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对太岳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教师队伍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叙述。同时对根据地培养教师队伍的形式进行了说明,总结了教师队伍在战争时期的贡献及提高教师队伍的经验。
关键词:太岳革命根据地 教师队伍 建设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0-0183-02
太岳革命根据地的教师队伍,是随着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壮大而建设起来的。这个过程是广大教师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知识分子政策和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引下,逐步革命化的过程,也是广大教师在血与火的“两战”洗礼中,为在太岳大地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建功立业的过程。
一、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与提高
抗日战争开始后,太岳、中条地区不少县城及交通要道先后被侵占,城镇学校大部关闭或搬迁,一些乡村小学也一度停学,部分教师自动去职,学校教育面临严重危机。有些地方的农民和开明人士自发地办起了私塾。
1937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全部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進入主要地位。”[1]各县普遍开办了教师训练班,一面鉴定原有教师资格,一面招收返乡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对他们进行持久抗战及抗战教育政策的宣传。初建立的小学教师队伍,青年居多,抗日救亡意识较强,但文化程度偏低,乡土观念偏重,也有些人是为生计而做了“孩子王”的。高小教师则多为本县文化程度较高的中年知识分子,太岳革命根据地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
教师队伍形成后,其有过三次发展。
第一次在1940年到1941年上半年,太岳区在巩固扩大的基础上走上了统一,战时教育开始正规化,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扩大和教师素质的提高。1940年,太岳区便在沁源县河西兴国寺等地开办了两期干部教育训练班,为10多个县培养骨干教师400多人。[2]
第二次是在抗战胜利前后的两年间。那时,太岳新解放地区扩大了许多,老区兴办起一大批民办小学,而原有骨干教师又陆续调离教师岗位或赴新区开展工作,师资质量低、数量少的问题又趋尖锐。在这样的情况下,行署决定一面放手在新区招收知识分子,一面指示各县开办简师班,轮训高小校长、中学教员及教育行政干部。到1947年9月,全区40个县,中小学教师逾万人,其中,公立与县办中学、师范教职员2200人。[3]
第三次是在1948年纠正“三查”“左”的错误到全国解放的一年多时间。那时,太岳全境已解放,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教育正向新型正规化过渡。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师资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并初步完成了师范教育网络的构建;区有三年制师范学校——太岳师范,负责培养高小师资;县有一年制师范,负责培养初小教师。太岳革命根据地的教师队伍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发展不断进步。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式
师资质量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在太岳区,由于解放区不断扩大,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不少素质较高的教师又不断地调离教师岗位,所以教师量少质量低的问题始终存在。为解决这一难题,太岳区采取了加强教师在职学习,利用假期集训,举办短期轮训和兴办简师、中师等多种方式来充实发展教师队伍和提高教师质量。
首先是加强在职学习制度。坚持教师在职学习制度,是革命根据地教师区别于旧社会教师的重要标志之一。抗战初期,山西三区专署即有规定。1942年,边区政府公布的《小学教员服务暂行条例》中规定:小学应以联合学区为单位组织教员学习政治与文化,由联合校长、中心教员负责。教员须注重平时学习与进修,业务学习要结合研究儿童生活与心理,结合教材教法,并将“努力学习,坚持学习制度,经检查确有成绩者”,列为接受政府褒奖、通过资格鉴定与晋级的条件之一,所以大多数教员学习是比较认真的,部分人进步很快。
其次是坚持短期集训,包括新教员就业前训练和轮训在职教师两项内容。轮训在职教师,一种是培训不合格的教师,使之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一种是培训骨干教师。前者多由各县自培,后者则由行署、专署干校承担。开办就业训练班,时间少的为几周,多的两个来月。它在抗战初期、抗战胜利前后和1948年太岳全境解放这三个时期都起了很大作用。如1945年夏,长子县城解放后,县政府即在同年10月开办了教员训练班,吸收在乡的和曾担任过伪职的知识分子,施以教育后,分配到各村任教,使新区小学很快复学开课。又如,1948年平遥县城解放后,县政府就连续开办了两期知识分子研究班,吸收了420多人参加。
轮训在职教师,对于不合格的教师,各县是促其自励,和给以培训机会来提高,对于培养骨干教师,行署直接关注。1940年,三区专署在沁源县河西兴国寺等地开办了两期教育干部训练班,次年又在北石槽举办了为期半年的师资轮训,都是培养骨干教师的。1942年,太岳行政干部学校成立,特设师训队,到1946年10月师训队已经办了18期,前后培训骨干教师近千人。[4]1947年9月,干校扩大为政民干校,仍保留师训队,专门轮训高小校长及简师、中学教员,这种训练是卓有成效的。
三、教师队伍在战争时期的贡献
