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式心理护理对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来源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采用阶梯式心理护理对改善其负性情绪以及应对方式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收腹腔镜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与采用阶梯式心理护理干预的研究组(n=40),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SAS)、抑郁(SDS)自评量表评分,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比较两组患者应对方式,并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析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S研究组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CSQ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本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这一时间段内接收的44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机组随机化法将患者划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2例患者进行西医治疗,研究组2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指标。
目的探讨肾癌患者术前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术后生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矿业大学附属医院2005年12月至2011年12月23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血清GGT水平1.5倍正常值上限90 U/L(本研究样本正常值上限为60 U/L),将患者分成GGT≤90 U/L组(218例)及GGT>90 U/L组(17例)。分析GGT与肾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生存的相
目的:分析并评价对糖尿病患者开展糖尿病足高危筛查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及护理糖尿病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20例糖尿病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收治的,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及比例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60例,实施糖尿病足高危筛查;评价两组患者对糖尿病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统计两组下肢不良情况发生率及糖尿病足发病率。结果:观察组足部检查、生活方式、伤口处理、足部护理等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对糖尿病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康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其姓氏拼音首字母先后顺序编号,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43例)。B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A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肺功能指标。结果: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35%,高于B组的81.40%,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1s内最大呼吸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1s内最大呼吸
目的:探究将神经内科护理管理融入脑卒中糖尿病治疗,并深入分析其体现出来的实际效果。方法:在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共120例,将其视作研究对象,并分为两小组,各有60例。将一般护理管理运用于对照组,而研究组则在前者的基础上施行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对2组患者在研究过程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护理的整体效果施行对比,并做好相关记录工作。结果:经本研究数据分析得出,施行神经内科护理管理的研究组患者康复的总体有效率(95.50%)明显比施行一般护理管理的对照组(84.2
目的:探究中药熏药联合五音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五音疗法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药熏药联合五音疗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评价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腰痛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目的:观察并分析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实施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按比例分为研究组(30例,实施心理护理)、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这两种护理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并且研究组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更大,数据比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
目的:探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基于患者自主自愿原则予以分组,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血府逐瘀汤中医治疗。比对分析两组对象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心绞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相较于对照组(80.00%)呈现显著优越性(χ2:1.271);且该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3.22±0.35)及发作频率(1.01±0.11)相较于对照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宫颈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7年6月至2020年4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宫颈炎患者196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8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抗菌药物对症治疗,治疗观察周期为4周。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加速康复护理。结果:护理后康复组的总有效率为98.98%,高于对照组的90.82%(P<0.05)。两组护理后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都高于护理前(P<0.05),且康复组高于对照组(P<0.05
目的:探讨将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到慢阻肺的治疗中,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筛选出的80例慢阻肺患者均来自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所接收的,依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将其等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PEF、FEV1、MMEF和FEV1/FVC)、生活质量(社会关系、生理功能、总体感觉、环境和心理功能)。结果:护理后,两组慢阻肺患者的PEF、FEV1、MMEF和FEV1/FVC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慢阻肺患者的P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