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分法与人生走向

来源 :启迪·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sdfe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分苹果的不同方式,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同时又选出59名有犯罪记录的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
  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写道: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同。中间的一个又红又大,我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一个,却被弟弟抢先说了出来。妈妈听了,瞪了他一眼,责备他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奖励给了我。
  我说了谎,却得到了我想要的东西,从此,我学会了说谎。以后,我又学会了打架、偷、抢。为了得到想要的,我不择手段。后来,我被送进了监狱。
  来自白宫的著名人士是这样写的: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同。我和两个弟弟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谁都想得到这个苹果,很好。现在,让我们来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一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
  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都是这样教育我们,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都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想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生如夏花摘自《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
其他文献
问过许多朋友“最理想的工作状态是什么”,大部分的人都回答“最好是兴趣能够结合在工作上,会做得比较愉快且长久”,这时我都不忘泼他们冷水:“大家都希望如此,等到这份工作你做三年之后,你会发现它就是一份工作!没有乐趣可言!”事实就是如此!如果可以不工作就能维持生计,谁愿意每天花一半以上的时间去做不是自己乐意处理的事情?所以更可以去佐证,从事一份你喜欢的工作,它可以给你愉快的心情,但绝不能保证它会带领你走
期刊
彼得·吉布森从2001年开始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街道上进行斑马线涂鸦等创作,据说其主要目的是呼吁人们少买汽车,多使用自行车,从而减少废气排放,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2004年,彼得·吉布森还因为涂鸦而被捕,罪名是扰乱城市秩序,因为在马路上涂鸦是不合法的。但他依然进行创作,只不过变成了一个夜间涂鸦者,很多马路标志都经过他的涂鸦而变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尽管他触犯了法律,但很多人都能理解他的用心,甚至有
期刊
态度决定一切,成功需要伟大法则,在这个人们中成功之毒颇深的社会,励志书除了作为心灵鸡汤的代表,也变身为一剂解毒的良药。当然,它不是帮人们模糊成功的界限,而是以一种人生导师的姿态,让我们知道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成功故事,教我们学会了“一切皆有可能”的人生态度,“山穷水复”的成功之路似乎立刻变得“柳暗花明”。  励志到底有没有用?虽然没人能否认励志格言如珠玑般闪耀,但也没人能保证其应用如瑞士
期刊
  
期刊
丹丹、梅根和我大学时候在同一宿舍朝夕相处了几年,毕业分手时我们有一个约定:每个人都有另外两个人的房门钥匙。  她俩落户在同一个城市的东西两头,可以随时串门。我去了坐快速列车需要两个小时的一个小城镇。我常常跑回去,有时候并不事先通知她们。我回到她俩任何一方的住处,坐在沙发上,一边看电视,一边等着享受她们回来见到我时那种由衷的惊喜。  有段时间,我忙晕了头,好久没有回去了,接着,又突然病倒了。有天晚上
期刊
现在,一位记者正坐在一个小酒吧里等待着那位大名鼎鼎的作家。他知道,这一天将是他终生难忘的一天。他接到一个重要的任务,要去采访刚刚上演的新剧《哈姆雷特》的作者—— 威廉·莎士比亚。为了这次采访,他做了精心的准备,他请教过伦敦所有的文学专家。  这时,一个身材矮小、有些秃顶的老头儿走了进来,径直坐在了他的对面。老头儿相貌平平,衣着寒碜,两只手上沾满了墨水。  “年轻人,”老头儿开始和记者攀谈,“你好像
期刊
“唔……老板弄错了,你帮我吃这碗好吗?”那个女生把热腾腾的面条端给我。  地点是学校附近的餐馆。  那是附近一带学生聚集的地方,我们球队练完球后,集体到那间餐馆就餐已是惯例。当时是初中二年级的秋天,我刚当上棒球队长,正是食欲旺盛的时节。  “哦?可以吗?那我就吃喽!”  我感激地大吃一气。  几天前天气开始变冷,那碗温热的面条一直暖到我心坎里,何况,端来那碗面条的是个漂亮的女生。  这个很像吉永小
期刊
闲聊是成人社会的一种游戏,一种规则。  中国的大人总是教育小孩,不要跟不认识的人说话。而欧洲人专门教孩子,怎么跟不认识的人说话。  比如在写字楼的电梯里,满满一电梯人还比较好办,大家互相笑笑,看着楼层显示板就行了。如果电梯里只有两个人,相互不认识,或者是半生不熟,那就要开始闲聊了。两个人在一个小空间里不说话,气氛会很别扭。这类闲聊的话题,不能太深,对方随时可能到达他要去的楼层,你总不能追着他继续你
期刊
“为什么中国学生总喜欢一个人独处?”   浙江大学的韩国留学生金毅然已经在中国生活4年了。在校园里,她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中国学生总是独自一人到食堂吃饭,不到10分钟就吃完了;总是一个人骑自行车上下课,而且骑得飞快;总是一个人在校园散步,耳朵里还塞着耳机……这些在她看来要与朋友一起进行的事情,中国学生往往是一个人完成的,难道他们真的习惯独处、享受孤独的感觉吗?    大学里能称得上朋友的只是个位数
期刊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先来讲个故事吧。  一个音乐学院的学生选修我开的《管理学》课程。一开始见到他时,他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有时甚至会在课堂上打瞌睡。学艺术的学生在舞台上一般都是神采奕奕的,在舞台下的发蔫,好像也正常。  一次课后我们随意地聊了起来,我才知道他学钢琴专业,我问他:“为什么上课有时候无精打采的?”  他说:“老师,我每天晚上在酒店打工,回学校很晚,所以上课会犯困。”  聊得多了,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