在长达12年之久的“两战”中,太岳区有数十万农民走进了民众学校,有数十万少年儿童上了小学,有万余名青年受到了中等教育或干部学校教育。[5]为此,教师们首先接受了教育,在学中干,干中学,尽其所能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理论、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师队伍在战争时期的贡献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们学习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方针、政策,批判种种错误、反动的教育理论与观点,从祖国优秀教育遗产和当代进步教育家的教育学说中汲取营养,深入教育教学改革,终于打破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观和脱离人民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教育模式,建立起教育与革命战争与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与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新教育体制,相应地创建了一系列办学形式。
其次,教师为改革教育内容,收集了大量材料,编写了许多新教材。太岳中学教员武伯年在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中,编写了一套算术课本,受到了行署和边区教育厅、处的奖励。他不仅编写教材,还积极试行做学教合一的大单元教学。郭维藩老师参加边区组织的初中语文教材编写,受到表扬。
教师们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办冬学、民校,搞民众教育,办黑板报、广播台等,配合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活动,组织节日文娱活动,搞生产,搞民主建政,发动参军参战等,任务很繁重。洪洞女教师张青芳走到哪里就把妇女识字班办到哪里,她一面教妇女识字,一面通过讲解阐述抗日救亡道理,发动妇女做抗日工作,逐步使妇女思想起了变化。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特殊的环境下,根据地的教师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锻炼了教师队伍,积累了经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了准备。
四、结语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肩负重要使命。而为了有效地管理革命根据地,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而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培养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太岳革命根据地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素质逐渐提高,为战争的胜利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88.
[2] [3]冯毅.太岳革命根据地教育文献选编[G].山西省教育史编纂委员会,1986.
[4] [5]李田定.太岳革命根据地教育简史[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孙瑶
关键词:太岳革命根据地 教师队伍 建设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0-0183-02
太岳革命根据地的教师队伍,是随着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壮大而建设起来的。这个过程是广大教师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知识分子政策和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引下,逐步革命化的过程,也是广大教师在血与火的“两战”洗礼中,为在太岳大地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建功立业的过程。
一、教师队伍的建设、发展与提高
抗日战争开始后,太岳、中条地区不少县城及交通要道先后被侵占,城镇学校大部关闭或搬迁,一些乡村小学也一度停学,部分教师自动去职,学校教育面临严重危机。有些地方的农民和开明人士自发地办起了私塾。
1937年11月,毛泽东同志在《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全部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進入主要地位。”[1]各县普遍开办了教师训练班,一面鉴定原有教师资格,一面招收返乡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对他们进行持久抗战及抗战教育政策的宣传。初建立的小学教师队伍,青年居多,抗日救亡意识较强,但文化程度偏低,乡土观念偏重,也有些人是为生计而做了“孩子王”的。高小教师则多为本县文化程度较高的中年知识分子,太岳革命根据地的教师队伍初步形成。
教师队伍形成后,其有过三次发展。
第一次在1940年到1941年上半年,太岳区在巩固扩大的基础上走上了统一,战时教育开始正规化,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扩大和教师素质的提高。1940年,太岳区便在沁源县河西兴国寺等地开办了两期干部教育训练班,为10多个县培养骨干教师400多人。[2]
第二次是在抗战胜利前后的两年间。那时,太岳新解放地区扩大了许多,老区兴办起一大批民办小学,而原有骨干教师又陆续调离教师岗位或赴新区开展工作,师资质量低、数量少的问题又趋尖锐。在这样的情况下,行署决定一面放手在新区招收知识分子,一面指示各县开办简师班,轮训高小校长、中学教员及教育行政干部。到1947年9月,全区40个县,中小学教师逾万人,其中,公立与县办中学、师范教职员2200人。[3]
