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的难点与对策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5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外译介正是花山岩画走向国际视野的一个必然选择。通过对外译介,花山岩画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实现其多方面的价值。但是在左江花山岩画的对外译介过程中,花山岩画本身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和历史原因造成了对外译介的一些困难。针这些难点,应该打破传统单一的译介模态,采取多模态结合的译介形式,借助有影响力的现代传媒力量及谨慎采用翻译策略等对策,实现良好的交际效果,达到对外译介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山岩画;对外译介;难点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8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研究——以左江花山岩画为例”(项目编号:2018KY0630);2018年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科研项目“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研究”(项目编号:2018YB025)。
  引言
  在2016年7月15日,崇左市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成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名单。花山岩画终于进入了国际视野,这对于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这也是在申遗成功之后的一个受到各界专家与学者普遍关注的主题。申遗成功无疑为花山岩画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奠定了一个国际基础,花山岩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站到了一个更高更大的平台上。这对于加强广西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扩大广西民族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国际知名度、影响力、美誉度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一、花山岩画对外译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花山岩画的对外译介主要包括在与实际景观有关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手段(电视、互联网、自媒体等)对作为民族文化形式的花山岩画以多模态多元化的三种符号转化,即花山岩画景观画面的图片描述对外译介、花山岩画相关研究的语言文字描述的对外译介、与花山岩画动态表演对外译介,以达到吸引更多国际关注,促进当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实现花山岩画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文研究、艺术欣赏和社会经济三方面的价值。花山岩画对外译介从宏观角度看是对其保护与传承的要求,但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却是由花山岩画本身的传承特点、社会关注的广泛性和新时代的要求决定的。
  首先,花山岩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备了“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和地域性”[1]的特点。作为岩画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山岩画所展现的画面包括狩猎、祭祀、征战、庆典等画面,生动记录了两千多年前当地壮族先民骆越人的独特生活场景。岩画的地域性、独特性和民族性的特征在原生态方面显示出了优势,但是这却恰恰成为其走向开放状态的阻碍,也就造成了除了专门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外的国内人士的不堪理解,更遑论普通的国际人士了。所以,只有通过花山岩画的对外译介,才能使其走出民族地区而接触其他民族、走向世界,从而扩大其社会关注的广泛性并拓展各界对其探索研究的深度。
  其次,自花山岩画被发现至今已有六十年的时间,近年来国内学者别从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考古学、体育学和艺术学等角度对花山岩画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题主要涉及花山岩画的保护、传承、历史考古、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衍生引介等。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广西区内就开始了对花山岩画进行有组织的重大调查,六十年间这样的调查有六次之多,为画山岩画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央民族大学的多位教授学者开始参与到花山岩画的研究当中,一直持续至今。“中央民族大学聘请国外岩画同行专家来考察左江花山岩画就至少有四次以上,很多国外专家在他们第一眼看到花山岩画时便充分肯定了它的价值,认为申遗成功是早晚的事,因为实在是太精彩了。”[2]随着花山岩画进入人们的普遍认知中,其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2012年,花山岩画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启动。经过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在2016年7月15日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花山岩画终于被批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而为推动全球范围内花山岩画的保护、传承、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为花山岩画后续的深入发掘、传承传播和开发利用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再次,随着人类对其共有文化遗产的认知不断深入,花山岩画的对外译介已经成为一个客观要求。花山岩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是民族与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文化遗产宝库的重要构成,整个国际社会、整个国家和整个民族都有责任保护好这笔共同的财富。“从共识向度来看,联合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遗产组织、机构站在全球的立场上,对遗产认知和条款规定属于超位性的;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遗产认知和表述属于高位性的;而那些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认同者、传承者所形成的核心价值才是本位性的。”[3]因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画山岩画具有“超位”“高位”及“本位”三个认知维度。如何通过“本位”和“高位”认知,推动画山岩画走向世界文化舞台以获得更多外界资源来促进其保护、传承与传播,则需要多模态与多元化的对外译介手段对其进行宣传与介绍,从而实现“超位”上的认知。化山岩画的对外译介将为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也将为其自身在世界文化舞台上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提供新的机遇,从而为花山岩画社会经济价值的实现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左江花山岩画对外译介的难点与对策
