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给世界留有余美

来源 :智慧少年·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aa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渊冲,著名翻译家,1921年生于江西,毕业于西南联大外文系,先后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和北京大学。在长达六十余年的翻译生涯中,共出版《诗经》《楚辞》《追忆似水年华》等100余部中文、英文、法文译作,真正实现了翻译中的文明互通,架起了一座中外语言之桥。6月17日,这位享誉中外的老翻译家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许渊冲在诗意中徜徉了一生,译出了那份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美,情味悠长。
  ●一封情书开启翻译生涯
  1921年,许渊冲出生于江西一个书香之家,从小对历史、诗词表现出很高的天赋。但他并没想过要当一名翻译家,因为不喜欢英语,他会把w念成“打泼了油”,把x念成“吓得要死”。高一时,英语甚至有不及格的危险。直到高二,他背熟了30篇英文短文,忽然开了窍,成绩一下子跃居全班第二。那时,他的表叔、著名翻译家熊式一用英文写的剧本《王宝钏》《西厢记》在欧美上演引起轰动,于是成为一名翻译的理想在他的心中开始萌芽。
  1938年,17岁的许渊冲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在这里,他与杨振宁、李政道同窗,听冯友兰、金岳霖讲哲学,朱自清、朱光潜讲散文,沈从文讲小说,闻一多讲诗词,叶公超、钱锺书讲英文……从此迈进了世界文学的大门。
  他的翻译“处女作”诞生于大一。那时,他喜欢上班里的一位女同学,为表达心意,便翻译了林徽因悼念徐志摩的小诗《别丢掉》:“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虽然没有得到女同学的回应,但许渊冲从此走上了翻译之路,一走就是六十多年。
  ●独创“三美理论”
  为了把古典诗词完美地翻译给外国读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思考,许渊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翻译标准:“三美”——意美、形美、音美。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美”能够使人“知之”,就是真;“形美”能够使人“好之”,就是善;“音美”能够使人“乐之”,就是美。所以,真善美的翻译最好。他认为诗词重韵重美,可以意似而神不似,这样的创举,让他在翻译中国古诗词的时候,带上了特有的中国味——那种长袖而歌的汉韵。
  比如他将毛泽东的诗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英译为“Chinese people prefer to face the powder rather than powder the face”。
  Powder既有名词“火药”,也有动词“擦脂抹粉”的意思,而face既有动词“面对”,也有名词“脸”之意,这样翻译,堪称绝妙。
  比如他把李清照的《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翻译成:“On parasol trees a fine rain drizzles,as twilight grizzles.”翻译家童元方问他:“怎么想到把‘点点滴滴’翻译成grizzle的?”结果,许渊冲一口气背诵出来一连串以“zzle”结尾的英语单词,“drizzle、dazzle、fizzle、sizzle、grizzle”……他说因为上半句的“细雨”想要用drizzle,下半句的“点点滴滴”需要押韵,他就直接在这里挑了一个最合适的。这把童元方吓住了,“我发现他脑袋里有一个英语的韵部,这是他下的很深的功夫。”
  ●和很多翻译家都“打过架”
  在翻译界,许渊冲以“狂”著称。他绰号“许大炮”,人长得高大,嗓门也大,好辩论、爱“开炮”。
