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根语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8月18日至20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上,我们运用“写真铜艺”技艺创作的作品—《根语》系列,引起了业内同行们的热烈关注和来宾的一致好评。其中《根语》系列中的《根基》以组合工艺以及材料、铸造技法上的独创性,得到所有评委认可,一举获得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铸造博览会艺术铸品金奖。
  一、何谓“写真铜艺”
  “写真铜艺”是铜工艺技法中一个创新,主要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植物根、茎、花、叶或其他已有物件为原型,运用独特的工艺处理及制铜工艺,快速铸造出具有写真效果的铜制艺术品。“写真铜艺”关键是写真。用这种工艺铸造的铜制艺术品形态准确、逼真,纹理细腻、清晰,既保留了原物件的天然肌理,又增添了金属的质感,再经过精巧构思,产生出别样的艺术韵味,形成一种原汁原味而又非同一般的铜制艺术品的表现形式。
  二、“写真铜艺”是古代焚失法的传承与创新
  一切古老而神奇的技艺传承都离不开创新,“创新不是空中楼阁,必须在传承中有所突破;传承不是墨守成规,必须顺应时代而有所创新”。“写真铜艺”的发明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是对古代焚失法铸型工艺的传承和创新。
  中国失蜡铸造技术起源于焚失法,焚失法是分块陶范法向整体失蜡法演变的一种过渡技术,这种技术在无范线失蜡法出现之后逐渐消亡。追溯如此古老的工艺并使其焕发新的艺术魅力,还要为现代人所接受,从任何角度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写真铜艺”在我国铜工艺历史及艺术铸造类别上,都是首次被提出,它实则是对古代焚失法铜工艺发掘创新的一次尝试、一种突破。这一点从我们创作的《根语》系列作品的成功中得到了有力印证。
  三、“写真铜艺”的探索与实践
  很多人看到我们创作的《根语》系列作品,总会问我是如何潜心于“写真铜艺”的发掘与研究的。在铜制品生产加工的过程中,我对各种铜工艺的技法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和探求。就拿“写真铜艺”来说,它源于我在观赏荷塘时产生的一个奇想。常有人把荷花做成雕塑作品或制成书斋中的摆件,但只是用铜片围成花瓣而已,缺少自然的姿态。我就想:能否用铜将荷花、荷叶的自然纹理铸造出来,留住荷的永恒之美?
  我带了些荷叶回来进行实验,运用焚失法的技艺以荷叶原型为模,然后经过粘浆、焙烧、熔炼、浇注、打磨、精修,不知经过多少次反复分析比较,不知调整了多少个环节的材料参数和熔炼、浇注的温度,不知毁坏了多少件特别的模具,终于将几乎乱真的荷叶铸造成功。不少人看到这荷叶,都以为是真正的荷叶摆放在那里,根本想不到那是铜制的。
  这片宽70 0m m、厚度只有0 . 5~0.6mm的超宽、超薄荷叶的完成,标志着一种集材料、着色、工艺、造型于一体的新的铸型工艺的诞生,我将它称为“写真铜艺”。
  既然荷叶可以,其他植物也应该可以;既然可以做到写真的效果,再在造型上进行创新和结合就会更加出彩。于是,无论是在项目施工现场,还是在各地参观考察,我都留意是否有能用于“写真铜艺”创作的道具和物件。那一株朽根、一片绿叶、一朵花儿、一粒果实……我常常将它们放在手上一一把玩品味,沉醉其中而难以自已。
  一件件“写真铜艺”作品相继问世,那清新别致的《荷意》系列、那祥和尊贵的《铜籽花开》、那浑然一体的《童子拜观音》、那金贵稳重的《吉金茶海》……这些“写真铜艺”原创作品不仅让我有创作的冲动和创作的灵感,更有创作后的喜悦和乐趣。如果说第一件“写真铜艺”荷叶作品是1.0版的话,那么后面所运用的技术逐步成熟,不但更有观赏性,部分还具有实用性。这些“写真铜艺”作品虽然数量不多,却让人感觉独具特色,颇具魅力。
  以这次博览会上展出的系列作品中获得金奖的作品《根基》为例,它是运用了多种铸造工艺,经过多种程序制作而成的。基座石头是运用失蜡法精密铸造的,根与枝叶结合了部分传统焚失法铸造工艺,瓶子是运用新发明的铸丝工艺和不锈钢珐琅工艺精制而成。可以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不锈钢材质景泰蓝,这在景泰蓝工艺上还是首创。造型设计灵感来自唐代独孤及的诗句:“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寓意为如果遇到盘根错节的难办而值得做的大事,就发挥自己的才干,好好地去做一番。
  引发欣赏者的想象绝对是艺术品难得的品质。像《穿越》这件作品在色彩处理上直接保持了铜本色,给人一种厚重、贵重的感觉。古代盛酒水的青铜壶与中药材三七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迷幻般的跨界和梦境般的穿越,给人以无穷的想象。有道是:“一根穿壶过,万事变中成。”
