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时期属于礼仪行为养成的最初阶段,礼仪行为教育属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客观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教育的地位不断提高,幼儿教育机构应该主动承担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个人素养的使命。本文对礼仪教育实践策略进行研究,探讨了扩大宣传范围开展主题活动,发挥家长作用,营造良好环境等问题。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策略
如果一个人长期坚持一种行为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形成一种习惯之后就会对个人性格,甚至将来的命运产生重要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更加重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开始培养。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种培训途径与方法。
一、扩大宣传范围,提高文明礼仪认识
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主体相对较多,不只是幼儿园的教师,家长也属于一个重要的主体。笔者本着观念领先和步步领先的思想选择该课题开展研究,同时通过多种方法对家长宣传有关文明礼貌知识以及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家长从思想上充分重视。方法如下:
第一,通过文明礼仪主题墙、家园联系栏和班级网站等形式让家长及时、准确掌握学校、班级文明礼仪活动的开展情况。为了使全体教师和家长能够形成正确的礼仪教育观念,还需要课题组长与骨干教师主动向家长和全体教师开展礼仪宣传讲座,帮助他们了解文明礼仪的内容和重要性。
第二,利用举办文明礼仪专题沙龙研讨活动,让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感悟文明礼仪教育的价值。
第三,举办“我是文明小标兵”等活动,加强幼儿的礼仪实践锻炼。
二、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
众所周知,幼儿喜欢各种形式的活动和游戏,反感呆板地说教,所以教师在开展礼仪教育活动时,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借此让幼儿获得礼仪知识,掌握人际交往中应遵守的规则,使幼儿拥有健康的人格,提高其自身修养。
具有多年幼儿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认为,礼仪教育应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展开,将教育内容自然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开展多种主题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活动模式应丰富,让幼儿产生兴趣。如组织幼儿举行《弟子规》的朗读比赛活动,并结合其中孝敬父母的内容开展讨论,同时给幼儿播放父母不辞辛苦照顾家庭的视频,使幼儿对父母无私的奉献产生感激之情。最后建议开展以“孝敬父母从点滴做起”为主题的活动,提倡幼儿在回家后主动对自己的父母说“我爱你”,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在父母工作结束后递上一杯热茶等。活动不仅让幼儿学会孝敬父母,也使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成长感到欣慰,明确礼仪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另外,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安排一些以待人接物和言行举止为主题的活动,以此全面推动我国礼仪教育教学活动高效开展。
三、充分发挥家长在礼仪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时期的礼仪教育不仅是教育机构和学校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教育者想要在幼儿礼仪教育教学方面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就必须得到家长的全力配合。教师应耐心地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理解、认同幼儿礼仪教育的价值,自觉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自行开展相应的家庭教育。
首先,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良好的禮仪,给幼儿树立优秀的榜样。如与人交往时彬彬有礼、热情大方等。父母是幼儿的启蒙老师,因幼儿有善模仿他人的特点,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被其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并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
其次,家长还应与老师保持密切地联系,并根据幼儿学校礼仪知识的学习情况,多给幼儿提供礼仪实践平台,让其在学校学到礼仪知识,并在真实的人际交往中实践知识。如家里来客人时,家长应让幼儿热情大方地与客人打招呼,给客人沏茶等,这样可以使幼儿的行为举止符合礼仪要求,学会日常社交场合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最后,家长应对幼儿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给幼儿一个积极地反馈,使他们更愿意做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四、营造良好的环境,加深幼儿对礼仪的感知体验
