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给排水工程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因此为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城市供水质量,相关人员必须对给排水设计与施工给予高度重视,并通过相应施工技术,以此达到提高给排水性能的目的,该点对我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设计;给排水设计;施工
引言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高楼建筑比比皆是,而给排水设计是建筑结构功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良好温馨的居住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高层建筑用水量呈上升趋势,人们对水资源的质量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的难度。因此,如何加强建筑给排水设计合理性以及提升施工质量已然成为目前建设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
1建筑给排水设计内容
建筑工程中的给排水设计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给水系统设计。楼层较高的建筑物供水的最大挑战是满足全部人群的用水需求,设计人员要进行实践调研,精确计算居民用水量和公共用水量,依据楼层高低,创设分区给水模式,构建安全可靠的给水系统。(2)排水系统设计。其作用在于及时排出生活污水和废水,要精心设计排水网络系统,与市政污水管网融为一体,提升污水资源的利用率。设计人员要结合建筑物的排水需求,选择排水方式。(3)消防系统设计。作为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中之重,消防系统设计关系整栋楼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建立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智能控制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并配置消防器材,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或者行业标准来进行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设计。
2给排水施工存在的常见问题
其一是未立足于建筑项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导致给排水系统水管连接不严,给排水器具尺寸与设计图纸存在差异性,增加了给排水噪音,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其二是未对进场的建材进行严格的质量减压,导致水管以及控制阀门等质量不合格,影响使用寿命;其三是考虑不周密,导致控制阀门、水管以及水嘴等数量过多或过少,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其四是给排水系统相关计算结果缺少精确性,设备位置连接存在较大缝隙,施工质量无法满足使用标准,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其五是施工人员未严格遵守施工要求按程序施工,过于随意,或因施工经验少、技术水平较低影响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
3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实际应用
3.1挖沟槽
首先,在开挖沟槽作业前,工作人员必须先确定挖沟槽宽度以及坡度,在此基础上,对沟槽横断面进行明确。对横断面进行确定时,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对经济成本进行综合考虑,而且还要依照相关标准对设计科学性进行全面分析。此外,工作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施工作业安全性及道路交通顺畅性;在沟槽挖掘作业中,工作人员必须对挖掘机进行科学利用,并以此对路面沥青层进行挖掘。其次,工作人员必须对高程测量及沟槽底部高程给予高度重视,避免出现超挖现象,致使槽底渗水,对后续施工进行产生严重影响。
3.2排水管网施工
在建筑管道设计过程中,管道损漏情况较为常见,将会导致大量水源浪费。所以当前要注重对管道实施定期、不定期维修养护,在管道施工中选取更多高质量安装材料,促使管道整体网络设计能满足国家规定要求。还要注重组织管理人员做好施工管网运行监测管控,参照我国现有的计量法各项规定要求实施周期性检测,发现耗损情况之后及时进行维修。在现有的建筑工程设计活动组织开展中,在排水系统中要注重突出给排水管网应用价值,关系到今后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应用优良性,对全面提升排水系统运行价值至关重要。有助于实现排水系统稳定运转,相关管理部门要提高关注度,补充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排水系统运行稳定进行,提升各类水资源利用成效。此外,当前要注重做好管网漏损问题控制,选取适宜压力等级、埋设深度的管道,防止给水管道不均匀沉降导致管道应用破损。管道接头位置要合理设定可靠支墩,防止接头出现脱落、变形情况,致使漏水问题发生。要注重做好管网应用监测,漏损情况产生之后要及时进行发现维修,控制漏损导致的水资源浪费情况。
3.3进行试压
