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篦子
阿Q微醺,挨着王胡坐下,脱下破夹袄,捉虱子。王胡一个又一个,两个又三个,并将虱子放在嘴子咬得劈啪啪的响;这让阿Q不服气,这是怎样的大失体统的事呵!他很想寻一两个大的,然而竟没有,好容易才捉到一个中的,恨恨地塞在厚嘴唇里,狠命一咬,劈的一声,又不及王胡的响。
上中学时,读鲁迅写阿Q的文字,便想笑;现在,理解了文字之后,却是笑不出来的。
鲁迅写的是衣虱。衣虱白,胖,我们叫它“猪”,或是“肥猪”。衣虱团头团脑,躲藏在衣缝间。寻着它时,秋李郢人也多是咬它。我们嫌咬它龌龊,便把它放在两个拇指的指甲间,一合力,也能听到“劈”的声响。几声响过,两枚指甲上便留下了殷红的血色,像是涂了指甲油。
要是虱子藏在头上,或是这样的虱子只是幼虫的时候,捉它就要用篦子了。
篦子,竹制,手掌大小,中间有梁,两边有密齿。两端露齿处有宽篾作护体,做成月牙形的边,讲究的篦子也镶有白色牛骨宽边的。
古时,梳篦统称栉。《释名·释首饰》中说“梳言其齿疏也。数者曰比。”“数”是密的意思,“比”是“篦”的意思。道出了二者的区别。篦子的用途,《清异录》中说,“篦诚琐缕物也,然丈夫整鬓,妇人作眉,舍此无以代之”。是用作梳胡子眉毛的。据说古代男子都会随身带把篦子的。《挥麈后录》里记载过宋徽宗借篦子的事。理由是自己忘了带篦子梳胡子,而王晋卿的篦子也很好看。有点搞不懂,古人多毛?再说了,用掌大的篦子梳鬓、梳眉,是不是滑稽。
我知道篦子的用途只是袪痒、捉虱。
长在头上的虱子叫头虱。头虱黑,与衣虱比,个子似乎要小点;头虱的幼虫我们叫它虮子。虮子比芝麻还小,圆润饱满,依附在发间,是个小白点。显然,这么小的虱子或虮子,用梳子是梳不下来的。
每隔一段时间,妈妈就要为我们篦头。她坐在小桌子边上,手拿篦子,用篦子在桌子上敲一下,笑。这算是叫我。好像在说,来,头拿过来。我就范。妈妈近乎把我的头摁在桌子上,用篦子挨挨地为我篦头。篦比梳动作要密,细,慢。一篦子下来,她要将篦端在桌子上轻磕一下,看是不是有落下的虱子,或是虮子。妈妈一手摁着我头,一手拿篦子,慢条斯理的样子,头搁桌面上,像我妈手上的面团,嘴贴着桌面,面部叫扭得变形,流着口水。我一点也不舒服。我便用腿在桌下踢腾,或是把头在桌面上摇,晃动。我妈也会妥协。她会让我抬起头来,去享用她的“战利品”,让我去掐篦下来的虱子,或是虮子。篦下的虱子会在桌上蠕动,我便伸出手去,拇指甲朝下,一摁,便能听到一声细响。这多少让我心生快意,好比阿Q咬虱的声响盖过了王胡。“劈”过之后,我便乖乖地又将头伸过去,复又伏在桌上。
米丫她们也捉虱子、虮子。她们少用篦子,用手工。冬,春,向阳的墙根,一个坐凳子上,另一人则挨挨地扒头发,有时,一个头的四周,会围上两三个人。发现有虱子,或是虮子,便用两个拇指甲掐死。我猜,坐着听头上“毕毕剥剥”的响声,要比把头摁在桌面上当面团揉要舒服的多。
过去,乡下卫生条件差,少有身上不生虱子的。在秋李郢捉虱子是常事,不丑。我也费力去找这样的印证。《晋书》有记载,王猛见桓温的时候,一边畅谈当时的时政大事,一边伸手捉虱子;《墨客挥麈》里甚至说王安石召对时“虱缘须上,上顾而笑”。虱缘须上,这是个多棒的特定镜头,不笑才怪。难怪秋大说,老皇帝身上,还有三个御虱呢。不丑!