环境因素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力。针对幼儿来讲,幼儿园活动的空间、周围儿童的行为、教师的举止与态度等,均能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幼儿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环境,从而使幼儿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文明礼仪之美以及文明礼仪活动具有的乐趣。
1. 美化幼儿园的环境
为了能使幼儿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并使幼儿在这种环境下获得积极的影响,幼儿园应按照礼仪教育的有关标准,在教室、楼道墙面等醒目位置书写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领悟其中内容,应多贴一些具有礼仪教育意义的漫画、照片等。
2. 创设良好的礼仪氛围
教师应将幼儿置于讲礼仪的氛围之中,让其学会礼仪规范。在班级进行游戏活动时,教师应让幼儿学会互助和礼让。也可创造机会,让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体验如何与他人交往。如每天早上,教师可轮流请两个幼儿同自己一起站在幼儿园门口接待其他幼儿,学会热情地向家长、小朋友问好,并礼貌地送走家长。
3. 借助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幼儿讲文明礼貌
可在环保日或敬老日组织幼儿走出幼儿园进行参观与实践,让幼儿借此机会学以致用,通过亲身实践感受礼仪的重要性。幼儿有喜爱过节的天性,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在父亲节和母情节对幼儿开展礼仪教育。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动画向幼儿展示父母抚养子女的过程十分不易,让幼儿了解父母对他们无私的爱,同时引导幼儿要懂得感恩,尊重父母、孝敬父母。教师可指导幼儿为自己的父母制作一张贺卡,在贺卡上可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画上各种图画,同时写上自己对父母的爱。在教师节时,家长应教导幼儿向教师表达节日的祝贺,向教师说一声辛苦等。这些方法都能帮助幼儿掌握交际中的礼仪规范。 五、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
充分借助日常生活开展礼仪教育。由于幼儿园中的活动形式较为丰富,所以非常适宜在每天的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教育。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开展礼仪教育,通过生活小事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环节主要包括:用餐、集中活动和自由活动等。
1. 用餐
教师可采用儿歌和游戏的形式对幼儿在整个用餐过程中进行礼仪教育,以此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礼仪的影响及教育。
2. 集中活动
教师在每周一的幼儿园升旗活动中要求幼儿统一服饰,在庄严的国歌伴奏下,全体师生向国旗行注目礼等。还要利用集体规则教育使幼儿养成文明习惯。
教师可在幼儿集中活动时。设置场景,进行幼儿礼仪教育。情景活动是教师提前设计好情景,由教师与幼儿共同扮演其中的角色。情景活动具有生动、形象和生活化的特点。教师可设计问路、过马路等情景,并让幼儿轮流表演,从而使幼儿在实践表演中感受到做文明人的乐趣。
3. 自由活动
幼儿在幼儿园有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为了保证幼儿的活动安全,教师要教会幼儿在散步、做操时学会排队,在进出教室和上下楼梯的过程中不能大声喧哗、推搡,在走廊上不能跑步等。
六、遇到分歧提倡文明解决
有关儿童教育学者认为好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日常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够充分体现其积极和主动的一面,所以教师应有意设计一些加入礼仪规范的游戏,使其在游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及教育。
在开展幼儿教学活动时,教师往往通过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知识的传授和做人的教育。幼儿在游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矛盾,会因分歧而争论,严重时还会出现肢体碰撞。对此,教师不能一脸怒气生硬地对幼儿进行批评、惩罚,而是要抓住机会,在问清原因的前提下,借助礼仪规范化解双方矛盾,以此实现对幼儿的礼仪教育。
如在一次“黑猫警长”的游戏中,教师发现“警长”和一名“歹徒”扭打在一起。教师耐心地了解情况:“警长”在抓“歹徒”的过程中,因用力太大将“歹徒”弄痛,所以两名幼儿发生了打架行为。这时教师应首先告诉“歹徒”,“警长”不是有意的,应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能动手去打同学;然后告诉“警长”,在以后的游戏过程中应该注意,若弄痛别人时应及时道歉。在此调解下,两个幼儿均认错悔过,并保证以后不会发生类似情况。
七、结语
总而言之,对幼儿开展礼仪教育需要利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渠道去实现。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须要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家园协同努力,家长和教师以身作则,坚持从正面塑造幼儿良好的品质,只有这样我国的幼儿礼仪教育成效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段靖.“园校合作理事会”专业实践共同体的构建策略与实践探索——以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服务学前教育发展构想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20):160-162.
[2]章婷.优化中班幼儿礼仪教育“三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268.
[3]杨颖.社会实践是幼儿礼仪教育的试金石——小小礼仪宣传员走进社区[J].才智,2016(11):72.
