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e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说,数学来源于生活,要服务生活。学习和研究数学,其目的是为了应用,也正是有了应用,才体现出了数学的价值。数学的应用作为一种能力已成为衡量现代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早已被时代赋予了历史的使命。本文将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一些探究。
  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前提。意识是一种心理倾向,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是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解决策略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呢?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就应由此出发,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的联系。
  1 生活——体验——数学
  小学各个阶段都有与生活具有直接联系的内容,如简单的图形的认识、角的认识、时分秒、年月日、元角分等。这些内容许多学生在教师教授之前就已经在日常生活中理解一些了,但即使是这样,如果教学与生活脱节,那么学生还是会因此而感到神秘难懂。
  2、数学——体验——生活
  数学教学中也有一些知识是生活中常要遇到,但小学生接触的较少的。例如重量单位克与千克的初步认识,天平的应用、比例尺、三角形的特性等等。这时候,我们就要考虑利用数学知识将学生带进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
  二 、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学生有了应用数学的意识后,会对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他们会自觉的希望补充更多的数学知识,要求实践锻炼。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到,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思维特点与数学的抽象性特点之间还存在矛盾。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就一定要避免空洞的讲述,而应该将知识的传授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不讲知识的来源,不讲知识的形成,不讲知识的应用,只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不深刻,表面化,把学生的兴趣、意识扼杀。
  我在《中小学电教》上发现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是《轴对称图形》。教师以自主的学习形式,利用网络这一新型教学手段首先让孩子们进入的就是一个生动的生活空间。1剪刀、彩纸、窗花——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的对称美。2红枫叶、蜻蜓、扇着翅膀的蝴蝶。蝴蝶扇着翅膀,呈现出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对称美。3出示图形,并要求学生按要求进行折、剪。4出示几组图形:判断他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5设计一个具有轴对称特征的图形。这样的一堂课,从知识的发现到应用都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到了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体验到了数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学生的创造力、应用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三、创想空间,释放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培養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还要时刻留心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化数字化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掌握的数学的知识、能力有一个施展的空间。让学习活动生活化,换言之就是将应用于生活的数学能力转化为一种生活中的数学能力。
  我曾经听过一节高年级数学实践活动课“房屋装修招标”。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的模拟市场。学生们要自己选材、测面积、估价。授课老师在这里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这样的课堂,无论是上课的老师、学生还是听课的老师都感受到了再创造的快乐,感受到了生活中数学能力的重要。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我们数学老师在开展活动的同时,也深深的忧虑着教学的任务能否完成。可喜的是新课程的实施将为学生,也为我们教师提供更广阔的施展空间。我们要承诺让孩子们学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他们因此在未来的生活中能有不同的发展。
  (作者通联:336300江西省宜丰县潭山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在中小学阶段的英语课本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指导学生背诵优美的句子或短文,但是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如何能根据同学们自己的学习特点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达到更好的背诵效果呢?下面给大家推荐几种不同的背诵方法。  方法(一)  1.明确目的,集中精力  背诵一篇课文或者一段必须掌握的语句,最忌东张西望,漫不经心,注意力分散。如果是一篇很简单的文字,背了几天后仍是出错,这肯定是用心不专的缘故。至于出现“前记后
期刊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课堂上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仔细听讲,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及疑难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切忌“不懂的地方不讲,懂的地方使劲讲”,“满堂灌”。既浪费时间,效果又不好。除了这些,我们教师还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教师要改变教学中的一些带有倾向性的做法。不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训练,只顾强行灌入,学生学而无味兴趣尽失。课堂上教师只顾讲解,不观察学生动态,不吸引学生
期刊
回首这一堂课,自我感觉在以下几个方面做的比较好:  1.抓文眼,巧设问  备课时,我深钻教材,对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化和整合,抓住一个问题,即“我为什么鼻子一酸”,并以此作为情感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找“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从而找出本文的关键语句,避免了學生的游离。教材钻的深,问题提得高效。  2.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恰当  在教学中一共设计了五个环节:以“鼻子一酸”激发学生的情感期待;透过恶劣的
期刊
新课改主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潜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心理学观点看,兴趣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为兴趣总在鼓舞着你向未知世界挑战。”事实也证明,当学生对地理产生浓厚兴趣后,将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索。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地理教学中,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学习的
期刊
当下我们不少语文教师感叹:不知是学生人性的冷漠,还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面对着人间的至爱亲情,或千姿百态的秀美景观,以及一切美的事物,学生竟然熟视无睹。如此现状,不得不让我们去反思。我想,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利用好一切契机渗透美育,让“美育”之花开在语文课堂。  在美育中,学生在直觉中感知审美,在理解中引发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在鉴赏中再现拓展审美,最终在审美创造中达到理解与情操的升华。   一
期刊
兴趣小组活动学习法是合作式学习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合作式学习是当今语言教学领域比较盛行的一种学习方法。所谓兴趣小组活动学习法即学生们在由有某种共同爱好的二人以上组成的小组中一起从事各种需要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學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小组不易过大,三人或四人组为佳,由学习能力强,组织能力好,有责任心的学生当组长。  兴趣小组活动学习法体现了人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交往与合作的特点。很多研究结果表
期刊
我不是特别热衷于旅游的,我喜欢的也许不过是所谓旅游表层的意义和氛围吧,“某某到此一游”便达到目的了。早年听说过王洪文游长城乘直升飞机,这个消息本是讥讽嘲笑王的,而我,私下却很是羡慕王洪文有此特权和雅兴了……嗨,还是不说了吧,傻不拉叽的土老冒啦,让人笑死!  接着说所谓旅游。我是喜欢随团参观的,图的是热闹以及方便省事,比如参加笔会什么的,三两知己碰面,玩与聚兼得,风景与心情并收,收获的不仅仅是心得呀
期刊
【摘 要】创建高效的英语课堂是课改深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也是提高中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必然途径。本文首先总结了高效英语课堂的特征,然后分析了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而着重对如何创建高效的英语课堂加以论述。   【关键词】课改高效英语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学生所学的课程越来越多,英语的学习时间逐渐被挤压,然而,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对英语关注程度并没有因此而降低,同时学生还要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语文课的一个内容。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新课程的改革如何步入情感化的语文教学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以下是我对此的几点浅谈。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现成材料,以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从古至今,语文作为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它并不是以单
期刊
小學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名家名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即使是一些说明文,也写得趣味盎然,引人入胜,隐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如何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感染,拨动情感之弦,使抽象语言文字的学习变得情趣盎然呢?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语言感染  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要用爱憎分明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