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八年级学生爱上物理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1222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物理这门学科,多少会带着些许好奇。如果一味地纸上谈兵,只会把他们的好奇与兴趣抹煞掉。兴趣对他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没有兴趣的学习只会让他们成为做题的机器。要想激发学生想学,爱学,好学,应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已经有一些生活经验的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是件十分有趣的事。教师可以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事情运用到课堂中,使得课堂更富有实效性。
  1 在物理课堂引入中运用生活实例
  在一堂课中,“引入”是个领头羊,带领的好,前面就是一片辽阔的草原,带领的不好,前面或许就是一条幽深的小径。鉴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可以在整堂课的开始就给学生强烈的熟悉感,以此调动课堂气氛。
  当然,课堂引入的方法有许许多多,然而运用生活实例的引入是最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我们可以把自动扶梯上的乘客作为“匀速直线运动”这节课的引入,我们可以把人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作为“光的反射”这节课的引入,我们可以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作为“机械运动”这节课的引入。在引入的同时,其实也是在慢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物理学的发展史表明:人类的物理知识来源于生产实践和对自然界的观察,学生对物理环境的认识从根本上说始于观察,并从观察中获得感性材料。通过每节课的引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观察的习惯,学生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物理与生活联系起来。
  2 在物理实验中运用生活实例
  实验是学好物理的基础,没有实验的物理课堂是不完整的。任何物理概念的确立、物理规律的发现,都必须以严格的科学实验为基础;人们所提出的理论是否正确,也必须通过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来检验。然而,我们不能为了做实验而去做实验,不能单纯地让学生把玩实验器材最终却一无所获,应把生活实例充分运用在实验中。
  例如在上“平面镜成像”这一课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照镜子经验让学生设计一个“蜡烛照镜子”的实验,并且能够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了实际经验,学生设计起这个实验来并不算困难,不一会儿就有多个小组想出了设计方案,再通过教师指导,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就能形象地刻印在学生的心中。
  课程标准指出:物理教学的任务是要使学生获取实验事实、概念、定理、基本理论以及物理学科方面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运用知识、观察和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周围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可认识性。依据生活经验来做实验,学生的积极性会被完全调动起来,因为做的实验都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情,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度就很高,师生之间的配合就会愈加完美。
  3 在物理探究过程中运用生活实例
  探究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初中生的性格好动,一旦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就会显得异常活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使他们的发挥不仅仅局限于课堂。
  物理教材配备了《学习活动卡》,其中的“进一步探究小实验”可以推动学生们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如“用一次性塑料杯、线,自制一个土电话,研究线的松紧和材料(塑料、尼龙线或细金属丝)对通话效果的影响;研究纸杯、牛奶盒和易拉罐对通话效果的影响”和“用一把吉他(或提琴、二胡等弦乐器),研究振动发声时音调的高低与该弦的长短、粗细、松紧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实验材料都能取自于生活,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学生的探究。
  4 让物理知识与生活有机地结合
  现在的初中学生都是九零后新生代,他们都很有自己的想法。有些学生认为他们所学的科目对他们来说毫无用处,他们不会在生活中用古文对话,也不会在生活中运用代数和几何算账,更不会到外国去用英语与其他人交流,所以在学习的同时往往会产生抵触心理。而物理这门科目对他们来说是未知的,学生抱有好奇的同时也产生了怀疑的态度,到底学习物理有什么用处呢?
  其实每一门科目都有每一门科目的用处,而物理这门科目的用处在于与生活走得很“近”。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他们能够更坚信科学。彩虹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牛郎织女的相逢,它的出现其实是一种光的折射现象;月食并不是因为天狗的贪吃而形成的,它的出现其实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古人钻木取火,不是因为阿波罗带给了人们火种,它的出现其实是因为摩擦生热。物理知识不仅把人们带出了无知,也能让人们更好地生活。人们运用摩擦力的知识把鞋底设计得很粗糙;运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的知识带给近视眼和远视眼的人清晰的世界;运用杠杆原理可以不费力地把重物吊起来;运用音调高低的知识制造琴弦,让人们弹奏出美妙的音乐。
  在生活中,这样的物理知识应用比比皆是,而在科技上,纳米技术的出现也能更好地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目前为止,多家先进医院采用的“纳米机器人”为病人减轻了不少痛苦,将来,科学家们还在设想运用纳米技术把车子、房子等实物缩成可以随身携带的器具,这样不仅减轻了地球的负担,也方便了人们的旅游。小到生活中的应用,大到科学上的设计,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在告诉学生物理是一门十分有用的学科。
其他文献
阅读,是一种美好的精神活动,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重要标志。而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内在动力。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中也谈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育体制改革深入发展和强调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精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氛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实现由被动阅读
期刊
新课程地理课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是由特定的学生、老师、教材组成的,这个系统的正常运转是靠师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的。如何让高中地理教学更有效?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教材的分析和处理  1.1 用好教材和教学资源是有效教学的前提,也是落实教学目标的基础。要把地理教材变成行之有效的教学资源,要敢于对教材进行大胆的重组和整合。因为教材的编写一般遵循的是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
期刊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重复的过重的课业负担,以提高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成了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工作。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尤为重要。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 结合教材,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学生乐学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环境,是激发
期刊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是指在物理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地渗透和传授物理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训练,逐步地掌握最基本、最主要的物理科学方法,达到促进知识学习、培养能力和提高科学素质的目的。  1 科学方法教育的原则   开展物理科学方法教育需注意以下四条原则:  1.1 适时性。当教材内容有进行科学方法渗透的必要时可才加以渗透,反对脱离教材内容而空谈方法。例如:在“原子
期刊
小学自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精心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自然教学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现就如何搞好自然教学中的实验设计谈谈个人的体会。  1 实验设计要符合自然学科特点  一切自然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自然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兴
期刊
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现谈几点初中地理教学的体会。  1 创设新颖情境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1.1 巧引歌曲。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
期刊
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在包括生物教学的所有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怎样才能把生物课上得生动有趣,以引发学生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极大热情,这是广大生物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的课题。教师都希望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知识,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经过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浓厚的
期刊
数学作业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也是知识落实的重要途径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然而不少老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意图,缺乏必要的思考,作业多半是没有效果的,不但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而且不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更甚至让学生厌恶和反感,从而失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合理的作业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而非千篇一律的重复。科学地设计作业及
期刊
常有同学发出这样的疑问:记得以前自己的语文成绩也不错,为什么到高中后突然感觉语文基础很差?为什么其他学科学起来得心应手,可语文学习却变得无所适从?语文到底该怎么学?许多同学带着这样的疑问艰苦摸索,收效甚微,导致苦恼重重,哀叹连连:学好语文真难呀!  1 要客观地认识语文  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是不容易的。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
期刊
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故事尽人皆知,大家都会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所折服。在我们的教育中,也有这样的“东风”可借。作为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如何巧借这一“东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教学中的经验与大家交流一下。  1 巧借情景,恰当处理突发事件,既能拓展课文深度,又能融洽师生关系  在教育教学中,往往会有一些无法预料的突发事件,对这些事件,教师只要艺术地借助场景,借题发挥,处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