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是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起来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并且相对于语文其他方面的知识来说,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最初的教学阶段入手制定好正确的教学策略,给予学生以最为科学的写作引导,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4.152
理论上来说,听、说、读、写是各阶段语言学科教学中的一以贯之的四个基础方面。但从语文的实际教学来说,我们更加倾向于后两项。因为,一方面从语言大环境来看,语文包含语言和文学两个部分,其中听说涉及汉语的实际运用,而作为中国学生来说,生活在汉语大环境中,大部分学生在利用汉语进行语言交流方面是不存在问题的。但文学是以汉语为载体的情感表达艺术,涉及汉语思维的构建和感性思维的理解,所以相对于语言来说,文学所涉及的阅读和写作学习难度较高,学生的基础较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学科教学的目标。而另一方面,从考试制度的设立来看,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等文学性的内容在考试中占据着绝对的分值比重,尤其是对于小学写作来说,几乎占据了语文分数的半壁江山,所以从帮助学生一步步实现更高教育层次的教学目标来看,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所侧重,重点针对阅读和写作展开教学。
本文中我们所探究的是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先从小学阶段的学生培养总体目标谈起,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基础薄弱,基本在任何学科学习方面都处于白纸一张的状态,即使是从小生活于汉语的语言环境下,也仅仅是培养了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在涉及感性思维方面的文学性内容,学生依旧处于待启蒙状态。
再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目标来看,小学阶段考虑到学生在身心方面的发育不完全,对于写作教学的要求基本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逻辑性的表达思维,让学生能够通过书面语言完整地且条理清晰地讲明白一件事,刻画一个人,然后才进一步追求语言的文学色彩。综上两点的叙述中我们能够看出,小学阶段是学生写作启蒙阶段,也是学生感性思维培养的入门阶段,一方面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机遇,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教学得当则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让教师面临更大的教学挑战,教学需求预测有偏差,教学策略制定不当都会导致教学效果的“滑铁卢”。所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专业性研究,还要结合当前新的教育形式,教学理念,制定对应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注重教学启发,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来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其写作兴趣。因为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往往干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很难做到精神的长时间集中,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教学引导和启发,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在写作课上始终保持学习兴趣,才能更有利于写作方法的掌握,进而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实现思维的自由。对于小学生来说自身联想力和想象力较为丰富,所以写作方面相对于初高中生来说更不容易落入程式化写作思路中,更有利呈现出精彩的语言和故事场面。但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相对较弱,在写作中会呈现内容的片段性,缺乏思维和逻辑上的连接。所以我们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起到线索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形成故事主线,从而条理清晰地展开故事叙述,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通过流利的语言表达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维的分享。对于小学生来说,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并且生活阅历的缺少导致学生在写作方面素材缺乏,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容易无话可说,或者仅仅是过度依赖想象导致作文不现实,不接地气。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从引导学生开口说话入手,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整理思路,进而实现完整的表达,并通过完整内容的呈现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进而激发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加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写作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在教学互动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实现一加一大于二教学效果。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既定的主题展开探讨的,而写作也恰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划分小组,并在每个小组中根据学生性格和表现欲进行搭配,从而带动课堂讨论的活跃氛围,让学生在小组探究过程中尽情畅享、交流想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创建故事情景的方式来实现课堂互动。如确定一个主题范围,让学生提前搜索素材,收集材料,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分享出来,甚至是在构建好写作大纲之后学生先口述分享自己的写作思维和写作内容。在分享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同时也能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思维的相互影响,相互启发。
三、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慣
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需要教师付出长久的努力,也更加需要学生具备长久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教学习惯的养成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两个方面入手,制定对应的教学策略。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采取以表扬、赞美为主的教学评价模式,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本身就存在难度,所以畏难心理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丧失。通过表扬和赞美,一方面我们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肯定,从而让学生获得被关注感,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更具体的感受到自身的进步,进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其次,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会先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通过摘抄课文中、课外阅读材料中的好词好句,来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另外还可以通过布置学生写周记、日记的形式,锻炼学生随时练笔的习惯,并通过批改及时纠正学生的写作问题,一步步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总之,对于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来说,我们一定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启发式、探究式的课堂,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充分的放飞思维,将艺术和现实相结合,从而写出具有文学色彩同时情感充沛、深入人心的文章。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24.152
