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从“我”的视角谈民族复兴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hen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由于历史的叙事具有因时而变的特征,因此,在教学中,该素养的落地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我们今天身处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目标实现的新时代,历史课堂更需要渗透强烈的现实关怀,让历史常读常新。
  关于辛亥革命,在传统革命史叙事中,我们常将革命党人和新军等力量的起义作为主要讲述内容,革命引发满清灭亡、帝制结束和民国成立,是一个历史演进的必然过程。这样教学既无法反映学术前沿,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学习和身心发展。虽然学生对于今天我国改革开放成就及实现民族复兴梦想有所了解,但是要让他们把辛亥革命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尚存在困难。笔者认为,从“我”的视角解读民族复兴史,将个人奋斗与民族复兴“无缝对接”,以涵养家国情怀。
  一、从说“我”开始,贯通历史与现实
  教师讲述历史,先要剖析自我,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强感染力。导入环节从说“我”开始:“我”有“小我”与“大我”之分,我在家里是孩子的父亲,在学校是同学们的老师,在社会是市民,在国家是公民。父亲关爱女儿成长,老师关心同学学习,市民共建文明城市,作为国家公民应为民族复兴而尽微薄之力(如垃圾分类)。
  今天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新时代,能够随心追逐“小我”的梦想。辛亥志士处在“大我不保遑论小我”的年代,他们的梦想偏重“大我”。《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空前严峻。民族的“大我”有难,牵动着一个个“小我”忧国忧民,为民族的复兴寻求出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成千上万革命志士,舍“小我”为“大我”,抛头颅、洒热血,从民族危机中警醒奋而救国救民。“中华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不屈不挠地顽强抗争的民族精神是整个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1]这样的引导是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升华,让家国情怀素养落地。
  二、再现辛亥志士的“我”,感悟其大爱情怀
  人是社会的人,由个体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在教学中,笔者选取邹容、张謇、孙中山和林觉民四个案,试图重构严重民族危机下的“忧国忧民”场景,以此说明武昌起义前中国社会内部的革命必然性。
  1.革命领袖孙中山。早在1894年,孙中山就在美国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在国人面前首倡“振兴中华”,踏上革命道路。
  设问:起草会章时他大声疾呼“方今列强环列,虎视鹰瞵……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体现其怎样的民族态度?
  学生由此可理解革命领袖孙中山怀着忧国忧民的深沉大爱,创立兴中会,又推动众多革命团体建立。1905年孙中山等人联合各革命团体在东京创建了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为总理。他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作为民族复兴方案,成为20世纪初民主革命的旗帜。
  2.革命宣传家邹容。维新变法的失败客观上推动了革命思想的传播。1903年18岁的青年革命家邹容出版《革命军》一书,成为革命志士的指路明灯。
  3.革命合流者张謇。国难当头,清末状元张謇深感“子曰诗云”和创办实业均难以救国,便支持清政府立宪,后因对清末新政大失所望,而与革命派合流。
  4.革命先驱林觉民。1911年4月24日深夜,在香港一栋不起眼的房子里,24岁的革命党人林觉民夜不能寐。三天后他将和同志们一起,发动黄花岗抗清起义。他抱着牺牲的决心,无比思念远在家乡的爱妻陈意映,写下绝笔书: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觉民《与妻书》
  设问:①林觉民爱自己的妻子吗?
  ②他对妻子的爱不是日常的关爱,而是将其转化为什么?
  ③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品格?阐明了什么道理?
