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贯制大专前三年阶段学生数学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五年一贯制大专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而言,学好数学是非常难的。本文分析了五年一贯制大专前三年阶段学生数学教育的现状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改变教学的策略这方面进行讨论,希望对学生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 数学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55-01
  五年一贯制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形式,它实现了由中等至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并在形式和内容上丰富了我国的高等教育。我校招收的五年一贯制大专学生普遍年龄小、起点低、数学基础差,大部分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本文重点对分析原因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方面进行讨论,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学生数学的现状
  五年一贯制招收的学生是初中学生,普遍存在偏科现象,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数学的学习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再加上数学课内容以高中数学为基础,较之初中数学知识难度性更大。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听不懂、跟不上进度,甚至有的学生自暴自弃,在上课期间不认真听讲,课后作业应付了事、抄袭甚至不做。恶性循环导致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彻底丧失对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
  二、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遇到了许多困难。经过总结,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1.学生的整体素质较低
  学生初中知识掌握的程度较差,由此给教师授课带来了困扰。由于数学知识的连贯性非常强,初中数学知识掌握较差导致过去一些容易的知识点现在成了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教学的重点:若多给学生“补课”,则新课程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若按照新课程进度进行教学,学生又很难学会。
  2.一些学生对学习缺乏自信
  自信与自卑总是在动态中进行平衡,现在的学生对学习缺乏自信,也就表现出了较强的自卑心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总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演板、提问中表现的很不积极,同时这一部分学生的课后作业在稍有难度时就会出现大量雷同的错误答案。表面上看起来是由于这些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去进行解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对自身能力缺乏自信,缺乏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动力。
  3.一些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现在的学生只有极少的学生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一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人在教室心在外;一些学生认为数学课枯燥无味,甚至有个别学生说数学课好似“催眠曲”,一上数学课就想睡觉;一些学生上课精力充沛,但精力却用在看课外书或玩手机上;学生如果因为有事请假而缺课,课下很少能够找同学或是自行补课,更不要说找教师补课了。
  总之,现在的数学课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三个问题:学生的整体素质较低,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使数学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改变数学教学的策略
  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这些问题应该如何改进呢?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与其他老师学生的交流,总结如下:
  (一)重视学生的自尊心
  数学的定义是一个公认的难于回答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数学的表达形式简洁、严谨、毫无纰漏和瑕疵,同时数学的分支丰富多样,为不同兴趣的研究者提供了无限宽广的可能性,具有广袤之美,所以,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的传递过程,更是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过程。教师在数学教育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有意识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当一颗自尊自信的种子在学生的心海中萌发,才会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勇敢的面对和挑战困难,品尝战胜自身惰性所带来的喜悦,最终使学生养成思路严谨、逻辑清晰的思维方式和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的生活态度。
  (二)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由于学生经常表现为教育的对象,处于客体地位,人们也就往往忽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提供一个不具评价性、不具威胁性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各种反应给予积极、及时的反馈;同时也应该利用青少年精力充沛、乐于挑战的特点,适时的提供一个具有比较性、具有竞争性的环境,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对抗,并对表现优异者给予真诚、及时的表扬,就会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此外可以尝试与学生一起设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在教学中多运用一些调动参与的方法,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及论点,让学生享有平等、尊重的感受。
  (三)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
  一方面 ,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学设计及教学的艺术性”。教学中,教师最好当作参与者、引导者,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教师最好鼓励每个学生,实实在在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善于实践,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
  另一方面 ,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 。教师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应该需要科学有序的方法,即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过程。数学教师可以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相互讨论的意识,然后培养学生做题的准确度,再培养学生做题的方法、技巧和速度。
  总之,五年一贯制前三年的数学教学首先应对学生的基础情况进行统计,重点在于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教学的全过程始终坚持对于学生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张克超,《科教园地》,2011.
其他文献
2009年12月1~3日,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率考察组深入贵州遵义市仁怀、习水和赤水三市(县)考察赤水河流域,并与贵州省水利厅和遵义市政府共商赤水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大计。
·OH氧化性能力极强,可以氧化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特别适用难降解污染物的处理,具有氧化效率高、反应速度快、无选择性、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但作为化学反应的中间体,羟基自由
【摘要】教师课堂意识在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就当前的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在实践课堂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课程意识不强、主体意识薄弱等问题,影响到了高校教学改革力度。为此,我国高校在实践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加强对教师主体意识、设计意识、资源意识等的培养,且实现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定,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改革状态,满足学生成长需求。  【关键词】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逐渐进行,高中的物理教学较传统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并且随着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普遍应用以后,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导学案教学模式,然后重点举例论述导学案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作用。  【关键词】导学案 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土地沙化的状况越来越严重,水土流失的情况也更为严峻,针对这一现象我国运用了一系列的应对方法。而想要改善这种状况必须以营造林工程为重要切入点,因此,
【摘 要】在教学中应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如:多媒体的运用、情境的创设、游戏的贯穿、材质的变化,使学生的更多精力参与美术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美术学习兴趣。  【关键词】因地制宜;激发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美术教学;充满活力  【分类号】G623.75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
观赏与心灵 自然美的树姿与虚心的感受,进入了您全家的生活范畴中,使您全家的生活,充满了喜悦、快乐,与充实感。不要忘了常跟您那些盆栽聊聊!素材1月的素材,除了杉、松、杜松、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