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林中交谈,其实是一次周末的林中漫步。他和蔼,从容,低调中温养着睿智,内敛中蕴藏着严谨。
骨子里,睿智和严谨是他的“外王之道”,善良与朴实才是他的“内圣之本”。
一个闽北的青年,从建瓯走来,从厦门走来,在黄浦江畔放眼全国,下一盘好大的棋。
上海旭辉。北京旭辉。天津旭辉。重庆旭辉。福州旭辉。长沙旭辉。合肥旭辉。厦门、苏州、嘉兴、镇江、廊坊——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中西部……
当“旭辉”的光芒在新近“2012房地产品牌高峰论坛”熠熠夺目时,本刊和“旭辉”掌门的接触也就顺理成章了。
峥嵘岁月稠
红日照彻蓝宇,居中横向勾勒出一个隶体的白色“人”字,隐喻着“以人为本”。这就是旭辉地产logo标签。
5万元起家,30出头闯上海。然后立足上海,布局全国,12年来,旭辉地产在林中的率领下,健步攀升,已稳居中国房地产“50强”行列。
口音中稍带南音。他抽烟,但谈话时常常放下。
《新民周刊》:首先祝贺“旭辉”最近荣获“2012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品牌价值成长性10强”。大家知道这是一项全国性的荣誉,至此,“旭辉”的棋局已很大,而公众对“下棋的”也越来越好奇,能不能和大家聊聊你一路怎样走来?比如1992年,对于中国、对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林中:对,巧得很,“1992”,对改革开放是个坐标,对我的一生,也是个坐标,事实上,中国有一大批企业家都叫“92派”。
《新民周刊》:1992年你似乎大学毕业不久,这一年对你很重要,你当年创业的动力是什么?你曾说:“我赚了10万我就可成家了”。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经济状态?
林中:(大笑)“30岁前能赚10万,成家娶老婆不用家里掏钱!”没错,我是说过类似的话,也是我当年真实心情,现在看来真没出息(笑)!父亲很早就对我们说,自己赚钱成家啊,结婚别用家里钱!我的家乡建瓯在福建山区,闽商有一个精神就是——拼搏,那个时候我们经常唱“爱拼才会赢”。因为福建很多地方山上都是石头,是不长粮食的。太多的人为什么要出洋?没有什么浪漫情怀,是因为家里没法活了!“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才誓不还”——环境逼的。这也就是闽商拼搏精神的基因和血液。
现在回首,觉得1992年创业的心态和动力很简单: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
厦大毕业后,我进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由于大学没有学习过房地产专业,不够了解,我拼命学。彼时公司并没有说要做市场调研,我自己却跑遍了厦门的大街小巷收集问卷;公司没有要求去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我自己做足功课……就这样,抱着积极的心态,我很快就适应了销售这份工作,并且培养出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新民周刊》:市场洞察力的培养,你有什么小故事吗?
林中:1991年,我受到一位朋友的启发,用自己存下的2万元,以及向亲朋好友借来的几万元买下了一套期房,当时市值9万元。那时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投资概念,纯粹想尝试一下。没想到,等到第二年期房交手,这套原本9万元的房子转眼翻到了20多万!当时我便出手转卖掉了。还掉借款,我在这一进一出中,盈利不少,第一次試水了理财概念,也第一次感受了房地产的利润。
那年我23岁。
《新民周刊》:“国企房产”很稳啊,你是怎么想到“下海”的呢。
林中:那时候我下海最大的愿望是获得更多的财富,并不是有一个非常崇高的“实业报国”的理想,这是大实话。
当年的创业虽然简单,但是创业也是具备三个条件的,第一,我抓住了商机,这个商机就是厦门房地产在1991、1992年刚开始萌动,整个行业内是十分缺乏中介服务商的,包括代理销售、策划、房屋买卖租赁,这块市场是空白,而我恰好熟悉市场销售,看准这个商机,我们就注册了厦门永升物业代理有限公司。
第二,要有创业成本,为什么做销售代理?因为这样的公司创业门槛比较低,不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公司,不需要很大的资金。我们当时七拼八凑只有50万元的注册资本金,开业后账上就只有5万元了。但我们靠的是智力而不是资本。那年我刚24岁。
第三,机会成本低,无后顾之忧,我有很多朋友,当了科长、副处长,手上有很多资源,他们不敢创业是因为他们怕创业失败了,回去处长就没有了(笑),创业成本比较高。但我没有患得患失。如果失败了,我光脚不怕穿鞋,还可再回公司打工嘛,出去锻炼了几年,做了更多的项目后,有了更多的管理经验和市场经验,回体制内做一个营销总监不会有问题,所以1992年我就下海了。
《新民周刊》:那么多年过去了,你还记得公司最初的模样吗?还记得你的“第一桶金”吗?
