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推行感动教育的思考

来源 :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m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动是挂在心之天空里的一抹绚丽的彩虹,是盛开在心灵阳台上的一束红艳的玫瑰,是飞落在心之山崖边的一条磅礴的瀑布。这正是人们生活中的感动,它被誉为一种美丽的情感体验,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感动教育,就是通过创设教育情景,不断发掘每个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感动之源。在他们亲身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心灵产生共鸣,并加以引导和强化,激发其内驱力的形成,提高学生健康的情感质量,从而促使学生的潜能得以释放和发展的一种教育新模式。
  感动教育实施的条件
  教育应帮助学生进行情感建构,充分发挥感动之源对他们自身的感染功能。初中学生的感动之源主要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之中,具体表现为:父母的付出、老师的关爱、同龄人的启示等。同时,感动教育要具有远期效应,不能直接套用各种各样的“训练方法”,应靠逐步“教育”才能“养成”。
  优良的教育情景 创设育人情景,便是在遵循人的感情活动的特有机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践和生命活动对其感情加工系统进行开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掘生活中和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和感动氛围。通过教师、“主人公”与学生的互动创生,让学生“进入情景”,找到心动的感觉,这样做常常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全身心的实践体验 体验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活动,也是感悟生命意义的能动方式,在体验基础上获得的认知感悟,会更深入、更稳固、更富有个性和多样性,因而也更具有持久力。感动教育之所以重视体验,在于它显现的是活动主体的亲历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身心投入的过程,就是亲身实践的过程。
  持续不断的潜移默化 教育活动一方面需要具有操作方式和实施程序,另一方面,学生在接受能力和情感态度上存在差异,又难以保证同一方法和方式,对每一个个体产生预期效应。这就需教师发掘出属于每个学生的感动之源,引导学生感知、感悟,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强化训练,要让学生时时、处处受到影响,而不能仅局限于一时一地。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生活中,人们看到的是他最自觉的感动教育实践,最充分的“教育回归生活”。因为他注重教育情境的创设,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注重教育的潜移默化,所以他的教育活动会不断出现“奇迹”。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使感动流淌,于无声中激励着学生,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健康的情感质量 情感不仅要求真切丰富,而且还要求有质量。只有有感而发,真正触动心灵,把感动转化成内驱力,才能提高人的情感质量、优化品质结构。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应该善于触动学生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即学生的情感世界,用自然恰当的方式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发掘出属于他们自身的富有个性的感动之源,强化内驱力的形成,教育他们关心社会、学会付出、建立道义感和责任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生活、回报社会。
  感动教育的体验方式
  丰富的生活内容和复杂的情感世界,为学校实施感动教育提供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现实环境。因此,学校在讨论有关感动教育的体验方式时,也是在扩展素质教育的视野,重点从生命体验、亲情体验、友情体验和国情体验等四个方面入手,展示感动教育的魅力,以此来拓宽素质教育的途径。
  生命体验 生命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强化生命意识、珍视生命价值和开发生命潜能的教育。同时,生命教育应该是浸透感动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教育情景,把感动之源内化为学生的情感需求,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启迪学生认识自我、珍爱生命、树立自爱自强意识。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在真实、开放的生命感受中构建个体的道德成长经验。”
  亲情体验 古往今来,人间的亲情是亘古不变的一种情感,也是文学艺术表现的永恒的主题之一,这是因为亲情是一种最真诚、最无私的人间情谊,它意味着无言的牵挂和默默的付出。从古代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诗句,到文学家朱自清的《背影》等,这些事例一直以真切的亲情感动着无数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演绎的许多真实感人的亲情故事,可以成为很好的课外阅读材料,把亲情教育与做人品行紧密而自然地结合起来,在感动中让他们体验亲情、感受亲情、珍视亲情,从而奉献亲情。
  友情体验 调查发现,对现在的孩子成长影响最大的人不是他的父母,也不是他的老师,而是与他交往的同龄人,存在“同龄人效应”。这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建立纯朴的友情,让他们懂得什么才是真正值得看重和珍视的友情。因为真诚的友情体验,既是温暖心灵的阳光,也是促人向上的力量。教育应该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提供关于真挚友情的真实事例,使他们在感动中学会善待他人、真情付出,从而以一种积极热忱的心态投入生活。