一篦在手,像是古时的书生,手里拿着的扇子。一扇在手,何丑之有。
秋大早年读过私塾,是队里的记工员。
门洞子
去南京,游秦淮河,我会去文德桥边,看乌衣巷。我在王谢古居纪念馆的门楣旁转悠,只想寻得这老宅门边,是否有一门洞子。
我的想法很古怪。后来自己也差點想笑。多少代了,这老宅,已几易主人,现在只是纪念馆,不住人了,还会有门洞子?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来这里的时候,老宅也归他人,引起了诗人的感慨。我只是寻《乌衣巷》诗句而来,寻燕子而来。如今,我依然能在秦淮河上看到燕子。其实,我只想说,无论是晋代的王谢豪门,还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家里的房梁上,都会有一窝燕子。
有燕子会没有门洞子?
门洞子是燕子的门,是小鸡、小狗的门。没有门洞子它们怎么进家?真是!这要是跟秋李郢的秋大理论,他会跟你抬杠。
秋大我们也叫他“秋大先生”。他戴副眼镜,肚里有点墨水,有先生的范。秋李郢会叫有学问的人“先生”。有一天,秋大先生拿过一根竹枝,在地上写个“家”字给我看。他像孔乙己要告诉人“回”有四种写法一般。喏:有屋,有燕,有小猪。他的小竹枝先是停在“宝盖”中间,然后一上,一下。
秋大这样解释“家”字。
门洞子呈“7”字型。下门洞口大,上门洞口小。下门洞走猫、狗、鸡,上门洞走燕子。
燕子是有灵性的家鸟。小时候,我家住的房子是草房,很高,梁棒都是禾木,也粗。在二梁或是三梁泥笆和房梁的凹槽处,每年都有燕子来垒窝。燕子“叽”的飞来,又“叽”的一声飞走了,坐在门槛前阳光下做针线的奶奶就推开老花镜唠叨了,说燕子多有礼貌,它出出进进的在给你打招呼呢。起先我应,多了就烦,也不再跟奶奶说话。爸爸妈妈下地劳动,我也上学了,奶奶依旧只是在做针线,我们不在家的时候,她就“来了”“走了”的跟燕子说话。其实,在门洞里钻来钻去的还有狗、猫和鸡。我奶奶也跟它们说话。
猫要来家捉老鼠,鸡要回家下蛋,它们走下门洞。鸡在外面下蛋,我妈会埋怨,鸡“撂蛋了”。撂蛋的鸡我妈不喜欢,少不了她的骂,有门洞子的,有家你不回,什么东西,什么鸡!甚至还会遭到我妈的打。我看过我妈用巴掌掴鸡的脸。她只是搧,左一下,右一下,鸡也真像做错事的孩子,乖的很,冠特红。我妈便是依据鸡冠的色彩判定鸡有蛋的。我妈不给鸡吃食,她老嘀咕,等到了七月半或是中秋的时候,你再撂蛋,我要把你杀了吃!我妈发狠给鸡听。终究,那鸡会逃过一劫,或许是那只鸡走门洞了,不撂蛋了,或许是我妈难以下手。在秋李郢,谁会舍得去杀下蛋的鸡呢。 门框的上面的门洞子,是燕子的门。家家如是。燕子和家人很熟似的,要是我们家门开了,它才不走自己的门呢,贴着你的耳或肩,只一阵风,飞回自己的家,在你抬头看它的当儿,它也站在窝沿上,把头歪着,逗你玩。我们小孩子最恼燕子屙屎,有时候那屎就落在我们吃饭的饭桌上。我们还没来得及恼,奶奶也笑着拿来抹布:“这是‘地米’,地里要,肥着呢。”幼燕出来了,一天天唱着嫩黄的曲,惹一家人的笑。奶奶不许我们伤害它,还常唬我们,说伤害燕子会遭雷打,害得我们下雨天一打雷就直朝被窝里钻;奶奶怕幼燕会掉下来,吩咐爸爸找一个小纸盒,再系根线,吊在燕窝的下方。一家人围在桌旁,在燕窝下,说着农事,说着家事。燕在门顶飞来飞去,鸡在屋里“咯咯哒”,猫在桌边跳上跳下,狗在脚边蹭来蹭去。有时,你分不清,这是我的家。
