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wnle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看《万家灯火》,认为其中演得最好的不是蓝马,不是上官云珠,而是一个在银幕上只有几秒时间的女佣。
  张爱玲的这点意见,应该是“参差”的一个表达,就像她一边喜欢中产阶级,一边也让中产阶级露马脚。不过,对张爱玲的态度,不知是受了“祖师奶奶”名头的镇压,还是因了“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观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赞叹。这让我在看完她的剧本,比如,《小儿女》和《一曲难忘》后,内心非常惶恐,怎么我读不出这两个剧本的好?
  真的读不出,除了一两处“只有几秒时间的女佣”。《小儿女》中的后母,《一曲难忘》里的亲娘,这两个人物,像是张爱玲的,其他,从故事桥段到人物性格,都简易到了没有面目。
  那么,先来说说这两个妈。
  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后妈”和“亲娘”区别不大。曹七巧不去说她了,《倾城之恋》中,流苏的母亲白老太太算是正常,但流苏心里很清楚,“她所祈求的母亲与她真正的母亲根本是两个人。”反而,对于庶出宝络的婚事,白老太太倒是很上心,就怕落人闲话。所以,张爱玲小说中的妈,包括爸,突出的性格就是自私。《连环套》的结尾,有人向霓喜求亲,虽然霓喜也到了曹七巧当婆婆的年龄,还是以为对方是冲着她来的,等到明白人家指望的是她的女儿瑟梨塔,“膝盖骨克啦一响”,觉得有点什么东西破碎了。
  看过《小团圆》以后,知道张爱玲心中的“母亲”概念,早在后妈出现前,就破碎了。而她的作品中,更是没一个年长的好女人。给葛薇龙拉皮条的是她姑妈,给范柳原拉皮条的徐太太也发了福,川嫦啊,绫卿啊,小寒啊,振保啊,看着都有一个不错的母亲,其实全部千疮百孔,不是对责任麻木不仁,就是向子女勒索感情。所以,《十八春》里,曼璐母亲的作风,在张爱玲的“母系社会”里,算不得无情。
  这样,当《小儿女》中的邻居后母登场,做的那点恶事也就是不让继女吃饭只让继女干活,当《一曲难忘》中的亲生母亲登场,敦促女儿找有钱人,背着女儿跟人借钱,协同坏人把女儿往深渊里推,我们不仅觉得熟悉,甚至还感到那么点亲切,嗯嗯,张爱玲的世界里,就应该生活着这些人。
  但是《小儿女》却是一个以“后母”为主旋律的题材,而且还要反拨人世间对后母的偏见。来看影片的结构。电懋时代的这个剧本和解放前夕的《哀乐中年》非常相似,鳏居的父亲和三子女,父亲有了续弦的意思遭到儿女的抵触。但是,不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也不论《哀乐中年》更是桑弧的本子,《小儿女》从《哀乐中年》的“父亲”视角转到“小儿女”视角,在我看来,其中传递的,更是时代变迁的信号。
  可以拿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当座标。和《哀乐中年》同一个年份,小津拍摄了《晚春》,影片中,原节子迟迟不愿结婚,因为,“我结婚后,爸爸怎么办?”于是,整部影片的情感逻辑围绕父亲展开,女儿的精神活动也以父辈为座标。而和《小儿女》差不多一个时期,小津拍摄了《早安》,小哥俩最后终于实现电视机的梦想时,观众和他们一样高兴,由此见出,片中人物的精神活动是以儿女为座标的,而小津的这部晚期作品,事实上也暗示了,家庭关系中,以“我结婚后,爸爸怎么办”考虑问题的方式消亡了。
  所以,从《哀乐中年》到《小儿女》,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世界性命题:家庭的情感核心不再是老一代,而是年轻的一代,《小儿女》中,秋怀如果不能获得景慧、景方、景诚三个孩子的好感,她是无法进入这个家庭的,相比之下,她和三个孩子父亲的感情倒是次要。而张爱玲在剧本中,也懒得花笔墨去刻画他们的爱情,因为要紧的是下一代的感受,这和《哀乐中年》就极为不同了。桑弧制造的重点是,不顾儿女反对的陈绍常毅然走出家庭和老友之女敏华结婚,影片以新生的一家三口结尾。
  “我结婚后,爸爸怎么办”这样的“封建”问题,在小津电影中被反复提出,在四十年代,这其实是电影中的一个“全球化问题”,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无可避免地带来了传统大家庭的崩溃。而由张爱玲的写作,我们亦可以看到,她是如何从一个封建时代且歌且挽的送葬人,成为一个“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很显然,同一个问号,隔了十年,重心转移。电懋时代的《小儿女》,矛盾的焦点是,“我结婚后,儿女怎么办?”
