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掌印之谜

来源 :初中生学习·博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09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三丰号玄玄子,是元、明两代著名道士,其晚年钟情于齐云山。齐云山,道教名山,不过500米高,但方圆却有110公里,山峦重叠,云雾笼罩,颇有仙家韵味。明永乐十至十五年(公元1412年~1417年),齐云山道教香火确实已很兴旺,6年间,张三丰频繁往来于武当山、齐云山之间,成为两名山间的传道使者。一时间,“玄帝香火,日在武当夜在齐云”成为现实中的神话。
  后来,张三丰羽化在齐云山洞天福地祠,人们将其坐于大缸内,葬在祠后三元岩洞穴,因其被皇家世称为“真人”“真仙”“真君”,故立碑曰“真身内藏”。据传在羽化之前,他还在岩壁上留下了掌印,也似乎印证着一代宗师的神话。这组“掌印”位于明代修建的小壶天石坊景点内,石坊门呈葫芦形,里面是一个长20米、宽3.3米、高2.5米的石窟,石窟的另一侧是悬崖,这里便是传说中张三丰飞天成仙的地方。石窟内还供奉有道教神仙雕塑,多年来,游客上香,已经将石窟的一部分顶面熏黑了,“掌印”就在这顶面之上。
  细细看来,这些“掌印”确实像极了人的手掌,不仅大小相仿,而且不止一个,更让人赞叹的是,有些能清晰地看到五指,且“手指”张开角度也不像自然风化偶然形成的,最绝的是,有些甚至能够清晰地看到指甲的痕迹。可是,如果不是自然侵蚀偶然形成的图形,道士真的有能力在石头上留下掌印吗?如果是巨力冲击岩石,其结果应该是将岩石击碎,而非留下掌印才对。而且最大的问题是,这些“掌印”并非是凹进去的,而是凸出来的浮雕状。这些神奇的掌印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
  初解“掌印”之谜■
  由于齐云山是特殊的丹霞地貌,裸露的红色岩石是绝好的地质学研究样本,所以这里早早就吸引了地质学家的注意,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这些“掌印”才被地质学家关注。1993年秋季,偶然到达的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生尤海鲁、吕君昌等对小壶天的“掌印”深感好奇,并且和同事们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可能是某种古生物留下的脚印化石,甚至很可能是恐龙足迹化石。
  所谓的足迹化石也是化石的一种,它是动物在湿润或柔软的地面踩踏后遗留的脚印,然后经过亿万年的地质变迁,泥土变成了石头,也就保留下了当时的足迹。我们通过足迹化石可以推断当年生物的习性,比如它们走路的姿态、步幅,甚至可以根据现存动物的情况推断其前进的速度,也可以根据脚印之间的关系推断其是否结伴而行等等。不过,要形成足迹化石,需要极稳定的地质条件,丹霞地貌虽然适合保存化石,但安徽发现的恐龙化石太少了,齐云山也没有化石出土的先例,这一推断靠谱不?