  在起名为《善根》的作品中,铜蒜的叶子穿过铜觚,惟妙惟肖地展现了铸造工艺之妙。上端叶子最薄处只有0.5m m厚,下面运用了铜无模可控浇铸工艺,通过超常规组合,既有了铜瓶插花的感觉,又浑然一体,让观者即刻会意,顿生共鸣。
  再看这件称为《雄起》的作品,原是放在铜街门面旁的盆景,可惜枯了,就那样光溜溜兀立一边好久,无人问津。一日打碎瓦盆,去掉渣土,显露出如织盘根,我见此不禁有感而生:人们平日只看到花枝绿叶,谁见其根,谁知其根呢?实际上那看不见的根的世界才是事物本原!它不显露、不张扬,在无声无光的地方支撑着枝叶的伸张……我将其带回厂里,运用“写真铜艺”的工艺进行翻模制作。造型时,又找了块皱石,将盘根置于其上,自然“雄起”,也应了那句“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件《美丽家园》的作品,出自热带雨林中的红掌花。这株红掌花,一根双芽。用“写真铜艺”铸造好后,造型时却让我犯难:一是根系发达;二是枝叶茂盛,怎么处理都感觉有些臃肿。一日晚上工人们加班,我让电焊师傅再拿来看看,师傅为拿着方便就倒着将红掌花递给我。我顺手接过,看着竟然像鸟巢一样的根窝窝。我心里一动,赶紧将两株花叶倒扳过来,围成大半圆。这样根窝就成了天然的鸟窝了,雄雀在红掌花上亮嗓清唱,雌鸟在金窝里专心孵蛋……那情景,那种滋味,情趣皆有,情景妙巧。
  “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湿寒暑变其节,不为风霜暴露改其形。”这一件件写真铜艺的艺术作品,实则是以自然天成的模,灵感创意的范,奉献出凝固至精的神韵、永恒不老的作品。这是传承中的创新,是变革中的进步,同样也是新时代一个工匠匠心、匠艺、匠魂的显现与担当。
  四、铜工艺创作实践中的坚守与执着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工业阀门生产,跨行越界做起铜制工艺品的加工与铸造,可谓半路出家,也正是自己对铜文化、铜工艺的痴迷,让自己在铜工艺发掘、研究和实践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投入……在这转行的八年时间里,我牵头起草《铸胎珐琅工艺》《铜及铜合金幕墙技术条件》《锻铜工艺制品》等四项国家行业标准并获颁布,获得授权专利6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0项,创造性地发明了“彩金铜画”“铸丝景泰蓝”“不锈钢胎珐琅”“写真铜艺”等新的金属材质技艺,在国内专业杂志上发表了6篇学术论文,主编了铜陵市历史上第一部编年史专著《铜官》,设计并建成了5000平方米、集古今中外不同制铜工艺的世界上第一座徽派铜建筑……
  如今,公司所承接的项目遍及海内外,从九华山的佛像金顶,到古印度圣庙佛堂;从习仲勋纪念馆主体雕像,到淮海战役总前委群雕;从黄山脚下的徽商群雕,到西安马文化公园的群马奔腾……这一个个精心制作的作品,让我们公司在铜艺行业逐渐站稳了脚跟,赢得了同行与客户的认可和尊重。
  “写真自古难,神艺有深造。”这是清代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在《题句容学博冯墨香小照》中的诗句,道出了自古写真的难度和不易,要创作有神韵的艺术还必须进行锲而不舍的深造。我想,通过“写真铜艺”的创作与实践,我们将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坚持将铜工艺与不同的地域文化相结合,将传统制铜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将铜文化与生活日用品相结合,创造出更加独具匠心的作品,奉献给社會,奉献给人民。
其他文献
谢增杰  谢增杰,1973年生于广东。2014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现为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专职画家、中国画创作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画美术馆副馆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呼和浩特民族美术馆研究员、文化和旅游部青年联合会美术工作委员会委员。曾出版个人作品集《道心惟微——谢增杰中国画作品集》《谢增杰艺术集花乌编》《师古国今:中国画名家档案·谢增杰卷》《当代艺术名家-谢
期刊
张本逊 Zhang Benxun  张本逊( 1927-2016).中原书坛著名的实力派书家。沉醉于翰墨60余年,硕果累累。其书根植于《郑文公碑》《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魏碑刻石,又融入了其他碑帖的笔法,终形成自己独特的书法风貌,人称“本逊体”。其书以道丽稳实、自然雅致、朴拙高古著称。作品曾获中原书法大赛一等奖,在中原百姓中影响广泛而深远,真正实现了“书法艺术为人民群众服务”之目的。  张本逊