  革命先驱林觉民将自己对妻子的爱转化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勇于革命就死。他把对妻子的“小我”之爱和对民族的“大我”之爱连为一体,阐明了没有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就不会有个人永久幸福的道理。林觉民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大爱情怀,激发了成千上万的志士救国救民,将“小我”奉献给民族的“大我”。学生在大爱浓厚的历史场景中穿行,形成对中国近代革命文化和新中国的认同感,初步涵养家国情怀。
  三、以“南北议和”为线,追寻革命的理性光辉
  辛亥革命的进展之快,让其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里程碑的地位更加显著。因而,筆者以革命中的南北议和为主线,引导学生与历史人物共情,追寻革命的理性光辉。武昌首义后的革命势头猛烈,清政府极为恐惧,请袁世凯来挽回大局。
  1.议和正式开局。袁世凯既命清军进攻汉口、汉阳,又倡议和谈。伍廷芳代表南方革命军提出清帝退位、选举总统、建立共和政府等条件,唐绍仪则代表袁世凯进行要挟。双方均无再战之意,达成了不少协议,但在国民会议召开地点上争议较大。
  2.议和陷入僵局。期间,革命领袖孙中山回国并被各省代表会议推举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大为恼火,1月2日发表电文,否认了双方达成的协议,议和陷入僵局。
  3.孙中山的议和态度。孙中山在1912年1月2日电告袁世凯,1月15日又发表声明。
  1月2日孙中山电告袁世凯:
  文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故于议和之举,并不反对… …倘由君之力,不劳战争,达国民之志愿,保民族之调和,清室亦得安乐,一举数善,推功让能,自是公论……
  1月15日孙中山发表声明:
  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孙中山全集》(第2卷 )
  设问:孙中山对于南北议和中断持什么态度?为什么?   孙中山一直认为革命不是最终目的,暴力实属情不得已。孙中山并无意与袁世凯决裂,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便保举袁世凯做大总统。他这样做完全是出于拯救民族的“大我”,是为减少战争给民众带来的灾难。
  4.列强的议和态度。
  日美德法俄英驻沪领事照会谈判双方:“中国目前的战事如继续进行,不仅使该国本身,而且也使外国人的重要利益和安全,容易遭到严重的危险。”“吁请双方代表团注意,必须尽快达成一项协议,以便停止目前的冲突。”
  ——《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上册)
  由于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为维护其既得利益,列强在远东地区采取谨慎态度,向革命派施压,希望其向更有实力的袁世凯妥协。
  5.革命合流者的议和态度。
  辛亥革命爆发后,以张謇为代表的原江浙立宪派更是希望“强有力”的袁世凯能够掌握最高权力,以使社会不发生更大的动荡……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
  可见,倒向革命的张謇等立宪派不会坚定地支持革命党人,他们不断地对革命派施压。
  6.议和局势总览。武昌起义后,形势并不乐观,清政府出兵图救,袁世凯手段心计,列强支持议和,立宪派观望两端。双方因“小我”的利益冲突导致议和陷于停顿,但为了民族的“大我”早日实现独立和复兴,之后议和进入密谈阶段。得到孙中山保证后,袁世凯便加快了逼宫步伐。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议和使辛亥革命收官。
  革命理性了结,减少损失为国为民,体现了民族的“大我”回报“小我”的一面,也正因此使辛亥革命在民族复兴的历程中永放理性光芒。政治局势的变革往往是客观形势发展的必然,是各种力量妥协的结果。纵观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革命党人、立宪派、汉族旧官僚和清政府,均为民族的“大我”做出了贡献。各派的“大妥协”也有利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学者认为《清帝逊位诏书》,“证明清王朝和民国政府所行使的主权,是同一个中国的主权。这有助于未参与辛亥革命,甚至反对革命的地方区域承认新生的民国政权,有助于新生的民国政权与边疆分离主义及其背后的帝国主义列强作斗争”[2]。学生在这些历史人物的“挣扎”与“振奋”中,追寻到了革命的理性光辉,增强了家国情怀。
  四、运用内生性思维,挖掘历史意义
  革命意义的认识尤其应注重运用内生性思维,关注历史的内在演进,挖掘其历史意义。教师为学生呈现“新式学堂女子可以上学”等民国新风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自觉的探究。
  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究竟是什么?那就是为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和价值理念带来了巨变,创造了民主政治的先决条件和良好契机……开辟了中华民族振兴有为的希望之路。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民国卷上)
  设问1.民主政治的先决条件和良好契机是什么?
  2.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和价值理念巨变是什么?
  学生从民国新风的历史表象中挖掘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会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革命志士虽为民族复兴做出了贡献,但民族内部仍存在不少障碍,如因多数国民觉悟低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再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在一代代人接续奋斗的征程上,我们正在实现民族复兴。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在短时段历史和长时段历史之间初步建立多方面联系,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复兴的艰辛历程,以涵养家国情怀。
  五、读懂“小我”与“大我”,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3]辛亥志士对理想的追求、对家国的担当,沉淀为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精神动力。学生读懂了辛亥革命志士如何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就能理解百余年来国人创造的众多奇迹中迸发出的惊人力量。
  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据此探讨:新时代的我们如何实现个人幸福与民族复兴?