理论上来说,听、说、读、写是各阶段语言学科教学中的一以贯之的四个基础方面。但从语文的实际教学来说,我们更加倾向于后两项。因为,一方面从语言大环境来看,语文包含语言和文学两个部分,其中听说涉及汉语的实际运用,而作为中国学生来说,生活在汉语大环境中,大部分学生在利用汉语进行语言交流方面是不存在问题的。但文学是以汉语为载体的情感表达艺术,涉及汉语思维的构建和感性思维的理解,所以相对于语言来说,文学所涉及的阅读和写作学习难度较高,学生的基础较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学科教学的目标。而另一方面,从考试制度的设立来看,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等文学性的内容在考试中占据着绝对的分值比重,尤其是对于小学写作来说,几乎占据了语文分数的半壁江山,所以从帮助学生一步步实现更高教育层次的教学目标来看,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也要有所侧重,重点针对阅读和写作展开教学。
本文中我们所探究的是小学语文的写作教学。先从小学阶段的学生培养总体目标谈起,小学阶段学生各方面基础薄弱,基本在任何学科学习方面都处于白纸一张的状态,即使是从小生活于汉语的语言环境下,也仅仅是培养了学生听和说的能力,在涉及感性思维方面的文学性内容,学生依旧处于待启蒙状态。
再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目标来看,小学阶段考虑到学生在身心方面的发育不完全,对于写作教学的要求基本在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逻辑性的表达思维,让学生能够通过书面语言完整地且条理清晰地讲明白一件事,刻画一个人,然后才进一步追求语言的文学色彩。综上两点的叙述中我们能够看出,小学阶段是学生写作启蒙阶段,也是学生感性思维培养的入门阶段,一方面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机遇,学生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教学得当则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让教师面临更大的教学挑战,教学需求预测有偏差,教学策略制定不当都会导致教学效果的“滑铁卢”。所以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针对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专业性研究,还要结合当前新的教育形式,教学理念,制定对应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注重教学启发,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来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其写作兴趣。因为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往往干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很难做到精神的长时间集中,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教学引导和启发,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在写作课上始终保持学习兴趣,才能更有利于写作方法的掌握,进而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实现思维的自由。对于小学生来说自身联想力和想象力较为丰富,所以写作方面相对于初高中生来说更不容易落入程式化写作思路中,更有利呈现出精彩的语言和故事场面。但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相对较弱,在写作中会呈现内容的片段性,缺乏思维和逻辑上的连接。所以我们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起到线索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形成故事主线,从而条理清晰地展开故事叙述,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通过流利的语言表达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维的分享。对于小学生来说,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并且生活阅历的缺少导致学生在写作方面素材缺乏,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容易无话可说,或者仅仅是过度依赖想象导致作文不现实,不接地气。那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从引导学生开口说话入手,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整理思路,进而实现完整的表达,并通过完整内容的呈现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进而激发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加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写作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思维,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在教学互动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实现一加一大于二教学效果。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既定的主题展开探讨的,而写作也恰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划分小组,并在每个小组中根据学生性格和表现欲进行搭配,从而带动课堂讨论的活跃氛围,让学生在小组探究过程中尽情畅享、交流想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创建故事情景的方式来实现课堂互动。如确定一个主题范围,让学生提前搜索素材,收集材料,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分享出来,甚至是在构建好写作大纲之后学生先口述分享自己的写作思维和写作内容。在分享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同时也能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思维的相互影响,相互启发。
三、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慣
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需要教师付出长久的努力,也更加需要学生具备长久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教学习惯的养成和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两个方面入手,制定对应的教学策略。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尽量采取以表扬、赞美为主的教学评价模式,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作本身就存在难度,所以畏难心理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丧失。通过表扬和赞美,一方面我们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肯定,从而让学生获得被关注感,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更具体的感受到自身的进步,进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其次,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会先培养学生积累素材的习惯,通过摘抄课文中、课外阅读材料中的好词好句,来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另外还可以通过布置学生写周记、日记的形式,锻炼学生随时练笔的习惯,并通过批改及时纠正学生的写作问题,一步步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总之,对于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来说,我们一定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启发式、探究式的课堂,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充分的放飞思维,将艺术和现实相结合,从而写出具有文学色彩同时情感充沛、深入人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