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正义到生态正义r——戴维·佩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探析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于以往地球上的任何一种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生态危机由人类自身活动和生产引发,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所有国家必须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戴维·佩珀不仅关注到生态危机的本源,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的逻辑,还提出了从深生态到社会正义的一系列新问题.戴维·佩珀虽然是地质学家,但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中,他对各类生态思想进行反思和分析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探析,将生态实践导向生态政治、生态治理,从而构建一种新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在戴维·佩珀的生态理论中,环境问题不再是单纯的生态问题,而是一种社会问题的延伸,因此要实现生态正义就无法绕开社会正义,或者说实现社会正义就是实现生态正义的前提,生态学与社会正义的关系不应被颠倒,在争取自然权利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人类权利.同时,以人为本的生态观也更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旨,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相一致的科学生态观.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时期,必须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结合历史与现实经验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其他文献
文章将雾霾污染卫星遥感数据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结合,采用网络自相关和空间重力模型等方法,实证揭示了雾霾污染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口迁移存在明显的网络自相关效应,迁出地之间的空间集聚最为明显.(2)雾霾污染对人口迁入和人口迁出均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雾霾污染每提高1%致使人口迁出和人口迁入分别下降0.297%和0.355%;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等因素是人口迁移中最显著拉力,高校生数量和气候等因素为人口迁移中最显著推力.(3)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表明,雾霾污染对人口迁入和人口迁出均表现为显著的负向
毒性本草一直是中医药学界内外十分关注的一个主题,也是长期存在争议的一个中医药话题,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通过研究可以了解中药毒性与中毒的认识历史、概念内涵、机制原理、临床运用、毒副作用以及解毒方法.应当从文献、临床、实验、调查等方面开展广泛研究,利用文献整理、数据挖掘、对比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中药的识毒、用毒、控毒、解毒等,以便对中药毒性与有毒中药有更加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从而为科学对待中药毒性、正确使用有毒中药奠定理论基础.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时代,诸侯不能制作自己的礼乐,但可以有条件地使用.天子礼乐制作的顺序原则是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所以礼成一般在乐之后.仪式上运用礼乐时乐与歌舞并不要求同题对应,歌唱和舞蹈也不必同题一致,但要构成的礼乐形态必须符合王道的要求.这样,礼乐就有原礼乐与使用礼乐的区别.原礼乐本身根据要求也可以作出适当调整,但名称不变,如武王、周公翦商后制作的《大武》乐,原有殷商的音乐成分,在洛邑告成的时候制作礼乐《大武》,七成中去掉了不适宜宗庙的部分,将后面三成修订为安民、和众、丰财,而名称仍然叫《大武》乐.所以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围绕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具有科学体系、内涵丰富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深化和发展,为我国更好地应对老龄化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南和思想源泉.
务工型老年流动人口是一个兼具独特性与复杂性的流动人口群体.虽然务工型老年流动人口的诸多特征看似介于非务工型老年流动人口与务工型中年流动人口之间,但是,本文利用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通过健康状态与在业状况对定居意愿影响模式的分析与比较发现,生命周期及代际支持理论对务工型老年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适用性远高于市场回报理论的解释,务工型老年流动人口突出具备的是老年人特征,追求家庭养老支持是他们考虑定居意愿的重要依据,他们原本所具有的务工者特征并不突出.家庭迁居水平、流入地定居条件对解释务工型老年流动人
生活垃圾快速增长是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与挑战,垃圾填埋场等末端处置设施从选址建设直至运营封场,一直伴随着有关邻避现象和环境正义的争论.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的生活垃圾分类实践进一步将生活垃圾相关议题从末端设施影响拓展至居民源头分类,各环节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权利和义务界定成为学界和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本文辨析了环境正义的内涵,剖析环境权利和环境义务在垃圾管理各环节和各责任主体间的相互联系,基于“权利-义务”相统一视角探讨生活垃圾管理的全过程,对其中各环节及关键因素进行识别,提出了城市生
所谓帝国主义,是指核心或半外围国家以追求不平等力量为动力,支配其他国家(如外围国家)贸易、投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体系.近年来,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对全球生态危机强度的关注.生态帝国主义是依据帝国主义的主导体系,把社会生态负担从某些地区转移到更边缘的地区,以满足核心或半外围国家生物物理和代谢需求的行为或表现.自然的新自由化作为一种广泛的全球趋势创造了生态帝国主义扩张所必需的政治-社会-经济体制,同时也加快了非洲资源的新争夺进程,成为获取外围国家资源进行资本扩张的新阶段.基于此,科学地运用马克思与列宁
汪瑞霞教授的大著《从乡愁到乡建:江南村镇的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最近在商务印书馆梓印行世.迩来平居多暇,将全书拜读一过,获教良多,也颇多感慨,聊书数语,以志收益.rn据我所知,汪教授致力于江南水乡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已经有十数个年头了,她十年磨一剑.为了打造既有传统文化特色,又有现代居住便利环境的江南文化村镇,十年来,每一个节假日,她都奔走在考察调研的旅途中.
期刊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2014—2015),从家庭结构与家庭资源双重视角考察了父母离婚对未成年子女教育的影响及其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父母离婚对未成年子女教育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家庭结构缺损和资源被剥夺是影响未成年子女教育的重要中介机制.从家庭结构看,“母亲缺位”和“双亲缺位”对子女教育的负面影响远大于“父亲缺位”;从家庭资源看,离婚导致了家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不同程度的受损,进而影响子女教育,其中家庭社会资本除了对子女教育有直接中介效应外,还对家庭文化资本产生调节作用,影响文化资本的代际传递效
自然存在于特定时空,自然书写因此被烙印上地域色彩,“地域”成为一种解读路径.人文地理学的“地方”理论强调地方体验的主观性和人地关系的复杂性,为重新观照文学作品的地域性提供方法.由此出发考察刘亮程的散文,从《一个人的村庄》到《在新疆》,从大漠深处的村庄黄沙梁到整片新疆大地,刘亮程的创作始终植根于特定的地理空间.生长于黄沙梁时,刘亮程处于地方内部,而当他走出此地,作为异乡人面对新疆的其他地方时,带着融入的渴望却感到旁观的隔膜.人地关系的变化牵动着刘亮程认知新疆大地时情感和思想的变化,最终促成刘亮程自然书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