试压结果是检验建筑项目给排水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通常情况下,当给排水设计图纸中未明确注明给水管道的水压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而最为常见的试压方式,便是对给水管道进行观察,观察时间控制在10min~15min之内,压力降小于0.02MPa,并将压力值下降到日常工作压力下观察给水管道是否出现渗水以及漏水现象。另外,针对塑料材质的给水系统,其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下降不得超过0.05MPa,并对工作压力进行调整,增加实验时间,确保给排水管道各处连接缝隙不存在渗水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水压实验在具体开展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对时间以及将压值进行精准地控制和调节,避免因外在因素影响对给排水管道形成不利影响。另外,针对隐蔽性的给排水管道,在施工前期应当积极开展灌水试验,将灌水高度控制与楼面齐平。也就是灌水,待10min~15min水面下降后再次将其灌满,并静置5min左右,若是水面无明显变化,给排水管道以及连接处并无出现渗水以及漏水现象,证明施工合格。
3.4建设贮水池防止资源闲置
对于给排水设计施工来说,升级消防贮水池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环保节能技术应用的一个方面。现如今,大多数的贮水池属于消防与生活用水两用。消防用水的实际应用效率低,如果不将其用作生活用水的贮存,会造成资源闲置浪费的问题,变相造成资源利用率低的情况。消防贮水池设计流量通常不能达到生活用水流量标准,且在消防用水出水量的设置当中存在一定的特殊要求,需要满足突发火灾时的消防用水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水质会明显降低,而不能够在生活用水当中使用,这就需要定期更换,出现资源浪费情况。想要解决这类问题,可以依托分拣贮水池的方法予以解决。这种处理方法的显著优势是能够定期更换水池中的水,同时,可以到达生活用水标准。此外,可尝试运用一水多用模式,把消防贮水池的闲置水应用到绿化、清洁等方面。除此以外,应该对建筑热水供应系统进行升级,着眼于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指数,消除水资源浪费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在这一过程当中,尤其要解决无效冷水问题,防止在使用热水前需要放出过多冷水而造成资源浪费。对此,可以升级热水供应系统,恰当选用直管循环、立管循环等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工程能够对群众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对该项工程给予高度重视,并严格依照相关标准对给排水进行设计与施工,从而提高给排水工程质量。基于此,我国城市供水质量将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向前.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设计与技术措施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5):125-126.
[2]钱多铭.建筑給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华建设.2021,(02):126-127.
[3]刘娜.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21):28+32.
[4]张欢.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1(14):181-182.
[5]方小龙.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5(26):78-79.
关键词:建筑设计;给排水设计;施工
引言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市高楼建筑比比皆是,而给排水设计是建筑结构功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良好温馨的居住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高层建筑用水量呈上升趋势,人们对水资源的质量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的难度。因此,如何加强建筑给排水设计合理性以及提升施工质量已然成为目前建设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
1建筑给排水设计内容
建筑工程中的给排水设计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给水系统设计。楼层较高的建筑物供水的最大挑战是满足全部人群的用水需求,设计人员要进行实践调研,精确计算居民用水量和公共用水量,依据楼层高低,创设分区给水模式,构建安全可靠的给水系统。(2)排水系统设计。其作用在于及时排出生活污水和废水,要精心设计排水网络系统,与市政污水管网融为一体,提升污水资源的利用率。设计人员要结合建筑物的排水需求,选择排水方式。(3)消防系统设计。作为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中之重,消防系统设计关系整栋楼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建立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智能控制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并配置消防器材,严格按照国家要求或者行业标准来进行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设计。
2给排水施工存在的常见问题
其一是未立足于建筑项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导致给排水系统水管连接不严,给排水器具尺寸与设计图纸存在差异性,增加了给排水噪音,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其二是未对进场的建材进行严格的质量减压,导致水管以及控制阀门等质量不合格,影响使用寿命;其三是考虑不周密,导致控制阀门、水管以及水嘴等数量过多或过少,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其四是给排水系统相关计算结果缺少精确性,设备位置连接存在较大缝隙,施工质量无法满足使用标准,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其五是施工人员未严格遵守施工要求按程序施工,过于随意,或因施工经验少、技术水平较低影响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
