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势不好,这些细节在捣乱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加辅食后,怎么长得没以前快了?是辅食吃得少了,还是消化不好?听崔大夫告诉你那些被忽视的细节。
  丽丽的宝宝7个月了,已经添加辅食2个月,丽丽发现,宝宝加了辅食后,体重增长没有以前快了,她带着宝宝来到诊所咨询:“宝宝这两个月体重增长很慢,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吃得也不少啊!”当问到丽丽都给宝宝加了什么辅食时,她告诉医生,先给宝宝加的米汤,然后再加米粥和菜泥、水果泥。医生告诉她,辅食加得不对,所以宝宝才长得慢。

辅食不要重量轻质


  在加辅食时,家长往往重视的是孩子一顿吃了多少,却很少考虑到每一顿辅食能给孩子提供多少能量,所以看似每顿孩子都吃得很好,但能量却远远达不到生长的需要。很多家长选择自己给孩子做辅食,而肉泥很难做得很烂,所以早期给孩子加肉泥的相对比较少,更多的家长选择了菜泥、果泥和米粥、面条、蛋黄等辅食,可这些食物里都不含蛋白质,虽然吃得不少,但没有热量,孩子生长发育自然会受到影响,这是在加辅食中最常见的问题。
  婴儿营养米粉作为最早期的辅食是比较合适的,营养米粉以米为基础,又添加了很多营养物质,它的脂肪含量很高,在孩子从奶类转到辅食时,即使吃的量不多,也能够供应跟吃奶一样的热量,这样孩子的生长发育才不会受到影响,否则就会出现上面那位妈妈遇到的情况:添加辅食后,孩子的体重增加明显变慢。

过敏了,体重增长也会受影响


  孩子体重增长不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营养出现异常丢失,孩子需要的营养跟不上,所以长得就慢。如果孩子的辅食选对了,大便也正常,体重却不怎么长,那就要怀疑是不是有营养异常丢失的可能。而营养异常丢失,最大的可能性就是肠道受损引起的,而肠道受损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过敏。
  如果要形象地形容过敏对肠道造成的损伤,可以把它比作一把刷子,在肠道上来回来去地刷,虽然不会刷出明显的伤痕,但会有一道道细微的小口子,会往外渗血。但这种渗血量非常少,在大便中看不见,所以很容易被家长忽略。但如果这把刷子天天在那里刷,即使渗的血很少,最后也会导致孩子营养的异常丢失过多。所以,如果辅食添加和大便都正常,又找不到孩子体重增长缓慢的原因,要记得给他检查一下大便潜血,看看有没有少量失血的情况。如果大便里确实有潜血,就要想到孩子有食物过敏的可能。回避过敏的食物,孩子的体重增长就会慢慢恢复正常。

清淡饮食不适合孩子


  很多妈妈给孩子加辅食时,都选择了比较清淡的饮食,比如烂米粥、菜泥,问她们为什么会这么想,她们会说,因为母乳很清淡啊,孩子适应了母乳这样清淡的饮食,辅食当然也要清淡些。其实,妈妈们误解母乳了!母乳并不清淡,它的脂肪含量很高,母乳喂养的孩子50%的能量来自于脂肪,如果刚开始加辅食就选择低脂肪辅食,会导致孩子能量密度不够,有这样一种说法:1克的脂肪能产生10卡的热量,而1克碳水化合物只能产生4卡的热量,也就是说,如果要用碳水化合物代替脂肪的话,要吃分量两倍半的碳水化合物才能赶上1倍脂肪产生的热量,而孩子吃辅食的量又比较少,所以会因为能量不够而导致4~6个月的孩子体重增长偏慢。

消化不好,影响生长


  孩子加辅食后长得慢,除了辅食的选择不对,消化吸收不好也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从奶类到辅食,对于孩子的胃肠来说,是一项新的挑战,习惯了全流食的消化吸收方式,要转化为对泥糊状食物的消化吸收,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所以在添加辅食后,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大便,看看孩子的胃肠对于辅食是否能够很好地消化和吸收。
  消化不好的表现是,大便中含有很多没有消化的食物颗粒,比如辅食添加了胡萝卜,孩子大便中会出现胡萝卜丝或胡萝卜的颜色;吃绿叶菜,大便就变成深绿色,简单地说,就是吃什么拉什么,说明孩子对辅食的消化不够好,食物还没有完全得到消化就排出来了,这时需要把辅食做得更细些,等孩子的胃肠慢慢适应后,辅食的颗粒再慢慢加粗。
  吸收不好的表现是大便虽然性状正常,但是量明显增多。但相比较而言,孩子消化不好的情况比较多见,而吸收不好的情况很少见。

