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自然:探索一种“无为”的学校管理样式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123456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借助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探索适应本校发展的管理新样式?重庆市沙坪坝区森林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森林小学”)的前身是斑竹林小学,是一所发展薄弱的农民工子女定点入读学校。2013年11月,学校搬入新校区并更名为“森林实验小学”,学校的师资力量和硬件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怎样引领一所学校有品质地发展呢?五年来,我们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以“森林”为师,用生态的眼光,探索出一种“无为而治”的学校管理新样式。

一、师法自然,探寻“森林”中的教育哲学


  一片“森林”就是一个处于动态平衡中的生态系统,同时它又存在于更大的生态系统中。在“森林”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在时刻不断地流淌,各色生命体不断成长,生命体之间以及生命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一所学校就像一片森林,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是森林中的一棵树、一株藤、一朵花、一尾草,当然也可以是森林里的一头可爱的小鹿,抑或一只振翅欲飞的小鸟。所有生灵在“森林”里彼此成全、彼此呵护、共同生长。为此,学校确立了以“森林文化”立德树人的办学思路。
  森林是“无为”的,这种“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加控制,不盲目干预,是一种接纳、呵护、成全,是顺其势而为。它给予其间所有生灵“生”的力量,森林小学的“无为”式管理的精髓也正在于此。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本身是一种“生”的力量,它创生万物,且为万物提供生的时位。教育管理也当如天道,给予师生生气和生机。因此,森林小学把学校管理总则确定为“生”的教育。
  森林小学“生”的教育具体表述为16个字:发现潜质、呵护个性、尊重差异、激扬生命。学校不乱为,不妄为,致力于营造一种“自由呼吸、自在生长”的“森林”文化氛围,让每一个主体自由自觉地“生机勃勃地成长为最好的自己”。对于“森林”中的教师和学生,学校为其提供平台与条件,激励他们去寻求属于自己的时位。

二、持道而行,营造“无为而治”的学校文化


  实现“无为而治”,校长的境界与修养是关键。《道德经》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一个好校长要有水的德行,滋养万物而不争功利,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而不是控制人、命令人、教导人。
  1. 校长“无为”之为在于激扬生命
  管理者选择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源于他骨子里的价值取向。学校是一个文化单位,教师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文化人。一名校长必须相信教师这个群体中的人总体是有“向上”“向善”的自觉的。因此,文化人应用“文化”来管理。什么样的文化是适宜的呢?“教育的本质是激励和唤醒。”对教师的管理更应遵从“激励和唤醒”这一原则,而忌用“控制型管理”。如果教师在工作环境中没有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被认可,那么他就很可能会丧失工作的热情。一个对工作和生活没有激情的教师,又怎么能使他的学生对生活充满激情、对未来充满憧憬呢?一个没有自我实现感的教师,又怎么能影響他的学生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呢?校长应该做的,不是“管”,不是控制教师,而是“理”,是去理解教师,激发其生命,去成全教师的追求,去点燃教师的梦想,去助其生命绽放。
  2. 校长“无为”之为在养护“学校文化”
  把学校办成有文化的学校是校长的重要使命,以控制的方式管理所产生的文化必是不健康的,不利于人的生长,健康的文化建设需要的是“无为而治”。对于校长而言,“文”就是办学思想、对教育的理解等;“化”就是通过氛围营造、平台搭建,把“文”“化”到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中去,“化”到学校干部师生的日常言行中去,从而使学校每一成员形成“森林文化”中特有的“人的生活样式”。在这种文化感召下,每个人都是成长主体、建设主体,“共建共享、共生共荣”。这样的文化既成全了教师的个体成长,也成就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当一名校长始终能站在师生的立场,且不以私欲入公道,又能积极、智慧地善于作为,教育才可能回归正位。当前的学校管理,需要大幅减少的是行政控制与干预,需要倡导的恰是节制权力的“无为而治”。

