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二维三维:原子的结合与化学键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yR8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与认识:能结合在一起的对象之间都具有较强的作用力。太阳系是个整体,从未破裂,那是因为行星与太阳之间有强烈的引力:磁铁与铁块吸附在一起,那是因为有磁力。原子结合成分子也是这样,分子内的原子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古希腊哲学家认为,原子都是带钩子的球体,原子和原子相遇时,发生钩连,从而牢固地结合。这是基于生活经验的假设,是对既有事实的朴素解释。
  现在我们把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也就是说,原子是靠化学键相互结合在一起的。如果是阴、阳离子形成的化学键就称为离子键,如我们熟悉的食盐氯化钠(NaCl)、生石灰氧化钙(CaO)等:如果是原子则以共价键结合,如我们熟悉的水(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沼气的主要成分)等。
  在所有的元素原子中,碳原子可以形成的化学键几乎最多,也差不多最牢固。有了这样的认识,也就能够推测:含有碳元素的物质种类最多,其分子结构也最为复杂。事实正是如此,现在我们知道,所有的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世界上的物质95%是有机物(来自于动植物),5%是无机物(来自于矿物)。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种物质中除盐之外,其他物质的主要成分都是有机物。
  每个碳原子可以形成4个化学键,而且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牢固的链状。这两个重要的结论都是由德国著名的化学家凯库勒提出的。如果只考虑碳链,并认为碳链是直线形,这就是一维结构。最初,化学家认为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是平面正方形结构f碳原子处于中心,4个氢原子处于4个顶点),这就是二维结构。后来,很多新发现的有机物及其性质都不能用二维结构来解释,进而引入合理的三维结构,就成功地解释了原来无法解释的有机物。
  
  常见的多原子直线形分子有二氧化碳(CO2)、乙炔(C2H2)等。
  最著名的平面形分子是苯,苯的分子式是C6H6,分子结构见本刊2010年7—8月号第91页。最著名的三维结构是甲烷的正四面体分子结构,如图1。荷兰化学家范霍夫(如图2)于1874年提出的碳键的正四面体结构学说成功地解释了有机物的旋光异构现象,也解释了二氯甲烷没有异构体的事实。现在,从最简单的甲烷分子到最复杂的蛋白质分子,如果要对它们进行结构分析,都离不开碳键的正四面体构型这一概念。范霍夫因其巨大贡献获得1901年首届诺贝尔化学奖。后来,美国著名化学家鲍林(图3)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了碳键四面体构型的成因。
  在化学中,二维结构与三维结构的完美结合是足球烯C60结构,如图4。C60中60个碳原子形成32个面,合拢成球体,其中12个为正五边形,20个为正六边形,由于形似足球,故被发现者命名为足球烯。
其他文献
1 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密封在生活中的作用。  实验器材:气球一个,细线、光滑竹签(比较直)或毛衣针一根,透明胶带,凡士林(或润手油)一盒。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
化学实验既蕴含着丰富的知识与方法,又非常有趣味。为了解国外科技活动开展情况,我们特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化学实验中挑选有趣的典型小实验陆续给同学们介绍,供同学们学习与欣赏,但在做实验时要注意安全。下面这个小实验将帮助你了解化学元素钙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1.实验用品  清洗过的细长鸡骨头,1瓶食醋,1个大广口瓶。  2.做一做  (1)将鸡骨头放在食醋中浸泡3~4天。  (2)将鸡骨头从食醋中取出
小宝:牛老师,2009年有在化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吗?挑一个我能懂得的说一说好吗?  牛老师:好的。2009年10月传出一个消息,合成了第117号元素,从此,元素周期表里的所有空格全填满了。我认为这件事对化学具有划时代意义。  小宝:牛老师,您是说发现了一个新元素?  牛老师:不是发现,是发明。在自然科学中人们把“看到了”自然界里本来就存在的事物叫做“发现”,而把“创造了”自然界本来没有存在
纵观近年各地中考中的声现象试题。在注重考查同学们对声现象的基本概念辨析的同时,重点考查同学们运用相关声学知识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以各地中考试题为例对声现象的考点做以分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理想推理法的内涵    理想推理法也叫“理想实验”,又叫做“假想实验”、“抽象的实验”、“思想上的实验”、“科学推理”,它是一种思维活动,是由人们在抽象思维中设想出来而实际上无法做到的“实验”,理想推理法具有两个特征:一是以实践或科学实验为基础:二是以一定的逻辑法则为根据,而这些逻辑法则,都是从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并为实践所证实了的,它要求抓住科学实验中的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发现实验中某
解决梯形问题,经常要根据条件添加辅助线,通过拼接、分割等方法把梯形问题转化为较简单的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问题,再进行解答,下面介绍梯形辅助线的常见作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考点一: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  例1(2008年北京市中考题)下列四种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 洗衣机B. 录音机C. 电视机D. 电饭锅  解析:洗衣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录音机将电能转化为声能;电视机将电能转化为声能和光能;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定义可知,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电饭锅.选D.   考点二: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
200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奖金授予美国孟山都公司科学家威廉·诺尔斯与日本名古屋大学科学家野依良治,以表彰他们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所作出的贡献:另一半授予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科学家巴里·夏普莱斯,以表彰他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本年度化学奖得主的重要贡献在于开发出可以催化重要反应的分子,从而能保证只获得手性分子的一种镜像形态分子。这种催化剂分子本身也是一种手性分子,只需一个
函数源于生活,又不时地为我们的生活所服务,用一次函数解决行程类的图象问题是近年中考的热点,为方便同学们的学习,现举例说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关于透镜及其应用的拓展知识点主要有:  1.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的发做作用,光通过凸透镜后,其折射光线在原光线的传播方向上会合拢一些或相交点提前一些,光通过凹透镜后,其折射光线在原光线的传播方向上会发散一些或相交点延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