奶奶似乎就一直依在门框边,依在门洞子边上。春了,奶奶会说双芽子开花了,燕子有青虫子吃了;夏天,奶奶会打着眼罩说,午季忙了,地里的麦粒多着呢;秋天了,奶奶惦记春上的那四只雏燕该长大了吧;要是冬天,奶奶会说燕子窝里的草该换了,也就在这时,奶奶会依在门槛的阳光下,准备一家人的棉衣了……
昨天回来,我郁闷至极。
我在一家银行做保卫科长。昨天当地的公安部门要来我们单位检查监控设施,一路查下来,发现监控探头上有3个燕窝。捣掉。责怪我们自查不力。陪同的领导很没面子。说实话,我并不在意领导的感受。我想到的却是,那一只只停在电线上无家可归的燕子,我甚至听到,那一坨散落在地的燕窝旁,老是有肉红蠕动的雏燕在我耳边,不停地叫。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我一时觉得,这个城市好冷。我猜我要失望了。我哪里还会在现在的乌衣巷里找到门洞子,就连在监控探头与墙顶之间拳头大的地方,也不让容下一只燕窝,还会有人想着,去为燕子们留个门,建个家?
没门。
薅脸
想想,薅脸应算女红一类。这是女人的私事,泛着淡淡的陈香,添几分柔美,伴几分神秘,还带几分庄重。
薅脸就是把女人脸上的汗毛去掉,也有叫挽面、开脸的。
现在理发女孩多,过去少,秋李郢只有一个理发师,我们叫剃头的,男的。没几个女人的脸会叫男人摸来摸去的。薅脸也就成了女人自有的一种手艺。
薅脸多是年岁大的妇女。她们薅脸有经验,汗毛除的干净,不疼。
六婶是秋李郢薅脸的好手。她在家排行第六,村上人都叫她六婶,没老没少的都这么叫,她应。她是我的邻居。知道六婶给人薅脸是我偷窥来的。村民们老是喜欢往六婶家跑,来人之后两句话还不说,就没声音了,过了一会儿,就会听到六婶到前屋的闩门声了,神神秘秘的。我们小孩子好奇,依着门缝朝里看。
有一回,六婶站在院子里给一个女孩薅脸。六婶先在女孩脸上敷上了粉。敷上粉的女孩我哪里认得。这让我急坏了。她围一围脖,髻高耸,有一副高傲冷峻的美。她像油画里的女孩。“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下子似乎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她也像是坐在《诗经·桃夭》里的女子。薅脸总是疼的,敷了粉之后,吸了脸上的油脂,会增加绞线的附着力。疼痛感会有所减轻。六婶像有魔法似的,这粉便是她的魔药。敷过粉之后,女孩木木地坐着。一句话也没有。六婶小声嘀嘀咕咕地在女孩耳边说着什么。说什么呢,女孩听得这么入神?后来我才知道,六婶说的都是压箱底的话,绝对的私密。
