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胸中丘壑,笔底烟霞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4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可染的山水画气象沉雄,韵致幽深,在构图、笔墨、意境等方面均取得了创造性的突破。他卓越的艺术成就在海内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享有崇高的声誉。
  
  求学生涯
  
  李可染出生在江苏徐州的一个厨师家庭,自幼喜欢写字画画。13岁时,拜在徐州画家钱食芝门下,学画山水。钱食芝很喜欢这个小弟子,曾在题画中称赞道:“童年能弄墨,灵敏世应稀,汝自鹏搏上,余惭鹢退飞。”16岁,考入上海美专师范科,22岁,他以同等学历投考国立杭州艺专研究部。该研究部是培养西画研究生的,而李可染没学过油画;他抱着一拼的态度,临时向另一位考生学了些门道,考试时根据少年时画戏曲人物的夸张手法大胆涂画,没想到林风眠校长十分欣赏,认为大可造就,破格录取。
  初入学时,李可染素描很差,他不分昼夜地苦练,一年后竟成为全校素描成绩最高的学生。当时的杭州艺专,学术气氛很浓厚,中、外籍教师经常向学生介绍西方近、当代艺术,李可染在学画之余,还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眼界大开。1930年,他参加了左翼学生组织的“一八艺社”,鲁迅曾写《一八艺术社习作展览会小引》,称赞他们的作品“是新的、年轻的、前进的”。1932年,国民党政府取缔一八艺社,许多成员被学校开除。本来已经留在学校工作并准备送法国留学的李可染,也未能幸免。林风眠没能力留住他,派人送去60块钱,让他快快离校,自寻生路。
  
  
  金刚坡下的艺术生活
  
  1930年,李可染与著名戏曲家苏少聊的女儿苏娥结为伉俪。二人是因为都喜爱美术和京剧而走到一起的,琴瑟和谐。
  1939年春,李可染随三厅到重庆。刚安顿下来,他就得到一个极为不幸的消息:苏娥于上海病逝。李可染是重感情的人,但在战争环境里,他只能把痛苦埋在心头,从此患了失眠和高血压。这期间,他住在重庆郊外的金刚坡,他夜不成眠,总是听见水牛吃草和喘气的声音。他想到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觉得人也应像牛那样默默地奋斗。从此,他开始用水墨画水牛,用水彩画金刚坡周围的风景。
  1942年,李可染的一些水彩、水墨风景被徐悲鸿偶然看到,大为欣赏,他托人带信,要用自己的画换李可染的一张画。徐悲鸿这种真诚提携后进的精神,使李可染大为感动。二人从此订交。次年,国立艺专聘请李可染出任国画讲师,他觉得自己的传统功夫不够。于是下苦功钻研传统。在国立艺专,李可染认识了在雕刻系就读的邹佩珠,除了美术上的共同志趣,他们还都喜欢京剧,邹佩珠甚至能唱整折的老生戏。每当友人相聚,邹佩珠清唱,必是李可染拉琴。两人自然而然地相爱了。李可染以画牛出名,邹佩珠是7月7日出生,正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相应,一时传为佳话。1943年,在老校长林风眠的主持下,他们结为夫妻。
  
  
  意笔写人物
  
  李可染在40年代主要画意笔人物。意笔者,笔简意足之谓也。画意笔人物需要功力,更需要才情。李可染正是有灵性有幽默感的画家。他笔下的渔夫、儿童、书生、仕女、钟馗、隐士等等,都质朴、稚拙、诙谐、亲切,好像都活得有滋有味,洋溢着乐趣。李可染熟悉民间艺术,又爱京剧,京剧中的丑、末角色都与幽默有缘。熟悉李可染的人都知道,他经常能慢声细语说出令人绝倒的故事,其出色的意笔人物,是这些因素综合塑造而成的。
  1944年冬,为了给降生的孩子(李小可)准备生活用品,李可染在重庆举办了一次个展。徐悲鸿写了序言,老舍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评论。评论说:“在穷苦中,偶尔能看到几幅好画,精神为之一振,比吃了一盘白斩鸡更有滋味!幸福的很,这一次入城就赶上了可染兄的画展……论画人物,可染兄的作品恐怕要算国内最伟大的一位了……可染兄的人物是创造,他说那是杜甫,那就是杜甫,他要创造出一个醉汉,就创造出一个醉汉——与杜甫一样可以不朽!可染兄极聪明地把西画中的人物表情法,搬运到国画里来,于是他的人物就活了。他的人物有的闭着眼睛,有的睁着一只眼,闭着一只眼,有的挑着眉,有的歪着嘴,不管他们的眉眼是什么样子吧,他们的内心和灵魂,都由脸上钻出来,可怜的或笑着的活在纸上,永远活着!”
  