3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实际应用
3.1挖沟槽
首先,在开挖沟槽作业前,工作人员必须先确定挖沟槽宽度以及坡度,在此基础上,对沟槽横断面进行明确。对横断面进行确定时,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对经济成本进行综合考虑,而且还要依照相关标准对设计科学性进行全面分析。此外,工作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施工作业安全性及道路交通顺畅性;在沟槽挖掘作业中,工作人员必须对挖掘机进行科学利用,并以此对路面沥青层进行挖掘。其次,工作人员必须对高程测量及沟槽底部高程给予高度重视,避免出现超挖现象,致使槽底渗水,对后续施工进行产生严重影响。
3.2排水管网施工
在建筑管道设计过程中,管道损漏情况较为常见,将会导致大量水源浪费。所以当前要注重对管道实施定期、不定期维修养护,在管道施工中选取更多高质量安装材料,促使管道整体网络设计能满足国家规定要求。还要注重组织管理人员做好施工管网运行监测管控,参照我国现有的计量法各项规定要求实施周期性检测,发现耗损情况之后及时进行维修。在现有的建筑工程设计活动组织开展中,在排水系统中要注重突出给排水管网应用价值,关系到今后供水系统、排水系统应用优良性,对全面提升排水系统运行价值至关重要。有助于实现排水系统稳定运转,相关管理部门要提高关注度,补充完善的法律法规,保障排水系统运行稳定进行,提升各类水资源利用成效。此外,当前要注重做好管网漏损问题控制,选取适宜压力等级、埋设深度的管道,防止给水管道不均匀沉降导致管道应用破损。管道接头位置要合理设定可靠支墩,防止接头出现脱落、变形情况,致使漏水问题发生。要注重做好管网应用监测,漏损情况产生之后要及时进行发现维修,控制漏损导致的水资源浪费情况。
3.3进行试压
试压结果是检验建筑项目给排水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通常情况下,当给排水设计图纸中未明确注明给水管道的水压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而最为常见的试压方式,便是对给水管道进行观察,观察时间控制在10min~15min之内,压力降小于0.02MPa,并将压力值下降到日常工作压力下观察给水管道是否出现渗水以及漏水现象。另外,针对塑料材质的给水系统,其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下降不得超过0.05MPa,并对工作压力进行调整,增加实验时间,确保给排水管道各处连接缝隙不存在渗水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水压实验在具体开展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对时间以及将压值进行精准地控制和调节,避免因外在因素影响对给排水管道形成不利影响。另外,针对隐蔽性的给排水管道,在施工前期应当积极开展灌水试验,将灌水高度控制与楼面齐平。也就是灌水,待10min~15min水面下降后再次将其灌满,并静置5min左右,若是水面无明显变化,给排水管道以及连接处并无出现渗水以及漏水现象,证明施工合格。
3.4建设贮水池防止资源闲置
对于给排水设计施工来说,升级消防贮水池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环保节能技术应用的一个方面。现如今,大多数的贮水池属于消防与生活用水两用。消防用水的实际应用效率低,如果不将其用作生活用水的贮存,会造成资源闲置浪费的问题,变相造成资源利用率低的情况。消防贮水池设计流量通常不能达到生活用水流量标准,且在消防用水出水量的设置当中存在一定的特殊要求,需要满足突发火灾时的消防用水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水质会明显降低,而不能够在生活用水当中使用,这就需要定期更换,出现资源浪费情况。想要解决这类问题,可以依托分拣贮水池的方法予以解决。这种处理方法的显著优势是能够定期更换水池中的水,同时,可以到达生活用水标准。此外,可尝试运用一水多用模式,把消防贮水池的闲置水应用到绿化、清洁等方面。除此以外,应该对建筑热水供应系统进行升级,着眼于提高大众的生活质量以及幸福指数,消除水资源浪费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在这一过程当中,尤其要解决无效冷水问题,防止在使用热水前需要放出过多冷水而造成资源浪费。对此,可以升级热水供应系统,恰当选用直管循环、立管循环等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工程能够对群众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对该项工程给予高度重视,并严格依照相关标准对给排水进行设计与施工,从而提高给排水工程质量。基于此,我国城市供水质量将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向前.建筑给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设计与技术措施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5):125-126.
[2]钱多铭.建筑給排水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华建设.2021,(02):126-127.
[3]刘娜.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节水节能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21):28+32.
[4]张欢.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1(14):181-182.
[5]方小龙.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5(2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