  左江花山岩画具备有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等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的共同特性。花山岩画记录了壮族先民生活的真实场景,岩石上绘制的画面风格古朴,笔调粗犷,场面十分壮观。现存图像1900多个,包括人物、动物和器物3类,以人物为主。画面使用鲜明而强烈的赭红色颜料绘制而成,不仅增加了岩画突出其祭祀文化的主题性,同时在视觉传达上更具有冲击力和震撼力。岩画与其依存的山体、河流、台地共同构成壮丽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花山岩画因其景观和岩画与中国南方壮族先民骆越人生动而丰富的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所显示的独特性、民族性和地域性非常突出,但是也恰恰是这些突出的特性造成了其对外译介的两大难点:第一个是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属于非语言符号,在对外译介中从纯语言符号向其他符号的转换是一个难点;第二个是就研究花山岩画的人来说,岩画的丰富内涵是他们必备的研究知识,可以信手拈来,也就是这类研究学者才真正了解岩画的价值所在。虽然花山岩画已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一般民众对岩画的了解并不多,多数人只停留在“闻其名,而不知其详”的层面。另外,由于民族历史原因,骆越人的后代对岩画创作的记忆几乎是空白的,所以,即使是左江流域当地的民众对花山岩画的认知也“依然是笼统的、模糊的、空泛的”[5]。再加上民族历史文化教育在历史的发展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延续和衔接,作为骆越人后代的当地壮、侗民族民众无法清晰并准确地认识花山。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众多学者的长期努力和积累,花山岩画的研究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对花山岩画的“年代、族属、内容功能、作画的颜料、作画工具、作画方式等等问题都有了科学的阐释,但这种学术的共识并没有形成社会性、民族性的认知”[6]。因此,如果沒有专门的讲解,“由于岩画的特殊形式及其与现代民众在时空上的遥远距离,岩画的创作意图、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并不能完全为现代人所知晓”[7],即使是左江花山岩画人文景观附近区域的居民和国内的多数民众也很难欣赏花山岩画的美,对其蕴含的各方面价值也没有全面的认识。对此,国外人士恐怕更难达到很高的欣赏和认知水平。   针对以上两个难点,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的应对策略:
  首先,借助文字、网络、图片等已有的译介基础,“复制”花山岩画中的各种形象和场景,通过艺术表演形式“复活”岩画上的各种人物形象,通过动态的形式传达岩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把岩画中的生活场景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出来,实现岩画情节的动态化展示,对岩画景观进行全方位的立体阐释,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艺术表演形式对花山岩画进行多模态多元化的深度对外译介与宣传,跨越时空传递花山岩画的美与价值,从而吸引更多的关注。简而言之,就是打破传统单一的译介模态,采取多模态结合的译介形式。
  其次是充分利用現代传媒的影响力。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传播媒体可为花山岩画的对外译介提供前所未有的优势。具体来说,就是花山岩画的对外译介可以通过利用与现代新媒体的互动,将花山岩画直接呈现在异国观众面前。花山岩画的对外译介可以利用现代新媒体所有具有的有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来和外界进行交流互动。如,现有花山岩画研究机构和管理机构可以尝试开通专门的微博、APP、微信公众号,YouTube账号等,在这些媒体账号上定期以图文并茂或声、影、光相结合的形式编辑翻译后发布或更新花山岩画的最新信息或相关研究成果,再通过查看评论或留言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受众对花山岩画的喜好。通过这些新媒体长期关注并收集受众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受众的需求来调整并改进对外译介的方式同时努力提高对外译介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慎重选择所采用的译介策略。笔者之所以在本文中没有使用“英译”一词而是采用了“译介”,是因为正如前文所说的,花山岩画的对外传播不是单纯的汉译英的过程,而是一个在深入了解花山岩画景观的基础上,对岩画景观在各个学科领域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挖掘后,对研究成果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综合性的编译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兼顾翻译的同时注重对外介绍的过程,是外宣翻译的基本特征之一。具体来说,要以目标受众为中心,采用解释性译法,在不脱离源文本原意的范围内对译文词句进行必要的加工,进行创造性翻译,从受众角度出发用目标语的认知和思维表达方式创造性地将源语转化成易于受众接受的目标语;其次,必须符合“内外有别”的要求。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会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同一现象或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这就要求译者必须掌握目标受众的心理思维模式,善于发现和分析文化上的细微差异和各自特点,把握不同文化和语言的内在逻辑和表达的差别,始终按照目标受众的思维和语言习惯去进行译介,以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再次,必须满足“译有所为”的要求,也就是要求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灵活发挥主体意识,创造性地解决诸如“不可译”等文化差异问题,从而实现准确易懂、明白晓畅的外宣效果。在满足这些客观要求的基础上,花山岩画的对外译介还应该遵守外宣翻译“三贴近”原则,即外宣翻译要真实反映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要使传播的信息满足外国受众的特定需求,和要使传播的信息及文本惯例符合外国受众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8]要满足这些客观要求和原则,花山岩画对外译介策略选择就不能局限于翻译研究中神似或形似、归化或异化、直译或意译等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藩篱中。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认为:“目的论将翻译视为一种有目的性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从目的语读者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译文预期功能和目的来确定翻译策略和方法”[9]。因此,在花山岩画对外译介过程中,要始终清楚其对外译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外译介让世界了解花山岩画,促进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山岩画的传承与传播,进而增强民族文化在国际文化舞台上的话语权,提高民族文化软实力。以这个对外译介目的为中心,在花山岩画的对外译介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和文本功能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如,在遇到文化负载词的时候,应该选择能在最大限度上保留花山岩画文化的译介策略,可以采用译音加注(壮文拼音)的方法来翻译一些重要的专有名词。如巴莱、左江、那文化等可以翻译为“Ba Lai”“Zuojiang River”“Na Culture”,对其进行英语的拟音移植,在目标语中再现壮语的读音,然后再对其加上进一步的注释,解释这些名词的文化内涵,从而使目标受众在接触这些新的文化概念的时候对其有更多的了解,达到对外译介的预期目的。此外,鉴于译介是多模态多元化的,所以针对不同的译介文本可以采用直译加注、意译、编译等译介策略,或者多个译介策略结合的译介形式。总的来说,应该根据对外译介的不同媒体和模态选择不同的译介策略,以实现良好的交际效果,达到对外译介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90.
