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qi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检验患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患的T 淋巴细胞亚群,从而了解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改变。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SPA红细胞花环直接法[1]检验3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及选择正常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将两组的外周血抗凝血CD+3,CD+4,CD+8,以及CD+4/CD+8等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结果。结果:将恶性肿瘤组与对照组的CD+3,CD+4,CD+8,以及CD+4/CD+8相比,可以看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组的CD+8细胞阳性率增高,而CD+3,CD+4细胞阳性率以及CD+4/CD+8的比值降低,通过SPASS系统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患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病患,其细胞免疫功能是受抑制的。
  关键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免疫功能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133【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088-02
  近年来,由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该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不是单一因素影响的,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诸多因素中,人们一直希望将自身免疫功能的情况与恶性肿瘤的关系进行明确的阐明,其中引起大家尤其关注的是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变化。本研究是为了检验患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患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变化,选取了我院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36例以及健康正常献血者30例作为对照,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细胞亚群,反映出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改变。
  1研究对象和检测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36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其中21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这些患者中胃癌15例,食道癌12例,肝癌9例,所选患者都是通过相关组织病理学检查后得到确诊者,年龄分布在40-71之间,平均为55.5岁,而30例健康对照组都是健康的献血者,年龄分布在20-47之间,平均为33.5岁。
  1.2检测方法。①首先应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抗凝血2ml,为了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或者混合白细胞我们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等方法,用单克隆抗体SPA红细胞花环直接法新方法检验T淋巴细胞亚群,并分别算出淋巴细胞各细胞的阳性率。②然后取20%新生小牛血清的无钙、镁Hank’S 液悬浮的淋巴细胞悬液25μL加等量致敏红细胞试剂混匀,在18-28°C下放置10min,以300rpm转速离心5min后,在4°C静置30min。③用带吸头的移液器25μL容积吹吸混合悬液15次;取10μL混合悬液按血片法推制面积8-10cm2的细胞涂片,自然干燥后用改良姬姆萨染色法染色,高倍镜计数;④判定方法:淋巴细胞周围黏附有3个以上红细胞即为花环阳性细胞,未黏附红细胞者为阴性细胞,黏附1-2个红细胞者除掉不计;计数时,选取细胞涂片从头至尾的2/6-4/6之间的至少2区区域共计数200个细胞,算出花环形成细胞的百分率。[1]
  1.3统计处理分析。所得到的数据均是用SPASS软件进行处理的,主要是通过t检验进行分析,用0.05作为检验标准。
  2结果
  36例肿瘤组与30例正常组相比:肿瘤组的CD+3、CD+4细胞阳性率与CD+4/CD+8的比值均降低,但是CD+8细胞阳性率明显有所升高,得到的结果P<0.05,有统计意义,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肿瘤组与正常组T细胞亚群的结果比较
  检测指标肿瘤组正常组N=36N=30PCD+3(%)64.2469.470.02CD+4(%)33.5246.230.01CD+8(%)38.1232.860.01CD+4/CD+80.941.430.013讨论
  用来评估恶性肿瘤以及其他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功能的一种较为有效方法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变化,因为在免疫应答中T细胞亚群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它属于身体中一种重要效应细胞,所以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以使自身的免疫状态较为明显的反映出来,对于临床上诊治恶性肿瘤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已有研究证明,能够反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的较为敏感的指标是T细胞亚群中CD+4/CD+8的比值,如果CD+4/CD+8比值下降,甚至发生倒置,那么则会被认为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变程度关系到CD+4水平,CD+4/CD+8比值。本次研究所选的患者为经相关检查已经确诊的我院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患者,所检测的T细胞亚群统计结果的阳性率均为平均值,最后从结果上可以看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CD+3、CD+4细胞阳性率、CD+4/CD+8的比值相比正常人明显较低,而CD+8细胞阳性率又明显比正常人升高,统计结果他们的P值均小于0.05,所以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D+4/CD+8比值较正常人偏低显著,反映了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而其自身的细胞免疫功能则明显受到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减少,则说明其辅助功能也在降低,主要表现在CD+4细胞值降低,这说明自身免疫处在负调节状态,降低了它的识别和杀伤突变细胞的能力,使得异变的肿瘤细胞基本不受影响的生长、侵袭和转移。在肿瘤早期还没有累及其它的系统时,机体可以适当的减少CD+8细胞,从而使机体对于肿瘤细胞有一定的免疫能力,但是如果肿瘤细胞侵袭到其它系统,两者相互接触从而使CD+8细胞的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就使得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地下降。另外,还有相关报道称,晚期的CD+8比值的增长,与早期CD+4分泌的转移生长因子有关,因其可促使CD+8细胞的T淋巴细胞增殖的增殖。[2]