薅脸是用双手和牙齿绞住麻线,右手手指绷开,牙和左手各拉住一根线头,形成一个“又”字,叉口处贴在脸上。牙手配合,形成“剪状”的线就贴在脸上把汗毛给绞了下来。薅脸线要结实,不粗不细,粗了绞不住汗毛,细了绞着汗毛了會疼。这给人薅脸,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一种“翻单被”的游戏。一根线绕在手上,会变成“单被”“牙筷”等各式的图案来。薅脸只是手口配合把这根线变成一把会移动的“剪刀”的“又”字而已。
薅脸结束了六婶侧过身我才知道坐在凳子上薅脸的是村东头的银花。后来从大人的谈话中得知是银花要出嫁了。银花漂亮了许多,薅过脸之后,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成熟了。没结婚的女孩是不薅脸的,女孩要出嫁的前几天,女孩的妈妈就会带着女孩来找六婶的。薅脸是女孩的成人礼。
常常,女儿的妈妈会在六婶面前有欲言又止的样子。六婶当然明白,女孩的妈妈想说的话。六婶知道,有些难以启齿的私房话,这会儿是要说的。妈妈不好说的话,都会托付给六婶,让六婶来说。这算是婚姻前的“职业培训”。其实,给女孩薅脸的人也是有考量的,手艺好那是其次,还要看她人品好,家庭和睦,更重要的是,要有儿有女,儿女双全。六婶家有两儿两女。在秋李郢,也只有六婶她会知道哪个女孩要出嫁的准信儿。
来六婶家最多的还是成年的妇女。妇女薅脸六婶家门多半掩着就行,不用闩的,有时就是我们小孩子进屋去了这些人也不会在意。她们防的是大的男人,当然也防一些老年的妇女看见,在那样不开放的乡间岁月,唯恐自己的“找美”会惹人闲话。没有人愿意让人知道自己去找六婶薅脸了,没有人愿意让人去揣摩出这一薅脸的背后会有什么“动机”来。乡下妇女一辈子最珍惜的就是自己的名声。
当然,六婶不只会给人薅脸,更多的人会去找她“盘头”,就是把农村妇女们清一色的“二刀毛”发型做出些许花样来。头发做好的时候,六婶也会在头上洒些梳头油,然后,再把镜子递过去。也就在这个时候,女人们才会露出平日里很难觉察出的妩媚来,嬉嬉闹闹。浪什么浪。美什么美。挤眉,推搡,个个面若桃花,似乎也就在这样的时候,她们才会放浪形骸一回。
“她大妈,跟我还客气!”
“她大妈”把四只鸡蛋递过去的时候,六婶早已把竹匾伸过去了。竹匾里已有半匾鸡蛋。来找六婶薅脸的也多不空手。六婶也靠自己的手艺,挣些鸡蛋之类的东西,贴补家用。
再一看,那只放鸡蛋的匾,原本就跟梳妆盒放一块的。
责任编辑 乌琼
阿Q微醺,挨着王胡坐下,脱下破夹袄,捉虱子。王胡一个又一个,两个又三个,并将虱子放在嘴子咬得劈啪啪的响;这让阿Q不服气,这是怎样的大失体统的事呵!他很想寻一两个大的,然而竟没有,好容易才捉到一个中的,恨恨地塞在厚嘴唇里,狠命一咬,劈的一声,又不及王胡的响。
上中学时,读鲁迅写阿Q的文字,便想笑;现在,理解了文字之后,却是笑不出来的。
鲁迅写的是衣虱。衣虱白,胖,我们叫它“猪”,或是“肥猪”。衣虱团头团脑,躲藏在衣缝间。寻着它时,秋李郢人也多是咬它。我们嫌咬它龌龊,便把它放在两个拇指的指甲间,一合力,也能听到“劈”的声响。几声响过,两枚指甲上便留下了殷红的血色,像是涂了指甲油。
要是虱子藏在头上,或是这样的虱子只是幼虫的时候,捉它就要用篦子了。
