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是人之根本,初中学生的知礼守法、健康成长都需要从思想品德这一课程中汲取营养。思想品德课程是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的综合凝结。近几年来,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生斗殴、偷窃行为的发生率呈上升之势,这一现象日渐引起社会的关注。这种情况下,思想品德这一承载德育任务的课程自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么事实上,当前我们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施情况究竟如何呢?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施现状
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原来的思想政治课改为现在的思想品德课,名称的改变强调的是课程中“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更符合生活实际和现实需求,但真正的实施情况如何呢?
1.思想品德课地位有待加强
受思想观念和升学率的影响,初中课程教育中,大多数教师德育教学的相关意识不够强烈,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思想品德这一副科上。特别是初三这个特殊阶段,学校往往只重视语数外等学科,不会重视思想品德课。尽管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是真正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还有待落实。
2.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能力亟待提高
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的基础。这门学科的讲授需要教师有融会贯通的技术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但是很多品德教师却从未接受过这方面的培训,自然也谈不上高深的技术。我们的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上讲一些课本上的大道理,却从不考虑采取科学、有趣的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引导学生把道理转化为行动。要知道,品德课的“知”只是基础,结合 “行”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3.思想品德课的开展方式机械、单一
思想品德课是丰富多彩、充满乐趣的,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通过初步了解地震、火灾、水灾等灾害,学生可以学习一些自护、自救、互救、他救的常识;通过对比行为 “好”与“坏”得出的不同后果,学生可以明是非、知荣辱、懂廉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师可以以更丰富的形式来开展这门课程。但是很多课堂的开展仍然是“一个教师、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等传统呆板和单一的方式,把原本能够生机勃勃的课堂变成了毫无生气的“灌输筒”,所以思想品德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有待开发。
二、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品质的有效策略
思想品德课程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各种问题,要想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进一步发展,使他们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提升思想品德课程的品质。
1.重视课程性质,深入贯彻课程目标
思想品德课程具有综合性,它的目标是为了适应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科学设计。德育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鲜明特点,在讲授这一门学科时,教师应努力使所要讲授的知识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
2.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及时施教
思想品德课程涵盖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教师应该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选取与学生相关的话题组织教学,使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比如在设计《法律护我成长》的课程环节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典型案例,在课堂上互动讨论,以说明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意义。比如可以让学生交流对于使用和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以及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和轻声细语的不同感受,让他们自己体会讲文明、懂礼貌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进而明白“友好交往礼为先”的道理。
3.丰富课堂形式,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贯穿思想品德课程最重要的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比如在《我们应尽的义务》一课中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分析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不同责任,就“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进行一次主题讨论。此外,还应该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能力。例如带领学生到污染地实地观察和了解,设计一个以“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地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性和深刻性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情境分析等多种方式开展课程学习,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个人、社会、他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在合作分享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品质。
(作者单位:江西于都县黄麟初中)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施现状
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原来的思想政治课改为现在的思想品德课,名称的改变强调的是课程中“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更符合生活实际和现实需求,但真正的实施情况如何呢?
1.思想品德课地位有待加强
受思想观念和升学率的影响,初中课程教育中,大多数教师德育教学的相关意识不够强烈,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思想品德这一副科上。特别是初三这个特殊阶段,学校往往只重视语数外等学科,不会重视思想品德课。尽管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但是真正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还有待落实。
2.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能力亟待提高
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的基础。这门学科的讲授需要教师有融会贯通的技术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但是很多品德教师却从未接受过这方面的培训,自然也谈不上高深的技术。我们的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上讲一些课本上的大道理,却从不考虑采取科学、有趣的方法使学生乐于接受,引导学生把道理转化为行动。要知道,品德课的“知”只是基础,结合 “行”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3.思想品德课的开展方式机械、单一
思想品德课是丰富多彩、充满乐趣的,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通过初步了解地震、火灾、水灾等灾害,学生可以学习一些自护、自救、互救、他救的常识;通过对比行为 “好”与“坏”得出的不同后果,学生可以明是非、知荣辱、懂廉耻,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师可以以更丰富的形式来开展这门课程。但是很多课堂的开展仍然是“一个教师、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等传统呆板和单一的方式,把原本能够生机勃勃的课堂变成了毫无生气的“灌输筒”,所以思想品德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有待开发。
二、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品质的有效策略
思想品德课程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各种问题,要想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进一步发展,使他们真正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提升思想品德课程的品质。
1.重视课程性质,深入贯彻课程目标
思想品德课程具有综合性,它的目标是为了适应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科学设计。德育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鲜明特点,在讲授这一门学科时,教师应努力使所要讲授的知识服务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
2.把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及时施教
思想品德课程涵盖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教师应该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选取与学生相关的话题组织教学,使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比如在设计《法律护我成长》的课程环节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典型案例,在课堂上互动讨论,以说明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意义。比如可以让学生交流对于使用和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以及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和轻声细语的不同感受,让他们自己体会讲文明、懂礼貌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进而明白“友好交往礼为先”的道理。
3.丰富课堂形式,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是贯穿思想品德课程最重要的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教育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比如在《我们应尽的义务》一课中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分析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不同责任,就“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进行一次主题讨论。此外,还应该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能力。例如带领学生到污染地实地观察和了解,设计一个以“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地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性和深刻性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参观、讨论、访谈、情境分析等多种方式开展课程学习,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个人、社会、他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在合作分享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从而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品质。
(作者单位:江西于都县黄麟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