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女超人”于莺:活着就要嗨

来源 :家庭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guozhi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见过太多生离死别,人情冷暖,所以我要活得很High——事实上,我也活得很High。
   ——于莺
  
  一双亮闪闪的大眼睛沉静清亮,似乎总在思考什么;语速和动作又轻又快,一分钟能蹦出三四百个字,精力充沛如一只充足了气的小皮球,这就是最新的微博红人——“急诊科女超人”于莺。她用直率、幽默的语言记录了急诊室的惊心动魄、生活中的雷人囧事,彻底颠覆了一位大夫“应该有”的严肃形象和江南女子“应该有”的温婉。开博不过半年,她的粉丝已近70万,还有专属的“莺粉团”。她不想红,但她就是红了,她让人看到了医生的新形象,以及作为女人的麻辣性感活色生香。她说:“活着就有压力,要活就得活得High。”
  
  叹不公,犀利女子闯进“微博江湖”
  
  1974年出生的于莺是地道的上海人,但认识她的人都说,在她身上,压根看不到江南女子应该有的温婉。
  她自小就是个叛逆犀利的主。上课爱说话,下雨故意不打伞,有时还冷不丁地逃课。妈妈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有一次,妈妈抄起塑料鞋抽打她的胳膊。于莺杵在那儿,盯着胳膊上的印子,念着:“37码的。”气得妈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读高中时,于莺成绩拔尖,考上协和医科大学,8年本硕博连读。逃脱了高考的桎梏和老妈的“魔掌”,于莺更加肆无忌惮,张牙舞爪,个性招摇。大一时的某天夜晚,宿舍已经熄灯,于莺突然想到下解剖课后忘了给人体标本盖上油布。“完蛋!一晚不盖明天肯定又干又硬下不了刀!”一声惊叫后她从床上弹起,打起手电哼着小曲独自一人乐颠颠地去“返工”。楼下的保安全都缩在角落,没人敢和她一块儿上楼。
  到了后来,于莺越读越“油条”:经常旷课出游,踏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同时还错过期中考试;受不了体育老师的死板教条,当场大吵一架,结果得了个鸭蛋;在课堂上谈笑风生常被老师训话……聪明十足又个性张扬的她让老师又爱又恨又痛。“学生时代,上心理课。我坐倒数第二排,聊天不亦乐乎。老师愤怒,质问我听讲了没有。我说:当然听了,老师你牛得很,我听你讲的是‘思维瘟疫’。这得天马行空到一定程度才能叫‘思维瘟疫’,这词儿起得真好,心理学家就是了不起!老师大怒:我讲的是思维奔逸!全班笑岔了气!”多年后,于莺这样调侃当初的自己。
  医学院的学生其实很苦。协和医科大学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校园,没有操场,吃饭、洗澡、睡觉、上课、做实验,人生最美的青春就在一栋楼里度过,连谈恋爱都是在楼梯里进行。本硕博整整8年,得多甘于寂寞的人才能承受那段艰苦岁月?许多同学因此果断与医学“割袍断义”,或是干脆出国,但于莺却爱得死去活来,基础知识考70分,临床却必考90分,她熬过“劫难”的秘诀是,随时随地、苦中作乐地恶搞。
  第7年是实习年。那年,一想到马上就要结束痛苦的8年“西天取经”期,于莺一高兴,给自己剃了个板寸头。一次,她背对病房门站着,一个中学生路过,问她:“叔叔,内分泌病房怎么走?”于莺四顾无人,当即不怀好意地转身作答:“出门右转。”中学生一见惊呼:“哟,是阿姨!”马上羞涩地狂奔而去,留下于莺在那哈哈大笑。
  很显然,这是一个个性十足、洒脱豪放的女人。而这些特性,也追随于莺进了北京协和医院。
  28岁博士毕业后,于莺进入协和医院,成为一名内科医生。3年后,于莺正式进入急诊科,成为天天与生死打交道的急诊科主治医师。
  但整整10年过去,医术精湛、工作兢兢业业的于莺也未能成功晋升为副教授,理由是她没有SCI(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论文。“临床医生真的很难有精力完成一篇好论文,如果论文本身对临床工作没什么帮助,仅仅只是为了评职称,这不足以构成自己必须撰写论文的动力。”于莺果断地选择了放弃“上进”。
  于莺活得雷厉风行又随心所欲,被同事冠之以“超人”名号。但她又是敏感的,常常会为自己的“底线”被触及而果断改变主意。
  转战微博前,于莺最喜欢玩开心网。2011年10月7日,北京协和医院一整形外科主任在沈阳出车祸身亡,开心网上没有消息,但在微博上传开了。于莺当下感觉相当不爽,她马上注销了开心网账号,在新浪微博上扎下了根。
  “就是备感愤怒不公啊!”回首闯荡微博江湖的缘由,网友们觉得很恶搞,于莺却觉得很理所当然。
  
