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有着爱国拥军的光荣传统,是兵员大省,也是军转安置大省,多年来接收转业干部数量一直高居全国之首。1975年以来,全省共接收安置转业干部24万余人。林廷生说,省委、省政府对军转安置工作高度重视,始终作为事关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
与以往相比,2004年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数量大,全省有7500多名军队干部转业,比去年翻了一番还多;二是师团职转业干部比例高,约占总数的1/5,三是去向集中,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四市接收转业干部数占全省的60%,安置难度很大,供需矛盾突出。
山东省省委、省政府对做好今年及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的军转安置工作极为重视。省委书记张高丽、省长韩寓群专门致信全省军转安置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发扬优良传统,切实把这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林廷生强调指出,针对严峻的安置形势,为圆满完成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的军转安置任务,主要采取以下五个方面措施:
一是切实加强对军转安置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军转安置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双拥”工作总体规划。作为创建“双拥模范城”和“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立军转安置工作领导责任制,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配合,军地协调,上下衔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加大指令性计划安置力度。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和效益好的企业,都要积极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党政机关要带头接收军转干部,尤其是新建单位、有增人计划的部门和单位必须首先接收转业干部;对进党政机关的军转干部。按规定增加编制,已满编的事业单位接收军队转业干部,相应增加编制和工资总额。对安排到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干部,可不受接收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职数的限制,参照其军队职务等级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同时进一步拓宽安置渠道,鼓励转业干部到企业、基层和一线工作。
三是切实把师团职干部安置好、使用好。继续采取“预留位置、先进后出、带编分配、增加职数”等措施和办法,抓好师团职转业干部的安置工作。2004年中央按规定增加的25%行政编制,优先用于安置师团职转业干部。对担任师级领导职务或团级领导职务满3年的,一般应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把师团职转业干部纳入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建设规划。对志愿到企业、基层和一线工作的师、团职转业干部,可安排相应的实职。各地、各部门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厅(局)、处级领导干部时,鼓励符合条件的军转干部参加竞争。
四是积极推进转业干部自主择业。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更多的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路子。加强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自主择业转业干部管理服务网络,配备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工作力量,在退役金发放、培训、协助就业等方面,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容。自主择业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同时注意抓好教育引导,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
五是认真做好省直驻济单位接收转业干部工作。做好省直单位接收军转干部工作,对全省安置工作起着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针对济南市接收安置任务重、压力大的实际情况,2004年省直单位适当增加了接收转业干部的数额。对这些转业干部,按照“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考试考核、双向选择的办法进行了安置。
以“双拥”传统激发动力
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