林中:公司最初的模样吗,一幢独栋楼房,当然是租的。一层是员工办公区,二层是会议室及经理办公室,第三层是我自己的住所,吃住都在一起,这就是公司最初的模样。
公司成立后,我一家一家拜访原先的客户。大概因为我一贯的老实和踏实吧,不少客户都对我比较信任,很快成了朋友。不久我就接到了第一单大生意。那时,一位台商在厦门投资了不少房产,其中一幢18层高的楼房就委托给我出售。面对这第一个大单,我可真是全力奋战,广告宣传、线下行销,拳打脚踢,经过一系列的折腾,大楼终于顺利卖出,我也赚到了第一笔代理费。
自由在高处
房地产业的20年风雨其实都写在林中的脸上。无论企业规模、能级、战略方向还是创业者自身修为和人格力量,林中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高”,凡事往高处走。
从厦门到上海发展,他就是往高处走;品牌价值竞争,他也是往高处提振;企业现代化管理,他也是从高处着眼……
自由总是在高处,总要踮脚力争。
《新民周刊》:在常人眼里,厦门已是福地,物华天宝,外商汹涌。你其实在厦门已经发展得不错,是怎么想到来上海拓展的?
林中:厦门当时也是沿海开放城市,所以才有了我们这些企业能较早进入房地产市场,但是随着市场的完全放开,这里的先发优势就慢慢减弱了。特别是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它的市场规模是厦门没有办法比的。为什么起步差不多的企业,后来在上海要发展得快?这就引起了我的反思,就是房地产的高地和洼地,同等条件下的绩效相差何止霄壤!你想成为房地产的大企业,你一定要到房地产的高地去,水深才能养大鱼,花盆难栽万年松。 2000年我们只在厦门和福州两个城市有项目,厦门全市一年的销售额只有100亿左右,因为城市的体量有限。我们想,一定要走出去。当时有多个选择,第一个上海,第二个重庆,当时的人都觉得应该进重庆,因为比较容易进入市场,但是后来我们决定进上海,最大的出发点就像我们做外贸出口一样,如果我们能按欧美的标准做好产品,以后出口到哪个国家不行?事实证明,10年后你从上海、北京往下做是顺水行舟,而如果相反,当时如果选择中小城市,现在你再想往上海、北京做,那就是逆水行舟。这就是“势”。
俗话说,你可以不信邪,不可以不信“势”,邪是个别现象,“势”则是天下大势,是潮流,把握潮流就是顺势走,这叫“知势”。世间所谓“成功是99%汗水加1%的天才。但若知势,就要翻过来,成功是99%的天分加1%的汗水!你说,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人力、物力、财力,精英群,资金流,信息库,大量地往你厦门涌,还是往上海涌?你说这“世界航運中心”,国家是建在你泉州还是上海?你可以说泉州也曾经是世界大港啊。“失势”,再努力也白搭,“得势”,则四两拨千斤啊!