基金項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幼儿礼仪教育实践策略研究”(SGH16B45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丽芳(1971 — ),女,陕西榆林人,本科,榆林市第九幼儿园园长,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关键词:幼儿;礼仪;教育;策略
如果一个人长期坚持一种行为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形成一种习惯之后就会对个人性格,甚至将来的命运产生重要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更加重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应从小开始培养。本文总结了以下几种培训途径与方法。
一、扩大宣传范围,提高文明礼仪认识
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主体相对较多,不只是幼儿园的教师,家长也属于一个重要的主体。笔者本着观念领先和步步领先的思想选择该课题开展研究,同时通过多种方法对家长宣传有关文明礼貌知识以及正确的教育方法,让家长从思想上充分重视。方法如下:
第一,通过文明礼仪主题墙、家园联系栏和班级网站等形式让家长及时、准确掌握学校、班级文明礼仪活动的开展情况。为了使全体教师和家长能够形成正确的礼仪教育观念,还需要课题组长与骨干教师主动向家长和全体教师开展礼仪宣传讲座,帮助他们了解文明礼仪的内容和重要性。
第二,利用举办文明礼仪专题沙龙研讨活动,让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感悟文明礼仪教育的价值。
第三,举办“我是文明小标兵”等活动,加强幼儿的礼仪实践锻炼。
二、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礼仪教育主题活动
众所周知,幼儿喜欢各种形式的活动和游戏,反感呆板地说教,所以教师在开展礼仪教育活动时,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借此让幼儿获得礼仪知识,掌握人际交往中应遵守的规则,使幼儿拥有健康的人格,提高其自身修养。
具有多年幼儿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认为,礼仪教育应针对幼儿的具体情况展开,将教育内容自然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开展多种主题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活动模式应丰富,让幼儿产生兴趣。如组织幼儿举行《弟子规》的朗读比赛活动,并结合其中孝敬父母的内容开展讨论,同时给幼儿播放父母不辞辛苦照顾家庭的视频,使幼儿对父母无私的奉献产生感激之情。最后建议开展以“孝敬父母从点滴做起”为主题的活动,提倡幼儿在回家后主动对自己的父母说“我爱你”,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在父母工作结束后递上一杯热茶等。活动不仅让幼儿学会孝敬父母,也使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成长感到欣慰,明确礼仪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另外,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安排一些以待人接物和言行举止为主题的活动,以此全面推动我国礼仪教育教学活动高效开展。
三、充分发挥家长在礼仪教育中的作用
幼儿时期的礼仪教育不仅是教育机构和学校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教育者想要在幼儿礼仪教育教学方面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就必须得到家长的全力配合。教师应耐心地与家长沟通,让家长理解、认同幼儿礼仪教育的价值,自觉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自行开展相应的家庭教育。
首先,家长应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良好的禮仪,给幼儿树立优秀的榜样。如与人交往时彬彬有礼、热情大方等。父母是幼儿的启蒙老师,因幼儿有善模仿他人的特点,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被其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并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
其次,家长还应与老师保持密切地联系,并根据幼儿学校礼仪知识的学习情况,多给幼儿提供礼仪实践平台,让其在学校学到礼仪知识,并在真实的人际交往中实践知识。如家里来客人时,家长应让幼儿热情大方地与客人打招呼,给客人沏茶等,这样可以使幼儿的行为举止符合礼仪要求,学会日常社交场合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最后,家长应对幼儿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给幼儿一个积极地反馈,使他们更愿意做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四、营造良好的环境,加深幼儿对礼仪的感知体验
环境因素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力。针对幼儿来讲,幼儿园活动的空间、周围儿童的行为、教师的举止与态度等,均能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幼儿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环境,从而使幼儿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感受到文明礼仪之美以及文明礼仪活动具有的乐趣。
1. 美化幼儿园的环境