“陕西是双拥工作的发祥地。在这片广袤古朴的三秦大地上,培育形成的‘拥政爱民,拥军优属’优良传统,是我党我军和我国人民赢得国家解放、民族独立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特有的政治优势。”王振西政委说,“长期以来,陕西省军区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发扬‘双拥’优良传统,妥善接收安置军转干部,作为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作为新时期弘扬延安精神,再创‘拥军优属’新局面的重要举措,坚持摆上位置、常抓不懈,近十年来,接收、安置进陕军队转业干部达26700多名,为促进全省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王政委分析认为,陕西是兵员大省,也是全国接收军队转业干部较多的省份之一,每年进陕安置的转业干部数量占到西北五省(区)一半以上。尤其是近年来,面对地方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深化改革,转业干部就业渠道越来越窄,安置难度逐年增大的实际,省军区和省委、省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揽,不断加深对做好新形势下军转干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坚定不移地以“双拥”优良传统激发内在动力,始终做到不论形势怎么变化,齐心协力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决心不动摇,不论难度怎样加大,贯彻落实《暂行规定》的工作力度不减弱,不论矛盾如何突出,千方百计为转业干部排忧解难的光荣传统不丢失。坚持把移交好、安置好军队转业干部作为新时期深化“双拥”工作的实际举措,认真落实国家政策规定,采取预留位置、先进后出、带编分配、适当增加非领导职数和每年选调部分优秀师、团职转业干部充实市、县(区)级领导班子等方法,确保了军队转业干部移交安置工作顺利进行。与此同时,积极适应新的安置形势和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较好地形成了军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密切协作,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运行机制,军地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调查研究,提出年度预分方案,共同实施按绩分配,确保量化打分科学合理,共同组织双向选择,扩展择业范围,共同参与包底分配,确保年度转业干部安置到位,共同跟踪督导,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王政委强调指出做好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军转安置工作,是圆满完成党中央、中央军委精简军队员额重大战略任务的关键所在。对此,省军区作为地方党委的军事部责无旁贷。从陕西情况看,要把军转干部工作真正做扎实、做到位,就必须发扬“拥政爱民、拥军优属”优良传统,不断深化军转安置工作的改革创新,努力在推进新时期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有所作为。
一是要不断深化“双拥”工作宣传教育。紧跟时代发展脉搏,紧贴当地实际,紧随军转安置工作进程,不断赋予“双拥”工作新的内涵,提出新的要求。当前,就是要集中精力广泛深入地抓好以“双热爱”为主题的宣传教育,下大力改进教育方法,拓宽宣传领域,进一步掀起“军爱民、民拥军”的新高潮,着力营造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是要在积极参与建设西部强省中树立军队良好形象。省军区系统要在继续深化“一部一村”扶贫、承建小流域治理工程,积极协调驻军和组织动员民兵、预备役部队发挥自身优势,完成抢险救灾、维稳和应付突发事件等遂行任务的同时,努力探索“双拥”新途径,拓展“双拥”新内容,确立“双拥”新目标,激励广大官兵在投身地方“三个文明”建设、创建西部强省的宏伟事业中建功立业,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地方各级对军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要坚持把安置军转干部纳入“双拥”工作之中。积极协调各级“双拥”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完善军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期间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地方性法规,努力使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具体化、制度化,坚持把军转安置工作纳入“双拥”活动之中,作为各地创建“双拥模范市(县)区”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各级“双拥”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定期检查、督导落实,切实做到“双拥”工作与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同频共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四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军转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以开展“双拥”活动为载体,通过军地相互走访、过军事日、召开议军会等多种形式,及时反映部队和军转干部的意见,了解掌握军转工作的进程,着力调解各种矛盾,切实发挥省军区系统在军转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斷加强军地相互沟通,真正形成上下一条心、军地“一盘棋”,齐心协力抓军转工作的良好局面。
沈阳转业干部教育管理强调“四个到位”
沈阳军区结合传达贯彻全国军转安置工作会议精神,对加强军转干部待安置期间的教育管理问题作了进一步明确,强调要做到“四个到位”:一是思想教育要开展到位。各单位要及时分析和掌握转业干部的思想状况,紧密结合实际,专门安排时间,对转业干部进行一次“服从大局、支持改革、转变观念、严守纪律”为主题的集中教育。并把思想工作贯穿军转安置工作的全过程,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同军区即将开展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结合起来,同学习掌握各项军转安置政策结合起来,同树立和宣传转业干部先进典型结合起来。从而帮助转业干部全面理解中央文件精神,树立大局观念,正确认识并处理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的关系,充分体谅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困难,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二是管理制度要落实到位。