2370B.C.,黄帝在位时间是2337B.C.至2307B.C.。所以,中国针灸疗法和针具系列正式形成的时间在2400B.C.至2300B.C.这一百年间,地点在鲁西豫东地区。
针灸历史
针灸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针刺法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砭石也因之而生。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
相传,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
伏羲氏不仅画八卦,结绳为网,教民田猎,而且“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尝草制砭”(南宋罗泌记载于《路史》)。砭就是砭石,即华夏民族最早的针灸。灸法的起源与为的发现和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身体有某种不适时,用以去烘烤得以减轻,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艾灸。
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學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
《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即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经》所记载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所以《灵枢》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其主要内容至今仍是针灸的核心内容,故《灵枢》称为《针经》。继《内经》之后,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潜心钻研《内经》等著作,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
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针灸学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图”,并提出阿是穴的取法及应用。
针灸学虽源于中国,但早在公元6世纪就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针灸也随之传到世界各地。为了加速针灸医学的广泛传播,在中国北京、上海、南京设立了三大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以培养世界各地的针灸人才。1987年成立了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针联”),推动了针灸事业的不断发展。
中医申遗道路曲折
据悉,在最初阶段,中医是作为一个整体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介绍,中医历来被视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2005年起,柳长华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办主任,负责中医申遗日常事务。
2006年5月,传统医药类项目申报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医药作为第九大类进入国家名录,成为中医申遗工作突破性进展的里程碑。
但是,整体申遗遇到了难题。大中医又有针灸、又有著作、又有技术、又有药,包罗万象,而联合国有关部门对申遗的要求是越具体越好。
中医、针灸发展状况堪忧
“针灸在中医体系的地位应该是最高的,中医就是从针灸发展来的。”谈起针灸的历史,89岁的针灸大师程莘农竖起大拇指说。
但是,如今针灸的发展,状况堪忧。
首先是“灸法”面临失传。针灸由“针”和“灸”构成。可如今针灸诊所却“有针无灸”,中医学界也存在“存针废灸”的声音。
人才问题也困扰着中医针灸界。由于针灸在海外收费较高,国内大量针灸人才外流。
“经济效益太差”,导致针灸在医院诊疗体系中走向边缘化。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赵京生说,如果给医院最不赚钱的科室排个名,针灸绝对可以位列三甲。
“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中医针灸就能自然得到保护,这仅仅是一个契机”,柳长华说,“申遗为发展中医药提出了新要求,下一步我们将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好中医。”
针灸起源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相当于氏族公社制度的后期,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针法起源于我国南方,灸法起源于我国北方(见《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随自2600B.C.开始的对鲁西豫东荒地大开发,来自四面八方的移民纷纷涌入鲁西豫东地区,使这一地区成为龙山文化时代(2600B.C.~ 2000B.C.)中国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区域。众多人口产生了大量医疗服务需求,来自南方的针疗法和来自北方的灸疗法分别被南北移民带入鲁西豫东地区。鲁西豫东地区古称“东方”,《王制》:“东方曰夷”。所以,针灸疗法可以被视为我国古代东夷族的文化贡献。
这一点,《黄帝内经》有清楚的记载,其《异法方宜论》篇曰:“砭石者,亦从东方来。”全元起注《素问》曰:“东方之人多痈肿聚结,故砭石生于东方。”
伏羲被古今学者公认为东夷族首领,因此,针法所用针具被体系化标准化为“九针”的功劳被归于伏羲。《路史》之《后纪一》引《帝王世纪》:“太昊(伏羲)制九针,以拯夭枉。”不过,文献也同时把这功劳归于黄帝。《备急千金药方》序言:“黄帝受命,创制九针。”这是因为伏羲和黄帝是同时代人,在位的时间很接近,所以把医疗器材标准化的功劳同时归在这两位帝王名上是说得通的(据《针灸甲乙经》作者皇甫谧在其史学著作《帝王世纪》中的记载,伏羲之都是今淮阳,而黄帝曾都于曲阜,这两个都城都在鲁西豫东地区)。查《三皇五帝年表》,伏羲在位时间是2400B.C.至2370B.C.,黄帝在位时间是2337B.C.至2307B.C.。所以,中国针灸疗法和针具系列正式形成的时间在2400B.C.至2300B.C.这一百年间,地点在鲁西豫东地区。
针灸历史
针灸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针刺法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砭石也因之而生。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
相传,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
伏羲氏不仅画八卦,结绳为网,教民田猎,而且“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尝草制砭”(南宋罗泌记载于《路史》)。砭就是砭石,即华夏民族最早的针灸。灸法的起源与为的发现和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身体有某种不适时,用以去烘烤得以减轻,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艾灸。
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學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
《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即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经》所记载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所以《灵枢》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其主要内容至今仍是针灸的核心内容,故《灵枢》称为《针经》。继《内经》之后,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潜心钻研《内经》等著作,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
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针灸学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图”,并提出阿是穴的取法及应用。
针灸学虽源于中国,但早在公元6世纪就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针灸也随之传到世界各地。为了加速针灸医学的广泛传播,在中国北京、上海、南京设立了三大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以培养世界各地的针灸人才。1987年成立了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简称“世界针联”),推动了针灸事业的不断发展。
中医申遗道路曲折
据悉,在最初阶段,中医是作为一个整体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柳长华介绍,中医历来被视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2005年起,柳长华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办主任,负责中医申遗日常事务。
2006年5月,传统医药类项目申报了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医药作为第九大类进入国家名录,成为中医申遗工作突破性进展的里程碑。
但是,整体申遗遇到了难题。大中医又有针灸、又有著作、又有技术、又有药,包罗万象,而联合国有关部门对申遗的要求是越具体越好。
中医、针灸发展状况堪忧
“针灸在中医体系的地位应该是最高的,中医就是从针灸发展来的。”谈起针灸的历史,89岁的针灸大师程莘农竖起大拇指说。
但是,如今针灸的发展,状况堪忧。
首先是“灸法”面临失传。针灸由“针”和“灸”构成。可如今针灸诊所却“有针无灸”,中医学界也存在“存针废灸”的声音。
人才问题也困扰着中医针灸界。由于针灸在海外收费较高,国内大量针灸人才外流。
“经济效益太差”,导致针灸在医院诊疗体系中走向边缘化。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赵京生说,如果给医院最不赚钱的科室排个名,针灸绝对可以位列三甲。
“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中医针灸就能自然得到保护,这仅仅是一个契机”,柳长华说,“申遗为发展中医药提出了新要求,下一步我们将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好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