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儒 更期待下一个30年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a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国家为抗震救灾所调集的物资数量之庞大,速度之惊人都是以往所没有的,为安排灾民居住的帐篷数量就多达上百万顶,多少企业为此夜以继日的赶工,救灾是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强大经济力量为基础,救灾也成为对中国产业用纺织品30年发展的一次突发考验。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理事长朱民儒认为他们经受住了这次考验,也向世人展现了行业发展的实力和行业精神。而关于改革开放30年的话题因而从抗震救灾谈起。
  
  中国纺织:这次抗震救灾中,我们的企业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他们及时满足了对帐篷等产品的大量生产需求,是否承受了一次对于产业用纺织品生产企业的一个现实考验?
  朱民儒:我们是面对国民经济中的其他行业服务,凡在灾难面前,必冲锋在先。这次紧急调拨的救援物资中,帐篷用布和降落伞布都是用产业用纺织品,由于数量巨大,我们的企业在日夜赶工的基础上仍能够保证品质和数量,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共有十六家企业生产帐篷,都参与了国家民政部的统一调度,24小时不间断工作,全力生产,企业上下齐心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生产最多的高质量帐篷帮助安置好几万灾民。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在地震发生的当夜便往灾区紧急运送200顶帐篷,截止到5月19日晚六时已发运帐篷5383顶,睡袋1440个,行军床200张,气垫床176张,棉被300床。江苏远大新纺织联合发展有限公司在6月20日前生产出6000顶救灾帐篷发往灾区,七月底又赶制1万顶。如果没有这30年来的发展基础,今天我们的企业要做到这样快速高质并非易事,特别是近几年,我们行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中国纺织:我们的确看到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在近几年较为突出,在2007年,当整个纺织行业遭遇种种困难,企业利润率下降时,产业用纺织品的生产企业似乎状况良好,是什么原因?在我们印象里,产业用纺织品一直不是一个规模大的行业,在改革开放30年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
  朱民儒: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近两年来发展势头迅猛,2007年全年行业遇到了原材料涨价、出口退税率降低、人民市升值等因素的影响,2008也是困难较多的一年,在纺织行业普遍利润率较低的情况下,产业用纺织品企业仍能实现较高的利润率,主要是因为这个行业科技含量高、应用领域广,也是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之一。
  2007年全年各类非织造布总产量超过170万吨,同2006年比较,增长最快的是纺粘和水刺非织造布,分别占非织造布总量的40.5%和6.86%,其增长率分别达到30.78%和34.36%,年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全年出口非织造布22.13万吨,金额达5.67亿美元,同比增长28.04%;进口非织造布15.39万吨,金额达6.69亿美元,同比增长12.07%。
  中国的非织造布发展速度非常快,年增长率保持在7.5%左右。早在5年前就超过了日本,现在已经超过了美国。随着中国非织造布行业的飞速发展,中国有可能超过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非织造布生产商。
  目前,产业用纺织品的平均利润率是10%,比纺织行业整体利润率较高,有些企业开始看到机遇,到协会来咨询行业发展情况,伺机转型。许多地区也开始将产业用纺织品作为发展重点,而从国家政策上看,也向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倾斜。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产业用纺织品技术含量较高,处于服务于社会其他主要行业的地位,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航空航天、建筑、交通运输、高速公路、水利建设、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均具有不可替代的用途,同时也深深的依赖于经济基石的强大与否。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产业用纺织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近几年,我国GDP增长速度快,今年上半年达10.5%,这为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提供了时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要求提供更多的产业用纺织品。如基础建设方面,土工材料、防水材料、垃圾填埋、水利设施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产业用纺织品,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提升,大量的产业用纺织品应用到医药卫生领域;国内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令汽车用纺织品也成为主要发展方向。有专家预测,未来40年将是产业用纺织品大显身手的绝佳时机。其次,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为产业用纺织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随着化纤产品的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有了较大飞跃,如过去降落伞材料都是丝绸面料,又大又重,而现在新型的化纤涂层材料非常轻巧,重量只有3~4公斤,便于携带,减轻了战时负重,加强了伞兵的作战能力。
  中国纺织:其实,产业用纺织品这个概念提出至今并没有很久的时间,人们对于产业用纺织品也有一个从不熟悉、不重视到逐步了解和应用的过程,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朱民儒:当初,我自己对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来说也是个门外汉,从1998年进入纺织行业,2002年组织筹办了产业用纺织品协会,我也是在不断的学习中亲历行业的各种变化和发展,从一知半解到深入行业研究,并由衷希望能够为行业发展做更多的实事。
  我国的产业用纺织品材料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并主要应用在国防军工、航天工程方面,我国国防军工项目从来没有因为纺织品材料出现过任何问题,这一点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20世纪80年代后期,按照应用领域,纺织品被正式划分为:服装纺织品、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从此,产业用纺织品的新材料新技术逐步从国防、航天领域向民用推广。
  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七十年代起步;八十年代打基础;九十年代快速增长,21世纪,进入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产业用纺织品只有麻袋、帆布,绳、带、缆等几个品种,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都很低。1980年,整个行业产值只有500多万吨。到1985年才提出产业用纺织品的概念,1988年开始有统计资料。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市场迅速发展,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2003年、2004年增长率都在20%以上,2005年增长率也高达16%。虽然我国产业用纺织品年增长率都处于较高水平,但占纺织工业纤维总量的比重约为13%左右,而国外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占到20%以上,在日本甚至高达50%,与全球平均比例18%也有一定差距。因此,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生产量还会有大幅度的增长空间。现在,中国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以科技创新为主的产业用纺织品将作为纺织工业的重点发展,这无疑为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原动力。
  中国纺织: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但我们日常生活 中所了解的并不多,30年来,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都扩展到了哪些领域?而未来产业用纺织品发展的增长亮点有哪些?