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为确保转业干部人人都在组织管理之中,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党管干都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支部和党小组的作用,认真组织在部队驻地居住的转业干部定期过党的组织生活,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对于不在部队居住或回家乡联系工作的转业干部,要严格请销假,保持经常联系,随时掌握他们的情况。严格落实承包制度。各单位要继续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逐级签订承包责任书制度,明确责任。承包责任人要经常以进行家访或电话沟通的方式,了解转业复员干部的思想动态。三是奖惩激励要监督到位。对被军区或军级单位评为优秀转业复员干部的,各单位要优先向地方推荐,优先解决家庭困难;凡因表现较差受点名批评或因违纪受到处分的,要通过扣发年度奖励工资等办法进行惩处。四是服务措施要保障到位。各单位要深入开展为转业干部解难题,办实事、送温暖活动,以有关政策为依据。制定解决实际困难的标准,对转业干部的待遇实行内容、标准及落实结果“三公开”。随时接受转业干部的监督,坚持杜绝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确保转业干部顺利离队。
广西区(中)直单位率先完成军转安置任务
截止到9月下旬,广西区(中)直单位接收安置215名转业干部,其中38名团职转业干部全部安排相应职务,率先完成了今年的军转安置任务,安置进度和安置质量均走在全区前列。
2004年广西接收1996名转业干部,是去年的两倍,安置任务重、压力大。为确保部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开局之年军转安置任务的圆满完成,自治区以抓好区(中)直单位军转工作落实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区(中)直单位军转安置主渠道的作用,促进了全区军转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提出硬性要求。自治区提出区(中)直单位要自觉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带头接收军转干部,为各市做出表率;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军转干部,对不完成军转安置任务的单位,要追究领导责任。二是搞好调查摸底。从年初开始,自治区军转安置小组对各单位的编制使用、人才需求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摸清各单位接收军转干部的潜力,为合理下达安置计划打下良好基础。三是明确政策规定。自治区制定下发《关于做好2004~2006年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接收安置师、团职军队转业干部增加非领导职数的办法》,明确区(中)直单位编制尚未满或有增员计划和自然减员缺编的,应首先从军队转业干部中补充,年度增加的行政编制30%以上用于接收安置转业干部。对于师团职转业干部的安置,继续采取空出的领导职位、先进后出、带编分配等办法,对于接收师团职转业干部多的单位,按干部管理权限,申请增加了31名相应的非领导职数,较好解决了接收转业干部编制、职务落实难的问题。四是军地合力抓落实。自治区军转办和驻地部队有关部门深入到各区(中)直单位介绍推荐转业干部,逐个抓好安置计划和定职定位的落实。对接收潜力大的单位反复做工作,使其尽量多接收转业干部,自治区司法厅、广播电影电视局等12个厅(局)超额完成了接收安置任务。
与以往相比,2004年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数量大,全省有7500多名军队干部转业,比去年翻了一番还多;二是师团职转业干部比例高,约占总数的1/5,三是去向集中,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四市接收转业干部数占全省的60%,安置难度很大,供需矛盾突出。
山东省省委、省政府对做好今年及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的军转安置工作极为重视。省委书记张高丽、省长韩寓群专门致信全省军转安置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发扬优良传统,切实把这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林廷生强调指出,针对严峻的安置形势,为圆满完成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的军转安置任务,主要采取以下五个方面措施:
一是切实加强对军转安置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军转安置工作摆到突出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双拥”工作总体规划。作为创建“双拥模范城”和“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立军转安置工作领导责任制,形成“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配合,军地协调,上下衔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加大指令性计划安置力度。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和效益好的企业,都要积极接收军队转业干部,党政机关要带头接收军转干部,尤其是新建单位、有增人计划的部门和单位必须首先接收转业干部;对进党政机关的军转干部。按规定增加编制,已满编的事业单位接收军队转业干部,相应增加编制和工资总额。对安排到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干部,可不受接收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职数的限制,参照其军队职务等级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同时进一步拓宽安置渠道,鼓励转业干部到企业、基层和一线工作。
