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gme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与普通城市小学语文教学相同,在新课改背景下都追求新理念、新模式、新策略全面植入,其根本目标在于紧跟当前素质教育发展标准,全方位实现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优化。所以本文中简单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现状,并就其课堂教学优化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现状;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的关键点在于对其人文性、社交性等多种内涵的有效优化,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展开适合于少数民族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过程,确保教学有效性。而它所希望解决的问题则主要是二语习得问题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语文學科教学思想、教学模式相对落后问题。
  一、 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现状
  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整体发展相对落后,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家长大多数是文盲,长年外出务工,学生缺少关爱,对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导致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方面质量良莠不齐,而语文二语习得问题则是少数民族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阻碍。从根源上讲,少数民族小学生最初所接触的母语语言并非汉语,而是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所以他们在汉语听、说、读、写方面都存在障碍是不足为奇的。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长期无法得到优化,学生长期接受相对被动的“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模式,在语文汉语学习方面始终无法得到提高,诸多现实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例如师生之间缺乏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感受被忽略,长此以往汉语水平无法得到提高。而教师方面更加趋向于用民族语言展开语文教学,虽然其交流顺畅,但是却未能在本质上达成教学目标,导致二语教学行为的无价值与无意义,基本无法帮助少数民族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汉语学习与日常汉语应用习惯。
  总体来说,少数民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体系构建并不完整,它不仅仅体现在语言缺陷上,还体现在教学理念缺陷上,因此需要从多个层面加以优化完善。
  二、 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优化策略
  对于少数民族小学生而言,针对他们的二语习得教育必须要细致到位,教师必须努力思考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相关策略,提高教学合理有效性,下文主要结合几点来谈。
  (一)激趣教学开启课堂创新教学过程
  首先要基于激趣教学开启课堂创新教学过程,围绕“生本”理念展开教学,注重对学生语文学习过程的有效引导。考虑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知识运用能力都是呈现上升发展趋势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限创新拓展引导学生学习,为学生学好语文提供更多有价值思路参考,让少数民族小学生对语文以及对汉语产生兴趣。举例来说,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教师首先为学生介绍了这篇童话的时代社会与人文文化背景。在教学中,教师是不急于展开教学过程的,因为他希望引导小学生结合自身学习条件、生活条件来与童话故事中的小女孩进行对比,发现自身生活相比于小女孩要好上百倍,此时教师便会提问学生“大家想一想,相比于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今天的生活幸不幸福?”学生们回答“幸福”,由此教师就开启了这篇童话故事教学,深入了解《卖火柴的小女孩》所处的生活场景,引领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鼓励他们用汉语来表达自己阅读过故事后的真实想法。在童话故事中,教师会为学生分组并展开组内、组间讨论,或者直接复述《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内容。整个教学看来互动特色浓重,且学生也在学习中顺利掌握了不少汉语口语表达技巧,一举多得。
  (二)普通话教学为小学生启智
  汉语教学应该成为少数民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旋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鼓励学生多用汉语、多说普通话,开发学生在汉语表达方面的智力才能。比如说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春晓》一课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专门配乐组织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诗朗诵班会,同时运用多媒体视频图片为学生展示动静交织的春日景象。这一教学过程非常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再结合配乐加深学生对古诗诗句理解,同时也提高他们的文学审美能力。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配乐诗朗诵过程中大胆朗诵诗歌,并表达自己对《春晓》这首诗的看法,整个过程中有对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对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学过程非常全面,可帮助学生学习理解语文知识、掌握汉语口语表达技巧提供更多帮助,启发小学生智力。
  (三)双语教学贯通展示教学亲和力
  基于双语教学贯通展示教学亲和力对少数民族小学生汉语及语文学习水平提高都很有帮助。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大量有趣的汉语语言表达环境,让汉语贯通始终表现教学亲和力。比如说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落花生》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专门设计了双语教学方案,结合文章中父子之间的对话场景专门设计了两套不同语言环境的情景剧,鼓励学生分别运用母语与汉语来表演这出情景剧,对比感受用汉语表演情景剧过程中有哪些特别之处。而教师本身则会围绕课文中花生这一种生长特殊的植物来提问学生,让学生讲一讲落花生这种低调的、默默无闻的精神是否值得大家学习,该如何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汉语、肢体语言来表演情景剧内容,在表演中就基本实现了对母语与汉语的多语言统一表达,如此便为学生呈现了一个文质兼美的学习环境空间,实现对少数民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三、 总结
  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中倡导二语习得,而本文则提出诸多教法希望学生能够进一步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汉语教学,结合激趣教学、普通话互动教学以及双语表演教学刺激少数民族小学生多学多说多交流汉语,进而实现对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学燕.新课标下少数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浅析[J].语文课内外,2020(2):328.
  [2]马海阿支.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中外交流,2019(10):240.
  作者简介:
  杨思芬,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甘洛县新市坝镇附城小学。
其他文献
黄瓜炭疽病在各地保护地黄瓜上均有发生,除造成叶片枯死外,还可引起茎蔓、幼瓜和叶柄腐烂,对产量造成明显损失。此病还可为害西瓜、甜瓜、冬瓜、瓠子、苦瓜等多种蔬菜作物。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上也在悄无声息中发生着改变。就当下现状而言,国学经典越来越受语文课堂的青睐,一方面,经典诵读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对学生的文学修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另外,语文教材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国学素材,由此可见,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经
管理过程学派的管理职能理论存在严重的缺陷 ,主要原因是该学派的研究方法失当。运用正确的方法 ,可得出管理的两个基本要素 :设计方案和使所属成员执行方案
小麦玉米是我国两大粮食作物,发展两大粮食作物,加强两大作物的管理,对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摘 要:课堂评价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效的课堂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改善课堂教学质量。然而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际情况来看,课堂评价还仅是流于表面,没有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真正效果,为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需要不断改进课堂评价方式,进而提升课堂评价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课堂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
1 草坪的种植1.1 选择合适的草种。应根据本地特点和不同草坪的主要用途来选择草种。我国北方较适宜种植早熟禾、羊茅类、黑麦草等。可单播也可混播,混播时应注意各草种所占比
文章通过将连续箱梁桥受拉区钢筋端部的钢筋混凝土简化为拉拔构件,对其界面区进行三维细观数值建模,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粘合部位宏观粘结性能的退化和细观损伤演化规律。研究结
1 物竞天择生物学者估计,从约三四十亿年前地球上开始有生命以来,在曾生存的所有各种生物中,现在仍生存的约有500万~1000万不同种类的生物,远不到1%。其余的99%以上的生物因与自然环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严谨性,导致部分学生学起数学来感觉枯燥无味。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变得尤为重要。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将趣味性教学方法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排除学生的恐惧心理,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本篇文章就从趣味性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