  一夜爆红,苦乐由我质不改
  
  于莺微博除了自说自话的个人生活点滴外,大多是这个急诊科主治医师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工作轶事,最初一直“默默无闻”,仅限同事朋友熟人小范围传播,直到2011年11月20日,她的微博突然火了。
  那天,于莺值夜班。凌晨一时,抢救室门突然被撞开,一老头一路小跑进来,边跑边喊:“我要死了,我要死了!”然后,他一头栽倒在抢救床上,呼吸心跳停止。3分钟后,抢救成功,心电图提示大面积心梗。下班后,于莺发了条微博描述事件情形,并在后面幽默地总结:“第一,要有自救意识;第二,要熟悉医院的地形;第三,简明扼要的有效沟通异常重要,尤其生死攸关时!”这条微博生动有趣且兼具实用价值,被不断地转发,这其中便有微博粉丝137万的当红作家六六。六六还乐呵呵地点评:“看来以后要去医院熟悉地形踩踩盘子了!”于是,于莺那平时最多不过十条的小范围熟人微博立刻就变成了大众微博。随后,姚晨、李小萌、唐师曾、郝海东等众多加V名人纷纷或转发或关注,新浪微博随即也大力狂推,“急诊科大夫于莺”立刻红了。
  于莺用类似说相声的笔调讲述医院里那点事:“内科大夫出急诊,最怵就是肚子痛。隔着肚皮,谁也看不见哪里出问题。说痛就痛,一眨眼貌似又不痛。说拉稀就拉稀,说不拉屎,干脆连个屁都不放。有时就是一泡屎闹的!育龄女性需警惕宫外孕,老年人需考虑心梗,高血压的需留神动脉夹层,小孩需思考肠套叠……患者只要肚子痛,大夫就开始头疼……”
  在微博140字的限定里,于莺语言风趣,案例性强,有许多医院里的小故事,有疑难杂症,有医患纠纷,也有医生间的调侃。这些欢乐故事颠覆了正襟危坐的白大褂大夫形象,让人感受到了这个行业鲜为人知的可爱面,所以获得了很多网友的力捧,甚至有网友夸张地说:“请大家严重注意了!一种严重的网瘾新病种爆发了,目前染病人数已达60多万……此病名暂定为:追读于莺微博成瘾症。唯一特效药是于莺天天发微博。”
  但与之同来的,还有各种不善。最典型的说法是:“少做网络红人吧,医生不该像你这样。”就算她休息时半夜发微博,都会有人说:“你上夜班的时候怎么还能发微博呢?”有时连续几条微博不够“出彩”,又会被网友要求多发笑话。
  从借用微博发发牢骚排遣生活的草根变成了公众人物,于莺有点接受不了。但纠结过几天后,于莺又释然了。“搞笑是一种生活态度,不做自己太难受了,我就开着,就继续胡说,爱谁说谁说去。”她在新浪微博上给自己贴上了标签:“为所欲为,天马行空,无组织,无纪律。”
  于莺对羡慕她有70万粉丝的同事说:“这有什么好得意?一个人给我一元钱,那才得意。”对于领导“上班时间不要发微博”的意见,她则干脆瞪大眼:“人总要吃饭喝水,我蹲坑拉屎时,可以发微博吧?谁说急诊科轻闲了?赶明儿我们一起看看究竟哪些部门哪些人轻闲!”至于那些天天期盼看“犀利喜剧”的网友,她则一句话顶回:“这是生活,哪来那么多喜剧!我就想通过微博让大家看到一个真实的我——一个有脾气,有小情调,会胡说八道,对工作很认真,但也会有抱怨的人,就这么简单。”
  