三、自为自觉,实施“学校平台化、教师创客化”的管理策略


  什么样的管理能使教师“主动成长”“自觉成长”,从而“自我实现”“自我超越”呢?森林小学以“无为”为原则,提出了“学校平台化、教师创客化”的管理策略。这一策略的提出,意味着校长首先应树立“办学校就是办氛围”的思想。学校应是这样的氛围:学校成员有强烈的“生”的意识,这种意识既有自我成长的需要和行动,也有对其他成员以“成长着的个体”来看待的态度。成员间以相信、欣赏、包容、支持、帮助、成全的胸怀来对待彼此。校长为教师准备他们完成工作需要的资源和帮助,教师有强烈的归属感、安全感、成就感。
  “学校平台化”的意义在于,给师生更多的发展空间、成长空间,为师生提供做事、成事的机会和帮助,给员工更高的境界、更宽阔的视野,就如同森林为大树提供发展的空间一样。“教师创客化”的提出源于对人的尊重,对人自主性的唤醒。什么是“创客”?创客就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的人。学校要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愿意尝试、愿意成长、渴望被欣赏的人。“创客化”的管理模式就是将教师推到发展的前台。学校不过多参与和干涉教师活动,但努力搭建各种发展平台,创造发展机缘,激发学校成员要走出心理舒适区,自觉成为一名创客,以期形成人人有招、人人皆能的团队。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森林小学以团队建设和项目制为抓手,推动“学校平台化、教师创客化”。
  首先是重视团队建设。森林小学的团队建设以年级组共同体、学科组共同体、科研共同体、名师工作室、项目共同体等为主要形式,既有长期团队,也有短期团队,既有学校指定团队,也有教师自主招募和参与的团队。团队建设逐渐促使学校形成了“共建共享、共生共荣”的教师文化,教师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教师之间相互欣赏、相互帮助、相互成全。短短五年多时间,仅“教师赛课”一个类别,全校教师就有13人次获全国一等奖。
  其次是推行项目制。在森林小学,教师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特长等申请项目,学校则从政策、场地、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其创造适宜的环境,让其做事、成长。郑兴是学校田径队的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田径队成立仅三年时间就取得区田径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莫斌是学校舞龙队的负责人,申请项目以后,他利用节假日去拜访“铜梁龙”的传人,购置训练服装与器具,每天放学后活跃在操场上。“24点项目”是几位数学教师申请的,他们利用午间带着学生一起玩“24点纸牌”游戏,玩出了高水平,参加重庆市24点大赛包揽了冠、亚军。项目制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教师们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干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实现着自我,并且不断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袁保新.老子哲学之诠释与重建[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2]朱晓鹏.老子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从理想教育入手,阐述了如何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通过对本文的了解,对如何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理想教育;物理课堂  中学物理课是普通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它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素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物理教材的实际,中学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对现有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改进与创新设计,以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为依托,拓宽教学思路,通过实验活动来培养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 The existing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摘要: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以及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以表彰他们在中微子质量研究的贡献.二位科学家发现了中微子振荡的现象,从而证明中微子也有质量.时隔13年“中微子”第4次登上了世界最高物理学奖的领奖台,诺贝尔奖在奖励“中微子”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的同时也“记录”了它的发展历程.本文围绕该领域所获得的4块诺贝尔奖,给人们介绍了中微子的基本特征并展现了中微子
在光学教学中,无法显示出光的传播路径,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本实验器材利用一个纸盒和一个台灯,就可以显现出很多光学仪器的光路,让学生有直观的体现,效果明显.
本文根据心理学家的观点及“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利用许多趣味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观察,鼓励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考,让物理课堂更加精彩,让物理课
本文用物理概念“熵”的两个基本特征和两个特征之间的合取关系组成,假设检验模型,以32名高二学生为被试,探索物理概念形成过程.实验结果通过制作文生曲线后发现:“熵”概念
用矿泉水瓶和针筒两个反应容器来演示气体对外做功和外界对气体做功的实验,使课本中的两个实验整合成一个实验,提高了实验的可见度和成功率,同时运用数字传感器,使定性实验变
浙江新高考增加了物理学科的学习内容,但缩短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时间,作者通过新一轮课改教学的经历及反思,从剖析真题、巧用典题、善待错题,以错题为载体来阐述高效备考策略的
在教学环节的关键点切入鲜明、生动的实验,或创设情景,或化解难点,或引导实践,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达到高效之目的. In the teaching of the key points cut in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心理学在我们的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良好的认识,掌握良好的心理学知识,以便发现更有效的方法来改进我们的教学和学习。因此,对于我们中学生英语教师来说,掌握学生的心理与潜心研究教学方法同等重要。  关键词:课堂教学 心理学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中学生心理健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