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全部的国土在太平洋地震带上,虽是地震多发国家,由此造成的人员伤亡却不多。除了防灾意识深入人心、政府防灾经验丰富之外,日本震撼中国网民的 “国民秩序”,还可以从民族的性格、公共教育等方面找到答案。
不倒的校舍:“学校是承担着日本未来的孩子们托付生命的地方”
其他房子可以倒,但学校不可以倒。在日本,这是一个常识。
自2001年以来的10年内,日本共发生了里氏 6.5级以上地震18次,累计死亡人数113人,但无一中小学师生因校舍倒塌等事故而遇难。在大灾难里,中小学校舍往往是当地人的第一避难所。日本文部省的一份文件,提及加固校舍时写道,因为“学校是承担着日本未来的孩子们托付生命的地方”。
加固校舍,最早要从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说起。当时日本学校的建筑,大多是木结构或砖瓦结构。关东大地震导致不少学校教学楼倒塌,学生集体遇难,这让日本政府深受刺激,决定以“学生的生命维系着国家未来”为最高原则,提高校舍抗震性。
1950 年,日本政府又将30年前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的《市街地建筑物法》修改为《建筑基准法》,提高各类建筑的抗震基准,将传统日式木造住宅渐次改造。
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这部法律又分别在 1992、2000、2006年历经3次修改,其各类建筑的抗震基准已提高到最高水准,即要求除木结构住宅外,商务楼能抗8级地震,中小学校舍普遍能抗7 级地震。
2010年,日本政府还曾发布计划,表示在未来5年内,将使日本全国90%左右中小学校舍都能达到耐震标准——因为在日本,由于政府不作为而带来震灾中教学楼倒塌、学生集体遇难事故,严重的将导致内阁下台。
法律与人心:无处不在的防震意识
“地震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我们准备好了吗?”这是大部分日本国民的心态。
日本的法律在建筑物抗震、防火等安全性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建筑基准法》规定,新建建筑必须“中震不坏,大震不倒”,较高的设防标准必然对建筑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应对地震、火灾等频发的自然灾害,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除各地免费开放防灾档案馆供人们了解防灾知识外,防灾训练已成为日常必备项目。
2011年日本大地震中,华裔M O M O问平安归家的女儿:地震时害怕吗?小姑娘回答:不怕,平时老师都教过。
“在日本,几乎每个小区都有一个避难所。”在城市建设规划之时,日本就十分重视防灾避难的设计。这种“避难所”备有充足的饮水、各种食品,还有住宿房间,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专为临时受灾者服务。1981年后,日本所有高层建筑都要求能防范7~8级地震。
分布在各市县的中小学校成为灾难中人们的“第一避难所”。除了拥有最坚固安全的建筑,学校与外界还有隔离墙,教室、体育馆有较大空间可容纳灾民,紧急时操场还可以供抢险飞机着陆。
此外,日本家家户户一般都有避难工具,装有手电筒、安全帽、干粮和装水的袋子等会统一放在一个“防震袋”里面,电视里经常提醒市民注意饮食的储存日期,以防过期。在居家布置时,为了防止家具在地震时倒下来砸伤人或物,都有专门把这些家具与墙壁或天花板固定的装置,而摆放的音响、电视或一些容易损坏的工艺器皿等,在其四角处都有专门固定防滑的胶皮垫;在家里没人时,日本人习惯关闭煤气总阀。
民族性格与教育:震不乱的“国民秩序”
震撼中国网民的日本 “国民秩序”,从何而来?除了防灾意识深入人心、政府防灾经验丰富之外,还可以从民族的性格、公共教育等方面找到答案。
“这样井然有序而又全民互助的一个社会,让人非常感动。”尽管已在东京生活了多年,沈洁全家仍对日本国民在2011年大地震中的表现印象深刻。
9.0 级强震下的日本,海啸滔天,核辐射危机笼罩。
截至东京时间3月14日19点36分,避难民众已升至55万人。然而从电视画面,从图片,从文字,我们所看到的日本国民,却理性而从容,近乎苛刻地遵守着公共规则。
名为“权静”的网友转发了其在日本的朋友的微博,“几百人在广场避震完毕,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服务员在跑,拿来一些毯子、热水、饼干,所有男人帮助女人,跑回大楼为女人拿东西,接电线、放收音机,3个小时后,人散,地上没有一片垃圾,一点也没有。”
而常驻日本的华人,对于日本国民的理性、冷静和对公共秩序的遵守更有着切身的感受。
在一幅照片里,避难的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坐在扶手电梯的两边,自觉留下中间的过道。这个场景,也让中国网民对日本的国民素质大为称道。