  妻子女儿母亲,多重身份一个面
  
  抛开医生的外衣,于莺的身份还有妻子、女儿、母亲。
  工作时,于莺豪爽甚至彪悍;但在丈夫面前,她却会非常含蓄,凡事也会多听听丈夫的想法,因为丈夫“喜欢贤妻良母那个型的”。走红后,不断有媒体要求采访夫妻俩。于莺提过一两次后就再也不提了,再被媒体追问时,她就会用丈夫的口吻复述其原话:“问我,问我什么呀?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意见,我压根就不同意的呀,是你背着我要写微博啊。你现在每天晚上搞那么晚,看那些不好的评论还会生气,一生气就睡不着,你说你弄这些东西干吗呀。”一边复述一边大笑,“他从头到尾都是反对我开微博的。”
  于莺工作很忙,没什么时间做家务,丈夫很体贴她,也从不要求她做,但有时候两个人也会为家务闹矛盾,因为于莺总会冷不丁“不领情”,惹得丈夫又气又恼。可吵过闹过,感情却越过越好,她在微博里这样描述夫妻相处之道:“男人其实喜欢女人小小的抵抗,再被无情地镇压,一来一回,方显情趣。”
  如果说在丈夫面前有点收敛与手段,在父母面前,于莺则成了百分百的无赖和坏蛋。于莺喜欢恶搞,即便是成年后,她也不放过任何捉弄父母的机会。于莺的父母一直在北京帮她带女儿,最初一家人住在正对八宝山的一幢高楼里。一天下夜班后,于莺倒头就睡,一觉醒来已是天黑,偌大的客厅里只有妈妈在看电视。于莺大眼睛一转,决定恶作剧。她梦游状地走到客厅的落地窗前,对着空气用平缓的声调招手说:“你们好,这不是1床吗?你死于脑出血,下辈子要吃降压药啊!”妈妈当下大骇,次日,坚决要求全家换地方住。
  当然,老爸老妈也学会了“以其人之道还冶其人之身”。为了患者,于莺常常忙得不着家,有时还会主动贴上自己的休息时间。有时爸妈感觉不爽了,就会想办法治她。于莺馋嘴,是个典型的“吃货”,最爱老爸的茶香鸡蛋。那天,于莺又要出门加班了,老爸就弄了一锅茶香鸡蛋慢悠悠地在灶台上炖了。要出门的于莺只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微博上气愤“吐槽”:“拉开卧室门,到客厅里找吃的。所谓的茶香鸡蛋竟然是老爸炖鸡汤和咕嘟红烧肉的综合香型。老爸你可真好啊!知道我今晚不在家吃饭,明天要出门一整天,你这是无形的抗议啊。”
  不过,在父母面前,子女永远是子女,哪怕她是个精干彪悍的“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的女儿妮妮7个月的时候,一天,于莺吃苹果,妮妮朝她要。于莺便切下一块递过去,可妮妮刚吃了一口就呛咳了。身为资深急诊科医生的于莺当下竟心慌意乱,大叫:“妈,妈!救命,救命!”“事后全家批斗我,主题是‘论急诊科医生的应急能力’。也不知怎么搞的,一回家,一到他们面前,我的职业性全无。”她自嘲。
  但再怎么柔弱的女人,在女儿面前都能变身“超人”,于莺便是妮妮眼中的那个能力超群又喜欢恶搞的“超人”。小时妮妮睡觉要听故事,于莺最初是念故事书。于莺语速快,数百本很快念完,接着便变成“点播”,妮妮命题,于莺胡编。后来,于莺黔驴技穷,再也编不出来了,她干脆就拿过一本《内科学》念,妮妮果然很快睡着!再后来,妮妮能在医院打吊瓶时,一手打着吊瓶另一手指着摊在腿上的彩色解剖图谱念念有词:“这是气道,这是食道……”
  于莺对妮妮是全方位放养,她不让妮妮学奥数、学英语,甚至当妮妮幼儿园的课业繁重时,干脆亲自上阵帮妮妮代笔。5岁半的妮妮马上要上小学了,丈夫建议让妮妮去读单位关联学校的重点小学,于莺不同意:“我们要是把通州的房子租出去,再去城里租,谁能忍受我们家闺女在墙上乱涂乱画?”
  小时,于莺梦想当居里夫人,后来变成当集装箱司机,再后来变成在实验室提炼炸药的化学家,最后变成做一个有良知的医生。如今,于莺只希望能够做好一个女人,有思想,有个性,有责任心,善良体贴且有行为能力。
  2月25日,在《天下女人》节目中,于莺感慨:“这个社会对女性要求太苛刻,对一个女人而言,一旦婚姻失败,贤妻良母也是错,职场叱咤也是错,小鸟依人也是错,独立自主也是错。所以,女人最重要的是努力做好自己,学会享受生活,善待自己。”这是她对自己的标准,也是她一直以来对女儿的期望。
  
  链接
  
  于莺微博摘录
  
  @甲亢患者,合并精神分裂。来急诊看病,躁狂,不配合治疗,医嘱安定10毫克肌注,小伙子做撕咬状,没家属敢上前。一瘦小护士,笑语盈盈,眉目含情,举着注射器上前,一把拽住小伙子腰带说:“好漂亮的红腰带,解下来给姐姐看看好不好?”小伙子欣然同意,护士MM转身一针,干净利索!
  
