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城县卡木斯浪河生态流量指标探析

来源 :陕西水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5313134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流量对维系河流、湖泊等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为了确保卡木斯浪河水资源得到科学有序利用,通过分析卡木斯浪河概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采用保证率法和Tennant法,对4个控制断面的生态流量指标进行计算对比,最终确定全年各断面控制流量,为卡木斯浪河水量调度和水资源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过度开发和低效利用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导致源流向干流输水量逐年减少、下游河道断流、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严重问题。基于近十年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用水量及主要产业用水量资料,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变化量及分布变化趋势、用水总量及行业用水量变化趋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塔里木河流域主要产业用水效率措施,为合理开发利用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提供参考。
为提高二明窦泵站地基土承载力,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进行处理。根据现场载荷试验结果可知,处理后桩土承载力可提高至220kPa,满足设计要求。结合地勘情况,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得出桩土应力比与桩土沉降差随着泵站的施工进程逐渐增大,在泵站施工完成时达到最大。之后由于上部荷载稳定,桩间土固结承载力提升,桩土应力比以及桩土沉降差逐渐减小。
按行政区、水资源分区统计计算陕西省秦岭北麓地区水资源情况,以各地市2018年供用水数据为基础,结合区内水利工程现状,分析秦岭北麓3市及其14条重要支流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陕西省秦岭北麓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河工模型制作中,地形的制作尤为关键。地形制作常采用断面法,传统方法是从CAD地形图中认为读取控制断面高程数据,制成断面。该方法步骤繁琐、效率不高,误差因人而异。运用River2D的地形制作模块,可快速的获取不同断面的高程数据。本文通过某工程的地形数据,对采用River2D制作的断面进行了有效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通过River2D内置的三角插值功能插值后获得的地形,制成的模型地形断面能够较好地还原天然河道,可用于河工模型的地形制作。通过River2D读取断面控制断面高程数据,能够提高效率及精度。
水文资料是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资料。为满足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河长制湖长制管理、水生态文明建设等对水文资料时效性的要求,全国水文资料整编工作方式转变为即时整编,因此开展水文资料整编改革,实行即时整编,对于水文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水位流量关系线是用实测流量和相应水位确定的,选用2019年景村水文站实测水位流量资料,分别采用传统的人工定线摘取结点推流和南方片水文资料整编系统(5.0版)软件定线推流方法,检验软件定线推流精度,得出的结论可为水文资料即时整编提供依据。
基于辽宁省及其周边共90个气象站点降水观测资料,运用IDW与PER地统计插值法,对辽宁省降水量进行空间可视化。结果表明:PER插值综合考虑观测点与插值点之间的空间位置、地形关系,在局部通过拟合DEM与降水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提高插值精度。相比于IDW方法,PER方法的MAE减少了1.71 mm,RMSE降低了2.16 mm,PER对降水量空间可视化具有一定优越性。
基于小河流域代表站的基本特性和变化规律,对代表站进行综合技术分析,根据流量测次精简分析以及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提出水文测站由全年驻测转变为非汛期巡测,汛期驻测相结合的水文巡测方案,逐渐解决新水文现实存在的问题,为全面推进智慧水文、社会水文新发展理念夯实基础。以供参考使用。
跋山水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坝体出现渗漏,安全性下降,亟需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治理。通过收集大量的洪水资料、雨量等数据,对跋山水库大坝设计洪水进行计算,确定了不同频率下的洪水位和洪峰流量;根据水库下游设施情况,针对不同的安全等级确定了跋山水库调洪方案,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水面线推求是河道防洪危险性评价及防洪治理工程设计的关键依据,也是防洪工程发挥效用的基础支撑。由于河道整治需大量兴建堤防、水闸、生态景观等工程,这无疑将改变河道的天然状态和河流水动力条件,对河道行洪产生不利影响。为保证河道行洪需求和工程安全,基于水面线计算的防洪评价必不可少。以HEC-RAS模型为基础对江西省乐安县鳌河规划整治和景观设计工程进行水面线计算和防洪评价,结果表明:HEC-RAS模型能够精确推求复杂流态下的河道水面线和涉河建筑的壅水影响,工程适用性好,可为优化防洪工程规划设计方案、明确防洪治理决策
滨州市修建了多处引黄灌区工程,但目前有较多的工程处于损毁、无人管理的状态。通过公共物品理论分析,出现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利益主体投资积极性不高、水资源供给制度不完善,针对这一现象提出解决措施,依靠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农民的积极参与,方可改善滨州市引黄灌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