  《小儿女》的结尾,是两个孩子吹响哨子,通过了父亲和后母的婚事,藉此,《哀乐中年》的悲情终于化解。相似的,1947年令人怅惘的《不了情》也在《一曲难忘》中接续了一个小团圆,家茵和宗豫的天涯相隔,隔了十七年,几乎就在家茵离开的轮船码头,南子和伍德建拥抱在一起。
  不过,虽然悲剧都成了喜剧,坏事情也有了好结果,但是,四十年代那个让我们如痴如醉的张爱玲,到底在哪儿呢?
  张爱玲不见了。很显然,从张爱玲的小说意识形态看,这个世界里的亲妈尚且如此,后妈更是没法好的,因为这是时代结构决定的。就像小津电影中的女儿出嫁要考虑“父亲怎么办”,张爱玲世界里的母亲没有一个能为女儿打算,因为她们先得自己存活下来,尤其是在封建大家庭里。所以,她笔下的那些个人物,不恋爱,只谈恋爱,用范柳原的说法。她们都自私,就像《留情》里的敦凤。而号称自己也自私的张爱玲,从这些人中间走出来,连母爱都不相信,让她怎么相信爱情?当然,实际情况也是,调侃爱情,比描写爱情,更让张爱玲得心应手。《倾城之恋》在张记爱情中,算是盛大的了,但是,最深情的台词也就是:“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流苏,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那样的情景,也还要加一个“也许”。
  然后张爱玲也迎来她的六十年代了,似乎,电影公司要重新改造张爱玲的意识形态。六十年代的《小儿女》要让她歌颂后妈,六十年代的《一曲难忘》要让她歌颂爱情。可惜,因为题材和内容完全背离了张爱玲的常识,光就剧本而言,真是乏善可陈。自己完全不相信的事情,去哪里寻找情感资源?张的这两个剧本都写得极为干枯,被影评界所称颂的几个细节,在我看来,也无甚新意,比之张爱玲的小说,简直是两个作者。至于剧本中两个多少还带着点张爱玲胎记的妈,《小儿女》中的“凤后母”和《一曲难忘》中的“南母”,因为是影子人物,她也没法多费笔墨,不过,靠了这个系谱里的人物已经高度类型化,所以,演员倒是赢得掌声,就像《不了情》里的姚妈,绝对赛过陈燕燕。
  那么,接着的问题是,张爱玲无法“六十年代化”,还是“六十年代”不需要张爱玲了?
  当然,电影是电影,小说是小说,编剧本的张爱玲和写小说的张爱玲完全两种状态,不过,我们也不能忘了,四十年代,张爱玲编剧的《太太万岁》,还有再经典化的可能性,但《小儿女》和《一曲难忘》作为剧本却只能留在电影史里备忘,尤其后者,改编自好莱坞的《魂断蓝桥》,但原剧中的那些说明爱情的细节,在《一曲难忘》中完全没有。所以,单看剧本,观众根本无法对南子和伍德建的感情动感情,没有认同,也就送不出祝福。伍德建离开,伍德建回来,动漫似的,接收的是阿里巴巴的口令,而不是俩人之间的情感考验。所以,最后,剧本提示,“南忍无可忍,放声哭出,伍亦泪水夺眶,伍终于扶南走向船去,二人于泪眼中露出笑容,走上吊桥。”我看完,内心波澜不兴。
  《小儿女》之前的“南北”系列,虽然人文历史地貌欠奉,但噱头还是有的,而“讽刺性”人物,像《情场如战场》中的男女主角,张爱玲也还手到擒来。但是,《小儿女》和《一曲难忘》作为六十年代的典型想象,对张爱玲来说,完全不能认同,所以,她真的就成了“资本主义时代的一个抒情诗人”,盲目地、干涩地完成了这两个剧本。
  这个世界还会好吗?这个问题,她从前的回答是否定,现在变成了肯定。非常抒情,对不对?但是,张爱玲也在这个乌托邦谎言中,哧溜逃逸了。
  《一曲难忘》以后,她再没有银幕作品,六十年代对她而言,提前落幕。
其他文献
都说现在的年轻人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都说现在的年轻人只赚钱不做梦,既然“戏剧编剧”这个行业本身已如文艺批评家毛时安所说,像老虎熊猫一样临危待救,而年轻人又是任何职场里机遇和报酬都最弱势的那一群,于是,在做这次采访以前,我们是做好准备要听到很多抱怨的声音的。然而事情出乎预料,接受采访的青年编剧们确实都提到了经济的窘迫,然而他们首先呼吁的却是:能否得到充分的平台和机会;首先关心的亦是:行业的未来和戏
期刊
全世界的唐人街似乎都是由一个设计师和他的同一张图纸决定的:以高大的牌楼作为它的空间起点,用诸如“德备天下”或“中华一心”的题写来昭示种族意义。蹲在带有铭文的底座上的石狮,以深不可测的目光斜睨着世界。此外是用琉璃或类似的筒瓦覆盖的屋顶、花岗石板铺砌的狭窄道路,以及高悬的中式餐馆门外的红色灯笼。而在它的尽头,是另一座牌楼和另一对石狮。说着广东话的体形矮小的中国人在其间行走,像拥挤在一座孤立无援的古代村