所以2000年我们决定来上海,把总部放在上海,这就奠定了“旭辉”以上海为中心的全国化布局,你要长得高大,必须有骨架,你想要成为一线企业,却不在北上广做总部,就很难做到。再过八到十年,在全国一二线城市里还能看到的活跃的开发商,也许就剩下这二三十家了,因为集中度很高,中小开发商就会被边缘,这是我们的战略预判。
换句话说,“旭辉”未来一定会进入一个高速成长期,为什么?我认为和我们前5年完成的全国化战略布局有关。我们的布局特点是长三角、环渤海湾和中西部13个城市,这些区域拥有我们80%的土地储备,和90%的销售能级。中国今后的城市化是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的集聚化,国家没有这么多资源把农村变成大城市,所以今后的趋势是农村人口流向小城市,小城镇居民流进大城市,大城市将有持续的巨量资金和人口流入。现在的移民,都看着国外,你们注意没有,其实国内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会迎来国内的“移民潮”啊,他们会带来未来的需求。
《新民周刊》:你以前曾提到,企业规模的第一个“100亿”是一个“坎”,300亿,500亿又将是一个坎,这道理有点深奥,怎么去理解?
林中:老板要跨过“亲力亲为”的坎,从原来的做事到关注人,是一种境界。你在创业的时候,不亲力亲为是不会成功的。但要做大,你就不能一直亲力亲为。
民营企业最终要做大,就要不断跨过很多坎,问题是,你以前的成功,往往就是你以后的障碍。规模小没问题,规模一大就是最大的问题。如果你能过“100亿”,说明你在组织、机制、团队等方面的建设,已经修得“正果”——100亿到300亿,只要战略不出错,不会发生重大的变故,可到“300亿”之后就不一样了,企业必须要蜕变。之前的阶段是不需要蜕皮的,只要长肉就可以了,但是到了一定的时间,要蜕皮,最难的、最痛苦的是什么?就是要把以前认为是最优秀的东西蜕掉,才能不断地成长。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我们是非常焦虑的,每天的感觉都是如履薄冰,危机感很强,因为民营企业很大的特点是:瓶颈在瓶子的上方。不能突破的原因,就是“自身”。老板——就是企业最大的瓶颈!
为什么不少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滞不前?因为你的瓶口多大,就决定了你的容量有多大,如果你的瓶口很小,你底下不可能大,这是我一直去读书的原因,生怕自己成为企业的“瓶颈”。我2003年读了“中欧”的总裁班,之前我还读了复旦的培训班、交大的CEO班。因为读了中欧的总裁班就不能去“长江”读总裁班,就去读了EMBA。读书,提升,才有你的胸怀、修养。
我们常说:自由在高处。为什么?
因为,事实上自由是一种能力,能力多大,自由多大。
旭辉别样红
《新民周刊》: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很想知道,你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林中:(久久不语)……是啊,月盈则亏……2000年的时候我们只希望做大做强。2006年开始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十多年的积累,衣食无忧了,人在没钱的时候想钱,但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钱只是一个符号,因为你很忙,比杜甫还忙,你根本没有时间花钱,这个时候就开始想精神层面上的事了。人很难在物质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思考精神方面的事,那一定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我们都是普通人。
2006年是我们的转折点。很多朋友做投资赚了很多钱,那时候就面临做企业家还是做资本家的选择。如果你做企业家,就要有企业使命、愿景,要把企业做到百年企业,希望企业造福社会、客户、人类,这样你也就选择了苦行僧的生活。
我有很多同学都在这个时候转做资本家,既做有钱人,又有很好的生活品质,我也很羡慕。然而,我还是愿意坚守做企业。你问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想,我可以回答你“四个如何”:一,如何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二,如何为员工创造更大的平台;三,如何为社会做点贡献;四,如何为后人留点榜样。
《新民周刊》:虽然你最打动我的是最后一句:为后人留点榜样,但我还是想和你讨论一个残酷的问题,那就是房地产行业的“暴利”与原罪,作为业内人士,你怎么看这个行业的艰辛、蓬勃、纷扰、机会和未来?
