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3种非组培转基因方法转化外源bar基因研究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用3种非组培型转基因方法,即花粉介导、子房注射、萌动种胚法在玉米上转化bar基因,经大田筛选及PCR和PCR—Southern检测,证明均可获得转化植株。还分析了3种方法的转化机理,并通过转化率与操作简便程度的比较,认为花粉介导优于萌动种胚法,二者又优于子房注射法。
其他文献
利用SSR分子标记方法研究28个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分析四川地方玉米种质的遗传基础,并进行SSR聚类分析,探讨四川地方玉米种质与国内主要杂种优势群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四
水稻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状,包括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过去国内为对稻米品质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食味的研究相对较少。水稻是我国60%以上人口的主食,北方粳
用CTAB法提取小麦基因组DNA,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已知LMW-GS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染色体位点特异PCR引物1~7;利用特殊小麦材料——六倍体普通小麦阿勃二体、1A、1B和1D缺体,四倍体
以小麦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特异PCR扩增,克隆逆境诱导表达启动子mwcs120。序列分析表明,该启动子与冷诱导启动子wcs120的序列同源性为97.1%,有2个位点发生了突变,但逆境调控保守元
对pepc、ppdk和pepc+ppdk三种转基因水稻农艺性状观察表明,与原种Kitaake相比单株有效穗有不同程度的增多,单株产量相应提高,特别是pepc和ppdk基因聚合后,单株有效穗和单株产量分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近年来培育的几套近等基因系的遗传背景进行检测,发现所检测到的遗传多样性主要集中于供体亲本之间,而近等基因系内部已达到很高的遗传一致性;包含Pm4b的
对3种类型饲用作物杂交苏丹草皖草2号、墨西哥玉米和粮饲兼用玉米农大108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鲜、干物质产量以皖草2号最高,墨西哥玉米其次,农大108最低。皖草2号和墨西哥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