诊室回访


  医生给丽丽纠正了添加辅食的品种,建议丽丽给宝宝添加营养米粉,并适当增加肉泥。一个多月后,宝宝的体重增长已经恢复正常了。
  你不可不知的生长奥秘
  崔玉涛
  超人气儿科医生
  科学育儿的 微博达人
  千万妈妈心中的育儿男神
  自然养育 理念倡导者
  他的人文精神和科学普及情怀令自然养育变得不!再!神!秘!
  孩子应该这样养
  科学 艺术
  生长曲线是宝宝给父母无声的语言,不仅要科学解读看得见的生长态势,把握成长发育的规律,还要了解宝贝的心理变化,真正读懂宝贝内心的声音。
  自然 个性
  生长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绝不是在无数对比、纠结中不断积累。自然养育,第一步就是放下自己,尊重孩子的个性化成长。孩子的生长没有快速通道,让他以自然地姿态成长吧。
其他文献
甜甜圈  材料: 高粉250 克、水125 克、酵母 3.5 克、黄油 25 克、糖25克、鸡蛋液35克、盐3克、奶粉8克。  做法:将除了黄油以外所有的材料混合均匀揉成团,并揉至面团光亮不粘手,面团可以拉出较厚的膜。加入软化的黄油,再次混合均匀,面团揉至光滑的状态。检查面团,可以拉出透明有韧性的薄膜,面团揉至完全阶段。将面团收圆放入盆内,盖上保鲜膜,放在温暖处(夏天,室温发酵1~2小时)。面团发
为提高广大妇幼医护工作者的职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心理学在妇幼医护工作中的作用,由中国幸福家庭系列活动组委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专业支持,金佰利旗下好奇品牌协办开展的2015中国婴幼儿亲子拥抱亲子依恋培训项目在京启动。  活动中,与会嘉宾为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重点省市的妇幼医护人员代表赠送《中国婴幼儿亲子拥抱亲子依恋培训指南》,并宣布中国首个针对孕期及婴幼儿开展的亲子拥抱亲子依恋培
儿子的学校里布置了一项作业:写一写对父母的感激。我没在意。过了一周,他拿出一张卡片,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感谢妈妈为我做早餐。  为什么是早餐,而不是其他更“伟大”的事呢?比如为他报了足球班,带他去游乐园。也许,早餐时间在孩子的记忆里是连续的,一个个早晨串成了对妈妈的非常具体的感知:妈妈忙碌的身影,厨房里飘出的烤面包的味道,温暖的灯光……日复一日。  这样看来,生活的每个片段都是有价值的,生活的点点
特邀主持专家龙迪资深家庭治疗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博士。曾参加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家庭治疗方向)培训。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开设有“非暴力沟通与家庭生活”等体验式工作坊。  玲秀的痛苦在于她越想成为一个好妈妈,却离这个标准越远……  故事  儿子出生前,玲秀就暗下决心:要给孩子足够的母爱!如今,儿子1岁,玲秀却发现自己与儿子在一起时常常人在心不在,心有意无意地
虽然然我们知道母乳喂养对妈妈和宝宝是最好的,但是,很多时候,母乳喂养的生理机制和照顾宝宝所带来的疲劳在某种程度上会让妈们感觉离正常的生活状态越来越远,甚至与丈夫的关系也常常陷入困境。这位美国专家妈妈的故事或许也曾在你的生活中发生过或者正在发生……母乳喂养期,我的生活失去了平衡  在产后6周的一天夜里,我爬上床,心想这可能又是一个被新生宝宝的哭声填满的不眠之夜。我丈夫,一个说话温柔而平静的人,看着我
2岁左右的孩子,也许会把积木搭高后快速推倒,也许特别喜欢扎进厨房玩水、盐、米、面以及锅碗瓢盆,也许会没大没小地模仿长辈说话,甚至有些孩子会把水故意倒在床上看它怎么消失……所有的一切我们往往归结为一句话:这真是个淘气的孩子!如此淘气为哪般?  好奇,太好奇 2岁左右的孩子对于家庭常用物品的功能还不十分了解,因此当这些日常物品终于到了自己手里时,他会有很多新奇的探索与尝试。例如筷子除了搅拌、夹取食物之
婴幼儿对情绪的认知,情绪的表达,情绪的疏导等都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他们并不十分清楚自己在经历着什么样的情绪,更不清楚自己应该怎样以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或管理情绪,需要我们的引导。  陈忻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世界儿童发展研究协会和国际婴儿研究协会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婴幼儿心理的发展,尤其是婴幼儿社会性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著有《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  如何对孩子进行情绪引导  帮助
你家的早餐桌上有什么?  1.淀粉类主食≥1两, 20分,其中1/3是杂粮或薯类(主要包括红薯、紫薯、土豆、山药、芋头类等)再 10分。  2.牛奶≥200毫升,鸡蛋、鱼或肉≥半两,豆制品≥半两,这4种每吃一种即 15分,吃两种及以上 30分。  3.蔬菜,水果,吃一种 15分,吃两种及以上 30分。  4.坚果(如松子、杏仁、开心果、腰果等),油籽类(如花生、瓜子等),吃一种 15分
宝宝难受,妈妈心疼。在帮宝宝去火的这场攻坚战中,妈妈们该如何做到从容不迫、战无不胜呢?妈妈们别着急,小测验来帮助你!  了解到自家宝宝的具体情况之后,妈妈们再来听听专家如何支招吧!  宝宝说:水果蔬菜,天天都要有  营养均衡,宝宝才能身体健康。其中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促进肠道蠕动,由于缩短了便便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排便更顺利,大便才不干结。水果和蔬菜能帮助宝宝补充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缓解食用高蛋
特约专家陈忻,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世界儿童发展研究协会和国际婴儿研究协会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婴幼儿心理的发展,尤其是婴幼儿社会性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著有《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  快乐是一个非常美好的词,让孩子每时每刻快乐,也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画面。但是,孩子的成长仅仅快乐就足够了吗?虽然让孩子快乐成长是每个父母内心的美好愿望,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是快乐的,但也必不可少