林中:众口铄金。我一直以为,给房地产业戴上“暴利”的帽子,大家可能是有误解的。
从财务角度审视,在74大类行业中,房地产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即使是排名最高时,也就在八九位,有些年份还低到十六七位。这个行业的毛利和净利并不高,年化以后就更低了,但它怎么总给人以暴利的印象呢,其实核心的意思是,房地产行业和其他73个行业不一样,它的“自有资金回报率”是高的。
事实上,房地产行业即便有暴利,也只是在特殊发展时期才有,而不是一直存在的,2003年前房地产利润不高,真正高的是2004-2010年这段时间,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我觉得房地产的这种“暴利”在未来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作为国民经济很重要的一个产业,一个涉及到民生的重要产业,政府希望的是持续稳定的发展。实际上,任何一个产业都不可能一直维持在如此火爆的状态,细水才能长流,我们经历过90年代的时候,那种市场才是常态,常态的东西方能持久,刚才说“月盈而亏”,所以最圆的时候只有一刻,“亏”的时候是常态,我们对这个行业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还没有完成城市化时,房地产行业对GDP的拉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当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后,你就会发现房地产行业可能不会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了。虽然未来十年不会像过去的十年这样火爆,它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十年,因为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它还是被我们看好。 《新民周刊》:一些房产商似乎忌讳谈未来,我觉得你可能没有这种忌讳,在你看来,未来房地产业的主要格局和模式是怎样的?
林中:忌讳未来是没有道理的。该来的,总要来。第一,我觉得未来的十年,房地产行业会持续地调控,作为一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它涉及到民生问题,政府不希望房地产过热,也不希望房地产过冷,过热或者过冷都会引起政府的重新调控,政府是希望房地產能够平稳增长,健康稳定地发展,对投机类的限购和压制在今后几年内会持续出现,但是国家在房地产调控中,对某类需求还是支持和鼓励的,就是老百姓的刚性需求,这种需求任何一届政府都是会扶持的,力求避免各种不稳定因素的产生,这就是我们很关注的“刚性需求”。
第二,我们会发现房地产行业会有一个变化,今后会更多得回归消费属性,2004-2010年间的繁荣正是因为投资属性的盛行,而今已回归至消费属性,限购的产生是为了打击投资和投机的行为,从土地征地到投入市场的销售,基本上要花费5年时间,其间需求的变化会很大,特别是在投资需求比较大的时候,而如今我们看到的特征——“淡季不淡,旺季不旺”,其实是一个变化的很明显的信号,以2011年为分水岭,上半场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它是供给量拉动成交量,下半场的典型特征是需求量拉动成交量,并没有太多的利好消息,刚性的需求是细水长流的,需求是平稳的。这些信号在我们看来是在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没有利好消息的情况下就不会有需求的井喷。一定要去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你才能跑在前面。我觉得有小部分盲目扩张的同行可能将为上半场付出代价。
第三,企业要盈利更多的是要靠专业的能力、团队,要靠开发运营,要靠精益化的成本控制,上半场这种跑马圈地就能赚钱的粗放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行业一定是经历这种精益化的管理,企业才能有利润,闭着眼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第四,行业的集中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TOP100和TOP10的市场份额会进一步提高。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第一方阵格局基本形成,马拉松长跑途中跑结束,开始跑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差距,难就难在途中跑,一旦形成第一、第二方阵,再后面的梯队基本是赶不上了。我们很少看到在最后冲刺阶段,会有人从第二方阵冲刺到第一方阵,因为你的步伐是长期的、一步一步的被拉开的,最后的冠军一定是产生在第一方阵的。
第五,我们认为这个行业的金融属性会越来越强,房地产在国外很多地方是被归到“类金融”行业的,它是一个资本含量很高的行业,而且正在进入一个资本为王的时代,这个现象会越来越明显,房地产行业将随着资产价值的升高,“类金融”属性会越来越凸显。谁拥有更多的资本、谁拥有更低的成本,谁将会在这个市场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让我们高度关注中国房地产业的“下半场”吧,未来10年,好戏开场,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我一直这么想着。