为了能使幼儿在整洁优美的环境中生活学习,并使幼儿在这种环境下获得积极的影响,幼儿园应按照礼仪教育的有关标准,在教室、楼道墙面等醒目位置书写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领悟其中内容,应多贴一些具有礼仪教育意义的漫画、照片等。
2. 创设良好的礼仪氛围
教师应将幼儿置于讲礼仪的氛围之中,让其学会礼仪规范。在班级进行游戏活动时,教师应让幼儿学会互助和礼让。也可创造机会,让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体验如何与他人交往。如每天早上,教师可轮流请两个幼儿同自己一起站在幼儿园门口接待其他幼儿,学会热情地向家长、小朋友问好,并礼貌地送走家长。
3. 借助良好的社会环境引导幼儿讲文明礼貌
可在环保日或敬老日组织幼儿走出幼儿园进行参观与实践,让幼儿借此机会学以致用,通过亲身实践感受礼仪的重要性。幼儿有喜爱过节的天性,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在父亲节和母情节对幼儿开展礼仪教育。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动画向幼儿展示父母抚养子女的过程十分不易,让幼儿了解父母对他们无私的爱,同时引导幼儿要懂得感恩,尊重父母、孝敬父母。教师可指导幼儿为自己的父母制作一张贺卡,在贺卡上可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画上各种图画,同时写上自己对父母的爱。在教师节时,家长应教导幼儿向教师表达节日的祝贺,向教师说一声辛苦等。这些方法都能帮助幼儿掌握交际中的礼仪规范。 五、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
充分借助日常生活开展礼仪教育。由于幼儿园中的活动形式较为丰富,所以非常适宜在每天的生活中对幼儿进行教育。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开展礼仪教育,通过生活小事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环节主要包括:用餐、集中活动和自由活动等。
1. 用餐
教师可采用儿歌和游戏的形式对幼儿在整个用餐过程中进行礼仪教育,以此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礼仪的影响及教育。
2. 集中活动
教师在每周一的幼儿园升旗活动中要求幼儿统一服饰,在庄严的国歌伴奏下,全体师生向国旗行注目礼等。还要利用集体规则教育使幼儿养成文明习惯。
教师可在幼儿集中活动时。设置场景,进行幼儿礼仪教育。情景活动是教师提前设计好情景,由教师与幼儿共同扮演其中的角色。情景活动具有生动、形象和生活化的特点。教师可设计问路、过马路等情景,并让幼儿轮流表演,从而使幼儿在实践表演中感受到做文明人的乐趣。
3. 自由活动
幼儿在幼儿园有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为了保证幼儿的活动安全,教师要教会幼儿在散步、做操时学会排队,在进出教室和上下楼梯的过程中不能大声喧哗、推搡,在走廊上不能跑步等。
六、遇到分歧提倡文明解决
有关儿童教育学者认为好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日常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能够充分体现其积极和主动的一面,所以教师应有意设计一些加入礼仪规范的游戏,使其在游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及教育。
在开展幼儿教学活动时,教师往往通过游戏的形式对幼儿进行知识的传授和做人的教育。幼儿在游戏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矛盾,会因分歧而争论,严重时还会出现肢体碰撞。对此,教师不能一脸怒气生硬地对幼儿进行批评、惩罚,而是要抓住机会,在问清原因的前提下,借助礼仪规范化解双方矛盾,以此实现对幼儿的礼仪教育。
如在一次“黑猫警长”的游戏中,教师发现“警长”和一名“歹徒”扭打在一起。教师耐心地了解情况:“警长”在抓“歹徒”的过程中,因用力太大将“歹徒”弄痛,所以两名幼儿发生了打架行为。这时教师应首先告诉“歹徒”,“警长”不是有意的,应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能动手去打同学;然后告诉“警长”,在以后的游戏过程中应该注意,若弄痛别人时应及时道歉。在此调解下,两个幼儿均认错悔过,并保证以后不会发生类似情况。
七、结语
总而言之,对幼儿开展礼仪教育需要利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渠道去实现。礼仪习惯的养成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须要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家园协同努力,家长和教师以身作则,坚持从正面塑造幼儿良好的品质,只有这样我国的幼儿礼仪教育成效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段靖.“园校合作理事会”专业实践共同体的构建策略与实践探索——以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服务学前教育发展构想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20):160-162.
[2]章婷.优化中班幼儿礼仪教育“三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268.
[3]杨颖.社会实践是幼儿礼仪教育的试金石——小小礼仪宣传员走进社区[J].才智,2016(11):72.
基金項目: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幼儿礼仪教育实践策略研究”(SGH16B45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丽芳(1971 — ),女,陕西榆林人,本科,榆林市第九幼儿园园长,研究方向: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