  总之,我们只有自觉把“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不懈奋斗,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幸福和民族复兴。我们读懂了“小我”与“大我”的辩证关系,就可贯通昨天、今天和明天,将自己的人生之路与民族的复兴之路切实融合起来。到此,历史课堂的价值导向作用便得到充分发挥,家国情怀素养也得到有效落实。
  【注释】
  [1] 徐蓝,朱汉国:《
其他文献
图/郑智维  位于榆林城区东北27公里处,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镇属于典型的风沙草滩区。  通过优化产业发展,金鸡滩镇构建起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新型模式,着力打造白舍牛滩田园综合体、小坟滩三产融合文旅园,实现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旅游、服务产业融合发展。  如今,该镇正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发掘特色资源,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同时,金鸡滩镇通过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着力恢
空间是构成整个历史叙事必不可少的基础。要使历史更贴近事件的原始存在状态,便应该在空间维度上进行编排和创造,赋予历史事件一种空间性的结构。[1]相对于历史时序,教师较缺乏营造历史空间引领学生体悟历史的策略,故对于学生而言,存在于教科书中的像“奥斯威辛集中营”那样的封闭历史空间,只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一堆无法想象的数据,以及上百万个没有名字的死难者。这不利于建构符合伦理、真实而深入人心的历史记忆。那么如
“大历史”的英文名是Marco-history,这一名词是黄仁宇先生所独创,取“宏观历史”之意。用黄仁宇自己的话说“大历史”就是将宏观及放宽视野这一概念引入到中国历史研究中去。“宏观”与“放宽视野”是黄仁宇在解释“大历史”时的两个要素,“宏观”即“空间意义上的放宽视界”,黄仁宇认为“大历史”应是打破了国家地域的限制,而使世界成为一体,以全球视野来研究历史。在此基础之上的“大历史观”则是“主张从客观
邮票图说世界通史(一百六十五)  德国启蒙运动孕育并发展于政治长期分裂、国家尚未统一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期间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和作家,他们以文学为阵地,抨击封建制度,促进民族统一,构建民族自信,重塑民族文化。  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剧作家,他以文学作为武器,写出以市民悲剧《爱米丽雅·迦绿蒂》为代表的多篇作品,揭露和批判了十八世纪德意志社会的猥琐偏狭、封建意识
从教多年来,我一直在心底扣问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一堂精彩的历史课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明确的主题和鲜活的内容?抑或是严密的逻辑和丰富的史料?思来想去,我仍觉得缺少点什么。历史课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到底在历史课上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是我思考中的困惑。困惑之际,著名发明家张开逊教授的一段话引发了我的深思。他认为:第一,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一个客观
课文辅助系统作为从属于课文系统的体例结构,更多体现出编写者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可辅助教师“保证学生理解历史规律,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技能”[1]。本文选取新加坡世界历史教科书系列中《All About History : Unit3 Bi-Polarity and the Cold War》[2]一册(以下简称为霍德版)与我国初中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下)[3](以下简称部编版)作为样本,
一、原题  33.(11分)大禹治水﹒利国利民  材料一:汉武帝高度重视兴修水利。在长安附近开掘漕渠,方便了长安附近的运输,还可以灌溉田地一万余顷。此外关中地区修建了白渠、灵轵渠等工程。白渠灌溉得力,收益田地年年丰收。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关中地区水利工程的特点(1分)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兴修水利工程的背景(2分)  材料二:开挖大运河是这个短命王朝最
作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的“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历史解释素养水平1至水平4的表现程度可概括为:认识历史结论;理解现实问题;评判历史解释;提出历史见解。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要了解和认识历史,需要了解、感受、体会历史的真实境况和当时人们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进而才能去理解历史和解释历史。因此,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平均地权是个重要的历史概念。但仅仅依靠教材和教参的描述,是很难弄懂这个概念的。为此,笔者查阅了平均地权的相关资料,结果发现:平均地权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其进行符合高中教学要求的深度挖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着眼于此,笔者以“平均地权”为核心,设计了一份学案。学案主要包括五段材料和五个问题,依次探讨平均地权的思想来源、内容演变以及国共两党的不同实践。现将学案的使用,以及家国
某高中历史教学QQ群上,曾有老师提交一道关于伏尔泰论述当时法国政治状况的单选题,询问题中C选项“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批判”被排除的理由。  群里的A老师认为排除C项的原因是:西方历史中没有“封建君主专制”、“封建专制”这种称谓。而笔者认为:承认“封建君主专制”这一概念的存在,是分析这一试题以及教学相关知识点的前提,所以不赞成A老师的分析思路。  在笔者看来,与A老师的分歧不仅直接来自对“封建”这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