  @一患者,乳癌根治术后得了食道癌,放疗 化疗。一日放疗途中遇车祸,行开颅手术,得以保命。免疫力下降,得了结核性心包炎,又行心包开窗手术。一年后,原肿瘤肺内广泛转移。此次就诊,下半身严重水肿,肺内感染伴呼吸衰竭。只有一个儿子全程照料。母子俩依旧开开心心,互相调侃。心酸而又温馨!
  
  @患者就诊,咳嗽,处方:棕胺合剂。患者缴费取药,问药房怎么喝?药房答:“喝一道儿(瓶上有一道一道的刻度,喝一格的意思)。”结果患者回家的路上喝了一道儿,到家整瓶都没了!总结一下:文字有歧义,解释需谨慎!
  
  @一次,一患者家属大闹,指着一名小大夫说:“信不信我把你钉墙上!”小大夫瞧瞧1米6多高的家属,看看1米8高的自个儿,清了清嗓子说:“还真不信!”
  
  @晚上吃完饭从门诊过,号贩子低声问我:“要号吗?”我停下脚步,问:“有没有急诊科于莺大夫的号,她现在很红?”号贩子莫名其妙地看着我,像看个怪胎一样摇摇头走开!当很多人问我,你现在火了有什么感想?我就特别想对他们说:“ MD,我就是5块钱的号,敞开了随便挂,连近在咫尺的号贩子都懒得搭理我!哈哈!”
其他文献
你或许已经知道或者学过,数学计算中有一个关于圆形计算的常数“Pi(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你甚至能够背诵一长串它的数值,3.1415…对不对(因为Pi值近似于3.14,所以每年的3月14日也被定为“圆周率日”)?但是,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些简单的活动,一起探索Pi的秘密吧!活动用具  圆形模板、硬纸板、剪刀、固体胶棒、卷尺、软绳(丝带也可以)、计算器活
期刊
刘慈欣是个普通中年男人,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算好看也不算难看,放在人群中辨识度并不高.这个后来声名鹊起的科幻大咖曾在山西娘子关一个不大的电厂工作多年,是个合格的计
期刊
20世纪50年代,一位意大利女科学家发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生长因子—神經生长因子(NGF),推动了之后数十年的生长因子研究风潮,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认知。她,就是丽塔·莱维·蒙塔尔奇尼。不想当作家的医生不是好科学家  作为画家和数学家的女儿,丽塔小时候就聪明敏锐、多愁善感。她非常崇拜瑞典作家西尔玛·拉洛洛夫,再加上她敬爱的家庭教师的影响,丽塔一直想以写作为业。然而就在她准备上大学的那一年,这位教师罹
期刊
2014年12月19日,江苏省纯电动车推广应用现场会暨海格纯电动客车交车仪式在南京坤欧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纯电动充电站举行。
1976年盛夏,我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干革命,下放到本公社知青点.rn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我仿佛看到了一条能够改变自己命运的光明道路.我迫不及待地翻出尘封已久的
我们之所以把刘慈欣归入一流作家的行列,绝不仅仅在于他的科幻创意多么奇妙瑰丽、汪洋恣肆,还在于剔除科幻这件外衣之后,他的作品绝不是干瘪的一团,依然巍峨挺立、内涵丰满.
期刊
华夏站在蒙着一层灰尘的玻璃罩后面,紧蹙眉头,直直地望向罩外。罩外灰蒙蒙的一片,能见度不到十米。不时还有被风吹起来的小石子“砰砰”地敲打着玻璃,更敲打着她烦乱的心。  现在是2235年,地球的气候早已变得不适宜人类居住,大部分人都被迁往火星,而华夏,是极少数选择留下来的人中的一员。如今的地球,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存在的话,可能连一点生命的迹象都找不到了。“嗡……嗡……”外面的空气净化机器人正在不知疲倦地
期刊
人类有一个行为叫刻板印象,说的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固定看法。一说到“枫树”这个词儿,脑子里蹦出来的不是巴掌模样的叶子,就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总之,枫树就是一个代表秋天景象的植物。反过头来看,如果我们谈论起花朵和果实,或者是甜蜜蜜的调味料,很少有人会在这些线索基础上联想到枫树。  枫树能给予人类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枫树也是会开花的  2017年的春天,我第一次认真地打量了北京的春天。
期刊
20世纪初兴建于摩纳哥公国的海洋博物馆,真正标志着海洋馆从动物园和自然史博物馆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全新类型的科普展馆。100多年过去,建造海洋馆的知识传遍了世界各地,它们也在展示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各出“奇谋”致力于为参观者营造新鲜感。  位于挪威极地城市特罗姆瑟的Polaria水族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多米诺骨牌般的外观,到内部的展示设计,这座位于极地“大城市”的海洋馆,致力于提醒人们关注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