《新民周刊》:是的。你说过,有一些道理是最朴素的,但走到哪里都适用。谢谢接受采访。
骨子里,睿智和严谨是他的“外王之道”,善良与朴实才是他的“内圣之本”。
一个闽北的青年,从建瓯走来,从厦门走来,在黄浦江畔放眼全国,下一盘好大的棋。
上海旭辉。北京旭辉。天津旭辉。重庆旭辉。福州旭辉。长沙旭辉。合肥旭辉。厦门、苏州、嘉兴、镇江、廊坊——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中西部……
当“旭辉”的光芒在新近“2012房地产品牌高峰论坛”熠熠夺目时,本刊和“旭辉”掌门的接触也就顺理成章了。
峥嵘岁月稠
红日照彻蓝宇,居中横向勾勒出一个隶体的白色“人”字,隐喻着“以人为本”。这就是旭辉地产logo标签。
5万元起家,30出头闯上海。然后立足上海,布局全国,12年来,旭辉地产在林中的率领下,健步攀升,已稳居中国房地产“50强”行列。
口音中稍带南音。他抽烟,但谈话时常常放下。
《新民周刊》:首先祝贺“旭辉”最近荣获“2012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品牌价值成长性10强”。大家知道这是一项全国性的荣誉,至此,“旭辉”的棋局已很大,而公众对“下棋的”也越来越好奇,能不能和大家聊聊你一路怎样走来?比如1992年,对于中国、对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林中:对,巧得很,“1992”,对改革开放是个坐标,对我的一生,也是个坐标,事实上,中国有一大批企业家都叫“92派”。
《新民周刊》:1992年你似乎大学毕业不久,这一年对你很重要,你当年创业的动力是什么?你曾说:“我赚了10万我就可成家了”。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经济状态?
林中:(大笑)“30岁前能赚10万,成家娶老婆不用家里掏钱!”没错,我是说过类似的话,也是我当年真实心情,现在看来真没出息(笑)!父亲很早就对我们说,自己赚钱成家啊,结婚别用家里钱!我的家乡建瓯在福建山区,闽商有一个精神就是——拼搏,那个时候我们经常唱“爱拼才会赢”。因为福建很多地方山上都是石头,是不长粮食的。太多的人为什么要出洋?没有什么浪漫情怀,是因为家里没法活了!“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才誓不还”——环境逼的。这也就是闽商拼搏精神的基因和血液。
现在回首,觉得1992年创业的心态和动力很简单: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
厦大毕业后,我进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做销售,由于大学没有学习过房地产专业,不够了解,我拼命学。彼时公司并没有说要做市场调研,我自己却跑遍了厦门的大街小巷收集问卷;公司没有要求去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我自己做足功课……就这样,抱着积极的心态,我很快就适应了销售这份工作,并且培养出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新民周刊》:市场洞察力的培养,你有什么小故事吗?
林中:1991年,我受到一位朋友的启发,用自己存下的2万元,以及向亲朋好友借来的几万元买下了一套期房,当时市值9万元。那时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投资概念,纯粹想尝试一下。没想到,等到第二年期房交手,这套原本9万元的房子转眼翻到了20多万!当时我便出手转卖掉了。还掉借款,我在这一进一出中,盈利不少,第一次試水了理财概念,也第一次感受了房地产的利润。
那年我23岁。
《新民周刊》:“国企房产”很稳啊,你是怎么想到“下海”的呢。
林中:那时候我下海最大的愿望是获得更多的财富,并不是有一个非常崇高的“实业报国”的理想,这是大实话。
当年的创业虽然简单,但是创业也是具备三个条件的,第一,我抓住了商机,这个商机就是厦门房地产在1991、1992年刚开始萌动,整个行业内是十分缺乏中介服务商的,包括代理销售、策划、房屋买卖租赁,这块市场是空白,而我恰好熟悉市场销售,看准这个商机,我们就注册了厦门永升物业代理有限公司。
第二,要有创业成本,为什么做销售代理?因为这样的公司创业门槛比较低,不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公司,不需要很大的资金。我们当时七拼八凑只有50万元的注册资本金,开业后账上就只有5万元了。但我们靠的是智力而不是资本。那年我刚24岁。
第三,机会成本低,无后顾之忧,我有很多朋友,当了科长、副处长,手上有很多资源,他们不敢创业是因为他们怕创业失败了,回去处长就没有了(笑),创业成本比较高。但我没有患得患失。如果失败了,我光脚不怕穿鞋,还可再回公司打工嘛,出去锻炼了几年,做了更多的项目后,有了更多的管理经验和市场经验,回体制内做一个营销总监不会有问题,所以1992年我就下海了。
《新民周刊》:那么多年过去了,你还记得公司最初的模样吗?还记得你的“第一桶金”吗?