篦子,竹制,手掌大小,中间有梁,两边有密齿。两端露齿处有宽篾作护体,做成月牙形的边,讲究的篦子也镶有白色牛骨宽边的。
古时,梳篦统称栉。《释名·释首饰》中说“梳言其齿疏也。数者曰比。”“数”是密的意思,“比”是“篦”的意思。道出了二者的区别。篦子的用途,《清异录》中说,“篦诚琐缕物也,然丈夫整鬓,妇人作眉,舍此无以代之”。是用作梳胡子眉毛的。据说古代男子都会随身带把篦子的。《挥麈后录》里记载过宋徽宗借篦子的事。理由是自己忘了带篦子梳胡子,而王晋卿的篦子也很好看。有点搞不懂,古人多毛?再说了,用掌大的篦子梳鬓、梳眉,是不是滑稽。
我知道篦子的用途只是袪痒、捉虱。
长在头上的虱子叫头虱。头虱黑,与衣虱比,个子似乎要小点;头虱的幼虫我们叫它虮子。虮子比芝麻还小,圆润饱满,依附在发间,是个小白点。显然,这么小的虱子或虮子,用梳子是梳不下来的。
每隔一段时间,妈妈就要为我们篦头。她坐在小桌子边上,手拿篦子,用篦子在桌子上敲一下,笑。这算是叫我。好像在说,来,头拿过来。我就范。妈妈近乎把我的头摁在桌子上,用篦子挨挨地为我篦头。篦比梳动作要密,细,慢。一篦子下来,她要将篦端在桌子上轻磕一下,看是不是有落下的虱子,或是虮子。妈妈一手摁着我头,一手拿篦子,慢条斯理的样子,头搁桌面上,像我妈手上的面团,嘴贴着桌面,面部叫扭得变形,流着口水。我一点也不舒服。我便用腿在桌下踢腾,或是把头在桌面上摇,晃动。我妈也会妥协。她会让我抬起头来,去享用她的“战利品”,让我去掐篦下来的虱子,或是虮子。篦下的虱子会在桌上蠕动,我便伸出手去,拇指甲朝下,一摁,便能听到一声细响。这多少让我心生快意,好比阿Q咬虱的声响盖过了王胡。“劈”过之后,我便乖乖地又将头伸过去,复又伏在桌上。
米丫她们也捉虱子、虮子。她们少用篦子,用手工。冬,春,向阳的墙根,一个坐凳子上,另一人则挨挨地扒头发,有时,一个头的四周,会围上两三个人。发现有虱子,或是虮子,便用两个拇指甲掐死。我猜,坐着听头上“毕毕剥剥”的响声,要比把头摁在桌面上当面团揉要舒服的多。
过去,乡下卫生条件差,少有身上不生虱子的。在秋李郢捉虱子是常事,不丑。我也费力去找这样的印证。《晋书》有记载,王猛见桓温的时候,一边畅谈当时的时政大事,一边伸手捉虱子;《墨客挥麈》里甚至说王安石召对时“虱缘须上,上顾而笑”。虱缘须上,这是个多棒的特定镜头,不笑才怪。难怪秋大说,老皇帝身上,还有三个御虱呢。不丑!
一篦在手,像是古时的书生,手里拿着的扇子。一扇在手,何丑之有。
秋大早年读过私塾,是队里的记工员。
门洞子
去南京,游秦淮河,我会去文德桥边,看乌衣巷。我在王谢古居纪念馆的门楣旁转悠,只想寻得这老宅门边,是否有一门洞子。
我的想法很古怪。后来自己也差點想笑。多少代了,这老宅,已几易主人,现在只是纪念馆,不住人了,还会有门洞子?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来这里的时候,老宅也归他人,引起了诗人的感慨。我只是寻《乌衣巷》诗句而来,寻燕子而来。如今,我依然能在秦淮河上看到燕子。其实,我只想说,无论是晋代的王谢豪门,还是一般的平民百姓,家里的房梁上,都会有一窝燕子。
有燕子会没有门洞子?