第三次是在1948年纠正“三查”“左”的错误到全国解放的一年多时间。那时,太岳全境已解放,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教育正向新型正规化过渡。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师资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得到了加强,并初步完成了师范教育网络的构建;区有三年制师范学校——太岳师范,负责培养高小师资;县有一年制师范,负责培养初小教师。太岳革命根据地的教师队伍随着时间和形势的发展不断进步。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式
师资质量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在太岳区,由于解放区不断扩大,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不少素质较高的教师又不断地调离教师岗位,所以教师量少质量低的问题始终存在。为解决这一难题,太岳区采取了加强教师在职学习,利用假期集训,举办短期轮训和兴办简师、中师等多种方式来充实发展教师队伍和提高教师质量。
首先是加强在职学习制度。坚持教师在职学习制度,是革命根据地教师区别于旧社会教师的重要标志之一。抗战初期,山西三区专署即有规定。1942年,边区政府公布的《小学教员服务暂行条例》中规定:小学应以联合学区为单位组织教员学习政治与文化,由联合校长、中心教员负责。教员须注重平时学习与进修,业务学习要结合研究儿童生活与心理,结合教材教法,并将“努力学习,坚持学习制度,经检查确有成绩者”,列为接受政府褒奖、通过资格鉴定与晋级的条件之一,所以大多数教员学习是比较认真的,部分人进步很快。
其次是坚持短期集训,包括新教员就业前训练和轮训在职教师两项内容。轮训在职教师,一种是培训不合格的教师,使之掌握必备的文化知识;一种是培训骨干教师。前者多由各县自培,后者则由行署、专署干校承担。开办就业训练班,时间少的为几周,多的两个来月。它在抗战初期、抗战胜利前后和1948年太岳全境解放这三个时期都起了很大作用。如1945年夏,长子县城解放后,县政府即在同年10月开办了教员训练班,吸收在乡的和曾担任过伪职的知识分子,施以教育后,分配到各村任教,使新区小学很快复学开课。又如,1948年平遥县城解放后,县政府就连续开办了两期知识分子研究班,吸收了420多人参加。
轮训在职教师,对于不合格的教师,各县是促其自励,和给以培训机会来提高,对于培养骨干教师,行署直接关注。1940年,三区专署在沁源县河西兴国寺等地开办了两期教育干部训练班,次年又在北石槽举办了为期半年的师资轮训,都是培养骨干教师的。1942年,太岳行政干部学校成立,特设师训队,到1946年10月师训队已经办了18期,前后培训骨干教师近千人。[4]1947年9月,干校扩大为政民干校,仍保留师训队,专门轮训高小校长及简师、中学教员,这种训练是卓有成效的。
三、教师队伍在战争时期的贡献
在长达12年之久的“两战”中,太岳区有数十万农民走进了民众学校,有数十万少年儿童上了小学,有万余名青年受到了中等教育或干部学校教育。[5]为此,教师们首先接受了教育,在学中干,干中学,尽其所能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理论、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师队伍在战争时期的贡献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们学习新民主主义教育理论、方针、政策,批判种种错误、反动的教育理论与观点,从祖国优秀教育遗产和当代进步教育家的教育学说中汲取营养,深入教育教学改革,终于打破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观和脱离人民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教育模式,建立起教育与革命战争与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与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新教育体制,相应地创建了一系列办学形式。
其次,教师为改革教育内容,收集了大量材料,编写了许多新教材。太岳中学教员武伯年在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中,编写了一套算术课本,受到了行署和边区教育厅、处的奖励。他不仅编写教材,还积极试行做学教合一的大单元教学。郭维藩老师参加边区组织的初中语文教材编写,受到表扬。
教师们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办冬学、民校,搞民众教育,办黑板报、广播台等,配合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活动,组织节日文娱活动,搞生产,搞民主建政,发动参军参战等,任务很繁重。洪洞女教师张青芳走到哪里就把妇女识字班办到哪里,她一面教妇女识字,一面通过讲解阐述抗日救亡道理,发动妇女做抗日工作,逐步使妇女思想起了变化。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特殊的环境下,根据地的教师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锻炼了教师队伍,积累了经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了准备。
四、结语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肩负重要使命。而为了有效地管理革命根据地,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而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培养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太岳革命根据地的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素质逐渐提高,为战争的胜利和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88.
[2] [3]冯毅.太岳革命根据地教育文献选编[G].山西省教育史编纂委员会,1986.
[4] [5]李田定.太岳革命根据地教育简史[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