三是切实把师团职干部安置好、使用好。继续采取“预留位置、先进后出、带编分配、增加职数”等措施和办法,抓好师团职转业干部的安置工作。2004年中央按规定增加的25%行政编制,优先用于安置师团职转业干部。对担任师级领导职务或团级领导职务满3年的,一般应安排相应的领导职务。把师团职转业干部纳入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建设规划。对志愿到企业、基层和一线工作的师、团职转业干部,可安排相应的实职。各地、各部门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厅(局)、处级领导干部时,鼓励符合条件的军转干部参加竞争。
四是积极推进转业干部自主择业。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更多的转业干部选择自主择业的路子。加强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自主择业转业干部管理服务网络,配备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工作力量,在退役金发放、培训、协助就业等方面,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容。自主择业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同时注意抓好教育引导,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
五是认真做好省直驻济单位接收转业干部工作。做好省直单位接收军转干部工作,对全省安置工作起着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针对济南市接收安置任务重、压力大的实际情况,2004年省直单位适当增加了接收转业干部的数额。对这些转业干部,按照“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考试考核、双向选择的办法进行了安置。
以“双拥”传统激发动力
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
“陕西是双拥工作的发祥地。在这片广袤古朴的三秦大地上,培育形成的‘拥政爱民,拥军优属’优良传统,是我党我军和我国人民赢得国家解放、民族独立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特有的政治优势。”王振西政委说,“长期以来,陕西省军区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发扬‘双拥’优良传统,妥善接收安置军转干部,作为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作为新时期弘扬延安精神,再创‘拥军优属’新局面的重要举措,坚持摆上位置、常抓不懈,近十年来,接收、安置进陕军队转业干部达26700多名,为促进全省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王政委分析认为,陕西是兵员大省,也是全国接收军队转业干部较多的省份之一,每年进陕安置的转业干部数量占到西北五省(区)一半以上。尤其是近年来,面对地方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深化改革,转业干部就业渠道越来越窄,安置难度逐年增大的实际,省军区和省委、省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揽,不断加深对做好新形势下军转干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坚定不移地以“双拥”优良传统激发内在动力,始终做到不论形势怎么变化,齐心协力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决心不动摇,不论难度怎样加大,贯彻落实《暂行规定》的工作力度不减弱,不论矛盾如何突出,千方百计为转业干部排忧解难的光荣传统不丢失。坚持把移交好、安置好军队转业干部作为新时期深化“双拥”工作的实际举措,认真落实国家政策规定,采取预留位置、先进后出、带编分配、适当增加非领导职数和每年选调部分优秀师、团职转业干部充实市、县(区)级领导班子等方法,确保了军队转业干部移交安置工作顺利进行。与此同时,积极适应新的安置形势和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大统筹协调力度,较好地形成了军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密切协作,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运行机制,军地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调查研究,提出年度预分方案,共同实施按绩分配,确保量化打分科学合理,共同组织双向选择,扩展择业范围,共同参与包底分配,确保年度转业干部安置到位,共同跟踪督导,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王政委强调指出做好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军转安置工作,是圆满完成党中央、中央军委精简军队员额重大战略任务的关键所在。对此,省军区作为地方党委的军事部责无旁贷。从陕西情况看,要把军转干部工作真正做扎实、做到位,就必须发扬“拥政爱民、拥军优属”优良传统,不断深化军转安置工作的改革创新,努力在推进新时期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有所作为。
一是要不断深化“双拥”工作宣传教育。紧跟时代发展脉搏,紧贴当地实际,紧随军转安置工作进程,不断赋予“双拥”工作新的内涵,提出新的要求。当前,就是要集中精力广泛深入地抓好以“双热爱”为主题的宣传教育,下大力改进教育方法,拓宽宣传领域,进一步掀起“军爱民、民拥军”的新高潮,着力营造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浓厚社会氛围。