  本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在于研究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T细胞亚群的异常分布,对与诊断治疗该病,以及该病的发展与预后有着临床指导意义,同时对治疗疗效的判定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说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可以从改善细胞免疫功能的角度来控制该病的发展。参考文献
  [1]姚伯程.单克隆抗体SPA红细胞花环法检验淋巴细胞亚群的方法[P].发明专利号:ZL 200710018523.9,2007-08-01
  [2]姚伯程,田文斌,赵晓玲,田淑琴,魏敏.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分析及其临床意义[J].甘肃医药,2011(05):259-261
  [3]邢爱民,孙玉凤,陈玉凤.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肿瘤学杂志,2004,10(03):173-174
  
其他文献
摘要:格列酮类药物(glitazones)在临床上又被称作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hiazo-lidinediones,即TZD),该类药物能够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通过了解其发展可知,格列酮类药物刚刚面世时,主要药物类型为曲格列酮(troglitazone),该药物在临床使用中被检测出对患者的肝产生严重副作用,因此停止推广;此后还有罗格列酮等药物分别上市。格列酮类药物在有效治疗患者的同时,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使用手辅助腹腔镜技术以及传统开腹技术在乙状结肠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围手术期疗效。方法:分析2011年6月到2013年1月期间的120例于我院施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辅助腔镜(HALS组)65例,开腹组55例,对两组手术的安全性及围手术期疗效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选用HLAS治疗的患者,手术均成功,与开腹组相比,手术时间、切缘与肿瘤距离及清扫淋巴结的数目之间差异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不孕不育临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98例因输卵管堵塞而导致的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9例。观察组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输卵管通液治疗,术后观察比较两组输卵管通畅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怀孕率。结果:在输卵管通畅率和怀孕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提高职业体检中肺功能检测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间于我院参加职业体检的健康人46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学历等个人情况给予不同的心理干预,对操作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提高肺功能检测的成功率。结果: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心理干预以及对操作方法适当的调整后,观察组肺功能的检测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应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鼻饲法对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腹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神经外科收治105例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肠内营养泵持续恒温匀速泵入肠内营养液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鼻饲法,即用注射器将营养液经胃管注入胃或肠内的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腹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鼻饲法使用肠内营养泵泵入营养液明显降低了早期肠
期刊
摘要:目的:糖尿病与牙周病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大量的临床和动物实验,分析两者分别对身体构成的损害,探求两者关系。结果:糖尿病与牙周病之间存在共同危险因素,且互为高危因素。  关键词:糖尿病牙周病高危因素口腔改变预防注意事项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134【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0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镍钛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5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在经过6个月的治疗后,对患者进行复查,结果全部患者骨折愈合,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镍钛合金髌骨爪对髌骨骨折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髌骨骨折镍钛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手术  Doi:10.3969
期刊
摘要:目的:为提高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5例早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5例患者中,致密动脉症20例,脑组织低密度症17例,灰白质交界不清16例。后经临床诊断证实。结论:早期脑梗死患者CT表现各有特点,掌握早期CT表现,有利于早期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脑梗死CT早期诊断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147【中图分
期刊
摘要:目的:考察并分析当前妇科急腹症在临床上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案,从而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进行了妇科急腹症手术。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治疗方案以及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过我院诊断治疗后,20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达到100%,无1例死亡。结论:在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上,并不能单纯的依靠单项检查结果,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利用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踝关节后、外侧入路显露外、后踝骨折,应用内固定方法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4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经踝关节后、外侧入路,显露固定外、后踝骨折。采用Baird-Jackson的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踝关节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8至24个月,平均16个月,无切口感染及皮肤软组织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于6个月内实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