  自然美和笔墨的统一
  
  笔墨在传统水墨中,兼具造形和表现意趣两种功能,出色的笔墨,往往不受物形的约束,而自具形质与神韵。失去了笔墨,就失去了传统水墨画的基本特质。李可染有很好的笔墨功底,但在初期写生中,他有意识地弱化笔墨,借鉴水彩画的方法以追求描绘的真实性,后来,他又努力把笔墨融会到形似景观中去。
  1956年的写生作品,笔墨对刻画物象的从属性还很明显,到1957年,这种状况开始变化:对形的控制松动,对笔的力度、起收、刚柔变化,对墨的层次、虚实和韵致,都更重视了。但他谨守不用传统技法去套自然的原则,致力追求自然美和笔墨的统一。
  李可染的写生作品和黄宾虹的写生作品相比,可以看到李氏作品得到了更新的境界,更强的自然真实感;但论笔墨的丰富性和独立审美价值,还是黄氏更高一筹。如果拿李可染和徐悲鸿、吴作人、吴冠中等人的风景写生相比较,那么,不论在刻画对象的真实丰富感,还是笔墨的扎实、考究与创造性方而,李可染又都胜一筹。
  
  这样我们就看出了李可染在横向比较中的位置。在追求山水画的新意境、新感觉,以写生方式改造传统山水画的20世纪画家中,李可染的最大成功之一,是他在回归自然真实性、独得新感觉的同时,在相当程度上保留并丰富了水墨画的笔墨性。
  