期刊
有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说我的创作在甘肃起步的,又在河北省生活过六七年,后来定居天津——在天津作协领薪水十几年,为什么作品大都发表在上海?他们尤其觉得奇怪的是,上海的文学以新洋奇著称,以“海派”著称,独领风骚,而我的写作传统、土气、无空灵之感,为什么能在上海发表?我说不知道,我自己也糊涂。最终想出来“缘分”两个字:可能我与上海有什么神秘的缘分吧。  我写第一篇小说是1979年,还是我在甘肃生产建设兵
期刊
谢晋导演不久前蓦然离我们而去。在仰视大师西去背影的时候,不由浮起二十余年前的一桩关于“谢晋电影模式”争论的公案。争论发生在谢导事业如日中天、其声名趋于巅峰状态之时。青年评论家朱大可的一篇《谢晋电影模式的缺陷》以颠覆权威的架势,一石激起千层浪,它在当时文坛引起的震动,中年以上的读者耳熟能详,在此不赘述。不久前得知:当其时,谢导的心理压力很大,而朱大可则云当时所受外界压力也很大。  对某类电影艺术手法
期刊
同事最近到越南、柬埔寨走了一趟,回来写了一篇文章,说是在那两个国家除了能看到一些中国商品之外,似乎看不到中国的其他“形象”。街头那些大幅广告,多是日本韩国的产品;与当地人士交谈,也体会不到想象中的“中国热”。中国形象似乎并没走远。  朋友是在刚刚看了国庆大阅兵后出门的,难免会有强烈的自豪感。可以说,在越南、柬埔寨的经历,给她泼了一盆冷水。中国形象在周边的影响真的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吗?这是朋友提出的
期刊
2009年12月6日17点50分,美琪大戏院外的黄牛们已倾巢出动,相比其他地方的黄牛,他们显得更加“另类”,他们不喊“票要伐?”,而是问“周立波的票有伐?”应和着他们话的是手中一迭红灿灿的百元现钞。本刊记者上去打探:“380的票有吗?现在卖多少?”“我这里有,1500。”“嘎贵,啥人买啊?”某黄牛理直气壮:“到了晚上7点,这里要票的人都排长队呢!侬等着瞧!”18点,记者进入了后台贵宾室,此时的周立
期刊
编者按:本刊《印象上海》栏目留下过他们的身影:王蒙、池莉、邓刚、李欧梵、储福金、梁晓声、叶兆言、徐小斌、张平、方方、陆文夫、石楠、马识途、陈忠实、洁泯、周涛、范小青、吴若增、刘醒龙、冯苓植、曾敏之、陈世旭、张锲、陆天明、柳建伟、翟泰丰、梁凤仪、谢冕、裘山山、丹晨、文洁若、肖复兴、易中天、航鹰、韩石三、丛维熙、蒋子丹、舒婷、袁鹰……如今重启《印象上海》,期待“非上海作家”赐稿。    我是成都人,是
期刊
19日,奥斯陆,下雪  晨起咖啡香缭绕,囡囡已在厨房煮了一大壶咖啡,顿时有了安全感,好像生活又回归到你熟悉的秩序。  从冰箱拿出昨天买的面包黄油火腿肉肠水果等,早餐丰盛,大家便忧虑晚餐,在西方旅行的东方人(不仅仅是中国人,在美国曾有过和韩国土尔其朋友花几小时寻找东方餐馆的经历)都有“吃什么”的忧虑。  张献说起北京“生活舞蹈工作室”的吃饭经验,他们是吴文光和文慧主持的中国最早的独立表演艺术家团体,
期刊
曾在去年写过一篇《把“笑点”提高一点》。我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个笑点,笑点有高低之分。笑点低的人常常会将一些笑点高的人认为没什么好笑的事或话,笑到肚子疼;笑点高的人不等于不喜欢笑,但能触动其笑点的必定是一种智慧,一种对事物本质透彻的一语中的。当时我主要针对周立波的《笑侃三十年》来写的,觉得周的笑点还不高,“红”并不等于“高”。  于是说到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它的刚放映就招来骂声一片,原因大概
期刊
I’d love to get you on a slow boat to China,  All to myself alone.  Get you and keep you in my arms ever more.  Leave all you loves weeping on the far away shore.    我要把你带上去中国的慢船,  就只同我一个人。  从此把你紧紧拥在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