  国情体验 国情体验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祖国,其目的是在对祖国文化与祖国和谐发展的感知中,让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教师应理直气壮地宣扬民族英雄,倡导爱国精神,让学生熟知屈原、苏轼、岳飞、文天祥、郑成功、雷锋等爱国人物的事迹,并懂得崇敬他们。同时,爱国教育应回归生活,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爱国故事更是极有价值的素材,也是最富有生成价值的教育资源。应该让学生明确,爱国是一种意识、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付出。
  感动教育的实施策略
  感动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便是力求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它应该从唤醒学生最简单、最纯朴、最可贵的情感入手,让他们既学会自重、自爱、自立、自尊、自强;又要学会感恩、关心、沟通、快乐。人们知道,在生活中留下印象的、有触动感的常常就是一句话,甚至一个动作所表达的一颗心、一份情感、一种精神、一种期待或执着、一种暗示或指引——正是这种“感动”催人思索、进取、交往、行动,因而得到发展。探究感动教育的实施策略,既要从人类的秉性出发,也要从教育的宗旨出发,从教育活动的主体出发,从师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这样的实施策略才是以人为本的。   心怀感恩,是首要的人性 感恩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感恩的心情是一种“阳光的心情”。阿尔伯特·哈伯特在其巅峰之作《自动自发》中说道:“生而为人,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国家爱护,没有大众助益,我们何能存于天地之间?”所以,感恩不但是美德,更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是人性的高贵灵魂,是道德的良性互动,是孕育学习动力的润滑剂。如果感恩缺失,校园将会成为感情的荒漠,学生的学习将会失去动力之源,教育将会失去根基。
  学会关心,是内在的品质 学会关心,应该成为教育的立场,成为学生的自觉的意识和行为。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也曾经说过:“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却不大容易。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的话,不喜欢听恶言。”学校一直十分关注留守学生,在实行导师全员育人制的同时,学校团委也在各班里成立了爱心互助组,让父母在家的同学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逢双休日时把留守同学领回自己家中,让留守孩子享受到家庭的温暖。这样做的同时,无形中培养了同学们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也很自然地让学生体验感动,有利于感动教育的实施。
  善于沟通,是感动的心桥 教育活动要想对人的发展发挥良性功能,就需要使其自身具有“沟通功能”,能够走进人的心灵,去了解他、理解他、影响他。现实生活中,沟通是无处不在的,也是不拘形式的。沟通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如何沟通,用什么样的品质沟通,决定了教育具有多大程度的有效性。
  拥有快乐,是人生的真谛 保持快乐的心境,不仅是一种良好的情绪反应,也是一种健康的处事态度。它关系到一个人的幸福感。幸福的源泉就是快乐,这种快乐取决于他的正当的意愿和需求能否得到合理满足。帮助受教育者保持心灵的“弹性”,获得成长的快乐,体现的正是教育的人文关怀。而感动是心灵的养分,当一个人对真善美的事物产生“为之动容”的情绪反应时,其意义并不止于心灵受到触动或震动,还在于这种“心动”会产生一种力量,使人快乐的力量。
  因此,实施感动教育就需要让学生拥有快乐的心境。教育无小事,在教师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一个灿烂笑脸,一句赞扬的话语,一种习惯性行为,都有可能在孩子心里产生“蝴蝶效应”,让他有了快乐的心境,这会成为孩子生命成长中意想不到的支点。
  (作者单位:山东省乐陵市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正>"微腐败"只是工作、作风上的小毛病,或许微不足道,也常不被人注意和重视。然而,事物往往就是从初始的"微""小"发展到后来的"巨""大"的。长期以来,社会对这种现象也给予了
研究了冲模CAD系统中模具典型结构的动态设计方法 ,在约束关系树装配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装配建模 ,并论述了动态设计中正向设计与反向设计相应的约束求解
介绍了支架零件的工艺要求,分析了原工艺及模具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新的排样图及模具结构,对今后同类产品的生产具有一定的意义。
<正>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联邦德国实行"一边倒"政策,旗帜鲜明地站在西方阵营一边,在外交上与东方阵营冷战敌对,对东方阵营执行强硬政策,对除苏联以外的东欧国家紧锁国门。直
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和讨论了塑料制品缺陷分析专家系统的知识库构成及推理机构实现方法,并在此基础几开发出塑料制品缺陷分析专家系统,这对于塑料模具设计和教学是很好的辅助工具
介绍了铜陵三佳公司的人员、设备情况和企业为提高管理水平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并通过近年来公司专业生产挤压模、塑封模后不断增长的模具销售收入说明 ,模具企业也应走
【摘要】大国崛起已经由“铁血道路”转向文明创造力。一个国家只有立身人类文明的制高点,起到引领世界文明的作用,才能实现真正崛起。因此,中国必须在继续强化硬实力的同时,努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和全民族的共同奋斗目标,由此而内生出最强劲、最持久的文化创新动力。同时,中央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为繁荣文化奠定了政治基础,人文生态优化为文化生长提供了更加良
<正>进入春夏季,随着气候变化,学生校外活动增多,各类交通、溺水事故、食物中毒等易发多发。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要立即配合公安、交通部门,掌握辖区内中小学校组织春游
<正>长江之畔,夔门之旁,学府之都,绿树掩映中,一座童话之家——万州区上海飞士幼儿园俏立眼前。亮丽的色彩如梦幻的童话世界,音符与花朵似飞幼人的璀璨生活,书香与文化若典藏
现实中,很多行政组织缺少发现问题的机制,往往都是问题暴露了才去救火,组织的领导者成了救火队队长。同时,很多组织的职能管理模式很难让问题提前充分暴露,迟缓的反馈往往使一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