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教育对德育的实施有着确实影响。农村教育水平和经济水平低下制约着德育水平的提高,而德育的重要性警示我们必须加强德育教育,找到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农村教育 德育 现状 教育水平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510102-01
要对农村教育的德育进行分析,首先要搞清楚教育与德育的定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德育和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确切地说德育属于教育,是教育的一个方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育处于教育的首要地位,至今影响其他各育(智育、美育等)。要搞好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必须要有先进德育水平作保障,而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要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必须从农村做起,由于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结构不合理,不同学段教师结构不合理,不同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不同年龄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教育培训不足;公用经费严重不足,硬件设施不足,学校修护困难;拖欠教师工资等问题严重阻碍着德育水平的提高。
但是德育的重要性不能因为农村现实教育低下而被忽视,反之,我们更应该看到德育的功用和意义。德育的基本功能在于:他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思想影响,引导他们的道德实践,培养他们的品德。而品德是人的个性的核心部分,对人的心理发展起定向作用。因而培育人的品德的德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导向的功能,特别在青少年学生发展中的导向作用尤其重要。
一、德育具有促进社会道德进步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积极作
(一)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看德育作用。德育既要适应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思想觉悟程度保证社会大多数成员能够接受,并按照德育的要求去做;有超越现实,把先进的思想内容和道德思想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满足人们对高尚精神追求的需要,并通过德育来逐渐实现这种需要。只有这样,德育才有其存在的意义。良好的道德需要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即它不是从社会的索取来达到的,而是以对社会或他人的奉献来实现的。
(二)从市场经济学中条件下社会的客观实际看德育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互利精神、公平观念与奉献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三)从德育效能最终达成的目标看德育的作用。通过德育,建立起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先进思想体系,树立起我国人民的精神支柱。通过德育,确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建立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生活新秩序。
二、德育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导向作用
(一)德育对于学校教育的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其教育目的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中,具有正面导向作用。青少年是长身体、长知识、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想发展还很不成熟,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正面教育,同时也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及各种媒体的各种不良影响。无数事实证明,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好的或坏的思想品德,都容易形成,并且能持久地保持甚至是终生的。品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处于品德形成关键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即如果在这时期先形成了某种思想品德,以后想用相反性质的思想品德教育转化它,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和阻力。
(三)德育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深入人心具有灌输作用。 让我们来看看农村现实的德育状况: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纵容和支持。有例为证:某校初一年级十三岁的学生张华(化名)在与同村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明(化名)一起玩纸牌时发生矛盾,回家后告诉母亲,其母亲竟说:“搞不赢就毒死他。”没想到,三个月后的一天,张华果真将拌有毒鼠强的饼干在趁人不备时放入陈明家中,致使陈明兄妹三人当即中毒身亡,制造了震惊全国的灭门惨案。公安部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收缴、销毁毒鼠强正是由引案引起的。另外,农村教育中的德育内容也有很大的弊端。虽然农村经济,教育水平影响着农村的德育水平,但德育内容的本身肯定也是负有责任的。德育内容缺乏现实性和开放性。
在我国由于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低,从而导致农村人文化素质低,最终影响德育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采取良好的措施搞好农村教育,促进德育水平的提高。尽快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度,免费到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对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教育水平教育质量上升了,教师有更多时间塑造自己,教育学生,德育水平也随之上升了,就可以为德育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了,农村的整个素质也就上升了,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2)政策方针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有较强制导向作用。国家可以用法规,法令的形式要求农村德育水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准,可以要求教师按期完质量学生对学生的德育报告。当地农村教育局对教师做出的德育分数进行评价,以奖惩的方式带动整个德育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在考试中出现的一些德育案例,让学生结合实际写出恰当的评论,让学生明白德育的重要性,有了良好的道德对国家对人民对自己都有相当的好处。
(3)要提高整个农村的德育水平,最主要最直接最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这首先要求教师要对德育的本质,内涵进行彻底的了解,明确德育的地位与作用,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想素质。这样才可以沿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才可以在课堂上课外教育学生,让整个学校有一个良好的风气从而带动整个农村地区德育水平的发展。
(4)要真正的全方面的把德育落到实处,最主要是用到实践当中去,在实际的活动中去感受深刻的德会德育。在农村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进行爱国教育。去养老院帮助老人,组织学生去植树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让学生对生活充满兴趣,理解人生价值,在实质上提高德育水平。
(5)学校要多开放德育课。特别是农村,虽然有德育课,也被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科占去了,要做到每科都有专门的人上,而且要保证课堂质量,期末时同样要进行测试。
(6)义务教育要以免费作保证,国家要在最大多数的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样才可以让最大多数的孩子上学,让所有儿童从小都受到正规的教育,领悟真正的德育理念。
要真正改变农村德育水平低下的现状,需要我们每个人多关心农村教育,多到农村中去,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冯文全,《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1.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靳希斌,《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作者简介:
