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目标,顺学而导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高练习的有效性
   精心设计的练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意义地应用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教学、对教材、对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因此,这一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浙江省宁波市教研室多次进行了以“有效的作业与练习”为主题的教研增训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刊特组织了一组相关文章,以供大家学习讨论,并欢迎大家就相关问题发表更深入的看法。
  
  学生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语文能力的。精心设计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有意义地应用知识,提高语文能力。而教师,也是在设计练习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教学、对教材、对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能力的。因此,关于练习的设计,引起了很多教师的重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教师依赖各种练习册和参考资料,备课时重过程安排轻练习设计,练习的目标不明确,要求不合理,运用不恰当等。
  笔者曾对本市10个地区部分学校的语文五年级(上)的期末阅读练习题进行了抽样分析,部分阅读练习题所存在的问题,如表1所列。
  表1所列的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要求模糊、目标不明、不根据学生的学情所设计的练习,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如何设计练习,如何发挥练习的作用……我们在思考、在实践。现选择有关课例进行说明。
  一、 目标明确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这个前提下,练习的形式可以丰富多样。但是作为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设计练习要有规划和目标,并以此构建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做到练有目标,方向明确,有所侧重,体现学科的特点,凸显学习任务。通过练习,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诸方面得到充分的历练,学会梳理思路,掌握方法,丰富积累,乐于表达,提高对语言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分析《“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不同练习设计,使我们对目标在练习中的导向有一定的认识(见表2)。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教学目标对练习的作用。不同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练习目标、练习内容、练习形式、教学评价、教学效果都会产生影响。
  根据教学目标,“练习A”选取了“揣摩人物性格,把握人物特点”作为主要练习内容,几次练习指向了对人物性格的讨论。这些讨论,有意无意地暗示学生,王熙凤有种种不好。第1题中“表面上”的说法,就在暗示学生,王熙凤表里不一,两面三刀;第2题、第3题中的关于“是不是真的”“是真心关心吗”等讨论继续强化了这一点,感觉王熙凤的心狠手辣。第4题,虽然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因为有上面3题的影响,学生也会顺着上面的思路走。这些讨论形式单一,且不能达成语文学习的要求。这种练习在教学中很常见。
  练习B把“学习欣赏语言,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作为练习的主要目标。练习包含了朗读、理解、欣赏等语文知识、内容的要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使学生初步理解了浅显的文言文,在朗读中感受精彩的语言所描绘的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感受语言的魅力。练习过程中的提炼、分类、分解、合并、类推等学习策略,使学生把较难的学习内容进行分解,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建立这几部分之间的联系,形成了“阅读较难的语段”的动作顺序,从策略上改善了学生的学习。
  教学目标也影响着评价的角度。练习A在评价中不断鼓励学生对王熙凤的性格进行讨论,强化王熙凤的性格,让学生感受她的“泼辣”“毒辣”,而事实上,仅凭课文所选取的片段和小学生的理解,似乎看不出王熙凤有多么“辣”。如果改进目标,把对这一练习的评价指向指导学生怎样进行交流、表达观点,也能让学生练有所得。练习B的评价,强调的是怎样理解、欣赏语言,侧重的是阅读方法的指导,与语文学习相关联,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 顺学而导
  练习是学生进行实践、提高认识、发展能力的过程,因此,要充分关注学生,让他们在练习中经历理解、尝试、评价、熟练、掌握知识的过程,在练习中共享学习成果。
  如果在设计练习时,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知识起点和学习需要,并且把这些信息有效地运用到练习中去,可以使练习更有针对性,学生对练习也更加关注。
  下面以《孔子拜师》的教学为例,对如何顺学而导、优化练习过程进行比较和说明:
  根据教材的特点,一位教师把“读好孔子与老子的对话”作为第一教时练习的主要内容,关于“读对话”的练习过程如表3所示。
  “读对话”是一项很好的练习。但是,我们建议这位教师对练习过程进行反思,改进“读对话”的行动方案,原因是:
  教师希望学生回答“这一段中大部分是人物之间的对话”,然后进入预设的教学环节——读好孔子和老子的对话。而在“读对话”的练习中,主要进行的是关于内容、关于孔子与老子人物品质的讨论,甚至是追问。“读对话”的环节没有给予指导,缺失了“读对话”的实践过程。
  “故事的第二段讲述上的特点”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这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在学生没有阅读、理解这一段内容之前提出这个问题,一是让学生感到突然;二是窄化了教学内容,因为这一段话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三是三年级的学生,围绕这一问题组织答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进行这项练习要有铺垫和指导,要让学生经历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问题要求的过程。
  分析思考后,这位教师对教学设计进行了改进,特别是对怎样“呈现练习”进行了思考。下表是整理后的第二次教学过程(表4):
  改进以后,教师对“这个故事的第二段在讲述上有什么特点”的问题有了铺垫:老师要请3位同学来读这一段话。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请三个同学来读?教师原本以为学生会说“这一段话里有三次对话,所以老师请三个同学来回答”,然后开始读对话。可是学生并没有按教师的思路回答。“这段话很长”的回答让教师有点紧张,于是直接打断了学生的回答。