  胸中丘壑,笔底烟霞
  
  晚年的李可染,主要在室内进行创作。他说:“传统已经看遍了,山水也看遍了,画画的时候什么都不用看,白纸对青天,胸中丘壑,笔底烟霞。”
  “文革”开始后,李可染被批斗,住牛棚,而后被下放湖北省丹江口干校劳动改造,夫人邹佩珠下放河北磁县,两个儿子一个到内燃机厂当了工人,一个到内蒙插了队,女儿则远走宁夏固原的贫困农村。大约有六年时间,他不能画画。直到1972年才回到北京,受命为饭店作画。虽是画山水,也属于政治任务,在题材上多取革命圣地风光,在画法风格上小心拘谨。他一度因为用翠多,画面浓重,被批判为“黑画”,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他一度罹患失语症。
  “文革”结束后,李可染重新焕发了艺术生命,许多作品升华到更高的境界,代表了他一生创作的最高水准。这些作品的风格,可以用“深秀缜密”四字概括,“深秀”即深厚、茂密而又秀润。这一特点和李可染所取山水对象的地理气候特质有关,他着重刻画南方山水的湿润、青翠,而不是北国山川的荒阔、雄峻和高远。他笔下黑色,滋润而明亮,犹如苍苍翠色,正与古人说的“高墨犹绿”相合。“缜密”指画风严整,结构紧密,李可染中年后画山水强调经营设计,因而形成缜密多于活泼的特点。其长处是深入精致,不足处是缺少机敏和灵动。
  晚年的李可染,意识到艺术创作上的自由状态是极重要的,其作画的随机因素逐步加大,笔墨的独立性也日益强化,如他在《水墨山水》上题的“晚岁信手涂抹,竟能苍劲腴润,腕底生辉。”这意味着他要进一步向从心所欲的方面转化。
  可惜上苍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1989年末的一个寒冷的早晨,李可染因心脏病突发,一代大师猝然逝世于家中。
其他文献
1980年3月,春回大地,万物更新。“文革”狂潮已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已相继召开,全国上下拨乱反正,人心大快。贺绿汀,这位早年参加革命、享誉国内外的著名音乐家不断收到家乡亲人的来信,信中诉说了一些不平的往事。77岁高龄的老人心情激动,便萌生了回乡看一看的愿望。  3月9日下午,贺绿汀夫妇由广州飞抵长沙,开始了他的故乡之行。      繁荣家乡的文艺事业。贺绿汀废寝忘食    对一代音
期刊
今年67岁的侯春江老人是笔者的一位老邻居,尽管侯老已经年逾花甲,退休闲赋在家多年,可他耳不聋、眼不花,步履矫健,腰板挺直,整日红光满面,思维清晰敏捷,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如果你问侯老有什么健身秘诀,他会乐呵呵地告诉你:“这一切,都是我长期坚持练功所取得的成效呢!”    ●我为什么选择练健身气功    想来,到如今我练健身气功已经整整十个年头了。退休前,我在一家国家直属的大型石化企业工作。早在没退
期刊
读了国学大师季羡林《阅世新语》一书,方知季羡林将陶渊明《神释》诗的最后四句当成了自己的座右铭:“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季羡林坚信,“万物方生方死”,是至理名言。有生必有死,是一切生物的规律,也是人类进化的规律,是谁也违背不了的。他对生死问题所持的态度,始终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他越是这样想得开,不怕死,没负担,甘奉献,心态特别好,越是活得潇洒舒坦,益于健康长寿。今年,季
期刊
俄罗斯新库兹涅茨克市73岁的居民阿列克谢-沙波瓦尔的第102个孙子出世。他对俄新社记者说:“我的第102个孙子取名尼古拉。他出生在我第11个儿子家中。”  这名创纪录的爷爷有116个后代:13个子女,102个孙子和1名重孙。他的长子几乎出生在半个世纪前,随后还有10男2女12个孩子出世。沙波瓦尔家族居住在库兹巴斯市新库兹涅茨克区的本古尔村。这个大家族的院子占了整整一条街,当地居民为这条街取的绰号是
期刊
初进论坛,纯属偶然误入。2004年12月,我写了一篇《人生,从60岁开始》的朗读帖。周游“碧聊”30多个中老年人空间,激昂地要发表给老年朋友朗读。我自诩:此次“长征碧聊”乃是为同龄人点燃青春的火苗!  有天,我正在珍夕的空间里阅读邀游,该空间室主要求我将朗读帖帖到她们论坛。因我从未进过论坛连注册都没注册成,只得在留言板上留言让室主代为发进论坛。之后,我便也学会在论坛发帖。也仅仅是发帖而已,发完帖后
期刊
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人生就如挖井,与其挖很多口无水的浅井,不如专心掘一口有水的深井”。因为人生是短暂的,在追求广博的基础上,一定要在某一专业、某一领域上精深、钻透,才有可能出成绩。就像我的一位朋友所说“人的欲望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放弃小的欲望,才能实现大的目标”。古人也说过“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首先要学会放弃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得到,这就是有所失必有所得的道理。  我认识一位
期刊
作为一个将茶当作“国饮”的产茶大国,遍布于各地茶乡的那些形形色色的“请茶歌”,成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好好赏析。  “请茶歌”,一个“茶”字,点明了其浓郁的中国特色;一个“请”字,又凸现出礼仪之邦的素质涵养。  “请茶歌”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那首被誉为“江西民歌”的“红色江西”《请茶歌》了:“同志哥,请喝一杯茶呀,请喝一杯茶。井冈山的茶叶甜又香呵,甜又香。当年领袖毛委员,带
期刊
多哈亚运会女子100米赛道上,印度姑娘努娅格外引人瞩目。虽然她不是“夺金”的热门人选,但这是她退役前的最后赛事,观众都希望这位30岁老将,能够用一枚奖牌为自己的运动生涯画上完美的“句号”。毕竟,此前她曾3次参加亚运,却3次与奖牌失之交臂。  然而,终点电子屏幕上定格的成绩,又一次残酷地显示着:她以极其微弱的差距与奖牌无缘。在场的许多观众掩面而泣,但努娅的脸上并没有遗憾神色,她张开双臂慢慢挥动,迷人
期刊
记者近日在中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联系城市研讨会上获悉,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34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132个,分别比上年增加25%和12%。  卫生部副部长刘谦说,近年来,中国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发展,社区卫生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明显的成效。社区卫生服务是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交汇点,也是深化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除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外,城市免疫接种、儿童保
期刊
崔犇 冰雪风光 摄影作品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