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难点和对策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入手,主要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水利施工技术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分析
  1、运输成本较高
  水利水电工程的材料供给基地偏远,延长了采购运输路径,使得运输成本明显增高。
  2、施工难度大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常面临隧洞开挖、石方爆破、高空、水下等作业环境,增加了施工难度,降低了施工安全性,为确保顺利开展施工,提升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必须强化施工质量管理。另外,由于地质、气象等自然因素影响,增加了工程施工难度。
  3、季节影响较大
  随着季节性影响,洪水、汛期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施工强度明显高于一般建筑工程,技术工种繁多,施工量较大。在洪水期时,洪水灾害严重影响了某些单位施工,极大降低了施工安全性。
  4、施工对象的多样性、复杂性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由于施工流程较为复杂,施工环境恶劣,进而增加了施工难度。某些施工单位采取爆破施工方式,以提升施工效果。然而在爆破时,安全问题对爆破效果的制约较多。某些施工单位在基坑开挖时,未给予有效安全支护,极大降低了安全施工效果【1】。由于水利水电施工的操作较为复杂,安全施工并未贯穿于施工各环节,进而引发诸多安全事故。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难点
  1、水利水电工程的围堰技术与施工导流技术
  在解决导流问题时,经常会使用到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如果施工场是位于河流的上游,那么水工建筑建设时需要在干燥并且土体稳定的岸坡上进行,这时一般都会采用围堰技术以达到将水体引向预定的下游位置从而起到疏导河流的作用。所以,在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施工场地内的气温条件、地质结构、水文特点等自然因素。如果在流水量较小或枯水季节的时段进行施工,能够大幅降低导流工程的作业难度与作业量,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施工成本。关于施工导流,应严格依据我国有关规范和标准,要充分顾及到河流在1a内的周期性变化,明确安排、合理组织生产活动,优化配置项目的物质资源、财力、人力,拟定具体的导流措施和设计方案,详细划分导流时段,以河流周期、施工进度为核心内容,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控制。一般在场地条件允许并且在自然条件良好的的情况下,最为适用、最为经济的技术方案便是分期围堰导流了。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增设的围堰,主要是为水利枢纽建筑结构的施工建设打下基础、创造条件的,在设计水利枢纽建筑结构的过程中以及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时,首先应开展水工模型的试验,对结构物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实施效果与围堰的性能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和设计围堰结构的平面布置,使其有效减轻航运排水的困难与压力、河道冲刷进而能够保证围堰作用的充分发挥【2】。
  2、水利水电工程的预应力锚固技术
  该技术的适用面较广,性能十分优越,具有较大技术潜力,各部门高度重视该技术应用。混凝土拉锚、预应力岩锚共同形成预应力锚固技术,主要由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发展而来。使用预应力锚固,可加固或补强原有建筑物,对于新建工程,具有独特功能。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预应力锚固,可产生良好传递拉应力,通过缓解施工受力荷载,防止出现裂缝与沉降问题。同时,与GPS技术结合运用,可全面控制锚固位置,准确确定锚固深度与方向,可使预压力主动施加给基岩,以改善局部受力状况,提升机构稳定性。对于预应力锚固设计,必须注意如下问题:因为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按照工程等级与规模大小,其稳定标准与强度也存在差异。为确保基础性结构施工,和上部结构互相适应,按照上部结构类型与规格,根据施工标准、设计要求,确定匹配标准与规定。控制好锚固施工角度,以确保锚杆数量与锚固荷载。按照锚固场地条件、施工标准,确定最佳锚固角度。对于不同工程,应选择锚固段形式,按照不同情况,给予区别对待,防止盲目套用锚固方式。
  3、水利水电工程的大体积碾压混凝土的技术
  大体积碾压混凝土技术是一项筑坝的新技术,其在近几年的水利水电施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受到了较多的关注。碾压混凝土是一种无坍塌度的干硬性混凝土,其主要的组成成分包括硅酸盐水泥、火山灰、水和其他外加剂等。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与土石坝施工相同的运输设备和压实设备,利用振捣的作用对其进行充分压实。碾压混凝土相比传统的混凝土有强度高、防渗性能强等特点,而且其在施工工序方面较为简单,能够适用于各种大型的压实机械。利用大体积碾压混凝土进行施工,具有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因此通常碾压混凝土都被广泛用于大体系施工。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碾压混凝土的试验工作,如今已经具有较为成熟的技术,碾压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在很多方面与土石坝施工都具有相同的地方,施工较为方便,因此其能够获得快速的应用与推广。