林中:公司最初的模样吗,一幢独栋楼房,当然是租的。一层是员工办公区,二层是会议室及经理办公室,第三层是我自己的住所,吃住都在一起,这就是公司最初的模样。
公司成立后,我一家一家拜访原先的客户。大概因为我一贯的老实和踏实吧,不少客户都对我比较信任,很快成了朋友。不久我就接到了第一单大生意。那时,一位台商在厦门投资了不少房产,其中一幢18层高的楼房就委托给我出售。面对这第一个大单,我可真是全力奋战,广告宣传、线下行销,拳打脚踢,经过一系列的折腾,大楼终于顺利卖出,我也赚到了第一笔代理费。
自由在高处
房地产业的20年风雨其实都写在林中的脸上。无论企业规模、能级、战略方向还是创业者自身修为和人格力量,林中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高”,凡事往高处走。
从厦门到上海发展,他就是往高处走;品牌价值竞争,他也是往高处提振;企业现代化管理,他也是从高处着眼……
自由总是在高处,总要踮脚力争。
《新民周刊》:在常人眼里,厦门已是福地,物华天宝,外商汹涌。你其实在厦门已经发展得不错,是怎么想到来上海拓展的?
林中:厦门当时也是沿海开放城市,所以才有了我们这些企业能较早进入房地产市场,但是随着市场的完全放开,这里的先发优势就慢慢减弱了。特别是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它的市场规模是厦门没有办法比的。为什么起步差不多的企业,后来在上海要发展得快?这就引起了我的反思,就是房地产的高地和洼地,同等条件下的绩效相差何止霄壤!你想成为房地产的大企业,你一定要到房地产的高地去,水深才能养大鱼,花盆难栽万年松。 2000年我们只在厦门和福州两个城市有项目,厦门全市一年的销售额只有100亿左右,因为城市的体量有限。我们想,一定要走出去。当时有多个选择,第一个上海,第二个重庆,当时的人都觉得应该进重庆,因为比较容易进入市场,但是后来我们决定进上海,最大的出发点就像我们做外贸出口一样,如果我们能按欧美的标准做好产品,以后出口到哪个国家不行?事实证明,10年后你从上海、北京往下做是顺水行舟,而如果相反,当时如果选择中小城市,现在你再想往上海、北京做,那就是逆水行舟。这就是“势”。
俗话说,你可以不信邪,不可以不信“势”,邪是个别现象,“势”则是天下大势,是潮流,把握潮流就是顺势走,这叫“知势”。世间所谓“成功是99%汗水加1%的天才。但若知势,就要翻过来,成功是99%的天分加1%的汗水!你说,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人力、物力、财力,精英群,资金流,信息库,大量地往你厦门涌,还是往上海涌?你说这“世界航運中心”,国家是建在你泉州还是上海?你可以说泉州也曾经是世界大港啊。“失势”,再努力也白搭,“得势”,则四两拨千斤啊!