  事实上,关于“老师为什么请三个同学来读这一段话”的问题,不同回答的背后有着对课文的不同理解,“这段话很长”“这段话里面有话”都是学生的发现,教师应该充分肯定。因为发现孔子和老子之间进行了三次对话,学生需要一个阅读、思考、理解的过程。
  建立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读对话”的练习被分解为:阅读—理解—分解—发现—阅读—仿写几个步骤。左面是改进后的练习设计(见表5)。
  设计建立在目标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练习,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如练习的目标怎样更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怎样为不同的学生规划不同的练习?怎样把握练习的时机?怎样让学生有更加充足的练习时间?练习的评价怎样跟进……希望通过不断的实践,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315000)
其他文献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于是有的教师就把新课标提倡的“对话”理解成“问答”,于是从课堂导入到课堂总结充斥着各种问题,一问到底。于是课堂上,没有了琅琅的书声,没有了静静的思考,也没有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只是“师问生答”的“热闹”场面,老师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发问,学生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回答,似乎学生的思维活动已经被调动起来了,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在学生的
老师想了解新生的情况,就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调查表,让大家写下获过的奖励。收了表后,老师看见有的写“语文竞赛一等奖”,有的写“作文优秀奖”,只有豆豆的奖励别具特色,上面写着“商场购物抽奖三等奖”。
不少同学的作文都存在一定的毛病,常见的毛病有三种:“开头绕弯弯,中间太简单,结尾喊口号。”  怎样才能克服这些毛病,让自己的文章简洁生动、情景相融、情趣盎然呢?下面,就把这些毛病分析一下,并提出一些改正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开头绕弯弯  作文的开头不能紧扣文题,而是东拉西扯,啰里啰唆地写一大堆无关紧要的话,这就叫“开头绕弯弯”。  比如,一位同学写《一场精彩的比赛》时,文章开头就这样写: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肥皂泡》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真实而准确地再现了冰心眼中最美的肥皂泡,以及令人心驰神往的童年。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笔者认为理解句子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徜徉在语言文字里,感受那快乐的肥皂泡和快乐的童年。  一、文字里的“轻”,童年里的“乐”  《肥皂泡》全文共5个自然段,479个字中有12个带“轻”的词语,如“
①牛顿见了,觉得很奇怪,他想:“这个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呢?”  ②“那一定是因为它太熟了,”他自言自语,“可是为什么苹果只向地上落下,而没有向天上飞去呢?为什么也不向左或右边抛开呢?”  ③牛顿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家。  ④牛顿发现了这个问题,便专心研究。后来,他终于发现了苹果向下落的秘密是因为地球有引力。  ⑤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落在他的身边。  (江西省都昌县钱氏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篇充满浓浓父爱的文章。文章通过父亲反复而坚定的话语,通过父亲一个个血泪的瞬间,将一个伟大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引领学生体会父亲的伟大自然成为这篇文章教学的重点内容。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很多教师从时间的描写方法上引领学生体会父亲不动摇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品质,从而感悟父亲的伟大以及对儿子无可比拟的深深
语文教学中最难的是作文教学。不少学生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不知道从何下笔。即便好不容易写出一篇文章,也是内容空洞、语言干巴巴的,题材更是千篇一律。  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老师可能更多的是在教学生如何去“写”。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指导显然还只是处于理论层面。结果,不管老师怎样引导,有些学生就是写不好作文,也不知道写什么,只好脱离现实生活、胡编乱造。  长期的作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就在
大家对大诗人李白所写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并不陌生吧?是呀,扬州是个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而瘦西湖则无疑是那扬州城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迈进瘦西湖的东大门,虽然不是“烟花三月",已经是冬天了,但眼前还是一亮,只见数百盆鲜花摆成了一条五彩缤纷的长龙,虽然这些花没有夏日那么茂盛,但却没有一丝枯萎,看不到一丝向严寒屈服的迹象,一股敬佩之情由心而生。  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流逝,不知不觉已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几年前的这天下午,我放学后刚回到家,妈妈就喜气洋洋地对我说:“今晚,一家人要聚在一起吃汤圆。”  不一会儿,爸爸下班回来了。一家人便聚在一起,吃起热气腾腾的汤圆来。  我吃着吃着,脑海深处忽然浮现出一个疑问,便微笑着问妈妈:“今天为什么家家要吃汤圆?”妈妈亲切地说:“汤圆,就是团团圆圆、亲亲热热的意思。古时候,到战场打仗的将士有几个能回家?所以在元宵节这天,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其他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故称其为“少数民族”本刊每期介绍一个民族,让小朋友们对“五十六朵花”有个初步了解,这一期介绍的是阿昌族。  阿昌族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古代汉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时期对阿昌族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