二是要在积极参与建设西部强省中树立军队良好形象。省军区系统要在继续深化“一部一村”扶贫、承建小流域治理工程,积极协调驻军和组织动员民兵、预备役部队发挥自身优势,完成抢险救灾、维稳和应付突发事件等遂行任务的同时,努力探索“双拥”新途径,拓展“双拥”新内容,确立“双拥”新目标,激励广大官兵在投身地方“三个文明”建设、创建西部强省的宏伟事业中建功立业,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地方各级对军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要坚持把安置军转干部纳入“双拥”工作之中。积极协调各级“双拥”领导小组,进一步建立完善军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期间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地方性法规,努力使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政策具体化、制度化,坚持把军转安置工作纳入“双拥”活动之中,作为各地创建“双拥模范市(县)区”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各级“双拥”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定期检查、督导落实,切实做到“双拥”工作与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同频共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四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军转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以开展“双拥”活动为载体,通过军地相互走访、过军事日、召开议军会等多种形式,及时反映部队和军转干部的意见,了解掌握军转工作的进程,着力调解各种矛盾,切实发挥省军区系统在军转工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斷加强军地相互沟通,真正形成上下一条心、军地“一盘棋”,齐心协力抓军转工作的良好局面。
沈阳转业干部教育管理强调“四个到位”
沈阳军区结合传达贯彻全国军转安置工作会议精神,对加强军转干部待安置期间的教育管理问题作了进一步明确,强调要做到“四个到位”:一是思想教育要开展到位。各单位要及时分析和掌握转业干部的思想状况,紧密结合实际,专门安排时间,对转业干部进行一次“服从大局、支持改革、转变观念、严守纪律”为主题的集中教育。并把思想工作贯穿军转安置工作的全过程,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同军区即将开展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结合起来,同学习掌握各项军转安置政策结合起来,同树立和宣传转业干部先进典型结合起来。从而帮助转业干部全面理解中央文件精神,树立大局观念,正确认识并处理个人利益和党的利益的关系,充分体谅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困难,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二是管理制度要落实到位。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为确保转业干部人人都在组织管理之中,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党管干都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支部和党小组的作用,认真组织在部队驻地居住的转业干部定期过党的组织生活,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对于不在部队居住或回家乡联系工作的转业干部,要严格请销假,保持经常联系,随时掌握他们的情况。严格落实承包制度。各单位要继续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逐级签订承包责任书制度,明确责任。承包责任人要经常以进行家访或电话沟通的方式,了解转业复员干部的思想动态。三是奖惩激励要监督到位。对被军区或军级单位评为优秀转业复员干部的,各单位要优先向地方推荐,优先解决家庭困难;凡因表现较差受点名批评或因违纪受到处分的,要通过扣发年度奖励工资等办法进行惩处。四是服务措施要保障到位。各单位要深入开展为转业干部解难题,办实事、送温暖活动,以有关政策为依据。制定解决实际困难的标准,对转业干部的待遇实行内容、标准及落实结果“三公开”。随时接受转业干部的监督,坚持杜绝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确保转业干部顺利离队。
广西区(中)直单位率先完成军转安置任务
截止到9月下旬,广西区(中)直单位接收安置215名转业干部,其中38名团职转业干部全部安排相应职务,率先完成了今年的军转安置任务,安置进度和安置质量均走在全区前列。
2004年广西接收1996名转业干部,是去年的两倍,安置任务重、压力大。为确保部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开局之年军转安置任务的圆满完成,自治区以抓好区(中)直单位军转工作落实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区(中)直单位军转安置主渠道的作用,促进了全区军转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提出硬性要求。自治区提出区(中)直单位要自觉做到讲政治、顾大局,带头接收军转干部,为各市做出表率;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军转干部,对不完成军转安置任务的单位,要追究领导责任。二是搞好调查摸底。从年初开始,自治区军转安置小组对各单位的编制使用、人才需求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摸清各单位接收军转干部的潜力,为合理下达安置计划打下良好基础。三是明确政策规定。自治区制定下发《关于做好2004~2006年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期间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接收安置师、团职军队转业干部增加非领导职数的办法》,明确区(中)直单位编制尚未满或有增员计划和自然减员缺编的,应首先从军队转业干部中补充,年度增加的行政编制30%以上用于接收安置转业干部。对于师团职转业干部的安置,继续采取空出的领导职位、先进后出、带编分配等办法,对于接收师团职转业干部多的单位,按干部管理权限,申请增加了31名相应的非领导职数,较好解决了接收转业干部编制、职务落实难的问题。四是军地合力抓落实。自治区军转办和驻地部队有关部门深入到各区(中)直单位介绍推荐转业干部,逐个抓好安置计划和定职定位的落实。对接收潜力大的单位反复做工作,使其尽量多接收转业干部,自治区司法厅、广播电影电视局等12个厅(局)超额完成了接收安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