所以2000年我们决定来上海,把总部放在上海,这就奠定了“旭辉”以上海为中心的全国化布局,你要长得高大,必须有骨架,你想要成为一线企业,却不在北上广做总部,就很难做到。再过八到十年,在全国一二线城市里还能看到的活跃的开发商,也许就剩下这二三十家了,因为集中度很高,中小开发商就会被边缘,这是我们的战略预判。
换句话说,“旭辉”未来一定会进入一个高速成长期,为什么?我认为和我们前5年完成的全国化战略布局有关。我们的布局特点是长三角、环渤海湾和中西部13个城市,这些区域拥有我们80%的土地储备,和90%的销售能级。中国今后的城市化是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的集聚化,国家没有这么多资源把农村变成大城市,所以今后的趋势是农村人口流向小城市,小城镇居民流进大城市,大城市将有持续的巨量资金和人口流入。现在的移民,都看着国外,你们注意没有,其实国内上海、北京,这些大城市会迎来国内的“移民潮”啊,他们会带来未来的需求。
《新民周刊》:你以前曾提到,企业规模的第一个“100亿”是一个“坎”,300亿,500亿又将是一个坎,这道理有点深奥,怎么去理解?
林中:老板要跨过“亲力亲为”的坎,从原来的做事到关注人,是一种境界。你在创业的时候,不亲力亲为是不会成功的。但要做大,你就不能一直亲力亲为。
民营企业最终要做大,就要不断跨过很多坎,问题是,你以前的成功,往往就是你以后的障碍。规模小没问题,规模一大就是最大的问题。如果你能过“100亿”,说明你在组织、机制、团队等方面的建设,已经修得“正果”——100亿到300亿,只要战略不出错,不会发生重大的变故,可到“300亿”之后就不一样了,企业必须要蜕变。之前的阶段是不需要蜕皮的,只要长肉就可以了,但是到了一定的时间,要蜕皮,最难的、最痛苦的是什么?就是要把以前认为是最优秀的东西蜕掉,才能不断地成长。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我们是非常焦虑的,每天的感觉都是如履薄冰,危机感很强,因为民营企业很大的特点是:瓶颈在瓶子的上方。不能突破的原因,就是“自身”。老板——就是企业最大的瓶颈!
为什么不少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滞不前?因为你的瓶口多大,就决定了你的容量有多大,如果你的瓶口很小,你底下不可能大,这是我一直去读书的原因,生怕自己成为企业的“瓶颈”。我2003年读了“中欧”的总裁班,之前我还读了复旦的培训班、交大的CEO班。因为读了中欧的总裁班就不能去“长江”读总裁班,就去读了EMBA。读书,提升,才有你的胸怀、修养。
我们常说:自由在高处。为什么?
因为,事实上自由是一种能力,能力多大,自由多大。
旭辉别样红
《新民周刊》: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很想知道,你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林中:(久久不语)……是啊,月盈则亏……2000年的时候我们只希望做大做强。2006年开始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十多年的积累,衣食无忧了,人在没钱的时候想钱,但累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钱只是一个符号,因为你很忙,比杜甫还忙,你根本没有时间花钱,这个时候就开始想精神层面上的事了。人很难在物质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思考精神方面的事,那一定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我们都是普通人。
2006年是我们的转折点。很多朋友做投资赚了很多钱,那时候就面临做企业家还是做资本家的选择。如果你做企业家,就要有企业使命、愿景,要把企业做到百年企业,希望企业造福社会、客户、人类,这样你也就选择了苦行僧的生活。
我有很多同学都在这个时候转做资本家,既做有钱人,又有很好的生活品质,我也很羡慕。然而,我还是愿意坚守做企业。你问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想,我可以回答你“四个如何”:一,如何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二,如何为员工创造更大的平台;三,如何为社会做点贡献;四,如何为后人留点榜样。
《新民周刊》:虽然你最打动我的是最后一句:为后人留点榜样,但我还是想和你讨论一个残酷的问题,那就是房地产行业的“暴利”与原罪,作为业内人士,你怎么看这个行业的艰辛、蓬勃、纷扰、机会和未来?