  [2]姜岑.很少人知道中国是岩画大国,因为只有“花山”成功申遗[EB/OL].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22090 2016(8):31.
  [3]彭兆荣,李春霞.遗产认知的共识向度与维度[J].贵州社会科学,2012(1):64.
  [5][6]李富强.对左江流域岩画的新认识[J].广西民族研究,2015(4):133-134.
  [7]魏鸿飞.民族岩画传承传播的动态模式研究——以壮族花山岩画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6(10):138.
  [8]黄有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9]曹立华,王文彬.景区公示语英文翻译失误分析:目的论视角——以辽宁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为例[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61-164.
  作者简介:邓英凤(1982-),女,壮族,广西武鸣人,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壮族文化翻译。
其他文献
【摘要】法国戏剧家安托南·阿尔托(Antonin Artaud, 1896-1948)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戏剧的先驱,而后的荒诞派戏剧以及其他先锋类戏剧,深受其“残酷戏剧”理论的影响。他所认为的戏剧如瘟疫一般都是一场疾病,而且是集体性的疾病,都具有使人们从事物或是生活的反面(人性的阴暗面)认识真实的自我,激励人类集体的勇敢面对命运。  【关键词】安托南·阿尔托;“残酷戏剧”;戏剧与瘟疫;东方文化  
【摘 要】危机干预重在预防,其中,宣传普及是基础工作。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面向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分阶段、有主题、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危机宣传普及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宣传普及;途径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56-0020-03  【作者简介】郭永芬,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中学(上海
蔡元培和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具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是中国现代美育学的首创人。自1912年蔡元培邀请鲁迅来教育部工作起至1936年鲁迅逝世,他们共同交往了24个春秋。时间虽然不短,但双方的往来信件却不多。从鲁迅日记中我们能检索出他们各自寄出的书信只有十余封,原信保存下来的就更不多了。特别是蔡元培写给鲁迅的信件,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只有1934年7月4日这一封信,鲁迅生前一直珍藏着它。鲁迅去世后,许广平又
【摘要】在红色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互溶互渗的今天,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之后,红色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然而,全面铺开、快速发展的背后,仍潜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结合革命纪念馆,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罗炳辉将军纪念馆有关红色文化的开发、建设、宣传和庄严定位工作的开展情况,反观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容易陷入的“四化”倾向的问题
【摘要】文章对苏南地区传统农耕文化资源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苏南地区农耕文化遗产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旅游价值,得出了苏南农耕文化遗产具有独具特色、不可或缺、内容多样、传承悠久等重大特点。通过调研发现苏南地区农耕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常州青松共享农场为例,尝试探索苏南地区共享农场模式开发建设的可行性。  【关键词】农耕文化资源;苏南传统墟落;共享农场模式;保护
【摘要】《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善的功能。笔者认为,巧妙的课堂语言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从而也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充满生机,到处沉浸在音乐花的海洋。本文从音乐课堂评价语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探索了以语言为基、以机智为本、以尺度为体、以多元为弦、以综合为源的五条有效策略,使学生在灵动的音乐课堂评价中体会音乐的独特魅力!  
【摘要】传统藏服作为西藏传统民俗文化重要内涵的表达方式,其在我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从藏族传统服饰的历史发展情况、探索藏服创新途径、时尚藏服的价值意义三个方面浅析藏服时尚与传统的融合过程,希望可以给藏服在文化传承保护方面提供一些参考价值,为特色民族服饰产业升级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西藏;民族服饰;创新途径;时尚价值;产业价值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铁质刀剑、剪刀文物是中国古代铁质文物的重要种类,它们由于自身的功能性质,成为历史时期高水平铁器制造的反映。通过观察、研究现有实物,结合文献资料,可知古代铁质刀剑、剪刀制造工艺大致可分为渗碳锻打和铸造两种主要方式。汉代以后,随着古代冶铁技术的逐渐成熟,前者以百炼钢为代表,后者以铸铁脱碳钢、展性铸铁为代表。相比之下,百炼钢的渗碳和组织结构更为均匀,同时也耗费更多的人力和工时;铸铁件可以实现一定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关于华夏饮食文化的电视纪录片,采用大跨度的叙事模式,快节奏、陌生化的视听风格,打造出一部活色生香的视听美宴,音乐也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观众融入电视画面,与电视画面、解说词的音画统一,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等三个方面,为观众留下独特的审美体验与广阔的思维空间。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电视纪录片;背景音乐;作用  【中图分类号】J952 【
【摘要】“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在跨文化背景下,文化创意产品作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实物类媒介,对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基于产品设计视角,以徽州文化为例,开展文化视觉符号图式建构与产品设计开发研究,旨在探讨地域文化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传播策略,不仅有利于促进地域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转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且对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设计文化价值体系,拓展文化对外传播途径与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