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教学艺术,提高服装工艺课教学效果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cb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服装工艺课是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工艺与制作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掌握握工艺技能是学生将来立足岗位,从事服装企业一线生产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
  对于这样一门操作性极强的专业课,不少任教服装工艺的老师都感到工艺课难上,技术要领难讲,学生难学。
  本文从合理安都学时间、调动学生兴趣、改进教学方法等式逻辑几个方面就提莫菲维小麦高工艺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阶段教学 发挥学生主体 技能目标
  
  服装工艺课是中等式逻辑职业学校服装工艺与制作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掌握服装工艺技能是学将来的立足岗位、从事服装企业一线生产工作的必备条件之一。
  对于这样一门操作性极强的专业课,不少任教服装工艺的老师都感到工艺课堂教学半效果一直是困扰不少一线老师的难题。
  笔者在多年的服装工艺教实践和带领学生备赛、参赛的过程中,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来提高中职服装工艺的教学效果。
  
  一、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课堂实效
  
  服装工艺课有着不同与一般专业课或文化课的特点,它要求上课的早间较为集中,或具有连续性。所谓阶段性教学即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将课程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地在一分布参数集成电路时间内完成,如:实习周、实习月。
  服装工艺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因此在学习时间上比其它课程用得多。往往在教授一个新的内时,大概需2—3个果时左右:第一课理论讲解,第二课分组分解示范,第三课学生理解练习、教师评讲总结操作要领。
  而且它要求时间具有连续性,因此,如果时间安排零散,就很难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进度。如果仅仅是两个甚至一个课时就只能温习巩固旧的知识,有时时间间隔太长(几天),学生对教学内容不得己基本忘记,又大大影响了学习效果。
  实践证明,采用阶段性教学,使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训练一个技能项目,比同等课时下的教学效果显著。学生能对所教知识及时的练习与巩固,掌握信操作要领,能较好地提高服装工艺课的效果。
  
  二、调动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服装缝制工艺课主要是以专业技能为主的初中性学习,强调实际操作强调动手能力,强调学以以致用。
  而服装缝制工艺课的学习初期比较枯燥,需要一遍一遍地练习,同时特别强调循序渐进,前一步技能没有掌握,后面的技能学习就无法进行,不能迅速地适应服装缝制工艺课的学习往往会使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受到打击,并形成恶性循环,进而产生厌倦心理。这就需要学生以浓厚的学习举来战胜一切困难,取得佳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采取多种手段来丰富课堂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举和求知欲。例如,在女裙教学中,我在台上展示一步裙、西服裙等样裙,逐一讲解工艺要领,并让学生结合样裙带风对字裙,讲一讲缝制的要领。
  在西裤的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充分展示不同款式,也通过服装成品或半成品等教学实物,用实实在在的效果来展示我们所要完成的目标。运用这些手段,让学生在跃跃欲欲试的精神状态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完成实际的教学任务,使训练增加情趣。
  
  一、 分解、整合技能目标,增强技能教学的可行性
  
  技能目标,即实习模块,如女衬衫、女西裤、男衬衫、男西裤等。即使是单元技能目标,也是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最终达到的目标,它所包涵的内容是多层次的,所以还需根据技能的内在序列和学生认知过程的规律。
  但知识和技能容易零碎,学生容易只见局部不见整体,或者只记住部分知识技能,缺乏衔接,尤其是对于中职学生、对服装缝制工艺谭本来就缺乏整体性认识的学生。
  因此根据技能目标、技能单元、技能单位,有计划地编制练习计划,按月计划、课题计划进行串联,使技能训练纵向相互衔接,横向彼此呼应,环环相扣构成系列,就显行尤为重要和必要。
  例如,我在制定教学计划就充分考试到学生的认知水浃,先制定单元计划——门里襟装拉链练习、侧缝直袋练习、上腰练习,再制定月计划——女裤的缝制。
  