  朱民儒:我们也希望人们能更多的了解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从前,人们对产业用纺织品认识不够,一提到纺织就是穿衣,盖被,现在大家则意识到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用纺织品无处不在。首先航天卫星、军工武器都离不开特殊的纺织品材料,还有路基建设、土工隔断、垃圾填埋场底下的铺底、炼钢发电中的防护服、烟道器的滤材、环保除尘设施,还有如西服袋子、首饰包装袋、各种无纺布环保袋等等,不光是提供方便还美化我们的生活。
  西藏铁路应用的土工布,以及火车篷布都是由性能结构优良的纺织品制成;农业上广泛应用的防虫网、遮阳网、保温被,还有以往用草来防止土地沙化的办法已经改为用产业用纺织品来固沙;建筑上,北京奥运会场馆中水立方和鸟巢采用的膜结构都是尖端的产业用纺织品,到2010年世博会场馆建设,也会大量使用膜结构材料产品,购物中心、体育场馆的顶棚等等也将广泛采用。
  我国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采用过滤用纺织品,加强烟灰过滤,净化水源和空气,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亮点之一。车用纺织品的快速发展,北京目前有360万~370万辆汽车,其中的坐垫、轮胎、内饰等30~40公斤/车的纺织品用量是一个很广阔的空间。土工合成材料、建筑用纺织品、医疗卫生保健用品、防护服、包装用纺织品等等以及军工和文体用品等产业用纺织品在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将成为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在医用纺织材料领域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一些人造器官、人造血管、可吸收缝合线、人工关节、以及许多尿毒症患者使用的透析器都属于生物医用纺织品材料,目前大多都依靠进口,这些产品的国产化是我们的企业将要去攻关的目标。
  在产业用纺织品所需的高性能纤维还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如碳纤维以及对位芳纶等,当前国内产量几乎为零,需求量年均超过几千吨,市场空间很大。现在真正发展的高性能纤维几乎90%以上的统统都是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服务的。比如,一架飞机,它里面所用的大部分材料都是纺织复合材料或纺织品,尤其是碳纤维。一台777飞机要使用2吨半碳纤维,787飞机预计要用到12吨半的碳纤维。
  中国纺织:在回顾了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历程后,您似乎对于产业用纺织品的未来前景更具有信心。那么未来产业用纺织品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机遇有哪些?