  4、水利水电工程的坝体填筑技术
  对于坝面流水作业,是坝体填筑的关键技术、主要内容。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施工中,划分工作段与作业方向,必须考虑坝体面积,确定施工机械,确保设备正常进场。进行坝体流水作业划分时,对于大型碾压机械设备,必须考虑施工条件是否许可,通常情况下,确保流水作业面比机械错车与压实条件要高。在坝体填筑具体作业时,按照实际设计要求、施工标准,合理划分施工次序与施工流程,按照作业强度与铺料方式,结合场地气候與填筑面积,确定施工次序、流程。同时,若处于低温环境施工,必须控制作业时间,尽量降低循环操作率,缩短生产实践,使施工材料热流失率明显下降。科学划分坝体填筑,明确坝体流水作业之后,方可采取常规方法进行工程施工。同时,加强施工技术复核。对于工程定位、标高引测、选用半成品、各层标高等方面,必须加强重点控制。
  5、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外加剂技术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混凝土外加剂是主要工程材料,也是基础性材料,利用混凝土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土性能,调整混凝土组成,因此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在建国初期,许多水利水电工程就运用了混凝土外加剂,随着水利水电建设不断安放在,外加剂效能愈加明显,品种更为齐全。立足功能层面,外加剂主要分为四类:1)调节性外加剂,主要为调节混凝土硬化性能,调整凝结时间,包含缓凝剂、絮凝剂等调节性外加剂;2)和易性外加剂。用于提高拌合物和易性,主要包含引气剂、减水剂等等和易性外加剂;3)耐久性外加剂。用于提升混凝土耐久性,包含阻锈剂、防水剂等耐久性外加剂;4)改善性能外加剂。主要为提升混凝土的其它性能,包含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等。
  6、水利水电工程坝坡混凝土面板施工技术
  对于坝坡混凝土面板,通常选择无轨滑模施工,通过中心条块逐渐向两侧跳仓进行浇筑,完成面板制作。对于混凝土运输,采取U型溜槽进行入仓,通过人工方式摆动溜槽布料。根据严格规定,控制好面板混凝土厚度,分层布料为26cm~29cm,对于卸料口与滑模上口之间的距离,应小于10mm,而插點间距小于39cm。控制振捣深度,在新浇混凝土底部,可达到4.9cm。滑升模板过程中,禁止在模板上口对方混凝土,确保混凝土滑升的同步与均衡,控制好滑升高度,一般为26cm~29cm【3】。待脱模之后,必须及时修整混凝土表面,给予压面、抹平处理。待混凝土出摸之后,给予二次抹面处理,对于表面扭盖,需粘贴塑料膜,给予保湿、洒水、流水等养护。
  三、提高水利施工技术的措施
  1、扩大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说在进行水利施工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使用科技技术,对施工技术不断创新,要加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资,不能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要将眼光放长远,为水利事业的长久做准备,吸收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将先进的施工技术运用到施工中去。
  2、改进管理方式
  良好的管理制度是决定一个企业长治久安的前提条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认知能力也在变化,所以说企业管理制度更要适应当前环境,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以前那些落后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环境了,所以,企业要吸收先前的管理经验,再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来制定一套先进的适合企业特点的管理模式,要不断了解市场经济变化,根据外界情况来进行自我调节,要保证自己的企业随时随刻都能适应当前市场。
  3、广纳人才并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创新的根源所在,不管先进的科技还是其他都是通过人的智慧来推动的,所以说,企业要想发扬光大就要加大对人才的吸收和培养。由于一些历史原因造成了我国水利施工技术的落后,在水利施工业不具备先进的技术和优秀的人才,由于当前我国水利施工行业普遍存在老龄化现象,缺乏一定的创新人才,所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广纳人才,并且由这些人才组成一个富有激情和创新的施工团队。另外,企业还要注重对潜在人员的培养,要对在职人员及时地进行培训,提升团队整体能力,让更多的人员都具备创新精神,解除以前的顽固性思维,保证他们不被时代所淘汰。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是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其中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是关系其质量与安全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在具体的施工中,要进一步加强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的应用,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颖姑.探讨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现状及改进[J].科技与企业,2013(03):185.
