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位商分析的西部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来源 :当代农村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99youaik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产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合理的农业发展结构,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通过区位商分析法对西部农业结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西部地区内部农林牧渔业生产结构中,农业、林业、牧业能够自给自足且具备一定发展优势和潜力,具备一定对外输出的能力,其中农业(狭义)最为突出;因西部地区具有发展第一产业的潜力,给出建议认为产业发展规划中应该着重发展农业,并加深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从而带动农业产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 西部农业 产业结构 区位商
  *基金资助:德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DY21C066。
  一、问题的提出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至今已经20年,地区发展在国家政策推动、各方助力的持续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的良好发展,但多年积累的发展薄弱问题一直影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攻坚克难的“短处”,因此,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对西部地区深化发展阶段。
  通过对中央“一号文件”的梳理、对西部大开发、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含义和目的的剖析,总结出发展西部地区农业产业是两大战略目标的溯源统一,对西部地区而言,在乡村振兴政策引领下,以发展农业产业为区域发展“破局”,寻找新的发展动力增长来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区位商分析
  区位商分析法建立在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之上,是可以区分各个地区如何分工的比较指标。该指标可以表示各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分工,也可以表示产业的生产区域化的水平,是现代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区域产业布局和产业优势的指标,也是区域经济学中用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的常用指标。基于区位商分析的层次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的原则,本文将基于区位商分析的特性,对西部地区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两个层次的分析,第一层次,即按照三次产业划分的西部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全国的横向优势分析;第二层次,将西部农业内部农林牧渔业分别进行分析,研究其内部具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具体产业。
  (一)区域农业区位商计算原理及方法
  根据区位商指数算法的内涵,针对本文的研究,区位商可以定义为是指西部大开发地区农业部门的产值占西部地区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农业部门产值在全国各产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相比较的比率,参考刘晓红(2006)、黄新建(2014)对于农业区位商的计算,其表达式为:


  其中:i表示第i地区(i=1,2,3···n);
  j表示第j个行业(j=1,2, 3···n);
  Lij表示第i地区,第j行业的产值;LQ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指数。结果表达:LQij >1;表明该行业在该地区具有行业优势,可向外输出产品;LQij <1;表明该行业在该地区处于行业劣势,产品无法满足需求;LQij =1;表明该行业在该地区居于一般水平,无明显优势,仅能自给自足。
  (二)西部地区三大产业区位商分析
  根据统计年鉴数据,按照区域农业区位商计算原理将西部地区和全国数据进行比率运算,得出西部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区位商指数,见表1。
  据计算结果显示,西部地区三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特点,第二、第三产业的区位商指数分别为0.973和0.948,基本可以保證自给自足,但却仍显吃力,稍显劣势。相比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要略优,更加接近平衡指数1。与此同时第一产业所表现出的优势和潜力则更加明显,区位商指数为1.540,表明西部地区“大农业”发展优势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于东部、中部、东北地区具有极大的区域专业优势,第一产业专业化显著。
  (三)西部地区农林牧渔业区位商分析
  根据区位商指数公式可以探究西部“大农业”内部的产业生产优势与劣势,根据统计数据的分类,本文采取对广义农业分类的产业进行分析,对研究复杂农业产业结构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能够对西部农业内部各产业有更详细的了解与评价,具体见表2。


  根据区位商计算公式应用于西部农林牧渔业与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计算结果为:西部地区农业区位商指数为1.113、林业区位商指数为1.069、牧业区位商指数为1.075。显示西部地区内部农林牧渔业生产结构中,农业、林业、牧业区位商指数均大于1,表明这三个产业在自身自然资源之上自给自足且具备一定发展优势和潜力,具备一定对外输出的能力,其中农业(狭义)最为突出,超过林业和牧业。渔业的区位商指数为0.30,表明西部地区渔业处于全国渔业的劣势,较大依赖外部引入,但西部地区地处内陆,渔业不发达是自身资源禀赋的限制,所以结果具备合理性。
  三、西部农业发展建议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向优势产业的倾斜,结合资源禀赋特性、有针对性的重点发展能让农业经济提升更加高效。因此,依照三次产业划分的角度,根据区位商分析结果得出:西部地区发展第一产业比发展二、三产业更具优势,表明西部地区农业(广义)发展优势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于东部、中部、东北地区具有极大的区域专业优势,第一产业专业化显著,后续发展规划中应该着重发展农业。
  通过分析可以预测,经过合理的结构调整之后,西部地区有潜力发展成为全国农业发展的支柱与标杆,从而发挥西部农业对于全国农业的拉动性作用;农业内部产业中,发展的重要性依次为农业(狭义)、林业、和牧业,渔业排在最后且不具有发展潜力与优势,因此基于发展地方区域优势有助于产值的高速增长,优势的凸显。西部农业应制定平稳发展牧业、渐进提升林业,着重发展种植业的规划布局。   同时,因乡村振兴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导向,提升西部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是东西部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向,为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加深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也是西部地区以第一产业为主,辐射全产业链,从而带动产业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参考文献:
  [1]陈晓华.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J].农业经济问题,2009,30(10):4-7.
