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探针技术用于肝癌、乳腺癌的分子靶向诊断研究

来源 :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y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大疾病,分子靶向诊断与治疗在肿瘤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课题组重点应用量子点标记探针技术对人肝癌自发性肺转移裸小鼠模型进行了体内外分子靶向诊断研究,用AFP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用疏基乙酸修饰的水溶性CdSe/ZnS核壳型QDS与相应二抗结合制备成QDs-IgG探针,实现了对体外培养高表达甲胎蛋白的人肝癌细胞株HCCLM6的免疫荧光成像,进而又实现了实时、动态分子靶向体内诊断技术研究。
其他文献
细胞电融合芯片技术是最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细胞融合方法,它可以广泛用于遗传学、动植物远缘杂交育种、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医药、食品以及农业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
电致化学发光(ECL)由电化学反应直接或间接引发,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易实现实时化和集成化、可进行原位检测的优点,为生命科学进入到分子水平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方法。脱氧核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技术对染砷后Chang肝细胞中的砷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通过参考文献及相关实验推测出两种未知砷代谢产物,并采用标准合成
实现吸附于植物叶片表面多环芳烃(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的现场原位测定,是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本实验利用激光诱导纳秒时间分辨荧光(Laser—inducednanose
表面增强红外光谱可以在单分子水平上原位监测界面吸附分子的振动变化,提供定向和构象的信息,因而备受关注。本文简单介绍了表面增强红外光谱产生、增强机制、基底制备方法、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PEO-PPO-PEO))为模板,在强酸性(1.6 mol/L HCl)条件下,水热合成了棒状二维六方有序介孔材料SBA-15。粒径棒长约1~1.5μm,直径
自行设计组装了微流控芯片安培检测系统,以自制的碳纤维微米电极、碳纤维纳米电极、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碳纤维微米电极以及碳纤维微盘电极等4种电极为检测器,采用柱末检测的
我国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同时还存在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的水体污染,长期以来对各类生物包括人类产生严重影响,是当代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毒性”作为一项综
建立了分析肝癌患者血浆中低丰度差异蛋白的新的多维色谱串联质谱方法。以5例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浆为研究对象,选用免疫亲和色谱Agilent MARS Spin Cartridge去除血浆中6种主要
利用自行研制的纳升级微量取样器,建立了在无需样品预处理的前提下,对纳升级的市售果汁中痕量残留农药乐果进行快速分析的表面解吸常压化学电离质谱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