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系疫病的概念、理论演进及诊疗要点

来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guang9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系疫病是以肺系为主要感染部位与传染途径的疫病,是疫病中发病率、传染性及流行性较高的一类疾病.在不断与新发疫病作斗争的临床实践中,中医肺系疫病诊疗理论经历了在伤寒理论范畴内的孕育、从伤寒理论体系逐渐分化、病机治法理论在宋金元时期的进一步发展、伴随明清温病理论体系的发展以及西学东渐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5个阶段.在梳理肺系疫病诊疗理论演进过程基础上,本文从病因、病位、辨治原则、预防对其诊疗理论要点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防治新发肺系疫病带来启示,为临床预防新发肺系疫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其他文献
顶泌汗腺汗囊顶泌汗腺汗囊瘤(Apocrine hidrocystoma,AH)与顶泌汗腺囊腺瘤(Apocrine cystadenoma,AC)是一种少见的附属器囊肿性肿瘤,常为面部单发的圆顶状半透明结节,临床上二者常常难以鉴别,组织病理可将二者区分开来,现将我科诊治 4例报道如下.
患者女,20岁,左足趾、足背红斑肿胀伴瘙痒2个月,加重10 d.追问病史,患者自幼头面颈部及左侧肢体就有带状分布的密集成片的黑色毛囊性丘疹,并伴左手拇指畸形、先天性巨结肠及肠梗阻病史.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可见多发毛囊漏斗样开口和表皮样囊肿,伸向真皮深层,毛囊漏斗部显著扩张,形成宽而深凹陷,凹陷内充满大量角化性物质.诊断为黑头粉刺样痣综合征,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中医药在现代化的路上已走过数十个年头,回顾多年来我国各大医院医师对中西医结合所做的探索和取得的一些成就,总结阻碍其进程发展的若干问题,并提出对未来的展望.
患者女,18岁,学生.2年前右侧背部出现暗红色斑片,无明显自觉症状.后斑片逐渐增大,颜色变暗,出现凹陷,局部出现轻度凹陷.组织病理示:表皮基底层色素轻度增加,真皮组织灶性变薄,附属器上移,血管周围少数淋巴细胞浸润.弹力纤维染色:未见弹力纤维减少.诊断: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APP).
患者女,72岁,主因“面部、双手硬化性斑块10余年,加重1个月余”入院.诊断:系统性硬皮病(SSc).入院后予甲强龙60 mg/d(合泼尼松75 mg/d)静脉滴注抗炎治疗,予桂枝红花汤煎服,出院后激素逐渐减量.
系统性硬化症(SS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皮肤增厚和纤维化、微血管改变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异常为特征,可累及心、肺、肾和消化道等内脏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终导致组织和器官萎缩硬化,预后不良.T细胞活化已被证明可促进SSc中的纤维化和微血管病变.近期研究表明,B细胞也可能参与SSc发病,如SSc患者的B细胞CD19表达上调,其是B细胞活化的关键调节剂,可诱导记忆B细胞和特异性自身抗体产生.在SSc模型小鼠中,也存在B细胞活化异常,与皮肤和肺纤维化有关.此外,抗CD20单抗(利妥昔单抗)的B细胞耗竭疗法可
探究凉血消风汤治疗血热兼风证型银屑病的证型方剂特点和临床运用研究进展.现代银屑病患者的病机特点多为内有血热、外受风邪所致的表里同病,凉血消风汤既可疏风止痒,驱散表邪,又能清热凉血,肃清内热,调和气血阴阳,起到内外兼治的作用,故可用于治疗血热兼风证型的银屑病.辨证运用凉血消风汤治疗银屑病,可为皮肤科临床诊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和机制,中医药以原创而发生之后,薪火传承,有各时期创新的成果汇入原则,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医学体系.创新由本根、方法与应用三部分组成,全体系的创新如此,各项创新也是这样.
期刊
分子生物学是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分子生物学理论课的配套课程.文章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设置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就实验教学总体思路和目标、教学方式和内容、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改革措施,为提高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培养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与泉源.重塑回归象思维、创新国学原理之精要,是中医药理论体系发展的重要举措,深化医学人学的中医理论研究是再创中医临床优势的先声.中医中药学界必须认识自己学科的优势,吸纳古今中外先进文明与技术充实中医学科,我们必须扬其所长进而寻踪国学原理汇总各学派精粹擢升基础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