  [2]孔祥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J].农村金融研究,2018(02):9-13.
  [3]陈永红.西部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
  [4]黄新建,万科.基于区位商法的江西省现代农业比较优势与产业布局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03):286-289.
  [5]唐磊,曾国平.区位商分析方法在地区产业比較中的应用——以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为对象的实证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4):55-58.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western China based on location quotient analysis
  Liu Jiachen
  Abstract: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a reaso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tructur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location quotient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data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in western China, an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Among the production structures of 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in western China, 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animal husbandry can be self-sufficient, have certain 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potential, and have certain export ability, among which agriculture (in narrow sense) is the most prominent. In view of the potentiality of developing the primary industry in the western region,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agriculture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la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should be deepened, so as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economy.
  key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 Western agricul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Location quotient
  (作者单位: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责任编辑:李政
其他文献
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是煤矿遏制重大事故发生的基础。通过深入全国各地煤矿调研,发现多数煤矿对于重大安全风险的认知仍处于初级阶段,对重大安全风险的辨识更是形式大于内容。若未将重大安全风险全面地进行辨识和管控,轻则无法通过标准化验收,重则可能发展为重大事故隐患。因此,结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的要求,结合煤矿标准化建设实际,探讨重大安全风险的科学辨识方法,对于煤矿风险辨识和治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矿井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井下生产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和智慧矿山建设持续加快,煤矿现场安全管理难度和风险逐渐加大,由此带来了诸多新的考验和挑战。兰花科创唐安煤矿分公司以提升矿井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抓乎,积极从安全生产指挥中心体系建设人手,构建了三级调度联合值班机制,促进了安全管理向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持续迈进,为新时代夯实矿井安全管理基础,引领地方煤矿安全发展开辟了新路径,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煤矿瓦斯灾害严重威胁着矿井安全生产。工作面因受地质条件、采区设计、开采技术的影响,部分工作面采用仰斜开采,采空区瓦斯向工作面运移,极易造成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影响井下安全生产。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征。作为国有煤炭企业,应该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这深远考量,深刻把握“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这一战略部署,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要义,不断优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理念思路、制度机制、实践举措,以更加扎实、更有质效的工作服务于企业治理、服务于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将“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单列一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国有企业内部,如何有效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年来,国家能源神东煤炭集团榆家梁煤矿纪委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在构建“三不”一体推进机制上持续开展实践探索,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本文通过DEA-BCC模型,对2018年四川省农业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进行横向测算,得出全省农业规模效率整体向好,而纯技术效率稍弱,两者共同影响着综合效率的发展水平。同时,以时期序列为轴线,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效率值进行纵向分析。研究发现:2010-2018年全省农业TFP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发展势头较好,而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效率两者呈逆向变化趋势,表明当前全省农业发展面临着不协调、不充分状态,存在着设施配置不足、资源转换低效、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为此,通过实施区域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完善要素投入机制
黄梅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领导建设的发展形态较好、组织建设较完备、财政经济保障规范有力的基层革命政权。在根据地的建设中,黄梅县党组织将财政经济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并以没收、税收、生产经营为主线构建了财政收入体系,以保障战争、发展经济、提升百姓生活为重点构建了财政支出体系,以统一财政和完善财政金融协作为基础构建了财政管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当前,煤炭企业发展形势异常严峻,把握好新发展阶段、贯彻好新发展理念、构建好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河南鹤壁中泰矿业工会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践行“员工是第一牵挂”发展理念,针对员工“急难愁盼”问题,当好“第一知情人”“第一联系人”“第一帮扶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的资金,PPP模式是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解决资金短缺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聚焦于生态振兴中的污水处理板块,并且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东部某县进展不顺的两大污水处理PPP项目展开介绍并进行分析,以期明晰其经验教训,为同是污水处理类的PPP项目提供可参考式建议。
摘要: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在不同时期都重视“三农”工作,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同时,百年来党推进“三农”工作也累积了重要经验: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确保守住农村发展底线夯实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不断对农民进行教育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立足于中国共产党推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