门洞子是燕子的门,是小鸡、小狗的门。没有门洞子它们怎么进家?真是!这要是跟秋李郢的秋大理论,他会跟你抬杠。
秋大我们也叫他“秋大先生”。他戴副眼镜,肚里有点墨水,有先生的范。秋李郢会叫有学问的人“先生”。有一天,秋大先生拿过一根竹枝,在地上写个“家”字给我看。他像孔乙己要告诉人“回”有四种写法一般。喏:有屋,有燕,有小猪。他的小竹枝先是停在“宝盖”中间,然后一上,一下。
秋大这样解释“家”字。
门洞子呈“7”字型。下门洞口大,上门洞口小。下门洞走猫、狗、鸡,上门洞走燕子。
燕子是有灵性的家鸟。小时候,我家住的房子是草房,很高,梁棒都是禾木,也粗。在二梁或是三梁泥笆和房梁的凹槽处,每年都有燕子来垒窝。燕子“叽”的飞来,又“叽”的一声飞走了,坐在门槛前阳光下做针线的奶奶就推开老花镜唠叨了,说燕子多有礼貌,它出出进进的在给你打招呼呢。起先我应,多了就烦,也不再跟奶奶说话。爸爸妈妈下地劳动,我也上学了,奶奶依旧只是在做针线,我们不在家的时候,她就“来了”“走了”的跟燕子说话。其实,在门洞里钻来钻去的还有狗、猫和鸡。我奶奶也跟它们说话。
猫要来家捉老鼠,鸡要回家下蛋,它们走下门洞。鸡在外面下蛋,我妈会埋怨,鸡“撂蛋了”。撂蛋的鸡我妈不喜欢,少不了她的骂,有门洞子的,有家你不回,什么东西,什么鸡!甚至还会遭到我妈的打。我看过我妈用巴掌掴鸡的脸。她只是搧,左一下,右一下,鸡也真像做错事的孩子,乖的很,冠特红。我妈便是依据鸡冠的色彩判定鸡有蛋的。我妈不给鸡吃食,她老嘀咕,等到了七月半或是中秋的时候,你再撂蛋,我要把你杀了吃!我妈发狠给鸡听。终究,那鸡会逃过一劫,或许是那只鸡走门洞了,不撂蛋了,或许是我妈难以下手。在秋李郢,谁会舍得去杀下蛋的鸡呢。 门框的上面的门洞子,是燕子的门。家家如是。燕子和家人很熟似的,要是我们家门开了,它才不走自己的门呢,贴着你的耳或肩,只一阵风,飞回自己的家,在你抬头看它的当儿,它也站在窝沿上,把头歪着,逗你玩。我们小孩子最恼燕子屙屎,有时候那屎就落在我们吃饭的饭桌上。我们还没来得及恼,奶奶也笑着拿来抹布:“这是‘地米’,地里要,肥着呢。”幼燕出来了,一天天唱着嫩黄的曲,惹一家人的笑。奶奶不许我们伤害它,还常唬我们,说伤害燕子会遭雷打,害得我们下雨天一打雷就直朝被窝里钻;奶奶怕幼燕会掉下来,吩咐爸爸找一个小纸盒,再系根线,吊在燕窝的下方。一家人围在桌旁,在燕窝下,说着农事,说着家事。燕在门顶飞来飞去,鸡在屋里“咯咯哒”,猫在桌边跳上跳下,狗在脚边蹭来蹭去。有时,你分不清,这是我的家。
奶奶似乎就一直依在门框边,依在门洞子边上。春了,奶奶会说双芽子开花了,燕子有青虫子吃了;夏天,奶奶会打着眼罩说,午季忙了,地里的麦粒多着呢;秋天了,奶奶惦记春上的那四只雏燕该长大了吧;要是冬天,奶奶会说燕子窝里的草该换了,也就在这时,奶奶会依在门槛的阳光下,准备一家人的棉衣了……
昨天回来,我郁闷至极。
我在一家银行做保卫科长。昨天当地的公安部门要来我们单位检查监控设施,一路查下来,发现监控探头上有3个燕窝。捣掉。责怪我们自查不力。陪同的领导很没面子。说实话,我并不在意领导的感受。我想到的却是,那一只只停在电线上无家可归的燕子,我甚至听到,那一坨散落在地的燕窝旁,老是有肉红蠕动的雏燕在我耳边,不停地叫。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我一时觉得,这个城市好冷。我猜我要失望了。我哪里还会在现在的乌衣巷里找到门洞子,就连在监控探头与墙顶之间拳头大的地方,也不让容下一只燕窝,还会有人想着,去为燕子们留个门,建个家?