  朱民儒:我们的行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首先面临的就是要突破知名品牌的零记录。我们还没有自己的国际和国内知名品牌。品牌建设是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品牌是企业的命脉,是竞争的灵魂,能否培育企业自己的强势品牌,是企业素质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目前,行业内缺乏大企业,80%的企业规模较小,是家庭作坊式,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都比较低,主要在低水平产品档次延伸。而发展高端产品的企业受国产原料的限制,对于高性能纤维的需求较大。另外,标准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完善和提高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标准化水平,让企业具备市场适应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力工具。
  由于产业用纺织品和非制造行业的迅速发展,行业缺乏有经验的专业人才,难以满足企业发展和产品开发的需求。目前天津工业大学、东华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学院都开设了非织造布学科,这一过去不被大家在意的学科,如今已经非常热门,毕业生分配已经被预订到了2012年,可以说有的学生一进校门就被企业预订了。协会也开始做大量人才培训工作,加强专业书刊和技工培训的教学工作,提高行业整体专业素质。今年5月就举办了首届非织造布行业培训班,邀请了国内外著名企业和高校的非织造布专家、学者为来自24家非织造布企业的40多名代表进行授课培训。
  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惊人,我们也有信心获得更多发展空间。未来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不单是要把目光定在国内,而且还要走国际化路线,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协会会在培训和技术交流方面会加大力度,加强和国际协会、企业的合作,把我们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21世纪的纺织纤维材料中,产业用纺织纤维将占很大的比重。预计到2010年,产业用纺织品用纤维的总量将达到6120万吨,占纤维加工总量的17%,年增长率仍将达到两位数。一些发达国家,服装用纺织品的比例在不断下降的同时,产业用纺织品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产业用纺织品领域与传统服装和家纺不同,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这个领域是高科技主宰一切。中国要想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新技术、交叉领域和复合型技术创新上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其他文献
“针织从最初单纯的服装用品,已经逐渐在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中国针织协会理事长杨世滨说。针织行业迅猛发展,是纺织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而其产品T恤、内衣、袜子等也多姿多彩地装饰着我们的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在五光十色针织品漫天飞舞的今天,有谁还能记得当初“老三衫”、“前进袜”等诸多历史名词,而这一路程我们走了30年,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理事长杨世滨,
期刊
家纺产业由单一的产品生产正向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家纺”模式迈进;家纺企业正在由生产导向型逐步向消费导向型转变,加大了对终端渠道,对消费者的影响;家纺品牌化发展氛围日愈浓厚,众多成长中的家纺企业纷纷开始实施品牌化战略。    家纺行业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也有一个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家用纺织行业发展迅猛,随着国内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的经济政策,特别是住宅消费,旅游消费的增长,
期刊
目前,中国纺织工业面临着要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转变的任务。毛纺工业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今后发展中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毛纺业发展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里我国毛纺工业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一条道路?未来又将如何?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毛纺协会理事长彭燕丽。    从粗放到集约    从世界角度看,二战前,英国
期刊
1988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简称“纺织贸促会”)在北京正式成立。20年来,它以“促进国际贸易、推动行业发展”为目标,成为连接纺织企业与行业发展的纽带,为我国纺织品及服装走向世界搭建起一座座桥梁。它以自己独特的会展方式,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正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    为纺织业骄傲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纺织业发展迅速,为引进先进技术,加快行业技术进步,增加出口创
期刊
纺织工业作为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回顾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史,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程,而国家对纺织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也随着这个过程相应作出调整,由最初的纺织工业部到中国纺织总会、国家纺织工业局,最后调整为今天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职能也由对纺织业的行政性管理转变为现在以服务和协调为主的社会中介组织形式。这是一段纺织工业在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历
期刊
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化纤企业为纺织工业提供了价廉物关的化纤原料,已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了国内市场空间,正在走向国际市场,化纤业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三十年对于化纤行业来说是举足轻重的,应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化纤生产国,作为纺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纤维已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三分之二,化纤工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
期刊
纺织企业出身、深厚的行业背景、两次“压锭”调整的参与者、行业蓬勃发展的亲历者——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谈起棉纺行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时一如既往的严谨:“有几个典型阶段”。    纺织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传统产业,棉纺织业又是中国纺织行业的基础产业。建国之初,我国纺织工业以棉纺织产品和服装为主,随后的几十年,化纤、针织、印染、产业用、家用纺织品等分行业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纺织产品的多样性
期刊
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副主任、信息部、行业部部长王耀博士一直从事流通行业的市场研究以及对国内消费品市场的分析预测。他对国內零售行业的发展、中外零售业的情况对比等进行多年研究,熟悉服装市场发展状况,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这30年服装零售领域方面的变化,王耀博士向我们讲述了他的切身感受。    服装产业在我国的发展是靠着消费者和国际品牌的双重驱动发展的,30年来改革令人们的观念和生
期刊
“作为我国最早开展纺织经济、消费经济研究的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华大学纺织经济研究所所长顾庆良教授看问题的视角清晰而宽广,他认为:过去的三十年,产业发展有着周期性的变化规律;进入2008年,尽管出现暂时的困难,但并不是产业发展的拐点;未来,中国的纺织产业至少还将有十几年的发展空间,只不过从现在开始,产业发展模式将悄然改变。    产业发展的经济背景    联合国发展政策与分析部(DPAD/UN)
期刊
如今,30年的时间过去了,从麻袋、麻布到今天的绿色环保的麻类纺织品,从单一、死板到多样化和时尚性,麻纺织工业不仅仅实现了一个产业的变化升级,更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带动了时尚潮流,从规模小、产品单一发展成具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这一切是让10来作为麻纺行业协会理事长的张世平感到最为欣慰的,与此同时,他也为我们回顾了30年来行业发展的历程,取得的成绩,存在的差距以及对行业未来前景充满了信心。  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