期刊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新的社会对美术的功能和形态都有了新的要求,文质代变,所有在此间的画家都难例外。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新国画运动”即是美术界为适应新时代的艺术需要对传统国画所进行的改造运动。这场改造潮流以《人民美术》的数篇发文为序幕,诸多从事山水画创作的传统派画家积极响应新中国的文艺政策,在新时代背景下转变自己的创作思想和观念,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新国画的探索中。他们或是走向大自然,师法造化,或是在
期刊
徐培晨  徐培晨,1951年生,江苏省沛县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美术学),第十届江苏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友国际藝术交流院院长,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多次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人民大会堂等地举办个人展览和艺术研讨活动。出版《徐培晨美术文集》《画猴技法述要》《中国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在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陈师曾的研究成果的同时,也试图从“语境”的理论角度分析美术文献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身份建构及其认知基础,以指出在学术研究中的“语境”意识是指一种“多层次”的“反思性”认知,而非“单层次”的“客观性”认知。关键词:陈师曾;语境;此在;身份;认知基础  一、写作缘起  在过去,不少研究陈师曾画学观的著述都会赋予陈氏一个立场较为鲜明的标签,较典型之例有“民初北京画
期刊
王霄,1986年生于山东济南,201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2年至今工作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近年来参加国内外大展数十次。作品曾获第二十届全国版展中国美术奖提名奖、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提名奖、2019两岸青年版画艺术创作奖等奖项,被中国版画博物馆、中央美院美术馆、黑龙江省美术馆、浙江省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今
期刊
内容提要:生态式艺术教育是继灌输式艺术教育、园丁式艺术教育后的一种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艺术教育观念,形成了各种知识之间的交叉融合、互补互生的生态关系。当前中国书法教育中的审美教学主要从形、意两方面出发,且主要以追求技法为导向,而忽略了书法的内涵和教育的育人本质。本文认为这一问题可通过生态式艺术教育进行突破,同时融合视听联觉与格式塔o理学理论,有效解决引导学生欣赏经典书法作品时存在的技法与内涵脱节的问题
期刊
20世纪50年代初,艾青在《谈中国画》一文中表示,“新国画”一要“内容新”,二要“形式新”,为此“必须以对实物的描写来代替临摹,作为中国画学习的基本课程。画风景的必须到野外写生,画花鸟虫鱼的也必须写生,对人对自然都必须有比较深刻的观察……我们要以科学的现实主义作为我们批评与衡量我们的艺术的标尺,一幅画的好坏必须首先看它是否符合社会的真实和自然的真实”。这个观念代表了当时文艺政策的主流要求,促成了5
期刊
内容提要:宋朝是花鸟画发展的高峰期,其中少不了皇帝画家宋徽宗赵佶的推动,赵佶在政策上扩大翰林画院,提高宫廷画家地位,并开设画学;在个人艺术成就上,通过简单分析《腊梅山禽图》看赵佶对写生的重视、对“形神兼备”的追求、对意境表达的追求。赵佶在书法上也颇有成就,独创了“瘦金体”,将诗、书、画、印四者相结合并将其融入画面中去,深深地影响了宋代乃至后代花鸟画的发展。  关键词:花鸟画;推动;艺术成就;书画融
期刊
以书法擅名者,或以法严,或以格高,或以韵胜,或以情深……然兼之者堪称寥落。“大王”称圣,后世欧、虞、褚、陆诸贤各得其一端,和之以时代之风、个人之调,成为一代大家,光耀书史,非近不如古,亦时代压之,不能求全也。  谢小铨博士书法,精细之法非其所擅,亦非其所求。法、意之间,法为手段,意为鹄的,舍意求法,实为舍本逐末也。然法为基础,舍法亦不能得意也。法有精、粗,精以求完美,粗以达情意,各有优差,不能非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