  1995年,高级工程师余心起来到小壶天,才终于惊喜地肯定了恐龙足迹化石的推断,并且在这里进一步找到了一条恐龙拖曳尾巴的尾迹。当年的安徽省地质学会秘书长刘载聪曾评价道:“齐云山小壶天景点清晰完好可辨认的恐龙足迹就达20个之多,并有恐龙尾迹一处,实为珍贵。”但是,小壶天恐龙遗迹的研究并不全面,余心起等学者的论文只是简单的描述。尽管后来还有一些其他学者到访,但仍没有形成最终报告。
  再探齐云山“掌印”■
  2011年7月,邢立达应齐云山管委会的邀请,重新调查了此处的恐龙足迹,并做了详细测量;次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的博士生何情和胡建对这里的恐龙足迹再次进行了测量;之后,团队整合了来自各个方面的专家,终于在2014年形成最终研究成果并发表。
  这些足迹形成于白垩纪的晚期,包括了三种不同形态的兽脚类足迹约60个。兽脚类是恐龙家族中的掠食者,它们繁荣了大约1.6亿年的时间,演化出极多的种类,包括体长如鸽子大的物种到迄今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霸王龙。但是,一个化石点的肉食恐龙足迹一般在1~2种左右,这种丰富的组合并不多见。邢立达等估计,这三种恐龙的体长大约分别是1.4~3.2米、1.9~2.2米、1.0~2.1米。其中一类足迹非常特殊,有着壮硕的趾头,以及较短的单步,从足迹形态判断,这种足迹的主人是一种小型的、具有强壮足部的肉食龙。它属于新的足迹形态,被命名为张三丰副强壮足迹(Paracorpulentapus zhangsanfengi),其名称既指出其形态特征,也为纪念这位颇有关联的道教名家。
  更有趣的是,在这组足迹中,我们找到了一个“五指”的足迹,从足迹学上看,兽脚类足迹一般为三趾,但是这里有两个脚印重叠在了一起,让人产生了五指掌印的错觉,很可能因此才有了这样的传说。
  至于为什么足迹会跑到人头顶上,那完全是地质变迁的结果,而且足迹在形成化石的过程中被填充了石质,而形成足迹的底部泥层被风化、剥落,露出了填充物,才使得这些足印凸了出来。这好比是打蛋糕的过程,移去模具,蛋糕就露了出来。
  从中国的脊椎动物群组合来看,晚白垩世的恐龙动物群以植食性的鸭嘴龙类和巨龙类组合为代表,其中兽脚类的化石较为稀少,中国东部的发现几乎为空白。齐云山地区多样化的兽脚类足迹组合的发现则表明,该地区有丰富的中小型兽脚类恐龙动物群,在持续数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的时间里,中小型的兽脚类恐龙持续繁荣。这些中小型兽脚类与植食性的肿头龙类、蜥脚类恐龙一道,组成了一个新的动物组合,大大丰富了晚白垩世中国东部的古脊椎动物群。这也是恐龙足迹学研究的意义之一 ——快速、有效地复原出恐龙化石稀少地区的动物群样貌。
其他文献
所谓应激,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难题,在困难面前会感到压力,这就是心理应激,简单地说,可以把心理应激理解为压力或刺激。应激产生于“生活事件”。“生活事件”也可
有人以“心理感冒”来形容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这点出了在企业组织中广泛存在的,也是员工在不知不觉中就很容易染上的疾病。国外研究发现,“压力”是导致“心理感冒”的重要
一年前,由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刊物——《中国医药学报》,经国家科委批准正式创刊,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报》自创刊以来,中央领导同志、中国科协、卫生
1980年10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Michelael医生遇到了一位不寻常的患者。这个人正当壮年,却患有无法解释的严重免疫缺陷并发症。Michelael用尽一切办法想挽回这条年轻的
阜阳市局 £4a 局长——_MINtkMMtgj’#lnH$B——q.M——D收束志不他只邀狲位J则【科校为先导推动地租工作.B为广为戳民U用凶盼引眯B.习.互们羹宽.互狈槽竺汹IAn.刊 办好杂志。必
作家的人生经历往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被教师一笔带过,不予重视,但理解作品又不得不考虑作家的心路历程。因此,本文意在探究作家人生经历在理解作品、获取人生体验、坚守民族
我想先从一件小事讲起。我校有一位语文教师名叫吴泓,十分优秀,在本地很出名,是我们宝安区首席语文特级教师,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几十家报纸都先后专题报道了他的高中语文
考试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考试题能否准确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对课程改革的成败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通过不懈地努力,新课程理念已逐步渗透在中考试题中
在课改的大势下,教学内容发生调整。笔者从初中地理《活动》栏目的种类、方略谈了一些想法,以期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 Under the general trend of curriculum reform,
摘 要: 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并针对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措施,旨在为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 教学措施  一、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学科,其教学措施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高中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强弱乃至综合素质培养的好坏。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