  [2]李东霞.加强水利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探析[J].科技风,2012(09):179.
  [3]如则麦麦提,吾吉阿卜拉.着力提升水利施工技术水平,提高水利工程质量[J].科技创新导报,2012(31):134.
  [4]郑国锋.浅谈水利施工技术的进步与新发展[J].科技与企业,2013(06):191.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几年,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是越来越重视。在建筑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混凝土,工程中对于它的要求也是非常高,因此进行混凝土的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中的回弹法的检测的相关方面。  【关键词】混凝土;回弹法;强度检测方法  引言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回弹法测定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操作规程慢慢发展进化,现在回弹法已得到广
期刊
【摘 要】我国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改善。这些问题中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的因素,或是责任意识不够,或是工作能力欠缺。因此,应该革新施工技术,不断改造施工工艺,同时加强施工的技术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问题  引言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不仅关系着房屋建筑工程的
期刊
【摘 要】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多,工程质量问题也随之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旦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不仅会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若是因质量问题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则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为了进一步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必须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全过程中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和控制,这样既可以确保施工质量、施工进度、施工安全,又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的施工十分繁杂,系统性强,假设施工过程中的某一因素没有得到妥善处理,都有可能导致出现质量通病。因此,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常见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其成因加以研讨,不但如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强化相关的质量管控,凭借健全的质量安保体制,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水平。本文主要对房建施工中质量通病的预防和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房建施工;质量通病;预防控制  引言  建筑
期刊
【摘 要】纵观我国建筑工程,其在建设墙体、地下室、桩柱及混凝土结合处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出现裂缝,并且在窗户周围、门及墙面等处还往往会出现渗漏现象。为了减少这些现象的发生,就需要引进注浆技术进行处理,采用注浆技术处理之后,除了可以提高建筑安全性能,同时还能延长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为了提高注浆技术,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与质量,就需要加强注浆技术的研究与使用。基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中注浆技术的应用进
期刊
【摘 要】随着建筑智能化的迅速发展,电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工期和预期效果,工程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整体设备的安全运行、节能效果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功能,包括工作、生活在其中的人员的舒适性、安全性和高效性。本文就对电气工程技术中的安全质量控制做了探讨。  【关键词】 电气工程;安全;质量控制  一、建筑电气工程的特点  1、设计阶段,电气专业与其他专业设计需协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其质量和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而对于施工单位来讲,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对于工程的顺利完工及其成本控制、管理水平的提升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安全管理意识缺乏,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监管不得力,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本文就针对上述问题重点展开分析讨论。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控制对策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建筑工程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建筑工程想要得到长足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实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本文主要就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原则、要求以及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措施  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而言,施工管理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但关系到施工进度、安全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而可用于建设的土地资源却越来越有限。 为了使土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一幢幢高层、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作为施工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施工工艺——商品泵送砼施工对于超高层建筑显得尤为重要。 商品泵送砼的优点是:工厂化生产、商品化供应和机械化施工。它是把混凝土的拌制、运输(包括水平、垂直运输)和浇筑连成一个整体。不但提高了施工的机械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提高了混
期刊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超长细比钢筋混凝土造型柱施工技术的工艺原理,然后通过实例对超长细比钢筋混凝土造型柱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超长细比;钢筋混凝土;造型柱施工技术  一、前言  近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超长细比钢筋混凝土造型柱施工技术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超长细比钢筋混凝土造型柱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我国在此技术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必要性  钢管混凝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