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凡志:一生情寄山水画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chol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抗美援朝时他曾经历上甘岭的枪林弹雨,他是位儒雅的长者,退休之后,棋琴书画,快意人生;他有一个温暖的家,儿孙绕膝,其乐融融;他一生情寄山水画,与奥运难舍情缘,创作迎奥运巨幅山水长卷,举世罕见。
  他叫刘凡志,1928年生于四川资中县,曾是一名老军人,如今退休在家,他的长兄刘凡举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得意弟子,从小受长兄艺术的熏染,立志当画家,1949年考进南虹艺专。朝鲜战争爆发,他投笔从戎,1950年10月赴朝作战。停战后回国,到部队速成中学任教,1958年9月转业,在孝南区毛陈镇九中和老屋中学任教。
  他对画画情有独钟,坚持每天作一幅小画,两天画一张大画,白天工作忙,晚上也要补上。在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苦苦地探索和执著地追求,从小学到美专画画,参军后在部队任文化教员、当教师和监督劳改坚持画画,在“文革”中他受批斗达100多次,仍然不改初衷,坚持画画。
  他说:“绘画是我生命中的需要,每次受批斗后,就以作画消除烦恼和苦闷,小斗画小画,大斗画大画。有次在区大礼堂被斗争后,思绪如潮,委屈万端,夜不能寐,铺开四尺整宣纸,画了一个晚上。上书:‘惊涛裂岸’四字,看着那苍荟林木、巍巍群山,澎湃江水,心胸豁然开朗,忧郁的心绪荡然无存,一股美感油然而生,精神为之一振。“乐观心态总占上风,除主观受益外,还能创造客观效益。”刘凡志说:“画画好处多,可以表达思想,自我欣赏,陶冶情操,享受艺术美。”他喜欢到户外去写生。他说:“以大自然为师,既能摆脱外来干扰,又能拓宽胸怀,提高技艺。寄情于山水之间,再现于笔端之下。每作完一幅画,感到胜利的喜悦。”
  如今81岁的刘凡志,从小就酷爱体育运动,在上学期间便是各级学校校队篮球队员。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是15军“战勇”篮球队队员,转业到地方,任各校文、体、美教师。由于他长期坚持体育运动,身体十分健康,健步如飞,每每检查身体,医生总说他是“健康老人”。
  2000年申奥成功的消息像一声春雷,震憾了华夏儿女的心,不但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而且一跃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形势喜人,催人奋进。他高兴得不能自已,夜不能寐,立下愚公移山志,计划用六七年的时间,创作一幅能争取入选吉尼斯的山水画长卷,记录下这时代的最强音。作画前,他写了一幅对联:“迎奥运,苍龙日暮还行雨;逢盛世,老树根深更著花。”
  经过六年半的时间,创作出纵0.48米,横208.88米的山水长卷。他在长卷后面的创意感受中写到: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神州大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景点与日俱增,故名《华夏山河万景图》。用传统的文人山水画画法写意,重在反璞归真,体现山河的自然美。人物建筑等小景的描绘亦从古意,反映我们祖先天人合一的精神面貌。这幅画在构图上四季更替,景色各异。综观全局,呈大气磅礴之势;细品局部,显清晰秀雅之美。千山万水中,但见鱼帆击浪飞雁穿云;田垄阡陌间,时有耕夫荷锄,牧童横笛;亭台水榭边,频来游人赏景,墨客呤诗。
  这是时代的产物,当他凝神笔端,抒发胸意时,没有酷暑严寒和饥饿的威胁,也无烦恼牵挂和疾病缠身,宁静安详,心旷神怡,不知老之将至,他觉得越画越年轻。
其他文献
文殊通过“六妙”智慧与空相应、与真相冥、与外相通、与内相融、与人相和、与物相谐, 从而大而化之、圆而通之、等而齐之、和而谐之,进而获得超越之意、和谐之理、圆融之境、
佛教融入社會之中,共同地為大眾之利益而奮鬥。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為承擔社會之責任而不斷努 力。佛教慈悲喜捨之精神,不只是宗教弘法與福利救濟而已,還要積極地參與社會事情,維持
本文从前提、内涵、实质、外延四个方面论述佛教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指出明心 见性——构造内心世界的宁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众生平等——建立人际关系的融洽是构建
黎姿,TVB当红花旦之一。出演过多部电视剧,曾在电影《古惑仔》中有过上佳的演出。  让人为之痴迷的除了她的演技,还有她优雅的气质与保养完美的肌肤。从出道开始,她的身边就不乏绯闻,她也是香港众多豪门子弟追求的对象之一。  2003年,黎姿趁拍戏的间隙到伦敦度假。在那里,好友为她介绍了一个新朋友——马廷强。这是个40多岁的男人,看上去很沧桑,也很憨厚,为人木讷,不善于交流。他的一条腿有残疾,活动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