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chuw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德育处于统帅的地位,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只有摆正德育的位置,整个教育的系统工程才能健康、正确地运行和发展。本文就中学德育教育的问题及针对问题所采取的对策作了一些探讨。
  一、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德育工作缓慢发展,归纳起来,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只注重形式
  在学校,德育教育方式主要为在课堂形式上的“灌”,把德育的内容视为僵化的东西,只注重道理的传授,不注重思想行为观察与检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德育教育只是采取搞运动的方式。只讲形式,这样做只能是雁过无毛,根本收不到实效。
  在有的学校,德育教育在方式上是一阵风,正如人们所说:“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某班开展的学雷锋中队会上,孩子们讲得热泪盈眶,可队会结束后桌子没人擦;某学校开展的献爱心活动,孩子们喜滋滋地把金额大的钱换成小的,比赛谁献的次数多。这无疑是对学校德育方式的极大讽刺。
  2.成长环境恶化
  当前,社会上的精神文化垃圾太多,许多丑恶事物沉渣泛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通过现代传媒迅速地扩散和传播,象尘埃和病菌一样严重地侵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网络和个人电脑的极大的普及,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它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已成为未成年人乐此不疲的电子“海洛因”,缺乏有效监管的地下黑网吧使未成年人泡吧成瘾,致使少数青少年学业荒废,精神空虚,道德滑坡,行为失范,因未成年人精神空虚导致的恶性犯罪案件已有发生。
  3.重视分数,忽视德育
  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德育之花难以绽放 。其主要表现为重智育,轻德育,分数就是一切。有些学校,没有按规定课程开课,课程表的内容与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丝毫不差,但是实际上课就只上主要学科,其余的课少上或干脆不上。班会、晨会名存实亡,不是改为自习课,就是被老师占用。长期以来,在教育思想上,以学生学习成绩衡量教师、学校教育质量,以分数评价学生发展好坏,考试成绩“一分值千金”,品德再好,差一分仍上不了学。在这种导向下,教师在教学效果上只是追求分数,学生也把提高分数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这样德育教育就成为一种摆设,根本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教化功能。
  4.思想上淡化德育,德育工作难上常规
  在一些学校,虽然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名单挂在墙上,德育工作计划写在纸上,可落实在实际工作中的内容是虚的多,实的少,空口说教的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搞得少,德育工作难上常规。如:(1)学校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不能正常进行,褪色的国旗昼夜飘扬在天空。(2)团队活动的开展有名无实。一是资料少、教育基地少;二是空口说教,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三是怕耽误学生学习;四是怕外出发生交通安全事故。(3)家长会不正常。学校总是一厢情愿,学生家长对孩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一看到孩子成绩落后,就感到不好意思或者认为没有必要到学校参加家长会,往往到会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家长。
  5.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健康发展较难
  农村留守儿童所呈现出来的德育缺陷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道德情感缺失。留守儿童群体中很大一部分具有只单向地接受爱,不去施爱,想不到如何感恩回报,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二是道德品行问题。主要表现为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同学之间拉帮结派,与社会上的混混搅在一起。有些孩子由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三是家庭德育缺失。父母外出务工,孩子的抚养一般采用“隔代教养”的方式,由于老人年迈,文化层次较低,对待孩子一般在物质上给予满足多,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管束引导少,留守儿童有了问题不喜欢甚至拒绝和监护人沟通,这导致留守儿童在思想品德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6.单亲家庭增多,家庭关爱弱化。
  现在社会离异的家庭越来越多,在这种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就成了“爹不亲、妈不爱”的多余的人,他的父母往往把对孩子的德育教育义务推给学校和社会,而自己却放手不管。在学校里,这些学生往往很难和别的孩子相处,再加上缺少父母的关爱,就特别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教师的思想工作在这些学生身上往往收效甚微,由于没有家庭教育的配合,这些孩子就很容易走上邪路,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健康地成长。
  二、中学德育工作的对策思考
  面对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当然不应该坐视不管。怎样抓学生的德育工作,让学生健康地成长,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加强德育工作
  进行青春期教育,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引导和帮助学生脱离误区,树立正确的人生道德观。当教师发现某个学生不正常的表现和行为时,可以单独与他谈心,帮助他、引导他,对他进行适时有效地教育,把不良的思想和行为扼杀在萌芽阶段。开展并讨论关于某种社会现象或道德问题的主题班会。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学生的自我讨论、自我分析,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增强他们判别是非的能力。有组织地进行一些参观活动。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事实胜于雄辩”。通过参观访问,能使学生不忘过去,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更新德育内容
  学校德育工作要摒弃形式主义,把创新意识融入其中,改变过去呆板、空洞、说教式的教育方法,努力创造一种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新型教学方式。充分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思想特点,做到人格平等,和蔼可亲,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导之以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在良好的气氛下受到良好的启发、熏陶和感染。为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还可以推行动态的“班级之星、校园之星”管理活动,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生活中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各班也可以根据学生在各方面的具体表现而定。如“诚信星”、“孝敬星”、“节约星”、“礼貌星”、“安全星”、“合作星”、“勤学星”。
  3.构建德育网络
  要加强协调,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逐步形成一个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机制。具体地说,要抓好三个方面:一要优化学校主环境,二要改善家庭小环境,三要净化社会大环境。其次是构建德育工作网络。建立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工作网络,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职能作用学校、家长和学生三位一体,唱响“爱的主旋律”。这是提高德育工作质量,促进德育工作由单一化向社会化转变的根本途径。