付春林,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冯文全,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关键词]农村教育 德育 现状 教育水平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510102-01
要对农村教育的德育进行分析,首先要搞清楚教育与德育的定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德育和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确切地说德育属于教育,是教育的一个方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德育处于教育的首要地位,至今影响其他各育(智育、美育等)。要搞好教育、提高教育水平,必须要有先进德育水平作保障,而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大多数,要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必须从农村做起,由于农村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结构不合理,不同学段教师结构不合理,不同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不同年龄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教育培训不足;公用经费严重不足,硬件设施不足,学校修护困难;拖欠教师工资等问题严重阻碍着德育水平的提高。
但是德育的重要性不能因为农村现实教育低下而被忽视,反之,我们更应该看到德育的功用和意义。德育的基本功能在于:他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思想影响,引导他们的道德实践,培养他们的品德。而品德是人的个性的核心部分,对人的心理发展起定向作用。因而培育人的品德的德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导向的功能,特别在青少年学生发展中的导向作用尤其重要。
一、德育具有促进社会道德进步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积极作
(一)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看德育作用。德育既要适应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思想觉悟程度保证社会大多数成员能够接受,并按照德育的要求去做;有超越现实,把先进的思想内容和道德思想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满足人们对高尚精神追求的需要,并通过德育来逐渐实现这种需要。只有这样,德育才有其存在的意义。良好的道德需要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即它不是从社会的索取来达到的,而是以对社会或他人的奉献来实现的。
(二)从市场经济学中条件下社会的客观实际看德育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互利精神、公平观念与奉献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三)从德育效能最终达成的目标看德育的作用。通过德育,建立起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先进思想体系,树立起我国人民的精神支柱。通过德育,确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建立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生活新秩序。
二、德育在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导向作用
(一)德育对于学校教育的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其教育目的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德育在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中,具有正面导向作用。青少年是长身体、长知识、思想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想发展还很不成熟,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正面教育,同时也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及各种媒体的各种不良影响。无数事实证明,在这个时期无论是好的或坏的思想品德,都容易形成,并且能持久地保持甚至是终生的。品德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处于品德形成关键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有“先入为主”的特点,即如果在这时期先形成了某种思想品德,以后想用相反性质的思想品德教育转化它,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和阻力。
(三)德育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深入人心具有灌输作用。 让我们来看看农村现实的德育状况: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纵容和支持。有例为证:某校初一年级十三岁的学生张华(化名)在与同村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明(化名)一起玩纸牌时发生矛盾,回家后告诉母亲,其母亲竟说:“搞不赢就毒死他。”没想到,三个月后的一天,张华果真将拌有毒鼠强的饼干在趁人不备时放入陈明家中,致使陈明兄妹三人当即中毒身亡,制造了震惊全国的灭门惨案。公安部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收缴、销毁毒鼠强正是由引案引起的。另外,农村教育中的德育内容也有很大的弊端。虽然农村经济,教育水平影响着农村的德育水平,但德育内容的本身肯定也是负有责任的。德育内容缺乏现实性和开放性。
在我国由于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低,从而导致农村人文化素质低,最终影响德育的发展。因此我们要采取良好的措施搞好农村教育,促进德育水平的提高。尽快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完全免费制度,免费到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对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教育水平教育质量上升了,教师有更多时间塑造自己,教育学生,德育水平也随之上升了,就可以为德育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了,农村的整个素质也就上升了,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2)政策方针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有较强制导向作用。国家可以用法规,法令的形式要求农村德育水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准,可以要求教师按期完质量学生对学生的德育报告。当地农村教育局对教师做出的德育分数进行评价,以奖惩的方式带动整个德育水平的提高。还可以在考试中出现的一些德育案例,让学生结合实际写出恰当的评论,让学生明白德育的重要性,有了良好的道德对国家对人民对自己都有相当的好处。
(3)要提高整个农村的德育水平,最主要最直接最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这首先要求教师要对德育的本质,内涵进行彻底的了解,明确德育的地位与作用,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想素质。这样才可以沿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才可以在课堂上课外教育学生,让整个学校有一个良好的风气从而带动整个农村地区德育水平的发展。
(4)要真正的全方面的把德育落到实处,最主要是用到实践当中去,在实际的活动中去感受深刻的德会德育。在农村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德育教育,进行爱国教育。去养老院帮助老人,组织学生去植树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但让学生对生活充满兴趣,理解人生价值,在实质上提高德育水平。
(5)学校要多开放德育课。特别是农村,虽然有德育课,也被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科占去了,要做到每科都有专门的人上,而且要保证课堂质量,期末时同样要进行测试。
(6)义务教育要以免费作保证,国家要在最大多数的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这样才可以让最大多数的孩子上学,让所有儿童从小都受到正规的教育,领悟真正的德育理念。
要真正改变农村德育水平低下的现状,需要我们每个人多关心农村教育,多到农村中去,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冯文全,《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1.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靳希斌,《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作者简介:
付春林,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冯文全,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