林中:众口铄金。我一直以为,给房地产业戴上“暴利”的帽子,大家可能是有误解的。
从财务角度审视,在74大类行业中,房地产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即使是排名最高时,也就在八九位,有些年份还低到十六七位。这个行业的毛利和净利并不高,年化以后就更低了,但它怎么总给人以暴利的印象呢,其实核心的意思是,房地产行业和其他73个行业不一样,它的“自有资金回报率”是高的。
事实上,房地产行业即便有暴利,也只是在特殊发展时期才有,而不是一直存在的,2003年前房地产利润不高,真正高的是2004-2010年这段时间,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我觉得房地产的这种“暴利”在未来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作为国民经济很重要的一个产业,一个涉及到民生的重要产业,政府希望的是持续稳定的发展。实际上,任何一个产业都不可能一直维持在如此火爆的状态,细水才能长流,我们经历过90年代的时候,那种市场才是常态,常态的东西方能持久,刚才说“月盈而亏”,所以最圆的时候只有一刻,“亏”的时候是常态,我们对这个行业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一个国家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还没有完成城市化时,房地产行业对GDP的拉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当城市化进程基本完成后,你就会发现房地产行业可能不会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了。虽然未来十年不会像过去的十年这样火爆,它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十年,因为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它还是被我们看好。 《新民周刊》:一些房产商似乎忌讳谈未来,我觉得你可能没有这种忌讳,在你看来,未来房地产业的主要格局和模式是怎样的?
林中:忌讳未来是没有道理的。该来的,总要来。第一,我觉得未来的十年,房地产行业会持续地调控,作为一个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它涉及到民生问题,政府不希望房地产过热,也不希望房地产过冷,过热或者过冷都会引起政府的重新调控,政府是希望房地產能够平稳增长,健康稳定地发展,对投机类的限购和压制在今后几年内会持续出现,但是国家在房地产调控中,对某类需求还是支持和鼓励的,就是老百姓的刚性需求,这种需求任何一届政府都是会扶持的,力求避免各种不稳定因素的产生,这就是我们很关注的“刚性需求”。
第二,我们会发现房地产行业会有一个变化,今后会更多得回归消费属性,2004-2010年间的繁荣正是因为投资属性的盛行,而今已回归至消费属性,限购的产生是为了打击投资和投机的行为,从土地征地到投入市场的销售,基本上要花费5年时间,其间需求的变化会很大,特别是在投资需求比较大的时候,而如今我们看到的特征——“淡季不淡,旺季不旺”,其实是一个变化的很明显的信号,以2011年为分水岭,上半场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它是供给量拉动成交量,下半场的典型特征是需求量拉动成交量,并没有太多的利好消息,刚性的需求是细水长流的,需求是平稳的。这些信号在我们看来是在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没有利好消息的情况下就不会有需求的井喷。一定要去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你才能跑在前面。我觉得有小部分盲目扩张的同行可能将为上半场付出代价。
第三,企业要盈利更多的是要靠专业的能力、团队,要靠开发运营,要靠精益化的成本控制,上半场这种跑马圈地就能赚钱的粗放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行业一定是经历这种精益化的管理,企业才能有利润,闭着眼就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第四,行业的集中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TOP100和TOP10的市场份额会进一步提高。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第一方阵格局基本形成,马拉松长跑途中跑结束,开始跑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差距,难就难在途中跑,一旦形成第一、第二方阵,再后面的梯队基本是赶不上了。我们很少看到在最后冲刺阶段,会有人从第二方阵冲刺到第一方阵,因为你的步伐是长期的、一步一步的被拉开的,最后的冠军一定是产生在第一方阵的。
第五,我们认为这个行业的金融属性会越来越强,房地产在国外很多地方是被归到“类金融”行业的,它是一个资本含量很高的行业,而且正在进入一个资本为王的时代,这个现象会越来越明显,房地产行业将随着资产价值的升高,“类金融”属性会越来越凸显。谁拥有更多的资本、谁拥有更低的成本,谁将会在这个市场中占有绝对的优势。
让我们高度关注中国房地产业的“下半场”吧,未来10年,好戏开场,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我一直这么想着。
《新民周刊》:是的。你说过,有一些道理是最朴素的,但走到哪里都适用。谢谢接受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