  他批评朱生豪将《哈姆雷特》里最有名的台词“to be or not to be,this is the question”翻译成“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说:“根本就翻错了,一个人哪有生存灭亡的问题?不是谈国家的问题啊,活下去、活不下去,这是自己的问题嘛!”他还批评朱生豪和卞之琳翻译的《李尔王》,“没有玩笑味儿,太强调对等。”
  许渊冲坚持文学翻译要追求“三美”,尤其强调意译,而那些认为翻译应忠实于原文的人,却指责许渊冲的译文不像翻译,倒像创作。为此,他和很多翻译家都“打过架”。
  译林出版社曾组织翻译家翻译法语名著《追忆似水年华》,许渊冲每次开会必到,常常跟人争论细节对错,争到满脸通红。会上讨论书名译法,许渊冲猛地站起身:“我要求用《追忆似水年华》,若不采用,我就退出此书的翻译!”“翻译是他的存在方式。一说翻译,他像捍卫恋人一样,要跟你拼命的。”翻译家许钧说。
  几乎所有人都发现了这一点,负责出书的编辑都知道,他对待译稿极其珍视,“翻译是他的命”,译每个音节都有讲究。家里人也知道,他的书和译稿不能随便碰,“翻译是他的眼珠子”。每次发现译文有误,他都像仇恨敌人一样憎恨,要竭力纠正过来。
  激烈和简单,是熟识许渊冲的人最常提及的两个词,也是这位翻译家最突出的特征。他的语言表达尖锐激烈,语言背后的人却简单天真,一辈子如此。
  ●诗意一生,百岁仍是少年
  从事文学翻译六十余年,许渊冲先后出版了《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一切为了爱情》《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100多部中英法文翻译著作。他让朱丽叶走进了牡丹亭,让李白杜甫走向了全世界。2010年,许渊冲获得“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2014年,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
  但他没有就此止步。退休以后,许渊冲每天在北大畅春园的一栋老楼,对着台式电脑,从晚上十点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坚持将自己每日的翻译成果,一字一字地敲进电脑文档。耄耋之年,许渊冲仍然制定了“每天翻译1000字”的工作计划。别人劝他不要过于劳累,他却回答:“翻译的快乐对于我就像水和空气,沉浸在翻译的世界里,我就垮不下来。”
  许渊冲曾半开玩笑说,希望活到100岁,把莎翁的著作译完。“我翻得比别人好,或者比自己好,这是乐趣。”这情境让人想起莎翁所言——人生的最后一幕是返回童年。而许渊冲从未丢掉他的童真。
  这位可爱的老先生,今年六一前夕还在给小朋友们送祝福。“我100岁了,能跟10岁以下的小朋友说什么?”“好上加好,精益求精,不到绝顶,永远不停。Never let it rest,till good is better,and better best.”这句话,也正是他人生最好的注腳。
  (一航整理)
  1.人生不在于用脚步丈量万水千山,而是用内心真正体会世间百态。
  2.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创造美、发现美。
  3.我只喜欢一个人走自己的路:在南昌,在永泰,在黄昏,在月夜,我都有我爱走的路。如果能把我路上的脚印、河畔的影子,都描绘下来,那对于我是多么美丽的回忆呵!我过去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现在也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将来还要一个人走自己的路。
  4.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回忆。
其他文献
我当时正处在小升初的关键时期。我们当地有一所声名远播的外国语学校,以一骑绝尘的升学率和传说中接轨国际的英语教育,成为老师、学生、家长心中最令人心动的dream school。  还没等成绩下来,我爸就兴冲冲地说:“钱我都给你准备好了,明天早上放了榜我们就去排队报名。”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就被爸妈从被窝里拽起来。到了校门口,才发现乌泱泱的全是人。大家在告示栏面前探头探脑,颇有几分等着“揭皇榜”
