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整体来说是令人失望的一年。2011年底,IMF预测全球经济在2012年能实现4.0%的增长。一年以后,IMF对2012全球增长的预测已经下调至3.3%。
“意外”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是欧元区陷入了衰退,原先预计1.1%的正增长被下调为-0.4%的轻度衰退。经济的衰退加剧了欧元区解决主权债务危机的困难。第二是发展中国家意外失速,经济增长由一年前预测的6.1%下调至5.3%。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经济均出现了下滑,这一方面是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导致全球最终需求疲弱;另一方面是新兴市场国家在2011年普遍面临通胀的压力,由此采取的緊缩措施同时导致内需周期性的下滑。
不幸中的大幸是,2012年成功地避免了希腊脱离欧元区甚至欧元区解体的局面,而中国也成功地避免了经济的“硬着陆”。从目前看,全球经济的底部很可能出现在2012年四季度。进入2013年,全球经济会逐步向好,进入疲弱的复苏阶段。
从发达国家看,尽管受到短期“财政悬崖”的冲击,美国的表现仍然会一枝独秀。摩根大通预计,美国2013年经济增长率为1.7%,而欧元区和日本可能出现零增长。美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持续改善:企业利润和现金流均很充裕;家庭部门的去杠杆化取得明显进展,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储蓄率保持稳定,低通胀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更重要的是,掣肘经济复苏的房地产市场最近出现了明显的复苏。
反观欧洲和日本,虽然2013年经济会较2012年下半年有所好转,但仍然问题重重。欧元区的政府债务和失业率仍然高企,内部的结构性失衡仍待解决。而日本在如何应对通缩和政府债务等方面依然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
从发展中国家看,摩根大通预计2013年整体表现会优于发达国家。金砖四国在2012年四季度的表现明显好于三季度,显示经济已走出谷底。摩根大通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由2012年的7.6%上升至2013年的8%,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2013年,中国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会接近50%。
在未来的几年内,全球经济都将面临巨大的政策风险。发达国家目前普遍采取“紧财政松货币”的政策组合。毋庸置疑,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因为发达国家政府债务普遍过高。欧元区内的希腊、意大利、爱尔兰和葡萄牙2011年的政府债务均超出本国GDP的100%,美国政府债务也接近GDP的100%,而日本的债务占GDP的比重甚至在200%以上。因此,未来发达国家的“紧财政”还将延续。
但是,在“紧财政”时如何处理好与增长目标之间的关系仍是主要的难题。如果整顿财政纪律的目标定得过于激进,则会对经济增长造成打击。低增长又会使财政盈余下降,甚至无法满足利息的支出,债务水平反而会进一步上升。2012年欧元区的种种纷争,皆因于此。
在货币政策方面,传统的利率政策已经走到尽头,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如量化宽松政策)已大行其道,但量化宽松政策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甚微。发达国家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银行的去杠杆化和惜贷。因此,量化宽松政策所带来的流动性并不能有效地传导到经济活动中去。
从短期看,宽松货币政策最大的效果在于稳定金融市场,防止金融体系的动荡对经济造成的冲击。
从中长期看,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也很明显:第一,流动性泛滥可能会溢出到新兴市场国家,造成这些地区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上涨的压力。第二,由于金融市场尾部风险的降低,这可能会延缓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所需要的种种结构性调整。第三,过长的低利率环境和过度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会导致对风险的过度追逐,从而加大金融体系的风险。在未来五至十年,这些副作用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前景投下了新的阴影。
作者为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意外”主要来自两方面:第一是欧元区陷入了衰退,原先预计1.1%的正增长被下调为-0.4%的轻度衰退。经济的衰退加剧了欧元区解决主权债务危机的困难。第二是发展中国家意外失速,经济增长由一年前预测的6.1%下调至5.3%。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经济均出现了下滑,这一方面是因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导致全球最终需求疲弱;另一方面是新兴市场国家在2011年普遍面临通胀的压力,由此采取的緊缩措施同时导致内需周期性的下滑。
不幸中的大幸是,2012年成功地避免了希腊脱离欧元区甚至欧元区解体的局面,而中国也成功地避免了经济的“硬着陆”。从目前看,全球经济的底部很可能出现在2012年四季度。进入2013年,全球经济会逐步向好,进入疲弱的复苏阶段。
从发达国家看,尽管受到短期“财政悬崖”的冲击,美国的表现仍然会一枝独秀。摩根大通预计,美国2013年经济增长率为1.7%,而欧元区和日本可能出现零增长。美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持续改善:企业利润和现金流均很充裕;家庭部门的去杠杆化取得明显进展,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储蓄率保持稳定,低通胀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意愿;更重要的是,掣肘经济复苏的房地产市场最近出现了明显的复苏。
反观欧洲和日本,虽然2013年经济会较2012年下半年有所好转,但仍然问题重重。欧元区的政府债务和失业率仍然高企,内部的结构性失衡仍待解决。而日本在如何应对通缩和政府债务等方面依然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
从发展中国家看,摩根大通预计2013年整体表现会优于发达国家。金砖四国在2012年四季度的表现明显好于三季度,显示经济已走出谷底。摩根大通预计中国经济增速将由2012年的7.6%上升至2013年的8%,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2013年,中国对于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能会接近50%。
在未来的几年内,全球经济都将面临巨大的政策风险。发达国家目前普遍采取“紧财政松货币”的政策组合。毋庸置疑,这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因为发达国家政府债务普遍过高。欧元区内的希腊、意大利、爱尔兰和葡萄牙2011年的政府债务均超出本国GDP的100%,美国政府债务也接近GDP的100%,而日本的债务占GDP的比重甚至在200%以上。因此,未来发达国家的“紧财政”还将延续。
但是,在“紧财政”时如何处理好与增长目标之间的关系仍是主要的难题。如果整顿财政纪律的目标定得过于激进,则会对经济增长造成打击。低增长又会使财政盈余下降,甚至无法满足利息的支出,债务水平反而会进一步上升。2012年欧元区的种种纷争,皆因于此。
在货币政策方面,传统的利率政策已经走到尽头,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工具(如量化宽松政策)已大行其道,但量化宽松政策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甚微。发达国家目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银行的去杠杆化和惜贷。因此,量化宽松政策所带来的流动性并不能有效地传导到经济活动中去。
从短期看,宽松货币政策最大的效果在于稳定金融市场,防止金融体系的动荡对经济造成的冲击。
从中长期看,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也很明显:第一,流动性泛滥可能会溢出到新兴市场国家,造成这些地区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上涨的压力。第二,由于金融市场尾部风险的降低,这可能会延缓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所需要的种种结构性调整。第三,过长的低利率环境和过度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会导致对风险的过度追逐,从而加大金融体系的风险。在未来五至十年,这些副作用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前景投下了新的阴影。
作者为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