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激光雷达动态障碍物检测与跟踪过程中聚类适应性差、实时性低和跟踪准确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的密度聚类算法和多特征数据关联方法,分别用于检测和跟踪. 首先,对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进行路沿检测、感兴趣区域提取和地面分割等预处理,去除无关点云;然后,基于自适应的密度聚类算法对非地面的点云进行聚类,完成障碍物点云检测;最后,利用加权多特征数据关联算法结合卡尔曼滤波器实现对动态障碍物跟踪. 通过实验表明:本算法能够根据10 Hz的激光雷达数据实现对障碍物准确、稳定的检测和跟踪,且聚类时间缩短32%.
【机 构】
: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激光雷达动态障碍物检测与跟踪过程中聚类适应性差、实时性低和跟踪准确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的密度聚类算法和多特征数据关联方法,分别用于检测和跟踪. 首先,对激光雷达采集的点云进行路沿检测、感兴趣区域提取和地面分割等预处理,去除无关点云;然后,基于自适应的密度聚类算法对非地面的点云进行聚类,完成障碍物点云检测;最后,利用加权多特征数据关联算法结合卡尔曼滤波器实现对动态障碍物跟踪. 通过实验表明:本算法能够根据10 Hz的激光雷达数据实现对障碍物准确、稳定的检测和跟踪,且聚类时间缩短32%.
其他文献
直线拟合在曲线拟合研究及工程实践中受到广泛关注,常用的普通最小二乘和正交最小二乘忽略了坐标分量误差相关性的存在. 基于此,首先论证了在铁路线路整正中全站仪测量坐标点的纵横坐标间存在误差相关性,同时线路中直线的拟合受到相邻线元的约束;然后,基于极大似然估计及拉格朗日条件极值原理,推导出了顾及约束和坐标分量误差相关性的直线拟合通用模型,并给出了高斯-牛顿迭代算法搜索最优解;最后,采用了实测的数据进行了验证及测试. 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任何误差分布情况下考虑约束估计直线参数及其精度;考虑坐标相关误差时,参数
为提升协同式自适应巡航(cooperative adaptive cruise control,CACC)系统在由自动网联汽车(connected automated vehicle,CAV)和人工驾驶汽车(manual vehicle,MV)构成的混行交通流下的驾乘舒适性,提出考虑驾乘舒适性的双层控制策略(dual-layer control strategy considering ride comfort,RC-DCS). 上层控制器从宏观角度出发,采用两状态空间模型调整跟车间距及车速,并利用代价函
为全面掌握高速动车组用ER8C和ER8车轮服役性能,使用OBLFQSN750型电火花直读光谱仪等设备分别实测了新旧车轮材料的化学成分、常规力学性能、疲劳特性、冲击性能及韧脆转变温度、断裂韧性、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和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等,并进行了金相组织观测,综合评价分析了两种材质车轮服役性能. 结果表明:1) ER8C材质车轮比ER8材质车轮中Si含量高2.74倍,Mn含量高1.29倍,Cr+Mo+Ni总含量低45%,C含量略低,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提高5%,疲劳强度提高15%. 2) 车轮显微组织为珠光体+
针对水电站高压输水管道和隧道等封闭的工业场景人工检修方法效率低下,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采用无人机进行巡检的解决方案.由于此类封闭空间存在GPS信号受到屏蔽或者不强的问题,无人机无法利用GPS进行定位,提出了采用双二维激光雷达对无人机进行定位的方法,利用水平放置的激光雷达,采用Hector SLAM算法估计水平位置,并且通过竖直放置的激光雷达对高度方向的信息进行感知,从而获取无人机在隧道中的三维位姿信息.此外,通过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提出了解算隧道中轴线的方法,结合无人机的位置控制策略实现了无人机沿隧道中
从工业设计视角对城市轨道列车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列车的安全性、舒适宜人性、美学和文化特性,使其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首先,结合相关标准,阐述了我国6类城市轨道列车的主要外形特征;然后,概括提出了城市轨道列车端车和中车车体造型设计、车体涂装设计时应重点考虑的共性约束因素和关键参数取值范围,总结给出了城市轨道列车外观设计的相关要点;接着,围绕司机室驾驶界面和客室旅客界面,对我国城市轨道列车车内环境设计研究进行了综述,明确了这两大界面设计各自研究的现状及侧重点;最后,对我国城市轨道列车工业设计领域的
为了研究抗蛇行减振器参数匹配规律以兼顾不同轮轨接触状态下高速列车横向稳定性,针对国内运行典型结构参数的高速列车,建立车辆横向动力学简化模型,分别考虑到高、低锥度两种轮轨接触状态下车辆的横向稳定性,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对抗蛇行减振器刚度和阻尼值进行多参数优化,并分析最优抗蛇行减振器参数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优化的抗蛇行减振器阻尼值主要取决于车辆二系横向阻尼,得出了两类阻尼值的抗蛇行减振器选配类型,即当二系横向阻尼较小时,转向架单侧需匹配较小阻尼值600~1000 kN?s?m?1,或当二系横向阻尼较大时,匹
针对空间目标探测大口径宽带毫米波相控阵雷达设计面临瞬时带宽和天线口径之间的相互制约问题,研究了采用中心频率跳变的瞬时窄带信号通过信号处理合成宽带的Ka频段步进频率雷达体制,合成带宽达到5GHz.并基于转台模型进行了空间目标ISAR成像的仿真验证,结果显示成像分辨率达到了厘米级.
为了认识刚性接触网系统接触线和受电弓滑板异常摩耗的机理、提高刚性接触网系统摩擦元件的使用寿命,根据地铁刚性接触网系统的工作条件,使用环-块式载流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刚性接触网系统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电流为0、400 A (DC),滑动速度为60 km/h,接触法向力为30 N,滑动距离为900 km.在试验过程中测量了弓网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滑板磨损量、滑板温度、电弧电流和电压等参数,计算了滑板的磨损率和电弧能量.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得到的滑板磨损率与实际地铁线路刚性接触网滑板的磨损率接
针对电液伺服系统存在动态响应速度慢、结构复杂、可靠性差、使用维护困难等缺点,研究了采用直流电机进行电动舵机设计的改进方案,提出了一种以大功率无刷直流电机为控制对象的舵机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了电流、速度、位置三闭环反馈控制设计,具有输出力矩大、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使用寿命长和可维护性好等优点.推导建立了舵机控制系统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工程经验的PID控制器设计方法,完成了三闭环调节器结构和控制参数选择,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电动舵机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验证.
随着航空推进技术的发展,串联混合动力推进系统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涡轴发动机作为其中重要的动力来源,有必要对其进行仿真建模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在此背景下,基于Simulink/T-MATS平台,利用部件级建模原理搭建了一个轴功率为5 kW的微型涡轴发动机动态仿真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串级PID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设计要求,控制器的控制效果和抗干扰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