期刊
唐僧一行人来到了火焰山下。  观音姐姐又在考验咱呢!  翻过这座山,俺老猪就变烤猪了。
期刊
海上气候多变,一旦风浪起,船就成了风暴中的小小叶子,此时,人的心也是惊惶而动荡的,最期盼的就是船夫下錨的瞬间,船只被牢牢地固定住的一刻,人在茫茫大海中便寻得了一份安稳和依靠。  人生的风浪,从来都不比自然的风浪逊色,有时,它让人的梦想渐渐失去颜色,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前进,此时,就需要放下心锚,固定住一颗飘飘荡荡的心。  海上时光艰苦,但《海上的父亲》里的父亲的心从来都是踏实的,浓浓的牵挂如同纤
期刊
童年,是一场肆意的奔跑。跑着跑着太阳落了,月亮升起,一昼夜过去了。跑着跑着春天走远了,夏天来了,四季轮回交替。童年的年轮里书写着懵懂、天真、无所畏惧。稚气的孩子总有一个想要快点长大的愿望,以为长大意味着拥有更多自主权,不用被催作业,可以尽情玩游戏,想买多少棒棒糖就买多少棒棒糖。  孩子们以为长大意味着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王者。然而,猝不及防的成长总是有些令人措手不及。迷迷糊糊告别童年以后,走过少年的
期刊
那年,捕鱼队派我和大老周看守卧牛河口的渔亮子。河湾鱼多,我俩在东岸的河湾下了几趟丝挂子,也引来无数“渔夫”在附近捕食。其中就有一只母鸭领着十几只小野鸭在那里嬉戏、觅食,烘托出一份祥和气氛,但卧牛河两岸并不是安然无虞之地。  这个黄昏,一只狼从茂密的芦苇荡里钻出来,它静静地注视着河面。“它在打这群野鸭的主意呢。”大老周说。  果然,狼在岸边站了片刻,随后一步步走进河里,随着河水越来越深,那深灰色身体
期刊
上完体育课,陈思思拿出一瓶可乐,咕噜咕噜喝下去,他满意地抹了把嘴,把可乐瓶递给李小进,李小进摇摇头:“谢谢,不用,我不想牙齿被虫蛀出黑洞。”  陈思思吐了吐舌头:“没那么严重吧!我每天都喝不少呢,你能从我牙齿里揪出活虫来吗?”  “你的牙经常疼吧?”李小进问,陈思思点头:“对呀!”“用舌头能舔到牙齿有小洞吧?”“没错,你怎么都知道?”  “看你的爱好就知道啦!”罗好好接过可乐瓶:“想不想看看你的牙
期刊
如果把你撂在炽热、荒凉、尘土飞扬的蒙古戈壁沙漠上,你最怕什么?沙暴?毒蛇?外星人?哟!都是小case?据说这里有一种世界上最奇异、最难以琢磨的怪物——“死亡之虫”,它会喷毒,还会隔空放电。它是什么?蚯蚓?毒蛇?蜥蜴?胆大的赶紧跟上探险小虎队,踏上暗藏杀机的寻虫之路!    怪物传说    辽阔的戈壁沙漠上纵横交错着许多路,一眼看不到头,它们是由司机“自行开辟”的,每条路上都寸草不生,汽车驶过,尘土
期刊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很奇怪,创可贴是一种可以止血的胶布,身体内怎么可能会有呢?听了下面的叙述你就会明白了。  一次上体育课,一位同学的脚磕破了,流了不少血,大家出于关心,都跑了过去想看个究竟。不一会儿,她的脚就不流血了,但是并没有给她用什么止血的药呀!为什么呢?这个问题留在了我的心里。回到家后,我立刻去查书,在一本与生物有关的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原来是血小板起的作用。  血小板是血液里血细胞中的一种
期刊
至今我仍记得夏老师第一次进教室的时候,满教室飞翔的纸飞机与笑闹声都停了下来,整个教室刹那间变得鸦雀无声。夏老师静静立在教室的前门口,以一种“我就知道你们会很吃惊”的表情在微笑。  他是个中等个头的中年男子,气质甚是明朗。只是,他是没有左小腿的,他拄着单拐,进门了。他的第一句话就把大家逗乐了:“别的班主任都能像侦察兵一样悄悄潜伏,看自己班上的孩子是不是乖。我是不行的,我的脚步会很特别,很隆重……”大
期刊
1886年,一幅画作《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在最后一次印象派展览中引起了轰动。为了完成它,画家乔治·修拉在两年间重复着相同的路径——上午去大碗岛观察,下午回家画画,他在这块两米高、三米宽的巨大画布上,密密麻麻点出了几十万个色点。  这是一幅具有革新意义的画作,画面上布满了精密细致的小笔触,这些笔触多是相近或互补的纯色。修拉通过科学方法将自然中存在的色彩分剖,然后单个点出,近距离观看时,那些琐碎的“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