  二、 培养“小教师”,提高技能教学的效率
  
  从时间和精力上来说,服装缝制工艺课中的技能训练,教师很难对学生逐个指导,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呢?
  一个有效有办法,就是教师利用兴趣小组辅导一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小教师”,到了实际操作训练时把这些“小教师”分散安排在适合的工位上,这些“小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操作来指导旁边的同学,给他们作示范、纠正和指导。
  
  三、考核技能目标,激发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技能教学传授给学生扎实的操作技能,为技能考核作好了准备。技能考核是对技能教学的评估和检验,是评价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对教和学双方都不得有促进作用。技能考核可分为综合性考核和过程性考核。
  综合性考核一般在每个学期末甚至在考勤制度工时进行,而过程性考核可以在技能教学了的过程同步中进行。前者侧重于结论性,而后侧重于检测性。
  合理的安排教学时间;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分解、事例技能目标,来有效增强技能教学的可行性,提高技能训练的达成度;以强化技能目标训练,来提高技能教学的实效性,保证技能教学目标泊实现。
  (江苏海门职业教育中心)
其他文献
摘要:书面表达一直以来是英语高考试卷中的一个重点考查项目。老师、学生也花不  少时间备战这一专项。本文提出了一些师生在书面表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人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探究。  关键词:高中英语 书面表达 训练 探究    一、存在问题    在NMET试题中,书面表达最能反映考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考生是否能够用已掌握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交流在这道试题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然而现实情况不容
期刊
语文能力,最简单的就是表现在交往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完全统一的。无论是口头的说,还是笔头的写,无非是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语言信息,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而成的。  能否听懂别人的话,能否在朗读的过程中迅速抓住文章的要点,也都是以自身语言储存作为基础的。很难想象,一个对典故一无所知的人,能真正读懂杜甫的诗、辛弃疾的词;一个对中国语言的瑰宝——成语一窍不通的人,能充分领略到魏巍、秦牧散文
期刊
当前,在调整中等职教办学策略的时候,建设适合职教特点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个突出问题。   目前,职高的教管模式与普高别无二致。虽然我们也在积极推进学分制的试点工作,但它还远远没有突破传统教管模式。为什么职高教管模式总是摆脱不了普高教管的影响,原因大致有四:     一、传统智力理论的影响     不管是智商理论,还是认知理论,都认为人的智力是二元的,即人的智力是以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为核心,以整合方
期刊
情感教育应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一、要创设情感氛围    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而语文教材中
期刊
进入高一的学生已经有三年历史学习的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他们思想活跃,喜欢追根溯源,这一时期正是历史学科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训练阅读能力的最佳年段。  教师应抓住契机,有意识有计划按步骤地利用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并使之形成良好习惯,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这不仅能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乐趣,成绩提高,而且会终生受益。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
期刊
对于失去应试压力的中学地理教育,兴趣教学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诱发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因,基于这一点,笔者进行了初中地理课兴趣教学的尝试性研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这种方式,以心理学为依据,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使学生产 生新鲜感即新颖效应。  经过近三个学期的教学尝试,证明这种方式对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地理课的兴趣
期刊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    一、以旧联新,搭桥铺路    如采用这种“温故而知新”方法,在投影片的设计上要找准旧知识和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并因情况而异采用不同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同时提出:“学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确实,只有多读书,会读书,才能使学生具有开放的视野,也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广阔的智力背景。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授之以正确的读书方法,使学生学会自觉主动地阅读,并且
期刊
地理据有容量大、联系性强、反应迅速、适应课题广、可更新和远视效果好等优点。地理简图的应用同地理语言教学艺术相配合,形成边讲边画教学进程,体现了地理教学的一个特点,符合认知、识记、记忆、注意等心里活动规律,成为一种公认的地理教学基本功。    一、边讲边画,化静为动    使学生注意力随教师的笔画和语言而转移,做到师生双边共同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记忆,注意力集中,
期刊
张文玲同志的《论历史教学中的人物评价问题》一文(刊登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6年第7期),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的评价从指导思想和具体操作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说明。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就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作一点补充。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    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这是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