  4.提高师德修养
  首先要尊重学生,用爱的力量来教育学生。其次教师要重视人格力量的震撼力,培育高尚的职业人格。德的功能是巨大的。但这种巨大的作用又是以教师的才学为基础的,没有才学的德是苍白无力的。这就要求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外,还必须重视和加强自身的才学修养,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高尚的师德是成为“人师”的最重要的素质,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正是由教师薪火相传,传递给了一辈又一辈的莘莘学子,使民族和人类具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5.促进家庭教育
  转变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树立教育子女“要成人,先做人”的正确思想。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家长的言行思想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想方设法阻止家长的不良行为、思想传播给子女,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设置障碍。让黄、赌、毒远离家庭。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使家长明白,家长应当平等对待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净化家庭环境,让孩子耳濡目染,一开始就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6.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育中
  教师要处理好学科知识与德育的关系,知识教育与德育渗透的关系,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期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譬如:语文教学中要抓住语言文字、作家作品等渗透德育思想,既使学生遨游在文学艺术的海洋中,又要让学生受到积极的思想教育。理科老师要将学科知识与德育因素的联接点放在实验上,激发他们为国争光的欲望、热情。政治课更要抓住政治课的特点,教育他们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历史课要抓住祖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地理课要抓住祖国广袤的大好河山等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体育课要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工作是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切工作的核心,一位学生的德育的优劣可能会关系到他一生的命运。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德育工作,努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德育工作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使德育工作能事半功倍,取得积极的成效,结出丰硕的成果。
其他文献
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时,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自己经常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来当作范文指导学生写作,这就是“下水作文”。 教师“下水作文”,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是一种心灵上的契合。有了这种心灵的碰撞和契合,就有可能实现教和学之间的零距离。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了解写作的真谛,并拥有一把登入写作殿堂的钥匙,是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有
期刊
摘要:教育问题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更进一步的说,它是一个民族性的问题,本文从中外教育教学的环境问题、中外教育与学习方式的差异问题和中外教育考核方式的差异问题三方面对中外教育教学的整体性区别进行了研究,深刻的揭示了这两种教育教学方式的不同。    关键词:中外教育 教育差异化 教学方式 教育考核    教育问题向来不仅仅是一个方法性的问题,而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个民族性的问题,教育的本质植根于一个民族的
以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突破与迅猛发展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已带领世界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降低信息传播的费用,电脑、网络、移动通讯设备的出现与普及使用,使
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新发展,推动了新的高等教育,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思想,快速的变化对现代高校大学生思政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作为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骨干力量,对学
一堂班会课能否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取决于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即在班会开展之前对班会内容的细心设计、在班会过程中的良好把控以及在班会结束之后进行的反思和总结等.班主任应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自觉地积极主动的参与,如果没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思维,我们的教学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英语课程教学尤其如此。因此,如何诱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他们在课堂积极思维就成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或探索某种事物的一种倾向性,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以需要为基础的诱发和最大限度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经常读到某些报刊杂志有这样的报道:教师因使用语言和批评方法不当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教师大动肝火,学生“宁死不屈”,最后导致不良后果发生。教师在不得不承担相关责任后情不自禁地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自己尽教育的职责何错之有?难道学生犯错就不该批评吗?  杂志上看到的一个事例使我大受启发。美国总统约翰卡尔文苛立芝发现他的女秘书长得非常漂亮,但工作经常出现差错。一天早晨, 苛立芝看见女秘书走进办公室,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化工程,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的调控疏导,作为和学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有必要开展一些心理教育,具体方法有:  一.健康舆论引导,树立班级正气。  在集体中,健康的舆论能扶正压邪,鼓舞人心,成为形成和巩固集体的强大
中学时期,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着强烈的情感和显著的个rn性心理倾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对任何事物都有rn自己的看法,对待每个教学内容都有好、恶之分,这种表现随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