没门。
薅脸
想想,薅脸应算女红一类。这是女人的私事,泛着淡淡的陈香,添几分柔美,伴几分神秘,还带几分庄重。
薅脸就是把女人脸上的汗毛去掉,也有叫挽面、开脸的。
现在理发女孩多,过去少,秋李郢只有一个理发师,我们叫剃头的,男的。没几个女人的脸会叫男人摸来摸去的。薅脸也就成了女人自有的一种手艺。
薅脸多是年岁大的妇女。她们薅脸有经验,汗毛除的干净,不疼。
六婶是秋李郢薅脸的好手。她在家排行第六,村上人都叫她六婶,没老没少的都这么叫,她应。她是我的邻居。知道六婶给人薅脸是我偷窥来的。村民们老是喜欢往六婶家跑,来人之后两句话还不说,就没声音了,过了一会儿,就会听到六婶到前屋的闩门声了,神神秘秘的。我们小孩子好奇,依着门缝朝里看。
有一回,六婶站在院子里给一个女孩薅脸。六婶先在女孩脸上敷上了粉。敷上粉的女孩我哪里认得。这让我急坏了。她围一围脖,髻高耸,有一副高傲冷峻的美。她像油画里的女孩。“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下子似乎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她也像是坐在《诗经·桃夭》里的女子。薅脸总是疼的,敷了粉之后,吸了脸上的油脂,会增加绞线的附着力。疼痛感会有所减轻。六婶像有魔法似的,这粉便是她的魔药。敷过粉之后,女孩木木地坐着。一句话也没有。六婶小声嘀嘀咕咕地在女孩耳边说着什么。说什么呢,女孩听得这么入神?后来我才知道,六婶说的都是压箱底的话,绝对的私密。
薅脸是用双手和牙齿绞住麻线,右手手指绷开,牙和左手各拉住一根线头,形成一个“又”字,叉口处贴在脸上。牙手配合,形成“剪状”的线就贴在脸上把汗毛给绞了下来。薅脸线要结实,不粗不细,粗了绞不住汗毛,细了绞着汗毛了會疼。这给人薅脸,就像我们小时候玩的一种“翻单被”的游戏。一根线绕在手上,会变成“单被”“牙筷”等各式的图案来。薅脸只是手口配合把这根线变成一把会移动的“剪刀”的“又”字而已。
薅脸结束了六婶侧过身我才知道坐在凳子上薅脸的是村东头的银花。后来从大人的谈话中得知是银花要出嫁了。银花漂亮了许多,薅过脸之后,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成熟了。没结婚的女孩是不薅脸的,女孩要出嫁的前几天,女孩的妈妈就会带着女孩来找六婶的。薅脸是女孩的成人礼。
常常,女儿的妈妈会在六婶面前有欲言又止的样子。六婶当然明白,女孩的妈妈想说的话。六婶知道,有些难以启齿的私房话,这会儿是要说的。妈妈不好说的话,都会托付给六婶,让六婶来说。这算是婚姻前的“职业培训”。其实,给女孩薅脸的人也是有考量的,手艺好那是其次,还要看她人品好,家庭和睦,更重要的是,要有儿有女,儿女双全。六婶家有两儿两女。在秋李郢,也只有六婶她会知道哪个女孩要出嫁的准信儿。
来六婶家最多的还是成年的妇女。妇女薅脸六婶家门多半掩着就行,不用闩的,有时就是我们小孩子进屋去了这些人也不会在意。她们防的是大的男人,当然也防一些老年的妇女看见,在那样不开放的乡间岁月,唯恐自己的“找美”会惹人闲话。没有人愿意让人知道自己去找六婶薅脸了,没有人愿意让人去揣摩出这一薅脸的背后会有什么“动机”来。乡下妇女一辈子最珍惜的就是自己的名声。
当然,六婶不只会给人薅脸,更多的人会去找她“盘头”,就是把农村妇女们清一色的“二刀毛”发型做出些许花样来。头发做好的时候,六婶也会在头上洒些梳头油,然后,再把镜子递过去。也就在这个时候,女人们才会露出平日里很难觉察出的妩媚来,嬉嬉闹闹。浪什么浪。美什么美。挤眉,推搡,个个面若桃花,似乎也就在这样的时候,她们才会放浪形骸一回。
“她大妈,跟我还客气!”
“她大妈”把四只鸡蛋递过去的时候,六婶早已把竹匾伸过去了。竹匾里已有半匾鸡蛋。来找六婶薅脸的也多不空手。六婶也靠自己的手艺,挣些鸡蛋之类的东西,贴补家用。
再一看,那只放鸡蛋的匾,原本就跟梳妆盒放一块的。
责任编辑 乌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