在探讨日本国民为何能在大危难当中严格遵守公共秩序时,有人如此分析:日本自然资源匮乏,灾害频繁,尤其地震频发,这雕塑着日本人的气质,令日本人凡事从最坏处考虑,敬畏生命。
不倒的校舍:“学校是承担着日本未来的孩子们托付生命的地方”
其他房子可以倒,但学校不可以倒。在日本,这是一个常识。
自2001年以来的10年内,日本共发生了里氏 6.5级以上地震18次,累计死亡人数113人,但无一中小学师生因校舍倒塌等事故而遇难。在大灾难里,中小学校舍往往是当地人的第一避难所。日本文部省的一份文件,提及加固校舍时写道,因为“学校是承担着日本未来的孩子们托付生命的地方”。
加固校舍,最早要从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说起。当时日本学校的建筑,大多是木结构或砖瓦结构。关东大地震导致不少学校教学楼倒塌,学生集体遇难,这让日本政府深受刺激,决定以“学生的生命维系着国家未来”为最高原则,提高校舍抗震性。
1950 年,日本政府又将30年前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的《市街地建筑物法》修改为《建筑基准法》,提高各类建筑的抗震基准,将传统日式木造住宅渐次改造。
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这部法律又分别在 1992、2000、2006年历经3次修改,其各类建筑的抗震基准已提高到最高水准,即要求除木结构住宅外,商务楼能抗8级地震,中小学校舍普遍能抗7 级地震。
2010年,日本政府还曾发布计划,表示在未来5年内,将使日本全国90%左右中小学校舍都能达到耐震标准——因为在日本,由于政府不作为而带来震灾中教学楼倒塌、学生集体遇难事故,严重的将导致内阁下台。
法律与人心:无处不在的防震意识
“地震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我们准备好了吗?”这是大部分日本国民的心态。
日本的法律在建筑物抗震、防火等安全性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建筑基准法》规定,新建建筑必须“中震不坏,大震不倒”,较高的设防标准必然对建筑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应对地震、火灾等频发的自然灾害,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除各地免费开放防灾档案馆供人们了解防灾知识外,防灾训练已成为日常必备项目。
2011年日本大地震中,华裔M O M O问平安归家的女儿:地震时害怕吗?小姑娘回答:不怕,平时老师都教过。
“在日本,几乎每个小区都有一个避难所。”在城市建设规划之时,日本就十分重视防灾避难的设计。这种“避难所”备有充足的饮水、各种食品,还有住宿房间,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专为临时受灾者服务。1981年后,日本所有高层建筑都要求能防范7~8级地震。
分布在各市县的中小学校成为灾难中人们的“第一避难所”。除了拥有最坚固安全的建筑,学校与外界还有隔离墙,教室、体育馆有较大空间可容纳灾民,紧急时操场还可以供抢险飞机着陆。
此外,日本家家户户一般都有避难工具,装有手电筒、安全帽、干粮和装水的袋子等会统一放在一个“防震袋”里面,电视里经常提醒市民注意饮食的储存日期,以防过期。在居家布置时,为了防止家具在地震时倒下来砸伤人或物,都有专门把这些家具与墙壁或天花板固定的装置,而摆放的音响、电视或一些容易损坏的工艺器皿等,在其四角处都有专门固定防滑的胶皮垫;在家里没人时,日本人习惯关闭煤气总阀。
民族性格与教育:震不乱的“国民秩序”
震撼中国网民的日本 “国民秩序”,从何而来?除了防灾意识深入人心、政府防灾经验丰富之外,还可以从民族的性格、公共教育等方面找到答案。
“这样井然有序而又全民互助的一个社会,让人非常感动。”尽管已在东京生活了多年,沈洁全家仍对日本国民在2011年大地震中的表现印象深刻。
9.0 级强震下的日本,海啸滔天,核辐射危机笼罩。
截至东京时间3月14日19点36分,避难民众已升至55万人。然而从电视画面,从图片,从文字,我们所看到的日本国民,却理性而从容,近乎苛刻地遵守着公共规则。
名为“权静”的网友转发了其在日本的朋友的微博,“几百人在广场避震完毕,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服务员在跑,拿来一些毯子、热水、饼干,所有男人帮助女人,跑回大楼为女人拿东西,接电线、放收音机,3个小时后,人散,地上没有一片垃圾,一点也没有。”
而常驻日本的华人,对于日本国民的理性、冷静和对公共秩序的遵守更有着切身的感受。
在一幅照片里,避难的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坐在扶手电梯的两边,自觉留下中间的过道。这个场景,也让中国网民对日本的国民素质大为称道。
在探讨日本国民为何能在大危难当中严格遵守公共秩序时,有人如此分析:日本自然资源匮乏,灾害频繁,尤其地震频发,这雕塑着日本人的气质,令日本人凡事从最坏处考虑,敬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