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觀察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3个疗程结束后对比疗效。结果:腹针组总有效率98%,常规针灸组治愈率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针组平均治疗20次,常规针灸组平均治疗24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好,疗程短。
【关键词】腹针;椎间盘突出;针灸疗法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89-01
本文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采用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均为同期治疗的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奇数为腹针组,偶数为常规针灸组。腹针组50例:男30例,女20例,20-40岁15例,40岁以上35例,病程1-6月20例,7-12月8例,1年以上22例,其中腰痛伴一侧下肢痛30例,腰痛伴双侧下肢痛5例,单纯一侧下肢痛20例。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20-40岁18例,40岁以上32例,病程1-6月19例,7-12月15例,1年以上16例,其中腰痛伴一侧下肢痛23例,腰痛伴双侧下肢痛8例,单纯一侧下肢痛19例。以上资料全部经CT或MRI确诊。
1.2 方法:腹针组:主穴:水分,气海,关元。配穴:急性腰椎间盘突出者加水沟,印堂穴,病程较长者加气穴,以腰痛为主加外陵,四满,合并下肢痛加气旁,患侧外陵,下风湿点,并灸神阙,病程短浅刺,病程长深刺,手法采用轻刺激,以无酸,麻,胀为宜,高血压病人禁灸。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主穴取腰夹脊穴,肾俞,患侧秩边,环跳,委中。配穴:患侧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悬钟。采用平补平泻法。两组均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3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统计学方法用X2检验。
1.3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但活动多后仍有轻微疼痛不适。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活动后症状加重。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治疗前后无变化。
2 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腹针组痊愈率与常规针灸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腹针组平均治疗20次,常规针灸组平均治疗24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的“痹症”,“腰腿痛”范畴,辩证多与脾肾精血亏虚,督脉失养有关,加之机体感受风,寒,湿邪或跌仆挫伤,以致脉络闭阻,气血失和,不通则痛[1]。腹针是通过针刺腹部的腧穴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方法。笔者通过取任脉的气海,关元以及肾经的四满,气穴来培补元气,通调督脉气血,取足阳明胃经腧穴外陵以补后天气血不足,而水分是治疗腰部疾病的特定穴[2]。诸穴合用达到补脾肾,疏通经络之功效,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
现代医学CT或MRI研究发现,正常人腰椎间盘突出高达30%而无症状。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物对神经根存在机械压迫,但机械压迫并不能直接产生根性痛,而是由于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致使其周围组织长期受压而产生水肿,充血,粘连,纤维组织增生等继发性无菌性炎症而引起疼痛[3,4]。众所周知,针刺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针刺刺激过强,镇痛效果反而不佳。腹针的轻刺激手法,则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起到较好的镇痛作用。特别是腹针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好,疗程短,复发率低等优点,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翠河, 何奕辉, 何庆君. 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50 例临床观察[J]. 中国健康月刊: B, 2011, 30(6): 31-32.
[2] LI J, WANG J, LU G, et al.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80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treated with Zhuang Medical massage combined with fire needle[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of Hunan, 2013, 7: 028.
[3] XIONG T, HUANG Y. The Clinical Study Progress of Acupuncture Therapy on Prolapse of Intervertebral Disc in the Last 5 Years[J]. Journal of Qingyuan Polytechnic, 2011, 3: 010.
[4] Sobotka P A, Mahfoud F, Schlaich M P, et al. Sympatho-renal axis in chronic disease[J]. Clinical Research in Cardiology, 2011, 100(12): 1049-1057.
【关键词】腹针;椎间盘突出;针灸疗法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89-01
本文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采用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均为同期治疗的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奇数为腹针组,偶数为常规针灸组。腹针组50例:男30例,女20例,20-40岁15例,40岁以上35例,病程1-6月20例,7-12月8例,1年以上22例,其中腰痛伴一侧下肢痛30例,腰痛伴双侧下肢痛5例,单纯一侧下肢痛20例。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20-40岁18例,40岁以上32例,病程1-6月19例,7-12月15例,1年以上16例,其中腰痛伴一侧下肢痛23例,腰痛伴双侧下肢痛8例,单纯一侧下肢痛19例。以上资料全部经CT或MRI确诊。
1.2 方法:腹针组:主穴:水分,气海,关元。配穴:急性腰椎间盘突出者加水沟,印堂穴,病程较长者加气穴,以腰痛为主加外陵,四满,合并下肢痛加气旁,患侧外陵,下风湿点,并灸神阙,病程短浅刺,病程长深刺,手法采用轻刺激,以无酸,麻,胀为宜,高血压病人禁灸。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主穴取腰夹脊穴,肾俞,患侧秩边,环跳,委中。配穴:患侧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悬钟。采用平补平泻法。两组均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3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统计学方法用X2检验。
1.3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但活动多后仍有轻微疼痛不适。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活动后症状加重。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治疗前后无变化。
2 结果
两组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腹针组痊愈率与常规针灸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腹针组平均治疗20次,常规针灸组平均治疗24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的“痹症”,“腰腿痛”范畴,辩证多与脾肾精血亏虚,督脉失养有关,加之机体感受风,寒,湿邪或跌仆挫伤,以致脉络闭阻,气血失和,不通则痛[1]。腹针是通过针刺腹部的腧穴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新方法。笔者通过取任脉的气海,关元以及肾经的四满,气穴来培补元气,通调督脉气血,取足阳明胃经腧穴外陵以补后天气血不足,而水分是治疗腰部疾病的特定穴[2]。诸穴合用达到补脾肾,疏通经络之功效,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
现代医学CT或MRI研究发现,正常人腰椎间盘突出高达30%而无症状。一般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物对神经根存在机械压迫,但机械压迫并不能直接产生根性痛,而是由于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致使其周围组织长期受压而产生水肿,充血,粘连,纤维组织增生等继发性无菌性炎症而引起疼痛[3,4]。众所周知,针刺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针刺刺激过强,镇痛效果反而不佳。腹针的轻刺激手法,则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疼痛起到较好的镇痛作用。特别是腹针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好,疗程短,复发率低等优点,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叶翠河, 何奕辉, 何庆君. 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50 例临床观察[J]. 中国健康月刊: B, 2011, 30(6): 31-32.
[2] LI J, WANG J, LU G, et al.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80 patients with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treated with Zhuang Medical massage combined with fire needle[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of Hunan, 2013, 7: 028.
[3] XIONG T, HUANG Y. The Clinical Study Progress of Acupuncture Therapy on Prolapse of Intervertebral Disc in the Last 5 Years[J]. Journal of Qingyuan Polytechnic, 2011, 3: 010.
[4] Sobotka P A, Mahfoud F, Schlaich M P, et al. Sympatho-renal axis in chronic disease[J]. Clinical Research in Cardiology, 2011, 100(12): 1049-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